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企业正文

国内光伏自主供货大缺口 云冶集团破茧云南多晶硅产业

2011-09-20 16:12来源:春城晚报关键词:多晶硅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洗牌在所难免

成本管理是头等命题

戏剧化的是,从起跑到国务院叫停,仅仅短短的两年时间,多晶硅这个被称为新能源的产业就被国务院常务会议认定为产能过剩。冶研新材料公司的多晶硅刚刚问世,市场格局已经发生巨变,全球性的产能扩张让产品暴利一点点融化。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变成企业的头等命题。

有数字显示,国内多晶硅产能分别在2009年、2010和2011年达到1.97万吨、4.24万吨、6.43万吨,出现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而多晶硅产业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1000吨的项目投资高达10亿元人民币,不少受暴利驱动匆匆上马的项目产出效率低下,能耗惊人,电耗占到成本的40%~60%,且在安全生产与污染排放问题上存在极大隐患。2009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38号文,文件要求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

公司总经理沈立俊断言,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目前市场上的七八十家企业在这轮淘汰中剩下的将不到1/3。国内上马的多晶硅项目多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成本价在70美元/公斤左右;而国际大厂的成本在30美元/公斤以下。如果企业技术不升级、不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努力提高转换效率,必然在竞争中出局。

面对来自市场的炙烤,沈立俊表示,云南省对多晶硅产业的提前布局为昆明冶研公司赢得了市场机遇,如今的市场已经难以再大规模上马产能。门槛的提高对于已经建成的行内大型企业也是利好。而公司目前投产的生产线从工艺的先进性等指标在我国已建成的项目中位居前列,公司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工艺流程,加强节能减排,是未来市场制胜的关键。

根据云南冶金集团的硅业板块的蓝图,到2015年,以冶研新材料公司为龙头的硅产业,将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和工艺技术、节能环保指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打造合理产业链,抢占行业领先地位,力争形成工业硅20万吨、多晶硅1万吨、太阳能硅片500兆瓦、半导体单晶硅抛光片1亿平方英寸的年生产能力,销售收入100亿元,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

云冶集团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云南冶金将投资69亿元建设1个工业硅项目、2个多晶硅冶炼项目、2个多晶硅深加工和配套教案设技术中心项目。新增15万吨工业硅生产能力,新增500兆瓦/年太阳能硅晶片和1亿平方英寸大直径硅半导体电子抛光片加工生产能力,并配套建设集团硅材料技术研发中心。此外,“十二五”期间将永昌硅业公司1万吨/年高纯二氧化硅项目、60万吨劣质褐煤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冶研新材料公司有机硅产业化项目、薄膜电池产业化项目列为预备项目。

一家证券公司的行业分析师认为,布局全产业链的厂商将比单个环节的专业化厂商在成本压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内多晶硅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过剩而是落后,未来中国多晶硅厂商的长期投资价值,取决于其对规模管理的优势,取决于其成本的下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