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硅料进口之漏难补

2014-11-12 08:52来源:国际商报作者:程亚丽关键词:多晶硅双反多晶硅进口多晶硅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9月多晶硅进口数据来看,我国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对进口多晶硅实施“双反”并未起到预期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补漏”措施在未来几年将发挥作用,但并非根治我国光伏产业“沉疴”的根本方法。

漏洞没补上

今年1月,我国商务部公布反倾销与反补贴终裁结果,对美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出口企业征收超过50%的反倾销税。但随即,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以规避反倾销税)的多晶硅占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的比重大幅上升,“双反”措施似乎收效甚微。

8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2014年第58号公告《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的决定》(58号文),“补漏”措施出台。

出乎意料的是,太阳能级多晶硅大量进口的趋势并没有被阻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9月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为9942吨,环比增加18.7%,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自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达1698吨,除去不在反倾销范围内的189吨半导体用多晶硅外,其他全部为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8月中旬出的文,从9月1日开始执行。半个月的时间里大量的加工贸易进口合同申请被批准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58号文”未能见效的原因,“听说还有一些合同的期限超过了58号文的规定期限。”“根源还是国内产品在价格上不占优势。而且国外大型出口商与国内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一旦国内政策上有风吹草动,他们都会及时知晓,想方设法赶在9月1日前集中审批。”上述人士称。

国内媒体近日引用的一个观点也颇具代表性:海外多晶硅巨头没有了来自于中国市场的压力,或将丧失帮助中国光伏就“双反”与美国达成和解的动力,进而令美国“双反”终裁结果对中国光伏造成严重破坏。

非治本之策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开局不利,但对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的限制措施也不能放弃。

“前几年,我国光伏市场基本都是在海外;目前已经可以看到国内市场也大规模启动,对多晶硅的需求毫无疑问会快速增长。”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光电子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常金龙说,“即便这些进口合同已经保证了国内接下来一年的需求量,在未来几年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但就目前已经获批的量来说,如果没有后续的补救措施,接下来一年内的进口量仍将非常可观。

“靠58号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补漏’从来就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常金龙直言,“我国光伏产业内最根本的问题存在于产业指导方向。”

这个说法记者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近年来,指出中国光伏产业“走得太快”的业内人士比比皆是,忽略基础储备和产品更新、盲目上产能已经让国内企业尝到了苦头。

“201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需求量只有36GW,但中国的产能超过了40GW,几乎可以满足全球的需求。”常金龙说,“而中国每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只有十几GW,开工率不足40%,其余的产能都要受到限制,企业的日子肯定难过。”

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中国的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左支右绌,让不少人深感痛心。“中国只有电池板做得还不错,但是大规模出口容易遭遇其他国家的‘双反’;多晶硅没有价格优势,就被进口产品冲击得一塌糊涂。”常金龙说。

谈及当下多晶硅进口的现实,常金龙建议,要规范对地方政府审批权的管理,对于前期违规审批的合同进行问责,同时加强在海关环节的查验,杜绝以太阳能级多晶硅冒称半导体集成电路用多晶硅的行为。

“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加快产业链在垂直方向的整合,直接将国产的上游产品用于下游环节。”常金龙说,“毕竟国内的市场在快速增长。”

原标题:硅料进口之漏难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双反查看更多>多晶硅进口查看更多>多晶硅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