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高效率、低成本是晶体硅太阳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背接触电池以其独特的器件结构、简单的制备工艺及较高的电池效率,备受光伏市场的关注。概括了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几种背接触硅太阳电池,对其结构特点、制造技术及发展概况作了系统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任丙彦1,吴鑫1,2,勾宪芳2,孙秀菊1,2,于建秀1,褚世君1,励旭东2
(1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130;2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100083)
0引言
已经商业化的常规硅太阳电池,发射区和发射区电极均位于电池正面。由于太阳能级硅材料少子扩散长度较小,发射区位于电池正面有利于提高载流子的收集效率。但此种结构有其局限性:尽管栅线电极所占面积已经很小(约为8%),可依然阻挡了部分阳光,使电池有效受光面积降低;组件封装时,需要用涂锡带从一块电池的正面焊接到另一块电池的背面,这种连接方式使自动化生产的难度加大。为此,研究人员把正面电极转移到电池背面,开发出许多结构不同的背接触硅太阳电池。
1背接触硅太阳电池及其分类
背接触硅太阳电池是指电池的发射区电极和基区电极均位于电池背面的一种硅太阳电池。背接触电池有很多优点:①效率高。由于降低或完全消除了正面栅线电极的遮光损失,从而提高了电池效率。②易组装。采用全新的组件封装模式进行共面连接[1],既减小了电池片间的间隔,提高了封装密度,又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封装难度。③更美观。电池的正面均一、美观,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要求。根据p2n结位置不同,背接触硅太阳电池可分为两类[2]:①背结电池。p2n结位于电池背表面,发射区电极和基区电极也相应地位于电池背面,如IBC电池。②前结电池。p2n结依然位于电池正表面,只是通过某种方法把在正表面收集的载流子传递到背面的接触电极上,如EWT电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全钝化异质结(HJT)电池组件,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下属的测试实验室(FraunhoferCalLab)认证,最高组件窗口效率达到25.44%,创造了大面积HJT组件窗口效率的世界纪录,这是天合光能第30次创造和刷新
近日,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公布“2024年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榜单,包括34.6%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27.30%单晶硅太阳电池(HBC)效率世界纪录、27.0%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TBC)效率纪录等6项隆基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入选。截止目前,隆基已实现在高温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低温单晶硅太阳能
降本、增效,一直是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方向。现今主流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已历经P型(PERC)对BSF电池的迭代替换,现正在进行N型TOPCon对P型电池的迭代。但在全行业产能过剩下,TOPCon电池的迭代升级,并未如预期实现对光伏行业的拯救,新一轮TOPCon产能布局大赛亦已拉开,可预见的未来TOPCon或仍
一年一度光伏盛会,六月的东方明珠塔下江水无痕依旧,光伏人一起前行,共聚首第十五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共话美妙光伏,共展靓丽产品。实现“双碳”大目标下,光伏人共同探讨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光伏发电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发展
目前,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术已成为光伏行业中提升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主流高效技术。PERC技术是通过在硅片的背面增加一层钝化层(氧化铝或氧化硅),对硅片起到钝化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少子寿命。为了防止钝化层被破坏,影响钝化效果,还会在钝化层外面再镀一
1975年,Schwartz首次提出背接触式太阳电池,最初应用于高聚光系统中。经过多年的发展,研发出了交叉指式背接触(IBC,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太阳电池。(来源:微信公众号“摩尔光伏”)IBC太阳电池最显著的特点是PN结和金属接触都处于太阳电池的背部,前表面彻底避免了金属栅线电极的遮挡,结合
近日,芬兰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商ValoeOyjj从北欧环境金融公司(NEFCO)筹集了250万欧元(270万美元)的融资,用以完成对立陶宛IBC太阳能电池厂的投资,将现有的生产规模从60MW扩大至120MW左右。Valoe首席执行官IikkaSavisalo表示,按照目前的计划,生产可能会在2020年夏季开始,以免因COVID-19导致意外
高性价比助力P型占据主流。根据基体硅掺杂种类的不同(硼或磷),晶硅太阳电池可分为P型和N型电池。其中,P型起步较早,工艺技术通过持续改进已趋于成熟,是目前市场主流产品。PERC激活P型潜力,效率提升明显。PERC技术通过将电池背表面介质膜钝化,采用局域金属接触,实现背表面电子复合速度的降低以
近年来,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促进了太阳电池研究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晶体硅太阳电池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太阳电池,在光伏市场中的比例超过90%,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占据主导地位[1-2]。其中,单晶硅的晶体结构完美,禁带宽度仅为1.12eV,自然界中的原材料丰富,特别是N型单晶硅
在2020年平价上网的战略引导下,光伏发电技术迭代的暗潮汹涌不止。2015年之前,硅基太阳能电池由BSF(铝背场)电池主导,2015年之后P-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技术)电池开始起量,目前PERC电池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电池,但其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之后,开始逐渐放缓。那么,谁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基于N型硅片的
据媒体报道,由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建的国内首条量产规模的IBC电池和组件生产线产品成功下线,并通过国际权威(德国莱茵TüVIEC新标准)认证。新闻稿显示,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研发的IB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3%,组件转换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等指标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国
11月20日,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在珠海召开,本次峰会集结了400余位顶尖专家、头部企业和知名机构齐聚珠海,共论BC未来。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爱旭N型ABC创新创新研发之路》的主题演讲。以下为精华版全文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息息相关。45万年前人
11月20日,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提到,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
长期以来,为更加精准地提升客户价值,晶澳非常重视光伏组件的全场景应用,尤其是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多年来,晶澳陆续推出湿热、高原、极寒、海上等不同场景的高性能组件解决方案,并在各自的实证项目中以高效稳健的发电表现,顺利完成“极限挑战”。如今,晶澳组件全场景应用的版图,再次成功开辟至沙
7月18日,双良节能发布关于接待机构调研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实现了近100GW的单晶硅先进产能,在单晶硅业务方面未来主要是用于技术改造的资本开支,包括智能化、热场升级等。新能源装备业务方面,公司二期700台套绿电制氢系统产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对于硅片业务,双良节能认为
产业下行之时,企业更应该关注产品价值、客户需求以及差异化。解决产能出清,需要的是更优秀、更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价值,比当下生产力更先进的产品。——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01卷价值,而不是价格一边挣扎、一边竞相奔向底线,当下的光伏行业正共同演绎着竞底之殇。刚刚召开的两大光伏盛会,熙熙攘攘、
繁花盎然,翠色满园,适逢2024年盛夏,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光伏展会“第十七届SNEC展”与“IntersolarEurope”相继召开,点亮了2024年光伏人的追光之路。在这场跨越时区、纵横经纬的追光旅程中,晶澳科技抵达上海与慕尼黑,携饱满热情与旗舰产品璀璨登场,完美回应了全球来宾对晶澳科技的热切期待。
6月19日,欧洲最大太阳能专业展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IntersolarEurope2024)盛大启幕。晶澳科技在上海SNEC展会圆满收官后,携DeepBlue4.0Pro系列产品及BlueStar储能系统盛装亮相IntersolarA2-260展位,光储同耀慕尼黑,再展新质生产力与生态影响力。n型旗舰全盛姿态DeepBlue4.0Pro系列产
6月12日,“满载未来”——2024爱旭之夜暨全新一代ABC组件全球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爱旭独创的颠覆式新品——“满屏”组件震撼亮相,最高功率达700W,转换效率突破25%,再创组件效率新巅峰;一体化表面纯粹无界,全新定义组件的终极形态。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携公司核心团队出席发布会,与澳大利亚新
5月28日至30日,由浙江大学主办的第12届国际光伏晶体硅研讨会(CSSC12)在杭州隆重举办。大会旨为分享、讨论和了解硅材料和硅光伏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搭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光伏晶体硅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正泰新能受邀出席,电池研发总监何胜发表演讲,带来正泰新能关于n型TOPCon电池的解决
在经过为期9个月的户外实证项目(2023年01月-2023年09月)后,TV南德近日完成了对南德实证电站的数据分析与测试报告。该实证电站位于湿热气候环境的海南省定安县,年均气温24℃,平均相对湿度90%以上,年均日照1880小时,年均降水1953毫米。该实证电站安装了两类组件进行对比认证,分别为P型PERC双面组
这几年,电池技术研发一直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重点,关于技术路线的讨论从未停止。近日,BC电池技术,即背接触电池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备受行业内外的关注。BC电池将成为未来的绝对主流,这一观点也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探讨,并有行业内专家对外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潘荔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十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房的蓄电池组作为后备电源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负着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电力、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职责。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蓄电池的性能会逐渐衰退。若未能定期进行检测与维护,一旦突发断电,蓄电池可能无法正常供电,进而引发设备停机、数据丢失,甚至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5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产业化创新发展方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方向新型储能,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等技术装备开发和工程示范;四是前沿电池,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试制线、规
7月24日,陕西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其中关于未来能源方面:(13)太阳能光伏。推动钙钛矿(叠层)电池、量子点电池、异质结电池、全背电极接触电池(IBC)等前沿技术突破,加快研发超大尺寸新型硅片等关键材料和设备,推广BIPV(光伏建筑
6月5日,中来股份推出了全钢化一站式封装方案,为了深入了解方案细节和背后的战略思考,媒体联合对中来股份的各个BU领导进行了采访。专访中来股份新材BU营销中心总经理赵进学探讨光伏背板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在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中来新材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
关于未来的争论从未停止,光伏下一代技术之争亦如火如荼。但在当下,充满变数的“牌面”似乎变得愈加明朗,n型TOPCon电池技术凭借高效率和高性价比,正快速冲向“C”位。迭代加速度有数据显示,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1%,度电成本下降约5%。光伏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一部技术迭代史。将时间拉回至2015年,
近日,在广州梅州市一家食品公司的屋顶上,2.5MW太阳能光伏电站顺利并网。日托组件凭借其精巧的设计、简洁流畅的线条与屋顶的轮廓完美结合,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科技魅力。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鉴于彩钢瓦具备质地轻盈、承重能力稍欠、难以承载较大负荷的特性,项目方对此展开了专业化的分析与设计工作。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9日,青海举行“新时代、新青海、新征程”发展改革委专场发布会,会上指出,青海工业化量产,锂电池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青海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能源条件和生态优势,按照建设产业“四地”要求,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
11月12日,永和智控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曹德莅分别与广东普乐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普乐”)、夏祖望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曹德莅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8.97元/股的价格,共计转让公司股份5929.63万股(占总股本的13.3%),转让价款合计5.32亿元。同日,广东普乐实控人欧文凯和
BC技术,无疑是当下光伏行业备受关注的技术路线。当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提出,未来5-6年,BC类电池将成为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其大量产品都会走向BC路线。此言论一出,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起BC技术。BC技术的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至48年前。1975年,Schwartz和Lammert首次提出背接触式光伏电池
9月5日,颓废已久的光伏概念股迎来大涨,截至收盘,爱旭股份、帝尔激光、广信材料、英诺激光等纷纷涨停,与此同时,赛伍技术、中来股份、隆基股份等纷纷跟涨。而这些股票爆发的助燃剂归结为“BC电池”。今日,在隆基绿能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前期隆基未明确未来的技术路线
5月24至26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旭”,证券代码:600732)携24.27%转换效率新纪录的ABC单玻组件亮相并发布两款新一代ABC双玻高效组件,在业内引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