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需求侧响应”相关结果234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17-10-10

      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左右,澳大利亚的分布式能源供应(包括屋顶光伏、储能系统、需求侧响应)将满足全国电力需求的一半。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2017-09-08

      以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示范建设为突破,优化需求侧响应机制,逐步形成占最高用电负荷3%左右的需求侧调峰能力,有效保障轻微缺电情况下的电力供需平衡。...推进需求侧响应试点。以常态化、精细化、市场化手段做好有序用电工作,主动减少高峰用电负荷。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7-08-08

      由于微电网系统整合了高级的信息、控制及通信技术来动态管理电网供需,因而它能为各类需求侧响应方案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将促使需求侧响应的发展提升到新的层次。

      来源:售电星星2017-07-25

      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交换功率和交换时段具有可控性,可与并入电网实现备用、调峰、需求侧响应等双向服务,实现与并入电网的友好互动,用户的友好用能。question4:微电网如何进行市场交易?...4.省级能源管理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微电网所在地区需求侧管理政策,探索建立微电网可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的可中断负荷调峰、电储能调峰、黑启动等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微电网作为独立辅助服务提供者参与辅助服务交易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7-06-29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指出,我国大量煤电机组发电计划和开机方式的核定不科学,辅助服务激励政策不到位,省间联络线计划制定和考核机制不合理,跨省区补偿调节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需求侧响应能力受到刚性电价政策的制约

      西北区域新能源监管报告:弃光将依然严重 调峰能力不足是主导因素

      来源:西北能监局2017-06-01

      对于目前的西北电网来说,除了加快推进光热、抽蓄等灵活电源建设外,充分发展辅助服务市场和引入需求侧响应是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系统整体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可行之道。...结合现场监管情况,深入分析了电力系统的电源和电网发展协调程度、新能源消纳情况、供电可靠程度、经济运行水平等重要信息,科学、客观评估了西北区域新能源发电运行现状;摸清了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具体薄弱环节和限制因素

      六大技术+两大市场机制 解弃风弃光顽疾还须“软硬兼施”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7-05-22

      需求侧响应。...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周期长,建设周期需要6-8年,新开工项目短期内不能发挥作用,难以满足当前新能源爆发式增长的需求。由于国家没有单独出台电价,所以一般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电网互联技术。

      来源:能源评论2017-05-17

      负荷,借助于完善的电力市场,各国普遍开展了需求侧响应,吸引客户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以维持系统平衡;积极支持储能发展,提高电网的适应能力。中国在电源、电网、负荷的结构与协调方面与欧洲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5-11

      需求侧响应能力受到刚性电价政策制约等问题。...从前些年的弃风,蔓延到近两年的弃风、弃光等新能源大面积弃电,我国电力需求放缓固然是其重要外部因素,但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来源:能源大嘴2017-04-24

      因此,发展特高压一方面应该放慢脚步,结合深度调峰、需求侧响应等改造和创新手段,另一方面应有一个长远的、系统的电源配套规划。...考虑能源结构调整和完成全国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的需求, 充分发挥火电的调峰能力,与风电、光伏发电打捆外送。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7-04-11

      在负荷,通过实施需求侧响应和电能替代,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一方面通过挖掘需方响应潜力,可以为新能源提供实时消纳空间。...通过各类电能替代措施,增加用电规模,可为新能源消纳提供额外空间;通过需求侧响应可实现负荷的调节与转移,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出力变化,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3-14

      有代表委员指出,我国大量煤电机组发电计划和开机方式的核定不科学,辅助服务激励政策不到位,省间联络线计划制定和考核机制不合理,跨省区补偿调节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需求侧响应能力受到刚性电价政策的制约,多种因素导致系统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未有效挖掘

      来源:能源杂志2017-03-07

      从这个角度分析,解决并网消纳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就地消纳的比重、增加电力外送的规模;二是增加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包括增加调峰电源建设、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以及需求侧响应等。...政府工作报告也把解决机制的问题放在首位,这包括理顺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利益补偿机制、清洁能源与电网之间利益、电源建设与电网规划之间关系、辅助服务与调峰补偿机制、跨区域电力外送利益协调、需求侧响应、储能参与调峰调频支持政策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6-11-24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告诉记者,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开发布局、大力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实施电能替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是电力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推进电能替代工作,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11-17

      综合调节能力方面加强系统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从负荷、电源、电网多措并举,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大调峰电源规划建设力度,优化电力调度运行,大力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16-10-13

      然而,大规模的新能源集中开发和接入,以及我国在电源灵活调节性电源比重低,在输电电网建设的核准经常滞后于新能源项目而造成外送通道能力不足,在电力需求侧近年电量增长趋缓以及缺少需求侧响应机制,都使得清洁能源消纳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07-15

      对此,曾鸣认为,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的关键是能力,主要是新能源微网建设、分布式发电、储能及需求侧响应的平衡,还有多种能源尽可能实现互补,微网与大电网间要协调。...一是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售电放开,二是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对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说。

      来源:能源圈2016-07-12

      能源互联网借助海量分布式设备的广域协调和未来即插即用可以实现双向互动的分布式储能,能够提供远距离、大容量的需求侧响应能力。...;第二,完善并网运行服务,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上网,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其他电网的有效衔接,依照规划认真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解决好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第三,全面放开用户分布式电源市场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6-03-22

      本图展示了德国最适合需求侧响应的工业用电大户的潜力,包括制铝、制氯、造纸、钢铁、水供应和水泥产业。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02-18

      同时,提高灵活调节资源的比例,包括建设抽水蓄能、燃气机组和开发需求侧响应资源等。...除开放电力直购和售电之外,应注重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建立、健全和规范化。让火电为间歇性新能源发电提供的支撑获得合理的回报,以调动火电的积极性,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