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201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2013-03-27 10:37来源:太阳能发电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产品光伏应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光伏行业柬言

SEMI光伏顾问委员会自从2011年成立以来,已连续两年向全行业的同仁发出建议和倡导,旨在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注重技术研发

光伏制造业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这无疑是政府和产业界都广泛认同的事实。但与半导体、通信和平板显示等其他高科技产业不同的是,光伏真正全球性的产业化仅仅十余年,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产业为普通老百姓知晓更是最近两三年的事。可以说,本来出身于半导体大家庭的光伏产业在中国经历了真正的“野蛮”生长。是2010年德国政策驱动型市场的突然爆发,是2007年多晶硅470美元/公斤现货价格的高高在上,让中国的投资人、企业家蜂拥而至。“拥硅为王”和“拥产能为王”的时代,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的声音几乎淹没在新厂建设工地上隆隆机器轰鸣的浪潮中。

2011年、2012年两年剧烈的产业整合后,那些真正注重科技创新、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的企业依然屹立不倒,显示出中国光伏制造中流砥柱的本色。根据SEMI《全球光伏制造数据库》的统计,国内前20大电池片厂商都在与材料、设备供应商合作,致力于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新技术。虽然在短时间内,还很难预见某种高效电池技术会脱颖而出占据主流地位,但所有致力于长期发展光伏产业的企业都在提前布局下一代光伏制造技术!

SEMI光伏顾问委员会通过总结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项目(ITRPV)的主要研究结论,向产业界呼吁重视并积极推广以下技术,推动光伏产业的技术提升与成本降低。这些技术包括:

1.流化床法(FluidizedBedReactor)多晶硅制备技术

流化床技术与传统的钟罩式反应器制备多晶硅技术相比,转换效率和沉积速度大为提高。如果用硅烷替代三氯氢硅作为被还原气体,可以使多晶硅的沉积温度从1100摄氏度降低至800摄氏度,可以大大节约能耗。流化床法生产多晶硅单位能耗为30kWh/kg(三氯氢硅)和10kWh/kg(硅烷),为钟罩式生产多晶硅电耗的四分之一。根据SEMI《全球光伏制造数据库》的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29万公吨,其中流化床法产量近2万公吨,且都集中在美国与德国的多晶硅生产商。国内先进多晶硅制造商的成本在20美元/kg,与国际顶尖制造商的12美元/kg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提升国内多晶硅制造的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刻不容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应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