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金太阳”对光伏产业的贡献有多大?

2012-03-02 14:20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组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金太阳"工程实施伊始,受到了极大的追捧,一期申报在各省就掀起了不小的热潮。2010年3月底,"金太阳工程"第二期项目截止。自此,近100亿元来自政府对于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财政补贴全部尘埃落定。

2011年6月,国家三部委再次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此次通知新增一项规定,要求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5年,质保期不少于5年。晶体硅组件衰减率在2年内不高于2%,25年内不高于20%。非晶硅薄膜组件衰减率在2年内不高于4%,25年内不高于20%。这说明政府对光伏组件提供商的产品质量做出了新规定,门槛比以往更高。至于2011年金太阳补贴标准则调整为,并网项目如采用晶体硅组件可获得9元人民币/瓦的补贴,如采用非晶硅薄膜组件则可获得8元人民币/瓦的补贴;离网光伏项目的补助标准将另行确定。

2012年2月1日,《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再次下发,明确2012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原则上为7元/瓦,而2011年补贴标准为8-9元/瓦。通知还规定,独立光伏、风光互补发电等项目的补助标准另行确定。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相结合的集中成片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在7元/瓦的基础上考虑储能装置配备等因素适当增加。对于此次调整,大多数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补贴轻微的下调要远好于市场普遍预期。

二、金太阳政策的日趋完善

从上文可以看出,"金太阳示范工程"通过几次调整来不断进行完善,从而填补了许多漏洞与缺陷。2009年第一次颁布的通知中,虽然规定投资商所采用的光伏组件、蓄电池、逆变器等主要设备必须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但对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没有硬性规定,也没有质量考核标准和验收、后续监督程序。这给一些企业提供了暗箱操作的机会。部分金太阳工程投资商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亏损,采取了产品以次充好、虚报价格等方法。很多企业按照国外客户需求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由于质量原因转换率低下,被客户退换,这些低劣低价的光伏电池就流向了金太阳工程,同时也造就了光伏行业的"豆腐渣工程"。

第一次招标后,发改委对众多乱想也有所警觉。2010年年底的第二次招标中,设备招标权被发改委从地方政府手中回收。并不再沿用2009打包式的招标方法,而是将各个项目分散开来进行招标,决定权留在了中央层面,但价格依旧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所占的比重在70%以上。

而"2011金太阳"对于组件产品的要求则要细致的多,如上文提及的对组件衰减率的规定。这一规定使得光伏企业必须对组件的质量问题加以重视,那些性能弱的组件将很难有空子钻入金太阳工程中。

随着"2012金太阳"的颁布,有专家也提出了质疑。认为"金太阳政策"与去年年底由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的"金屋顶"政策有重叠之处,两者均以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为目的,同时"金太阳政策"又包含"金屋顶"政策所支持的BIPV项目。如不进行内部有效整合,则可能会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局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