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政策像夜晚楼上没扔下来的另一只鞋,让新能源车企们忐忑不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代替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的产业新政,它影响着车企未来数年的走向与命运。
从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上的承诺开始,中国新能源政策就不停歇地汹涌而来。被提前曝光的《规划》中部分显示,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规模要达到全球第一,未来十年,政府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保证在2020年之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达到500万辆的水平。另外,在市场规模目标上,科技部的专项规划指出,到2015年,仅电动车一项的市场保有量就要达到100万辆。而此前曝光的国家《规划》提出的是: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保有量达50万辆。
三四个部委,一年一两次重要规划,各地政府及车企为此进行的跑马圈地,怂恿着新能源进入大跃进式发展。中国政府和汽车企业期待的是,未来得以在新能源车型上获得对全球车界的整体超越。
30年间,中国企业从代工到品牌,从拷贝到创新,逐步演进,如今得以在服装、PC、通信等行业实现与世界水平同步甚至超越。但其中最艰难、最纠结的行业当属汽车领域,中国汽车“突击队”遭遇的是从工业时代就开始历练的国际阵容,面对的是一个充分全球化的供应链,国际化水平的产品。即使想跨过内燃机竞争,在新能源汽车上领先,现实也比我们想像的更残酷。真正洞悉业界的不少专家认为,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中国车企必须同时理解传统内燃机车以及新能源动力总成的构造,相当于两倍的差距,差距并未缩小,超越前景未卜。
更何况外资企业同样对中国新能源虎视眈眈。7月底,东风日产及广汽本田先后透露了其国产电动车战略,本田期望通过在中国投产电动车的组装配件和电池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成为首家在中国市场投产电动车的日本大型车企。而筹划两年多的日产电动车中国计划则在上周出现了重要改变。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表示,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将会生产电动车。“在中国,自主品牌更容易受到政策鼓励。”戈恩表示。连宝马这样的高档汽车制造商都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宝马5系混合动力2013年国产倒计时。德国大众更索性拉出自己的总理默克尔,亲自“见证”大众集团与中国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就“支持合资企业开发电动车声明”的签署仪式。
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说,企业要能与世界最强的竞争者展开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国内的压力和挑战。强悍的国内竞争对手,积极行动的本国供应商,挑剔的本国客户,锤炼出企业过人的筋骨。中国车企和国外车企将要在这里比拼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功夫”,这是一场纠结了太多利益关系的战役。面对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80%以上的电池核心部件需要进口”的质疑,中国车企能如愿在这场竞技中胜出吗?
2011年8月1日,中国宣布了首个全国统一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此举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有媒体称,作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中国展示了其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决心。但是在光伏产业中,中国企业同样没有掌握高科技的核心能力。新能源领域里,很多行业都已经先行一步,但作为与中国碳排放利益极为相关的汽车新能源领域却还有很多路要摸索。
做规划易技术攻坚难
关键设备电池进口率高
“十二五”期间,高达千亿的新能源车投入计划,加上各个地方政府的投入,又一轮涉及数千亿投资的新能源运动将拉开帷幕。国内各车企也忙不迭地纷纷出台新能源规划。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汽将陆续投放纯电动和插电式强混新能源车等;一汽的阶段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在新能源产品开发等方面投资98亿元,打造乘用车纯电动平台、混合动力平台等8个新能源汽车产品平台;东风汽车规划未来五年内陆续投入30亿元,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建设;北汽集团则将在“十二五”末期达到15万辆新能源产品的规模。
在这个宏大的计划面前,背后有哪些不能忽视的真实?
在去年的巴黎车展上,中国的汽车业界人士就发现:各跨国巨头新能源发展节奏之快已经超出我们的想像。大部分车企的新能源战略、战术都已经相当清晰,在一些国家新能源车已经小有市场规模。但在中国,国家在五年时间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车的政策法规,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车企不胜枚举,相关研究机构更是多如牛毛。在产业链上,国家电网、中国石油这样的供电和能源企业也加入进来,同时包括数以百计的电池供应企业。但新能源车商业化运营还是没有破题,没有几个老百姓开上了自主制造的新能源车。
早在2004年,日本就公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远景构想:计划在2030年以前,石油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将由50%降到40%,而新能源将上升到20%。并且每年拨款570多亿日元,其中约360多亿日元用于研究新能源技术,该计划将延续到2020年。除此之外,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谋划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丰田混合动力车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数百万台,其中,普锐斯的销量占其全部销量的72%,成为目前最成功的混合动力车型。
“在过去一百年的汽车发展史中,我们在传统能源上是落后的,但我们想在未来的新能源上引领世界,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希望差距小一些。”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曾这样感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也都表现得异常冷静与务实:国家是否能够掌握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和技术以提高整车制造能力?如何化解投资大回报少的亏损矛盾?如何实现产品的量化?
他们的担心揭示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的高进口率,给中国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敲响了警钟。张小虞是中国汽车业的资深人士,很多车企的真实情况都很难逃脱他的眼睛,张小虞的观点是:“当前电动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体,而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部分,其中电池是最为核心的部件。在这些方面中国都处于研发中,还没有到产业化的阶段。很遗憾的是,当前中国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正极和电池隔膜80%以上都需要进口。”
虽然业界对这一数值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30%的进口比率是业界较为认同的。业界人士认为国家目前在电动车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已经达到或者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硬件设施跟不上。设计出相同的零部件无法生产,只能依靠进口,这是很难一下子解决的。高进口率的背后,则是中国核心研发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不容忽视的差距。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国内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进口量没有达到80%,而电池隔膜的进口量则超过了80%。目前,不光是电机、电池所需部分部件、材料需进口,同时控制器基础硬件、芯片、高速CAN网关和信号处理放大部件等也依赖进口;电动附件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并且成本高,同样依赖进口。
与此同时,与新能源汽车面临相同窘境的是,中国光伏技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面临着过于依赖国外市场、晶体硅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
在一些国家,新能源车已经小有市场规模,但是在中国,其商业化运营仍困难重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地时间2月12日,2025印度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IntersolarIndia)在印度古吉拉特邦Helipad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创新先锋,首航在本次展会中向来自全球的参会者展示了其系列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为印度市场提供高效、可靠的清洁能源技术支持,助力印度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光储系列解
2月14日,以“数智·预见未来”为主题的海尔新能源2025年生态大会在青岛召开。聚焦行业发展新趋势,海尔新能源正式启动“升维行动”,推出具备数智科技创新力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致力于以AI数智重塑新能源行业,促进分布式新能源管控数字化、交易市场化、融合多元化、模式一体化的发展,成为数
2月14日,科林电气与敬业集团旗下敬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敬业新能源”)在科林产业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林电气总经理王永,副总经理陈贺,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康雪元,敬业新能源总经理杨利文等双方领导出席见证签约仪式,共谋合作新篇章。双方将围绕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内蒙古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0万辆大关,全年新增登记量达11.34万辆,较上年增长162.44%,实现爆发式增长。此前,内蒙古自治区曾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电动重卡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重点推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2024年1~12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新能源省间交易累计完成电量2241亿千瓦时,其中跨经营区新能源省间交易累计完成电量431.1亿千瓦时。新能源省间交易电量Top10单位:亿千瓦时1~12月,通过天中、祁韶、灵绍、鲁固、高岭等跨区通道组织西北、东北地区新能源送华北、华东、华中累计电量1376亿千瓦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国能内蒙古电力蒙西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明亮及规划部一行前往公司调研。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特木其乐,计划发展部主任董亚坤、发电产业部副主任冯亮与调研人员座谈。国能蒙西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秦明亮介绍,其公司计划近期投产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希望通过
2023年以来,国家在特殊时点推出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犹如一剂强心针注入新能源赛道。首批1万亿元规模只是序章,这场以"新质生产力"为靶心的资本盛宴,正在重构新能源产业格局。本文将穿透政策表象,揭示光伏、储能企业如何抓住这场国家资本主导的产业革命。(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电力公社”)01解码
这里的电从海上来——广东阳江,波涛汹涌间,巨大风机叶片迎风矗立,风机转动间点燃了大湾区璀璨的不夜灯火。这里的电从天上来——贵州六盘水,错落山谷间,一排排屋顶光伏板熠熠闪光,为整个羊场乡纳木村送来光明……上天入地,翻山越海的电力图景正在南方五省区徐徐铺开。2月10日,广东、广西、云南
2月13日,大唐新能源在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107,31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61%。其中,完成风电发电量2,801,130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0.42%;光伏发电量306,18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8.13%。
用电数据,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仅反映了贵州经济的整体态势,更揭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能源快速发展以及文旅出圈的生动图景。贵州省电力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全社会用电量达190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3%。透过数据,折射出的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也体
当地时间2月12日,2025印度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IntersolarIndia)在印度古吉拉特邦Helipad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创新先锋,首航在本次展会中向来自全球的参会者展示了其系列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为印度市场提供高效、可靠的清洁能源技术支持,助力印度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光储系列解
2月1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2月10日-2月14日)。政策篇重磅!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发布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要求,
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第6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2024年12月,财政部下达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841294万元,其中:风力发电403529.5万元,太阳能发电422381.5万元,生物质能发电15383万元。全文见下: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
2月13日,中广核新能源披露2025年1月发电量。根据公司初步统计,2025年1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527.6吉瓦时,较2024年同比减少7.5%。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9.4%,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18.2%,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减少5.1%,中国水电项目减少3.3%及韩国项目减少34%。
2025年2月13日,云南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情况。其中,风力发电量37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太阳能发电量28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比重为86.3%,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原文见下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中节能太阳能公司联合设备厂家研发的万吨级集装箱式智能组件回收示范线在湖北监利电站项目成功落地。据悉,该示范线是国内第一套具备万吨级处理能力的可移动集装箱式组件回收设备,拆解效率高达60块/小时,回收所得铝边框、玻璃等产物的纯度均超99%,从组件上料到各组分
1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4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公报》对2024年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情况和相对过去10年、30年平均资源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能源行业相关企业可以据此对2024年度风光发电量进行复盘、评估,从而针对性优化生产流程,
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包括碲,碲是生产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所需的原材料。原文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有关规定,为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5年1月7日,广州公用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平燕,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以及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天眼查资料显示,广州公
2024年,光伏寒冬之下,新一轮并购重组大幕拉开。在此,地方国企动作频频,据北极星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7家光伏制造上市企业“易主”地方国资。继续追溯收购个案,可以发现的是,国企“接盘”动机略有不同。其中,紧追能源转型大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在少数。如厦门国资“三剑客”之一的建发集
2月6日,协合新能源发布2025年1月的权益发电量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1月协合新能源风电发电量为655.61GWh,较2024年1月的685.7GWh,下降了4.39%;太阳能发电量为94.64GWh,较2024年1月的70.54GWh,增长了34.17%。总体来看,2025年1月的总发电量为750.25GWh,较2024年1月的756.24GWh,微幅下降0.79%。
2月13日,集邦新能源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供需动态:月内多晶硅排产约9.2万吨,环比下滑约7%,大部分厂商延续减产挺价策略。目前重点观察头部大厂,企业尚未有迫切提产意愿
2月13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详情见下:硅料价格本周市场观望情绪仍较重,二月新订单开始陆续执行但仍在商谈博奕之中,本周硅片厂家直接采购国产块料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7-43元范围。国产颗粒硅近期新单陆续落定,当期交付以主流厂家供货为主,价位落在每公斤37-39元人民币,中
2月11日,四川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宜宾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四川宜宾市累计建成投产硅棒58GW、硅片50GW、电池片56GW、组件2GW产能及相关配套产能,成为全国建成N型太阳能产能最大地级市,预计晶硅光伏产业产值293亿元、增长11%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光伏行业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光伏行业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相关行为,促进光伏行业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文件指出,聚焦各市(县、区)组织实施的光伏开发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协议、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等环节存在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行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2月12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保持在40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为38元/KG。本周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依旧为1.1元/片;G12价格维稳在1.65元/片。N型182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保持在1.18元/片;N型210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为1
2月12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价格说明
1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共涉及611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不含涉密项目)。其中,新能源相关项目共30个,包括13个光伏产业链项目,1个大型风光基地项目,11个保障性并网新能源发电项目及5个绿电园区项目,详情见下: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6日,露笑科技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表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露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露超投资”)将继续出资人民币4000万元对东方佳轩进行增资。据了解,2024年7月11日,露笑科技就曾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彼时露超投资出资人民
2月7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根据通知,加快光伏电站建设。在加快推动“三州一市”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电网通道建设的同时,在成都、绵阳、德阳、乐山、宜宾、达州、广元等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结合电力消纳条件和当地分布式光伏可开
2月6日,集邦新能源公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供需动态:假期内,下游硅片开工率维持高位,硅料供给得到有效支撑,部分硅料往拉晶环节转移。预计2月份硅料供给将维持稳定,下游
硅料价格春节过后,本周仍在观望后续市场走势,本周新订单执行较少,价格无明显变化,仍维持节前价格。本周硅片厂家直接采购国产块料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7-42.5元范围,国产颗粒硅价格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6-38元。市场仍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目前来看硅料涨价的博弈仍将持续,须要观察买卖双方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