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人物正文

苗连生:“登顶”背后

2013-02-18 08:52来源:新领军者关键词:英利苗连生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先锋

光伏行业既是创富者的温床,也是冒险家的乐园,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上的主角变了又变,也许只有那些一根筋坚持者,才会看到最后的曙光。

有人将天合高纪凡、赛维彭小峰、尚德施正荣、英利苗连生合称为中国光伏领域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四人不仅是行业里面成功的典范,同样先后引领着行业发展的脚步。

1993年自苗连生从日本引进一条太阳能霓虹灯生产线开始,英利逐渐进入了太阳能发电行业,并逐渐站稳脚跟直至排名世界第一。

1998年8月,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已经在商海里经历了摸爬滚打的苗连生一头扎进了一片未知的海洋。太阳可以发电,在河北这样一个内陆省份里,发展太阳能的前景在所有人看来都有点海市蜃楼的意思。当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不相信。更早些时候,苗连生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太阳能产业未来前景的文章,就放弃了前面所有的生意,开始查找一切关于太阳能的资料。同年涉足太阳能,并响应政府的号召,进口了日本的全产业链生产线。

当苗连生带人四处推广他的太阳能发电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老爷(河北方言,即太阳)能发电?胡说!”

在当时,不只是苗连生,其他所有投身太阳能的人都面临着类似的质疑,转行的高纪凡和彭小峰面临的是将从利润丰厚的原有产业中抽身;准备回国创业的施正荣舍弃的则是澳大利亚的优厚生活环境;而苗连生依靠化妆品已经可以实现每年2亿元的销售额,早已是当地商海响当当的人物。

上世纪90年代,在一个电力供大于求的年代,电网上现成的电还卖不出去,谁需要你开发不知性价比如何、有无市场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投身这一行业怎么看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在当年无人可以预料,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对能源的需求如此渴望。目前,中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20%左右,这其中因为能源结构限制,煤炭消费又占到70%以上,自200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之后,受到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和减排的压力,中国能源的形势、气候变化的形势、发展的潜力,各方面都非常紧迫,发展新能源早已是各方的共识,只是在当年,敢于吃螃蟹的后果谁也不敢断言。摆在第一批光伏人面前的是陷阱还是馅饼,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依靠着善于关注新鲜事物、认准了就行动的勇气,苗连生和英利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光伏领域,英利这个连当时的厂房都是在别人遗留下来的“半拉子工程”上改造出来的小企业,开始在光伏行业里潜行,并创造了行业多个第一。“成功了算你的,失败了算我的”是苗连生对技术创新的最直接鼓励。

2003年10月10日,中国第一块240公斤硅锭在英利下线。“当年也没想到能够做出现在的规模,2003年英利做到了3兆瓦,现在一天的产量就早超过了这个数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路资金纷纷涌入光伏行业,整个光伏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光伏的前景开始被各方看好,资本开始大规模涌入这一行业。于悄无声息中,光伏产业以令人惊愕的速度增长,几年之内,造就了一个从业人口百万、年出口几百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2012年末,英利终于交出了自己满意的答卷,年产太阳能光伏组件2.2吉瓦,超过多年排名前两位的无锡尚德和美国第一太阳能,站在行业最高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