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光伏企业翻过2011年最“寒冷”的一页

2012-01-30 16:50来源:经济观察报关键词: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新能源产业哀鸿遍野

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风电还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都经历了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以及在国外遭受“双反”调查的困局。

这种内忧外困的局面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看不到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困局已是无可更改的事实。行动永远比讨论和叹息更重要——在如此境况下,“该怎么做”?

行业内的大企业在这轮困局中嗅到了商机。英利在新的一年里的策略是继续加大出货量;而风电设备巨头金风科技(8.30,0.10,1.22%)则进一步加快了国外布局的步伐。在他们看来,行业进入“寒冬”未必是坏事,行业的整合也将随之到来。

新能源的产业困局中,只有强者能在未来存活。

困局

世界最大风力发电机生产商丹麦维斯塔斯风力系统公司(VestasWindSystems)最近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员2335人,其中包括了中国的400人。

此前,在三季度盈利下降24%之后,维斯塔斯裁减了3000名员工。维斯塔斯称,此次裁员旨在应对激烈的竞争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市场减速。

不仅是国际巨头,国内风电巨头同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在过去的一年里,以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15.53,0.00,0.00%)为代表的风电企业大都遭遇了业绩、毛利率大幅下滑。在解释业绩下滑的原因时,两大巨头一致认为是由于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减少,毛利率下滑。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遭遇比风电更加“寒冷”。风电巨头们尽管业绩出现了下滑,但还不至于到亏损的境地,而国内光伏企业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前三季度,国内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并且4家公司总共亏损了2.9亿美元。其他在国内外上市的光伏企业的境况,同样糟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