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现状及发展

2010-11-26 15:39来源:索比太阳能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光伏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类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为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图1(b)为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只需进行逆变控制,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由前级DC/DC变换器完成,并网逆变器通过控制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实现系统功率平衡,并网逆变器控制的任务是保证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频率、相位完全一致;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要同时完成MPPT和并网电流控制的任务,即保证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最大化的前提下控制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

光伏并网逆变器可以按照拓扑结构、隔离方式、输出相数、功率等级、功率流向等进行分类。按照拓扑结构分类,目前采用的拓扑结构包括:全桥逆变拓扑、半桥逆变拓扑、多电平逆变拓扑、推挽逆变拓扑、正激逆变拓扑、反激逆变拓扑等,其中高压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采用多电平逆变拓扑,中等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多采用全桥、半桥逆变拓扑,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正激、反激逆变拓扑。

按照隔离方式分类包括包括隔离式和非隔离式两类,其中隔离式并网逆变器又分为工频变压器隔离方式和高频变压器隔离方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发展之初多采用工频变压器隔离的方式,但由于其体积、重量、成本方面的明显缺陷,近年来高频变压器隔离方式的并网逆变器发展较快,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以其高效率、控制简单等优势也逐渐获得认可,目前已经在欧洲开始推广应用,但需要解决可靠性、共模电流等关键问题。

按照输出相数可以分为单相和三相并网逆变器两类,中小功率场合一般多采用单相方式,大功率场合多采用三相并网逆变器。按照功率等级进行分类,可分为功率小于1kVA的小功率并网逆变器,功率等级1kVA~50kVA的中等功率并网逆变器和50kVA以上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从光伏并网逆变器发展至今,发展最为成熟的属于中等功率的并网逆变器,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批量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光伏并网逆变器未来的发展将是小功率微逆变器也即光伏模块集成逆变器和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两个方向并行。微逆变器在光伏建筑集成发电系统、城市居民发电系统、中小规模光伏电站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大规模光伏电站,如沙漠光伏电站,等系统具有明显优势。

按照功率流向进行分类,分为单方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和双方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两类,单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仅用作并网发电,双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除可用作并网发电外,还能用作整流器,改善电网电压质量和负载功率因素,近几年双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开始获得关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未来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将集并网发电、无功补偿、有源滤波等功能与一身,在白天有阳光时实现并网发电,夜晚用电时实现无功补偿、有源滤波等功能。

纵观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展历程,高频化、小型化、智能化、模块化将是其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最具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当属微逆变器(光伏模块集成逆变器),因为其具有突出的发电效率高、模块化生产、系统扩展灵活、易于集成等突出优势,据研究报道,采用微逆变器技术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使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提升5%~25%,美国Enphase公司的Microinverter和美国国家半导体的Solarmagic技术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内英伟力(Involar)新能源公司推出的微逆变器产品也成为了业界的一大亮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