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科院”相关结果807

      来源:《能源》2011-09-05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毕业后留下工作的施正荣一直筹划出国。接到三所学校通知书的他,选择了每月有100澳元补助的昆士兰大学。入校后,研究条件差,令施正荣大失所望,于是另谋出路。...他敲开了这所学校中科研经费最多的马丁格林教授的大门,由此进入了太阳能领域。和赵建华专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不同,施正荣看中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来源:中国机械社区2011-09-02

      研究中心位于清华深圳研究生院,技术研究团队由中科院院士、博士、行业专家组成。系统产品应用于全球37个国家,为全球新能源用户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符合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1-09-01

      本届论坛主题为洁净煤技术的利用与低碳发展,由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共同主办,吸引了包括政界、学界、企业界的近百名代表,中科院院士李洪钟、费维扬等发表主旨演讲。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09-01

      据了解,该委员会第一届成员由来自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院校的12名光伏领域知名专家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担任,副主任设两名,分别由山西省科技厅厅长贺天才和潞安集团副总经理刘克功担任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08-30

      对于中国发展ccs技术,中科院院士徐建中认为,在目前尚未形成技术路线,缺乏长远规划,未能真正理解ccs技术的复杂性和难点,缺乏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不多的情况下,需要在政府协调下,制订中长期战略

      来源:科学时报2011-08-29

      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王志峰在论坛闭幕式上分析了技术障碍:储热、节水和系统集成技术三大因素。储热是个很少涉及的环节。实际上不仅是夜间发电,在系统早上启动时,也要用储热装置。...2006年,科技部投入4700万元资金,中科院电工所牵头在延庆建设1mw塔式示范电站。8月18日三亚论坛一结束,王志峰就连夜赶回北京,前往延庆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站调试。

      来源:科学时报2011-08-29

      中科院院士徐建中:ccs技术地位与日俱增低碳技术会成为未来全球技术制高点和经济发动机,要明确碳捕获与封存(ccs)在我国低碳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来源:新商报2011-08-25

      2008年10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博融(大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融科储能。

      来源:太阳能新闻网2011-08-22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等专家一致认为,方案切实可行,建议尽快启动建设。

      来源:Solarbe2011-08-01

      为贯彻落实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领导小组会议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海西研究院在人才资源和科技研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海西经济区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以支撑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突出抓好院地合作

      来源:《青海日报》2011-08-01

      7月30日,在西宁举行的青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交易平台启动暨第一届低碳项目洽谈会上,青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分别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法国电力集团、德国tuv莱茵集团以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海中铸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青岛日报》2011-08-01

      中科院院士王曦在有关论坛上表示

      来源:嘉兴市科技局2011-07-27

      日前,在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挂牌仪式上,由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桐乡新能源研发中心、该市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发起设立的浙江光伏光热及其装备技术产业创新联盟(zjappe

      来源:《湖州日报》2011-07-21

      目前园区内企业已经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大院名所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研发成果的有偿转让,缩短了知识、资本、人才、市场等相结合的流程,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来源:嘉兴在线2011-07-21

      昨天,中科院和浙江省政府在嘉兴隆重举行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和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为研究院揭牌。...2004年11月,中科院全国首家平台型技术转化中心——中科院嘉兴中心落户嘉兴。

      来源:科学时报2011-07-08

      2010年,中科院电工所及其他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内首座1兆瓦塔式电站刚刚竣工。总体来说,我国目前还处于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阶段,尚没有商业化运行经验。

      来源:百方网2011-07-08

      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起步比较晚,目前还属于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阶段,还没有商业化运行的电站,去年由中科院等10个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内首座1000千瓦塔式电站竣工,2010年有一个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电站项目招标

      来源:合肥热线2011-07-05

      首钢集团总经理王青海,首钢国际副董事长胡斌,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都有为,宿州市市委书记李宏鸣,市长张曙光,政协主席姜元等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1-07-05

      2010年,中科院电工所及其他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内首座1兆瓦塔式电站刚刚竣工。总体来说,我国目前还处于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阶段,尚没有商业化运行经验。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2011-07-01

      未来以中科院电工所为代表的我国太阳能高温热利用行业将以“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共享国际合作资源”为目标,按照我国政府要求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逐步推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与iea solarp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