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发展受困体制“网关”

2012-02-10 10:28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所遭遇的寒冬,将光伏产业“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问题暴露无遗。2012年,产业发展面临供需失衡严重、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受挤压、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产业整合不可避免、国外资本入侵的严峻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旧模式迫在眉睫。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只有结合新能源特性,出台更多“造血式”的产业政策,突破体制“网关”,才能增强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中的竞争力。

“现阶段新能源发展离不开政府补贴,但补贴政策要破除行政因素,体现效率原则,引进竞争机制,这样才能激发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李胜茂指出,首先要实现总量控制,每年的补贴力度一定要和光伏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而发展目标的制定,又要和电网的消纳能力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光伏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把目标放在惠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上去。其次,要像比利时等国的“绿色证书政策”一样,用光伏发电的补贴设计出一种优胜劣汰的机制,让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上去。

除此之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表示,国家可考虑加大对国内优秀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贷款、收税方面),通过树立标杆企业逐渐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引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的竞争力。

而在江华看来,当前我国光伏发电最核心的障碍还是光伏并网难,这有赖于从国家层面上推行电力机制改革,确定独立的输、配电价,还原电网企业的输、配电功能,使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离,电力调度机构与盈利主体分离,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实现电网的公平开放、公平接入,给可再生能源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提速,从技术上加大并网的可能。

另外,规范行业发展、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发展配套辅料与设备也是未来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建议,国家制定出长远、稳定的产业政策,而这些政策应结合更多的市场机制,有清晰的执行细节和评估程序。例如,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以及光伏发电配额制度,从政策和制度上明确国家及地区电力组成中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能源所占比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