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国内多晶硅“过剩论”受多方质疑

2010-12-01 15:2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多晶硅多晶硅价格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0年,情况更加严重。按照平均进口价格70美元计算(实际市场价格已经达到95美元),国外厂商成本按照30美元计算,国外厂商从中国赚到了16亿美元的利润。而中国多晶硅企业的成本按照300元人民币/公斤计算(最低的已经达到了23美元/公斤),销售价格按照650元/公斤计算(最高价达到800元/公斤),国内厂商损失利润140亿元,国内减少GDP产值260亿元;考虑海关增收的33.6亿元增值税,国内税收净损失45.6亿元。

在中国多晶硅企业遭受政策打压,守着空置的厂房与未开箱的设备不能进场分享多晶硅市场之时,国外多晶硅七大列强则赚得盆满钵满。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技术的提升与成本的继续降低,国内多晶硅产业想追上国际步伐更显艰难。

被“冻”多晶硅企业能否解冻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已来侵袭”。这两年,“两高”、“过剩”、“污染”——多顶重帽子使国内多晶硅产业遭受重创,一些项目被迫停滞荒废。而这些帽子是不是名副其实,在业界却得不到认同。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朱黎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尽管我国对多晶硅的研发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不过是最近5年的事。多晶硅在发展之初,多晶硅生产技术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发达国家对该技术完全保密,所以,我国的多晶硅生产技术都是原创的,自己摸索出来的。应该说,在产业化初期,‘高耗能’、‘高污染’在少数企业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国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已实现了清洁生产。”事实也确实如此,记者走访的多晶硅企业不少像花园一样景色宜人。多晶硅具备较大的经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发达国家也不会对多晶硅产业趋之若鹜。产业发展起来了,存在的问题也就能解决的越快。

对于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中投顾问的《2010-2015年中国多晶硅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多晶硅过剩的问题并不值得担心。未来光伏市场的需求仍然会稳步增长,多晶硅厂商生产的大部分多晶硅将被市场消化。此外,未来几年一些多晶硅生产厂家必将面临行业内的整合,经历优胜劣汰的考验。

史珺表示:“‘38号文件’使中国失去了许多以规模换成本的机会,并严重打压了民族多晶硅产业,却无疑为国外多晶硅进入中国扫清了障碍,将本应属于我国多晶硅企业的利润拱手让给国外厂商。从国内现有西门子法工厂的情况看,凡是已经上了规模的厂家,成本都大幅降低,能耗也大幅下降,污染问题也基本解决。”

市场巨大,我国被“冻”多晶硅企业能否获得解冻还需继续观察。值得庆幸的是,10月22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发布了一项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预计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品将达11.6万吨,在201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多晶硅项目产能将逐步释放,届时全球将多出80%的多晶硅产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多晶硅价格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