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背钝化设备”相关结果125

      来源:pv-tech2014-09-30

      高开路电压是电池获益于硅片双面沉积的a-si:h层表面钝化品质的特点,而实现0.819的填充因子(f.f.),表明串联电阻问题或高泄漏电流的特点得到遏制,这是一个此类电池结构经常遭遇的问题。...将需要新的作业自动化设备以及层压设备,但是这些已经获得,并在电子表明贴装(smt)行业久经考验。下一步然而,直至eupvsec,夏普或松下都未详细提供关于何时最新的电池发展将进入批量生产的信息。

      来源:中国商报网2014-09-28

      由中电光伏作为主承担单位的国家863重大课题效率20%以上基于高效背场和钝化技术的晶体硅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及示范生产线项目又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中电光伏高效电池自2014年9月中旬起进入批量试制阶段

      来源:PV-Tech2014-06-25

      日前,由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做为主承担单位的国家863项目能源领域光伏行业重大课题效率20%以上基于高效背场和钝化技术的晶体硅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及示范生产线在电池量产工艺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4-05-30

      通过把得可太阳能的多项技术集中在一起,包括高精度eclipse金属化设备平台、超细栅线钢网和精密丝网技术将钝化电池的效率提高到21.2%。...陈霄博士向记者解释21.2指的是钝化电池(perc)的转化效率。通常丝网印刷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范围在17.5%至19.5%之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4-05-13

      钢网二步印刷工艺,提高了业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在此案例中为钝化电池或perc)转化效率,并且创下21.2%的纪录。...isfh和得可太阳能的研究有效地提供了太阳能市场所追求的解决方案:通过丝网和钢网印刷,利用最具成本效益的金属化工艺生产高效率的、可工业化的晶体硅钝化太阳能电池。这的确是全球太阳能行业的重大突破。

      来源:PV-tech2014-03-28

      于是一线电池生产商们如晶澳、天合、韩华、英利、晶科、昱辉、尚德电力、中电光伏、京瓷、夏普等各自开发新的技术路线,如高效低浓度扩散电池、钝化结构、mwt背接触电池、ibc背接触电池、hit等。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4-03-04

      由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作为主承担单位的国家863项目能源领域光伏行业重大课题效率20%以上基于高效背场和钝化技术的晶体硅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及示范生产线的总体目标为掌握效率20%以上晶体硅太阳电池成套重大工艺及核心装备技术

      来源:PV-Tech2013-09-23

      据公司称,inperc技术承担了一系列工艺:背表面平整精加工、钝化和激光消融等,其中还包括solaytec旗下inpassion原子层沉积(ald)设备,以在关键领域实现效率提升。

      来源:PV-tech2013-09-22

      据公司称,inperc技术承担了一系列工艺:背表面平整精加工、钝化和激光消融等,其中还包括solaytec旗下inpassion原子层沉积(ald)设备,以在关键领域实现效率提升。

      来源:环球光伏网2012-04-20

      市场亦关注应用材料金属背部钝化层(backside passivation)相关设备推出的进度,尤其部分国际设备厂已开始推广,市场也好奇应用材料有慢半拍的疑虑吗?...近期市场传出,导电胶提升电池效率提升效果佳,使得搭配设备采用的选择性射极(selective emitter)、发射极钻孔卷绕 (emitter wrap through;ewt)、金属贯穿式背电极 (

      来源:《光伏产业观察》杂志2013-04-19

      光伏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光伏制造商已经对能够将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0.2%~0.5%的背表面钝化技术及相应设备表示出极大兴趣。...经过不懈努力,在捷佳伟创的管式pecvd设备上进行背面钝化技术的硅片少子寿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提高了5倍,与文献记录完全相符,这证明捷佳伟创的背面镀膜钝化已经成熟,这项进步填补了国产设备背面镀膜钝化技术的空白

      来源:PV-Tech2013-01-06

      perc(发射极及背表面钝化电池)工艺可以将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提高至19%以上。ils tt ds系统的产能可以达到3600片/小时。...据介绍,ils tt ds设备利用激光源和光学器件的优化来实现不同应用;这使得该设备可同时被用来完成perc电池制造的主步骤和背电极的制作。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8-30

      钝化发射极(降低复合速率,延长少子寿命)、背面点接触(减少与硅基接触,降低复合速率)这些,都是已经运用非常广的技术。③ 真空蒸镀栅线后再加以电镀,提升均匀性及高宽比。...图片来源:尚德冥王星白皮书尚德为了量产化pluto电池,收购了德国一家大型机械厂商库特勒公司(电路印刷板制造机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进行大部分设备的自主设计和改造。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8-29

      目前韩国周星公司应用该技术的设备可制得绒面反射率低于在2%~20%范围。(2)减反射膜。它的基本原理是位于介质和电池表面具有一定折射率的膜,可以使入射光产生的各级反射相互间进行干涉从而完全抵消。...(3)钝化层:钝化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弱光生载流子在某些区域的复合。一般高效太阳电池可采用热氧钝化、原子氢钝化,或利用磷、硼、铝表面扩散进行钝化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2-08-10

      目前韩国周星公司应用该技术的设备可制得绒面反射率低于在2%~20%范围。(2) 减反射膜。它的基本原理是位于介质和电池表面具有一定折射率的膜,可以使入射光产生的各级反射相互间进行干涉从而完全抵消。...(4) 增加背场:如在p型材料的电池中,背面增加一层p+浓掺杂层,形成p+/p的结构,在p+/p的界面就产生了一个由p区指向p+的内建电场。

      来源:PV-Tech2012-07-05

      即使新增的工艺流程改变也是一个挑战:将衬底从p型换成n型,背面钝化,电镀,离子注入等。目前已被大规模生产证明的高效电池设计只有sunpower的背结电池和松下/三洋的异质结hit电池。...实际上,现在的路线图与二十年前提倡的没有太多的差异:选择性发射极,wrap-through背接触电池,交叉背结电池等等。

      来源:NE21.COM2012-07-04

      即使新增的工艺流程改变也是一个挑战:将衬底从p型换成n型,背面钝化,电镀,离子注入等。目前已被大规模生产证明的高效电池设计只有sunpower的背结电池和松下/三洋的异质结hit电池。...实际上,现在的路线图与二十年前提倡的没有太多的差异:选择性发射极,wrap-through背接触电池,交叉背结电池等等。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2-06-08

      公司已熟练掌握了光伏电池片生产的全部关键技术,包括自主开发的电池表面微结构处理、电池扩散吸杂、电池体钝化及抗反射、太阳能电池背场、选择性发射极扩散太阳能电池等核心技术;晶体硅电池产品的平均转换率已达17.5%

      来源:Solarzoom2012-04-26

      光伏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光伏制造商已经对能够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0.2-0.5%的背表面钝化技术及相应设备表示兴趣。...因此,企业需要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并采购竞争力十足的设备。(译者:krystal)

      来源:环球光伏网2012-04-24

      太阳光电景气虽在低档期,但也被视为是正值技术研发、练功的黄金期,近期两岸业者关注的技术焦点之一,即是近1年来国际诸多设备业者陆续计划推出的金属背部钝化层(backsidepassivation)技术及设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