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光伏平价的三项可比指标中,工商业售电价格>居民售电价格>脱硫煤标杆电价。因此,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将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工商业用户侧平价(分布式)、居民用户侧平价(分布式)、发电侧平价(集中式电站)。
平价时代开启:2019年左右实现发电侧平价
新建 VS 新建:平价上网。我们测算,光伏发电成本将从2019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逐步实现低于火电的发电成本,此后新建光伏电站将比新建煤电厂更具经济效益,光伏发电将成为满足用电需求增量的首选,年度新增装机也有网迎来新一波快速增长。
度电成本(LCOE)计算方式:平准化电力成本/度电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 /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LCOE),是用于分析比较不同发电技术成本的常用指标。计算公式为光伏电站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净现值除以整个生命周期的发电量净现值。
公式中指标含义:i 为折现率;n 为系统运行年限(n=1,2, …,N);N 为光伏系统运行期, 一般取N=25;I0为初始投资;VR为系统残值;An为第n 年的运营成本。Tn为其他费用;Yn为第n 年的发电量。
在假设煤电、光伏单位投资分别为3.55元/W,5.5元/W,利用小时数分别为4100h、1200h的情况下,新建煤电厂与新建光伏电站的平均度电成本(财务利润表角度)分别为0.386元/kWh、0.397元/kWh;对应的LCOE分别为煤电0.376元/kWh,光伏0.515元/kWh(差异主要由折旧和运营年限的不同造成)。
用户侧平价已经基本实现。在用户侧方面,除蒙西、新疆、云南、宁夏等地,全国其他省份售电价格已低于光伏LCOE测算结果,考虑到这些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实际光伏LCOE会更低,因此光伏在用户侧基本实现平价。
光伏LCOE下降,煤电LCOE上升,发电侧平价近在眼前。对LCOE进行敏感性分析,光伏LCOE随发电利用小时数的上升、单瓦投资成本的下降而下降,煤电LCOE随煤炭价格上升、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而上升。光伏方面,随着材料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带来的单位投资下降,以及双面发电、跟踪支架等技术带来的利用小时数提升,光伏LCOE将持续下降。煤电方面,我们预计其发电利用小时数将保持近年来缓慢下降的趋势(未来可能大部分煤电都将成为调峰电源),因此预计煤电LCOE将缓慢上升,燃煤与光伏发电的成本差距将逐步缩小。
关于平价时间点测算的一些关键假设:
光伏单瓦投资:基于我们对产业链的调研、同时参考国际研究机构的预测、并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在政策指引下的“软性”成本下降),我们假设我国2018-19年光伏电站单瓦投资年均下降10%,此后年降幅5%左右,当单瓦投资下降到3元/W后,年降幅缩小到2%-3%。(参考:GTM预计2018年光伏全球平均单瓦投资年降幅10%,此后年降幅4%左右;。BNEF预计2040光伏度电成本将在2017年基础上再降66%,年复合增速-5%。)
光伏利用小时数:未来双面组件与追日系统叠加可以提高发电量10%-50%,保守估计平均利用小时数将逐步提高25%左右至1450小时。随着优质土地、屋顶资源被逐步开发利用,后续新建光伏电站的地理位置、光照资源等将不如前期,预计后期发电利用小时数逐步回落至1200左右。
煤炭成本与煤电利用小时:假设煤炭价格保持2017年平均水平,煤电利用小时数假设每年下降50小时,后期降幅减缓。
测算结果显示,煤电LCOE将缓慢上升,光伏LCOE前期在利用小时数提高及成本下降的双重作用下快速下降,后期由于利用小时数回落降幅放缓,2019年左右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后平价时代:2026年开始替代存量煤电装机
新建VS存量:替代煤电,对标煤电营运成本。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意味着光伏发电在新增用电市场取得主导地位,然而截止2017年底,我国仍有约1020GW在运煤电厂,主导着我国6.3万亿千瓦时的存量用电需求(煤电发电量占比67%),如果光伏LCOE下降到低于在运电厂营运成本,则理论上存量煤电将面临利用率显著下降甚至提前退役,这意味着光伏将打开广阔的存量电力市场空间,迎来新一轮的需求增长。
对于在运煤电厂,初始投资或折旧以及投资的贷款利息均为沉没成本,无论是否继续运营,这笔费用都已无法避免。然而若选择提前退役,则燃料成本、流动资金成本、运维费用(员工薪酬、设备维修、保养、检查等)都可以避免。因此,我们将以上三项可被避免的成本定义为煤电厂营运成本。
与煤电LCOE相同,煤电度电营运成本同样会随发电小时数下降而上升。2022-2025年光伏LCOE下降较慢主要是由于优质土地与屋顶资源被前期项目占领后,新建项目由于地理位置欠佳利用小时数下降,抵消了单瓦投资下降的降本作用。测算显示,2026年左右光伏LCOE将低于存量煤电厂营运成本,此后光伏将拥有替代存量煤电,打开存量用电市场的能力,为装机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蛋糕有多大?——未来12年用电需求翻番
预测光伏装机潜力的前提是预测未来的用电需求,我们从以下三个维度预测我国未来的新增用电需求:(1)新能源汽车用电需求增量;(2)传统用电需求增量;(3)煤电装机退役或使用率下降后产生的供电缺口。
根据测算结果:2020、2025、2030年全国总用电需求将分别达到7.9万亿千瓦时、9.8万亿千瓦时、13.2万亿千万时,较2017年总用电量分别增长25%、55%、109%。2017-30年间用电需求复合增速5.8%。
新能源汽车将显著加速我国用电需求的增长
我国从2001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至今已有18年,但2014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才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因此此前新能源汽车虽然产销量增速高,但总体保有量较小,不足以对用电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底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已达到176.84万辆,2020年预计达到500万辆。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其对用电需求的影响也将逐渐变得显著。
新能源汽车百公里电耗假设:理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燃油车与电动车直接推动汽车前进相同距离所需能量相同。燃油乘用车百公里油耗约7L,汽油密度0.72kg/L,汽油热值43.07MJ/kg,因此百公里消耗的汽油所含总能量约217MJ。扣除摩擦导致的机械损失与尾气排放等热损耗后,综合能量利用效率约23%,即217MJ中仅有49MJ直接用于推动车辆前进。电动车蓄电池循环效率与电机效率约90%,电能热值3.6MJ/kWh,测算得新能源乘用车百公里电耗约17kWh。新能源客车以公交车为主(占比80%以上),百公里电耗约75kWh。新能源专用车以物流车为主(占比90%以上),百公里电耗约30kWh。
年行驶里程数假设:假设公交车平均速度15km/h,每日工作14h,则年行驶里程数约8万公里;中国货运行业单车日均行驶300公里,年行驶里程数约11万公里;私家车年行驶里程数按1.5万公里计算。
截止2017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量18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专用车、客车占比分别为65%、15%、20%。以总产量为权重加权平均,我们假设新能源汽车平均百公里电耗30.5kWh,平均年行驶里程数约4.2万公里。
新能源汽车总量:根据三部委《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年4月)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6年10月),预计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分别可达3000万辆、3500万辆、38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可达7%-10%、15%-20%、40-50%,即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210万辆,新能源车总产销量将超过600万辆,与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2012年7月)及《“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12月)中关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规划一致。
新能源汽车用电量:假设2020-2025年,2025-2030年间,我国汽车总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渗透率参考规划目标均匀增长,除新能源汽车之外的基础用电需求年增速5%。测算显示2023年、2028年新能源汽车新增用电需求在全国总用电需求增量中占比将分别超过10%、20%,2030年达到25%左右,将传统增量用电市场扩容1/3。
煤电让出发电份额,存量市场也有想象空间
煤电方面,装机容量:2016年我国煤电装机量946GW,2017年同比增长74GW至1020GW。2017年大量燃煤电厂新建项目被取消,假设平价前的2018年煤电装机平稳上升30GW,平价后的2019-2025年煤电装机不再净新增(部分地区气电替代煤电,不影响总量测算)。利用小时数:煤电平均利用小时数4128小时,由于我国规划降低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假设未来燃煤发电利用小时数缓慢下降。
2026年达到光伏替代在运煤电的条件后,煤电的主要任务逐渐转变为调峰,假设煤电发电量占比每年下降1%-3%,直到30%左右稳定(由装机退役和利用小时数下降共同实现),之后随着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调峰需求也将增加,煤电利用小时数和装机量可能小幅回升。
测算结果显示,补煤电缺口用电需求2026年开始增加,2028年达到峰值后减少,待煤电成功转变为调峰能源后,对煤电的需求随着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增加而有所回升。
光伏能分多少蛋糕?——平价后年新增装机峰值超300GW
光伏将在新增装机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上网电价作为发电成本的综合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源的竞争力,因为发改委在制定和调整上网电价时,会将电站初始投资、财务费用、折旧及运营等成本都纳入考虑范围。从补贴角度看,光伏成本在各类电力来源中仍处于相对高位,但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其他各类能源未来的发展将受限于成本或资源禀赋,判断光伏将在未来新增电力装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1)陆上风电:更先进入平价上网,但平价后降本后劲不足。2017年5月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并规定示范项目不给予补贴,但给予全额消纳的保障。全额消纳的意义在于基本解决弃风问题。据此,我们分析认为在全国资源条件好的地区,解决消纳问题后风电已具备平价上网能力。
然而,风电与光伏相比后续发展的劣势在于,与光伏高效电池及组件技术百花齐放,降本空间充足的情况不同,风电装机的主要成本来源风机(占比50%左右)的价格自2011年以来基本维持在4元/W左右,目前尚无大幅降低的趋势。通用电气于2016年底发布的《2025中国风电度电成本》白皮书预计2025年我国风电LCOE可达到0.34-0.46元/kWh(平坦地形)、0.34-0.5元/kWh(复杂地形)。降本潜力来自项目评估审批制度、风资源评选住址、风机选型、技术进步及突破、电网调度优化、精益化运维、数字化工业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均采取更优策略。
根据GE的预测,在风电各方面均有改善且利用小时数达到2300h的情况下,2025年LCOE下限为0.34元/kWh,可见风电平价后降本乏力。此外,由于分布式光伏适用范围广于分散式风电,有可能制约光伏发展的安装资源问题在风电领域会更严重;提高电网外送能力及加强解决电力本地消纳的政策在利好风电的同时同样也会利好光伏。因此,我们认为虽然风电可能比光伏先平价,但平价之后光伏继续发展的潜力与竞争力强于风电。
(2)海上风电:规模较小尚处在起步阶段,成本仍高且技术有待完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要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17年底,全国海上风电装机279万千瓦,规模较小。2015-17年分别新增36万千瓦、59万千瓦、116万千瓦,按规划目标稳定发展。
我国海上风电未得到大规模发展的原因来自成本与技术两方面:对近海风能资源探测不足导致不确定性大;国产海上风机技术不成熟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海上风电的安装、运维困难大、成本高。预计海上风电2030年前难以在经济性方面与光伏相抗。
(3)水电:短期看成本上升,长期看资源禀赋有限。目前我国河流中下游及地理位置便利的水电项目开发接近尾声,行业发展重心转向西南地区河流中、上游流域,地处偏远地区制约因素多,交通条件差,输电距离远,工程建设和输电成本高,移民安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大,故水电开发的经济性变差,市场竞争力显著下降。据资料显示,2000-2010年中国水电高速发展,电站开发成本平均约为6-7元/W,“十二五”期间跃至10元/W,“十三五”期间已经超过15元/W,增长近300%。此外,水电站一次性投资成本大,在消纳难的情况下企业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进一步降低投资热情。
能源局《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装机380GW,发电1.25亿千瓦时,同时预计2025年装机量470GW,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根据我们测算的国内用电总需求,2020、2025年水电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达到17%、14%。《规划》同时提到,我国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6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统计局数据显示17年我国水电发电量约1.2万亿千万时,则开发程度约40%,与发达国家70%-90%的开发程度尚有差距。但即使2030年开发程度可以提升至60%(业内预计2050年70-80%左右),发电量达到1.8万亿千瓦时,2030年水电发电量也占比不超过15%。因此长期看来水电受资源禀赋约束很难成为我国的主导电源形式。
(4)气电:燃料+燃气轮机的进口依赖导致经济性较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 洪涛指出,2016年,华北地区(气价按2.51元/m3,发电小时数按4400h计算)、江苏地区(2.16元/m3,4500h)的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纯发电的LCOE至少在0.76元、0.58元左右(9E机组)。
造成天然气发电缺乏经济性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价格与燃气发电设备价格都很昂贵,同等热值的天然气价格是煤炭价格的近4倍,但天然气高出的15%左右发电效率无法抵消燃料价差,实际燃气发电的燃料成本远高于燃煤发电。天然气价格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天然气资源缺乏,依赖进口。
燃气轮机国产化程度低,GE、西门子及三菱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几乎垄断中国燃机市场,由此而来的高昂检修费用也是天然气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虽然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国内主机厂商在自主研发上有所进展,例如AE94.3A燃机透平叶片启动国产化生产,5万千瓦重型燃机1-17级压气机试验成功,但这些企业主要具备的是装配制造能力,最核心的设计技术与试验技术依然需要从国外引进,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目前仍未有国产品牌的燃气轮机进入市场。
(5)核电:三代机组推高LCOE。目前我国核电上网电价0.37-0.43元/kWh,与煤电上网电价基本持平,主要是由于在运的二代机组折旧后成本较低。三代核电机组AP1000即将投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表示:最新估算的度电成本高达0.65元左右,与气电相当。为了保障安全,近年核电不断提高核电机组建设和运营标准,成本的提高抵消了效率提升所创造的红利,因此发电成本没有下降。虽然三代机组规模化、国产化后,降成本仍有空间,但其发电LCOE想要达到二代机组的水平尚需时间,目前来看核电发电成本下降的空间不大。
2024和2028年将分别呈现288GW和339GW的两次新增装机高峰
未来光伏装机需求:未来待满足的用电需求将主要由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足。光伏平价后经济性及投资价值显著,将成为主要补缺电力来源。平价前,假设2018年光伏装机稳定增长60GW,年平均利用小时数稳步提升,则当年光伏发电填补比例为25%左右,即待满足(新增)用电需求中约25%由光伏发电填补。平价后,低廉的发电成本推动光伏填补比例逐步上升至70%左右,之后因为优质土地、屋顶资源缺失影响收益率,投资热度下降,填补比例逐步回落。年平均利用小时数逐步上升后保持稳定。
测算结果显示,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在2019年平价后快速上升,并将在2024年、2028年迎来两次高峰,当年新增光伏装机将分别达到288GW、339GW。
2019-2024年新增装机快速上升的原因是传统用电需求与新能源汽车用电需求提升,以及光伏经济性提高后渗透率快速上升;2024-2026年相对平稳主要是由于优质土地及屋顶等资源减少降低了新建项目的投资收益,因此光伏在新增电力供给中的渗透率开始降低;2027-2028年再次增长的原因则是替代煤电条件达成后,煤电发电量下降形成供电缺口,以及用电需求继续高增长,抵消了渗透率下降的影响;2028年之后光伏新增装机在渗透率下降、煤电发电量回升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在高位归功于新能源汽车推动用电需求继续较快增长。
因此,传统用电需求的稳定上升是光伏装机容量提升的稳定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及煤电替代为光伏装机爆发式高速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光伏自身发电成本下降是高增长的根本动力,优质土地及屋顶资源或将成为光伏持续发展的天花板。
结果:电力结构显著改善,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65%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2016年12月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规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到2030年占比达到20%。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增幅这一指标上,《战略》要求,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力争达到50%。
根据测算,发电量方面,光伏发电量占比将快速上升,2022年超过10%,2030年超过30%。煤电发电量占比将由2017年67%显著下降至2030年30%,2030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光伏、核电)占比将达到65%左右。装机机构方面,2023年光伏装机量占电力装机之比将超过30%,2030年提升至52%,煤电装机占比将由2017年58%下降至2030年17%。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力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力能源绿
136号文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新能源市场激起层层冲击波,波及新能源领域整个产业链条,让置身其中的从业人员心意难平,抚膺长叹。(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所谓136号文,即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
当春回大地、气温蹿升,深处“严寒”的光伏行业也正直面着久违的躁动,抢货、抢工期、抢并网#x2026;#x2026;然而这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更像“最后的狂欢”,因为政策在催生抢装潮的同时,也在彻底颠覆以往的投资生态,回旋上游,2025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或许等来的不是期待中的穿越周期而是最为惨烈的
2025年3月,TCL中环宣布210硅片累计出货量突破200GW,这场持续五年的光伏尺寸之争也终于迎来终局。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210及210R尺寸产品合计渗透率将达58.4%,正式完成对182系列的全面迭代。从“争议”到“共识”,TCL中环以210硅片为支点,撬动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技术革新”。技术破局:大硅
3月27日,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北京洁源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洁源”)将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洮南百强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洮南百强”)100%的股权给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新能源”),交易股转对价为人民币9,683.01万元。本次交易已经公司第三届
3月26日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的公告》。《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北京洁源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将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洮南百强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交易股转对价为人民币9,683.01万元。洮南百强目前为北京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起到了正向积极作用,对新能源企业乃至各类型电源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是继1439号文后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再一次升华与深化,能够有效解决消纳困难、资源错配等问题,从而
自“136号文”发布以来,在新能源产业掀起了巨浪,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与关注。2025年3月18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联合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会议吸引了风电产业近200家企业超350人到场,现场来自政策研究单位、项目
从钙钛矿光链官微获悉,4月11日,浙江绍兴柯桥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举行了重大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有43个项目签约,其中24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达317亿元,项目主要涉及光电信息、新型复合材料等领域。杭绍临空示范区共有13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达110亿元。其中,新一代光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0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投资开发建设的首个以“防沙治沙“模式获取的单体最大新能源发电项目-英吉沙500MW光伏治沙项目并网成功。英吉沙500MW光伏治沙项目位于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克孜勒乡,占地面积约1.4万亩,总投资12.7亿元,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50万千瓦光伏电站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4月9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RMB41/KG,N型致密料人民币价格为RMB40/KG。N型颗粒硅人民币价格为RMB38/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保持在US$19KG。N型182单晶硅片人民币最新价格掉落至RMB1.25/pc,较之前减少了1.57%。N型210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为RMB1.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4月14日晚间,钧达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对于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原因,公告指出,主要系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下行所致。公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尽管钧达股份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仍录得亏
4月11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在安徽芜湖基地举行BC2.0新品春季发布会,推出BC二代技术Hi-MO9升级版组件,宣布升级版产品已实现全面量产。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规模化量产+产业生态构建"的战略布局,隆基绿能正引领光伏行业加速向高效率、高可靠性、高收益时代迈进。30GW订
4月9日,新时代河北省大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河北省企业联合会主办,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展示河北省企业在创新与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河北企业100强、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河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及河北服务业创新领先50强榜单和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琏升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其正筹划一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该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权以及天津琏升科技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天津琏升是琏升科技持股33.69%的控股子公司,负责光伏产业平台和天津产业园运
4月11日,隆基在安徽芜湖基地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Hybrid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81%,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的极限探索推向新高度。2022年11月,隆基创造了26.81%的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24年5月,隆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4月8日,北京怀柔发改委发布关于对《北京市怀柔区绿电交易补贴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根据公告,鼓励各用电单位主动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对2025年6月1日后,购买绿色电力(以下简称“绿电”)的单位,按照怀柔区域内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电力用户,给予每千瓦时0.01元的补贴,每个电力交
日前,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通知》,通知称拟开展2025年度光伏补贴工作,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但尚未列入上一轮补贴清单的符合条件项目(2026年将不再对2023年及之前并网项目
3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通知。通知指出,并网时间要求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但尚未列入上一轮补贴清单的符合条件项目(2026年将不再对2023年及之前并网项目进行
3月2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5年第一批)的通知。其中,北京2025年第一批法人单位项目共4个,并网规模4555.41千瓦,申报补贴标准为0.03元/千瓦时;北京2025年第一批自然人项目共1634个,申报补贴标准为0.1元/千瓦时,其中不符合列入补贴名单项目并网
3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报告。此次纳入2025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50个,核准/备案容量1592.46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21个、核准/备案容量1493.40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29个、核准/备案容量99.0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
3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通知指出,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工业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对完成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按照总装机容量(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
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清洁工业协议国家援助框架》(CISAF)草案,并启动了公众征求意见程序。该草案将为欧盟成员国提供投资支持,助力能源转型。欧盟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清洁工业协议》,计划投入1000亿欧元推动欧盟的能源转型。根据拟定的国家援助框架草案,欧盟成员国可获得以下支持:可再生能源与
日前,财政部下发《关于印发《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规范和加强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清洁能源重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和产业化示范;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及能力建设;清洁能源公共平台建设;清洁能源综合应用示范等。原文如下:关于
3月1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示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5年第一批)的通知。原文如下:关于公示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5年第一批)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关于印发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京发改规〔2023〕4号)要求,经各区申报并组织
3月7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3月3日-3月7日)。政策篇重磅!国家能源局圈定2025年重点工作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月度(2月)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
3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开启光伏和储能项目征集工作。申报对象为在园区备案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光伏发电设施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和规划条件的项目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光伏配置储能项目,项目应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并网(以国网提供的并网时间为准),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