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李河君:太阳能光伏须寻求发展模式创新

2012-02-28 11:06来源:慧聪太阳能网关键词:光伏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所有已知能源全部来自太阳。比如无论从远古的烧柴,到近代工业化以后大规模利用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其实都是在间接地利用太阳能。也正因为是间接利用,因此效率不高,而且污染严重。如果人类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困扰人类发展的能源问题甚至环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太阳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高效的。

其实,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才刚刚起步。从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也就是近年的事情。截止去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才区区300万千瓦,在中国10.5亿千瓦的装机总量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于太阳能产业来说,可能仅仅算作勉强起步,真正的发展高峰远没有到来。

产业目前的困境缘于自身发展的盲目和市场的单一

那么,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为何蹒跚起步就遭遇困境?行业专家一个比较集中的共识是:一是太阳能自身发展的确有盲目性,二是市场单一。

由于前些年欧美国家在风电建设之后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因此对太阳能晶硅电池板的需求巨大。因此晶硅板的海外市场非常看好,而且利润也很高。同时,由于晶硅板的制造技术比较成熟,生产线的投入也不大,因此国内许多企业纷纷投入晶硅领域。一时间,做服装的、做眼镜的都迅速进入这一领域,国内晶硅板的制造企业迅速扩大到上百家。这一现象和几年前的风机制造热颇为类似。于是舆论惊呼,中国的晶硅乱象已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必将导致能力过剩。

但是与“风机热”有所不同的是,过去“风机热”时,主要市场在国内,而国内的风电建设热潮已经形成,因此市场容量巨大。而现今光伏热的市场却在海外,特别是集中在欧洲。而欧洲国家的装机规模根本无法和国内相提并论,因此市场容量其实有限。于是风险也就随之产生。

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而且单一,因此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对制造业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2011年欧洲经济出现问题,欧洲各国在太阳能上的投资迅速下降,一棵树上吊死的国内晶硅制造业已经形成的庞大产能迅速会出现积压,资金链出现断裂。于是,一些后进入的企业和实力较小的企业迅速难以为继。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徐征认为,从2011年的行业困境看,与其说是光伏产业遇到了问题,不如说是整个世界经济遇到了问题。因为,不仅仅是光伏产业,制鞋业、服装业,只要是以欧美市场为主的企业都遇到了困难,都有企业倒闭。所以,我们不能看到一些有光伏制造企业不行了,就认为是整个产业不行了,这样的结论是片面的,是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