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本情况、问题和发展趋势

2011-06-16 10:22来源:新浪博客关键词:太阳能光伏系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1、 我国光伏产业吸引世界目光

伴随着太阳能投资热潮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著名投资银行拉扎德资本预计,2011年前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能达到 1-1.5GW。2012年前该行业规模将达到2GW,2020年前则会达到20GW。另外,预计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有望吸引逾10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并有助中国未来三年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设备市场。

姜谦认为,虽然到目前为止全球太阳能产业的终端市场仍然集中在欧洲,但随着金融危机后各国太阳能政策的转变,中国等新兴市场有望取代西班牙、德国成为全球太阳能产业的主要增长点。

2009年6月24日浙江温州大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牵手”沙特阿拉伯巴格山集团,巴格山将以资金入股在温州投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 6月22日江苏响水县与美国新能源技术公司签订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协议书。该项目一年内建成一条生产线,年产1000吨多晶硅,三年内建成7条生产线,年产7000吨多晶硅,总投资约50亿元,六年内投资完成光伏产业基地,将发展成“多晶硅—硅锭—硅片—光伏电池—组件”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6 月16日四川甘孜州政府与西班牙维拉米尔集团在西班牙正式签订协议,总投资8.2亿欧元的硅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康定。

姜谦指出,短短几天之内,多家国际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光伏产业,这并非偶然。说明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我国的光伏产业不仅让国内企业看到了机遇,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姜谦同时认为,以上国际企业的入主应该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海外资本选择涉足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这不管是对国内光伏产业来说,还是对我国的整个能源产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虽然说我国光伏产业的前景一片广阔,但是发展历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一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提必须是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相关行业同步发展。而这种发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产能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核心技术前提下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说先前的终端市场集中在海外是国内光伏制造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的话,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需市场逐步开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却将面临因成本高企而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尴尬。若国内厂商不尽快在技术领域寻求突破,那么,未来受影响的将不止单个企业的利益,整个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或许都会受到国际巨头的牵制。

2、终端市场将成光伏业新宠儿

当行业利润不再,甚至出现亏损经营状况之后,企业投身多晶硅行业的热情也会消失殆尽。近日有消息传出,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业已经出现间歇性停产,这应该是国内多晶硅行业大洗牌的先兆。

几家欢喜几家愁,光伏产业曾经的宠儿—多晶硅浮华褪去之后,必定有新的替代者。而终端市场则有望成为这个新的宠儿。7月14日,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意大利太阳能市场专业系统整合商SGT公司的控股权。收购后赛维LDK将持有SGT公司70%的股份。这是继6月中旬拿下国内的敦煌10兆瓦太阳能项目之后,赛维LDK加快向光伏下游拓展的又一表现。

其实,早在2008年2月投资25亿美元成立苏州Best Solar公司,正式进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领域;2008年11月,公司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赛维LDK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 2009年5月,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在“两岸太阳能论坛”上表示,公司不排除与同业在全球主要市场成立组件与系统公司,这意味着赛维LDK将垂直一体化作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

此外,长期从事硅片生产的浙江昱辉近期在四川投资多晶硅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还将启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并收购了一家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打造垂直一体化企业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对于跃跃欲试抢滩光伏市场的中国五大电力集团而言,其进入的模式也更偏向于“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中电投、大唐和国电都已提出了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全方位介入太阳能产业的设想。

姜谦指出,赛维LDK向光伏下游拓展的动作可以看作是光伏产业的一个风向标。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跟随它的步伐。

3、光伏业学院化之路将愈走愈宽

2008年10月6日,我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学院——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挂牌成立。2009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9)86号文、江西省政府赣府字(2009)13号文批准,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国标代码:14166),这也是全国首家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2009年4月20日,由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尚德光伏学院在科技职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2009年5月22 日,阿特斯阳光电力与常熟理工学院签定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创办阿特斯太阳能光伏科技学院。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太阳能光伏学院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表示,这反应了一种趋势。在金融危机在下,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核心技术在手,无法掌控市场主动权,面对危机只能被动挨打。但金融危机同时也给光伏产业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只有在研发领域占领先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而研发、研究恰是大学领先于企业的地方所在。未来如有更多的大学和光伏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光伏产业的“学院”化之路将愈走愈宽,而我国光伏产业也会从“制造大国”逐渐走向“制造强国”。

4、薄膜电池投资日益增多

由于在过去的几年中,国际多晶硅现货价格猛涨,一度从2005年的35美元/公斤攀升至2008年的480美元/公斤,因此价格低廉的薄膜电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少人认为,低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将是晶体硅电池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这场危机冲击得海外市场严重萎缩,导致多晶硅价格暴跌,因此业内又有了 “薄膜电池优势不在”的论断。但事实却是:在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突飞猛进的21世纪,低价且有极大工艺改良性的产品永远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5月5日,河北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第一块超大型5.7㎡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正式亮相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该公司自2007年投资薄膜电池领域,计划总投资14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产能达到500MW。5月12日,中特集团(香港)与重庆市綦江县签订投资协议,计划在綦江县投资 38亿元着力打造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园;5月中旬,江苏绿洲新能源公司投资6亿美元在江苏省镇江市新上总产能达200MW的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5月25 日,浙江正泰首条20MW微晶非晶第二代薄膜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该公司在薄膜电池上的投资已达20亿元人民币;5月末,信义玻璃宣布引入年产能达 275万平方米的第二条光伏薄膜导电玻璃生产线,预期2010年第三季度于珠三角投产,总投资额逾1亿元人民币;6月5日,由中国汇通担保有限公司、台湾威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5亿美元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太阳能电站及太阳能相关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正式签约;此外,天威薄膜公司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检测中心4月8日奠基开建,富捷投资在武汉投资4亿元的薄膜项目也已于近日开建;还有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园区,随着中国建材集团、爱康集团总计近50亿元的薄膜项目入驻,这里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薄膜电池产业基地之一。

放眼全球,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际产量远超预期,达到892MW,比2007年增长123%,连续两年成长率超过120%。薄膜巨头美国 First Solar公司2008产量更是达到503MW,跃居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排行榜次席,而且非常有可能在今年荣登榜首,达到1000MW的产量。从2008 年7月份以来,联想、英特尔、国际金融公司IFC等纷纷进入薄膜电池行业。今年5月初,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Q-Cells旗下Sunfilm公司与Sontor公司宣布联手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硅基多结薄膜组件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系统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