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1-09
在高效率化方面,三洋电机的异质结技术与sunpower的背接触技术展开竞争,这两项技术的前景哪一个更为看好?背接触技术和异质结技术都存在技术难题。哪一个能解决课题,并且成本更低,哪一个就能够胜出。
来源:Solarbe2011-12-29
在高效率化方面,三洋电机的异质结技术与sunpower的背接触技术展开竞争,这两项技术的前景哪一个更为看好?背接触技术和异质结技术都存在技术难题。哪一个能解决课题,并且成本更低,哪一个就能够胜出。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15
维利安半导体曾获得美国能源部sunshot计划48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背接触光伏电池的等离子注入工艺研发,并在2011年2月的上海snec展会推出了solionpv离子注入平台。
来源:环球光伏网2011-10-20
单晶产品因效率表现较目前主流多晶来得高,在效率要求快速提升之际,单晶高效产品被视为可望成为下阶段太阳能主流产品,包括以日本三洋为代表的hit(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layer)、sunpower的背接触型太阳能电池
来源:《日经电子》2011-10-13
除此之外,夏普还展示了背接触构造的单晶硅型太阳能电池模块blacksolar。
来源:Solarbe2011-09-13
背接触电池的进展和硅异质结电池效率的提高是本周展会的一大亮点。在这些领域,我们看到欧洲和日本创纪录的电池效率。薄膜电池仍然是整体光伏生产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在增长。
来源:环球光伏网2011-07-27
以双面指叉背接触(bifacial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技术生产高效率太阳能著名的sunpower,发布第2季(4~6月)财测指出,第2季营收将高于预期,但受到德国市况及意大利政策改变导致产品组合出现变化
来源:PV-Tech2011-07-13
在一次与财务分析师讨论收购事宜的电话会议中,晶澳太阳能管理层强调,能提供高品质单晶硅片的供应商少之又少,而由于使用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和背接触设计能来提高电池效率的需求愈演愈烈,对单晶硅片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来源:pv-tech2011-07-05
在太阳能方面,tno参与过诸多项目的研究:氧化锌透明导电膜的快速低温沉积,聚合物有机电池,空间太阳能电池高辐照镀膜工艺、背接触电池导电胶,微型逆变器等。...掺磷背电场结构可以进行双面设计,相对于传统的铝背电场,因为不用让电池弯曲,所以能加工更薄的硅片。英利方面表示,目前硅片的切割厚度已经降至低于180微米,合格率超过96.5%。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1-05-30
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日前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中使用了rasirc公司的蒸汽发生器,电池的效率一举突破20.2%。
来源:互联网2010-02-21
京瓷表示它已经改进了其专有的背接触技术和模块设计以提高每个电池的性能,从而提高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这个创纪录的背接触组件总面积有13,379平方厘米,在发展阶段配置中,使用54个150×155毫米的多晶硅片。京瓷表示,单个硅片在发展阶段已达到了18.5%的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