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5-30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正朝着21%的单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冲刺,发电成本已实现一度电一元人民币的关键性指标,更是凭借全球六成以上的产能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在对全球光伏事业所做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2-05-29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能力,是全球光伏产品制造大国,...不仅如此,在美国提起双反诉讼的厂商solarworld表示,其计划于今年年中在欧洲发起针对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的反倾销诉讼。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2-05-28
一是能源不仅仅是光伏还有风能,最主要光伏存在两头在外问题,光伏的组件商是一个制造大国。...中国在这光伏领域不光是制造大国,也是强国。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您觉得目前光伏行业现在有一些什么的现状,有些什么问题?您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来源:solarF2012-05-16
上网电价补贴的推出是光伏产业发展史上一项巨大的政策创新,中国从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光伏小国发展成为制造大国促进了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加速了光伏在全球范围的推广。...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主席rhoneresch表示,政府削减补贴、光伏双反虽然给制造商带来很大压力,但是系统集成商和安装商有很大的机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5-16
高瑞彬表示,随着中国政府将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整体能源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光伏应用大国的趋势已非常明显,未来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不容小觑。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2-05-14
经过短短几年,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的多晶硅制造大国,今年的产量估计会达到七万吨。...由这儿可以看出,我们制造业占着非常大的地位,但是市场非常小,这个差距就导致了我们产业制造在世界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的时候,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我谈一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2-05-11
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来看,硅片厂在此波不景气当中面临上下两头烧的较大压力,而中国是全球的太阳能硅片制造大国,明显受到冲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5-04
然而,跟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一样,在这些光鲜外表的背后,我国光伏产业一直有个致命的硬伤缺乏核心技术。故而,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光伏制造大国,但是,还远远称不上是光伏强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5-03
来源:光明网2012-04-26
打开内需:家家用电到家家发电数据显示,中国是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大国,却是使用小国,9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目前国内光伏发电占社会用电总量不到0.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制造国,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4-18
李河君说:中国只用了5年就成为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制造大国,据此发展,完全有可能在5-10年里成为光伏产业的应用大国。他预言,在市场巨大需求的推动下,太阳能发展速度之快将远超想象,大规模运用即将变成现实。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2-04-13
制造和应用两条腿走路规模化的光伏发电市场,是带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现实是,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生产制造大国、终端应用小国。...作为中国光伏制造和应用的重要地区,新疆也不甘落后。新疆有着优良的光照,优势十分明显,在光伏行业越发低迷的现今,国内将目光瞄准这块土地。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2-04-10
国内企业只有摆脱过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之路,才能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恶果,优胜劣汰,带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为我国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光伏科技强国转变奠定基础。...例如,依靠过硬的技术和研发制造能力,三年内,山亿逆变器做到了出口量最大,获得了发达国家应用市场的青睐。
来源:山亿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2-03-30
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光伏业界的目光慢慢投向中国市场,此次盛会吸引国内外知名组件、逆变器、系统等企业的加入,带动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为中国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光伏科技强国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来源:人民政协网2012-03-28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子控股公司总经理杨文良也认为,我国已经成为光伏产业的生产制造大国,但不是光伏产业发展强国,产业整体技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市场亟待启动。...她建议,中央和地方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进入光伏产业链的应用环节,大力支持光伏发电项目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打造我国光伏应用大国地位。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3-28
中国企业需要摆脱原先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走高科技、大规模的发展之路,带动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为中国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光伏科技强国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缺乏自身研发环节的生产制造企业,必然将面临着技术和产品质量的双重考验。其次下功夫和精力去研究国外市场、政策等信息,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开拓销售渠道,这是一个企业产品领跑市场的关键。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2-03-26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子控股公司总经理杨文良指出,我国已经成为光伏产业的生产制造大国,但不是光伏产业发展强国,产业整体技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市场亟待启动。...后来在民意的作用下,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改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
来源:新华网2012-03-05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大国。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例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在光伏电池的生产大国的同时却是消费小国。年产量占全球的60%,而国内应用量只占12%,产能的90%销往欧美日等西方国家。并网难、上网电价高是造成国内消费障碍的主要原因。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2012-03-01
可见,对我国而言,所谓的光伏大国仅仅是生产制造大国,再说得准确一些,则仅仅是电池和组件制造大国。在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内,我国依旧没能摆脱世界工厂的角色。资金、技术、市场等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2012-02-28
孙广彬称,发达国家的长处在技术,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甚至有的原材料也优于我国,而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也是无法撼动的,基于此,双方应该是相互互补,互补才可能发展,单单一方将中国产品挡在欧洲或者美国市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