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4年,纷纷扰扰的尺寸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光伏技术竞争重回效率赛道。在这一年,N型技术强势占据主流地位。技术“三剑客”中,TOPCon凭借成本、产业链成熟度以及性价比等诸多优势,成功拿下了约70%的市场份额。但BC和异质结的追赶并未停歇,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
BC起势
BC技术的优势在于高转换效率、高美观度以及作为平台技术可与PERC、TOPCon、HJT、叠层电池等相结合。但由于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产业化难度大,在过去的20年BC技术产业化进展缓慢。
2021年,爱旭股份率先发布N型ABC技术,并最早实现GW级量产。而隆基的加入,显著加快了BC的产业化进程。据了解,隆基于2017年开始布局BC技术,在2022年11月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HPBC技术并推出了适用于分布式场景的组件产品Hi-MO 6。由此,BC量产给业界带来一个“刻板印象”:BC技术只适用于分布式市场。2023年9月,隆基“官宣”站队BC路线,并坚定认为“在接下来的5-6年,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紧随其后的10月,隆基将Hi-MO 6升级到Hi-MO X6,并衍伸出单玻防积灰和双玻耐湿热,一举打破“BC做不了双面”传闻。随后,隆基BC产品家族一路开挂,从Max到别墅款,再到BC二代的Hi-MO 9和Hi-MO X10,不断迭代的新品,进一步夯实了隆基对BC技术的信心。
长期以来,受低双面率的影响,BC组件被认为是分布式市场“专供”。2024年5月,隆基正式推出了面向集中式市场的Hi-MO 9组件,该产品基于隆基自主研发的HPBC 2.0技术,组件最高功率高达660W,转换效率高达24.43%。4个月后,隆基又发布了基于HPBC 2.0技术平台的全新一代分布式组件Hi-MO X10。据介绍,Hi-MO X10集成HPBC 2.0电池、泰睿硅片、双极复合钝化、0BB等创新技术,在发电性能、可靠性、客户收益及美观性上实现全面领先,电池量产效率超过26.6%,组件量产效率高达24.8%;最高量产功率达670W,较行业主流组件功率高30W以上,产品一经推出迅速获得市场追捧。隆基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Hi—MO X10将实现批量性供货,到明年第一季度,产量可以上升到吉瓦级别。明年总出货量预计在20至30吉瓦。”
在打通全应用场景后,BC组件的价值也逐渐得到终端用户尤其是央国企的认可。据统计,2024年下半年,多家央国企开启了BC组件招标。例如,中国华能集团2024年光伏组件(第二批)框架集采中,BC标段集采规模1GW;粤水电在2024-2025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专门设置了双面双玻单晶BC组件标段。此外,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也相继在大型集采中,启动了涉及BC组件的集采标段。这标志着BC组件正在逐步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来自央国企的推波助澜,无疑将进一步加速BC放量。
“江湖轮转,各领风骚”。BC技术展现出的长期价值,让未来三至五年谁才是主流的争论更加激烈。而就在战火升级之际,却有企业悄然“倒戈”。据业内消息,某TOPCon头部企业转投BC阵营,正在筹划通过合纵连横推出BC高效组件,并声称可实现与TOPCon产品同价。
上述TOPCon大厂的加入,无疑进一步壮大了BC的声势,有望加速扭转当前N型竞争格局。不过,部分业内人士对BC组件能与TOPCon产品同价表示怀疑,认为此举只是空喊口号,当前可行性存疑。“值得玩味的是,不管两款产品能否真正实现同价,都会倒逼当前BC企业溢价空间束窄,这或许才是该企业的真正目的。”也有业内人士猜测,该企业搭建BC产线是为TBC技术做储备。“但不管是哪种形式,最终都会殊途同归,提前布局的企业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除了以隆基为首的BC龙头正在寻求外部合作(与金阳、英发)以外,BC阵营正在形成抱团合围之势。11月20-22日,以“双面BC”为核心主题的12th bifi PV Workshop 2024 Zhuhai国际峰会在珠海成功举办。会议上,隆基、爱旭与硅料、硅片、组件辅材等多个产业链相关企业、机构就BC技术在设计、生产、检测、应用全链条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进一步打造BC生态圈奠定了基础。
在本次峰会上,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再次明确,“BC技术爆发的时间大概率会出现在2027年至2028年。”同时,隆基将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诚邀更多伙伴加入BC技术生态圈。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BC规模化发展,隆基正在通过技术授权及股权合作的模式,加快BC产能建设。前不久,隆基与英发德耀、宜宾高新区就年产16GW HPBC电池片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按照规划,到2025年底,隆基BC电池产能将达到70GW(其中HPBC二代产能约50GW),2026年国内产线全部切换为BC产能。
HJT突围
异质结与TOPCon在2022年同时进入产业化元年,经过近2年的发展,虽然在产能、市占率上与TOPCon相去甚远,但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光伏HJT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上半年国内已投产异质结电池产线数量约67条,规模约42.3GW,在建产能55.5GW,其中华晟新能源产能布局-超过20GW。
高成本是阻碍异质结商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业内已就“减银、减栅、减硅”达成共识。据了解,目前通过银包铜(30%的银+70%的铜)叠加0BB技术,异质结最低的银耗量达到7mg/W,低于TOPCon产品约10mg/W的水平。减硅方面,薄片化硅片可以降低硅料耗量,但随着硅料价格急剧下降,这一优势有所削减。设备端降本同样重要,当前异质结产线设备投入约3亿元/GW,TOPCon 则在1.5亿元/GW左右。
在增效方面,主要有硅片吸杂、硅片掺杂元素优化、硅片背面抛光、高迁移率靶材、全开口网版、光转膜等。据740W+高效异质结俱乐部预期,在上述一系列技术的导入与优化之下,2024年底异质结电池效率将较2023年底提升0.65%。
2024年,终端市场对异质结的需求也有所提升,据北极星统计,1月至今明确采购异质结的项目规模达到16GW。截至目前,定标规模超11GW,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等11家企业中标。
业内专家认为,异质结当下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降低成本,继续提升产品可靠性,打通上下游,这是决定其赢得市场的关键。此前异质结军团宣布,在保障异质结电池与组件超高效率的前提下,预计今年底在性价比上将追平TOPCon,值得业内期待。
异质结电池工艺制程简单,且具备高双面率、低衰减和低碳排放等诸多优势。面向未来,异质结同样可以与BC结合成HBC技术,继续发挥优势。据悉,隆基此前与金阳新能源、福建钜能电力达成合作,三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HBC电池。
写在结尾
从当下N型战局来看,业内普遍认为TOPCon的主流地位短时间内很难撼动。但需要正视的是,TOPCon享受了先发优势带来的红利,也不可避免正面临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的困扰。尤其是那些并未吃到多少红利的跟跑企业,明年或将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继续挖掘TOPCon的优势、化解产能包袱,已有部分企业明确TOPCon效率提升至28%的实施路径,即布局TOPCon+BC的TBC路线。如钧达股份表示,目前公司中试的TBC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TBC电池量产准备。据了解,截至2024年上半年钧达股份TOPCon电池年化产能约为43.3GW。此外,一道新能已研发出Diamond系列BC组件,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中;正泰新能N型TBC电池效率有望在2026年底前突破28%,组件功率更是能够提升至645W以上……
BC技术的平台化优势正在进一步显现,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TBC、HBC产线,N型的竞争格局将再次转换,并带来新一轮行业洗牌。N型“三剑客”最终谁能笑傲江湖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哪一阵营强大,都有助于推动光伏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也是光伏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所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6日,隆基绿能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BC二代产品正值上市初期,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行业复杂情况合并导致隆基绿能去年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1月10日,隆基“Hi-MOX10”新品发布会在墨西哥盛大启幕,标志着Hi-MOX10组件在墨西哥正式上市,为当地乃至拉丁美洲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带来全新解决方案。霍焱作主旨演讲隆基中美代表处负责人叶敏为发布活动致开场词,隆基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及拉美地区部负责人霍焱作主旨演讲,向现场嘉宾介绍了隆基BC产
1月10日下午,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的组织下,光伏行业高质量对外贸易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晶澳科技执行总裁杨爱青、爱旭新能源董事长陈刚等30家光伏行业企业代表以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出口信用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4年第4号公告,由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主导制定的两项能源行业标准《叠层太阳电池量子效率测试方法》(NB/T11735-2024)、《钙钛矿基叠层太阳电池I-V测试》(NB/T11736-2024)获批发布。国家能源局2024年第4号公告《叠层太阳电池量子效率测试方
“光伏还在少年期,未来二十年还有二十倍空间,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最重要角色。我们要坚守提质增效和创新的主赛道,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12月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办的“‘向新而行’报时中国经济2025”主题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聚合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
12月10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绿色氢氨醇、新能源电站、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见证签约并座谈交流。钟宝申表示,隆基绿能立足全球深度脱碳愿景
过去一年中,BC技术影响力日益扩大,已超乎业内预期,如今,行业对于BC技术路线的争议焦点,已从“是否值得发展”转变为“何时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这场技术迭代中,曾靠单晶路线一举奠定光伏龙头地位的隆基,是否能再度上演一个“逆袭”故事?是实力还是豪赌?自隆基正式确定BC技术路线以来,质疑
12月6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供应链合作发展大会。大会以“共商共建共享,共生共利共赢”为主题,旨在深化与产业链供应链伙伴的合作,打造市场共拓、优势互补、利益共融的崭新局面,构建更加智能、安全、稳健的供应链体系。隆基绿能受邀出席大会。在众多
都说隆基不卷“价格卷技术,但是真正的技术卷出来的Hi-MOX10分布式电站是什么样呢?到底有什么差异化的价值和表现呢?就在最近,全国首座Hi-MOX10分布式光伏电站在黑龙江省森林小城#x2014;#x2014;伊春市龙飞木制品厂成功并网,隆基用最先进的BC二代产品为客户打造出“发电更多、无惧遮挡、耐用30年”的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2月10日晚,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乐叶”)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陕西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乐叶”)。吸收合并完成后,隆基乐叶继续存续,陕西乐叶法人主体资格将依法予以注销
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和推动“风光大基地”建设,在同一场地内同时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设施,旨在实现能源的最大化。风光同场项目以其高互补性和用地成本优势,日益成为新能源项目建设的重要形式。然而,这种项目的光伏组件表面常常会受到风机塔筒的太阳光阴影遮挡,导致局部热斑现象频发,这不仅影响光
6月8日有投资者向隆基股份提问,您好,尊敬的董秘。随着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硅太阳能电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制程简单等优势。相较于目前主流的晶硅太阳能,异质结单晶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发电性能上可实现25%的增益,传统单多晶技术的效率提升瓶颈越发凸显,异质
由德国工程协会(VDMA)编制的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ITRPV)目前已经进行了第11次更新,该路线图旨在跟踪太阳能发电价格的下跌和转换效率的提高。ITRPV最新估计,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超过200GW,且这一数字将继续上升。VDMA数据显示,2019年组件成本下降了10%(单晶和多晶产品),电池成本下降了20%
第十三届(2019)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论坛在沪火热进行中。6月4日光伏前沿技术主题论坛上,来自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物理学家JuttaTRUBE带来了国际光伏技术路线总结与走势分析。以下为发言实录:JuttaTRUBE:大家早上好,感谢诸位早上光临,9点钟可能人来的不多,说一定一会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别是个人光伏发电改变了能源生产的方式和运行体系,并网难的问题现在基本上解决,备案制已经在各地落实,补贴也在逐步发放,我国光伏发电的政策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现在市一级政府出台光伏发电扶持政策的越来越多,只要把每一项政策扎实落地,现存的一些问题会逐步解决”。这需要澄清一些观念和认识:现在国内的一些光伏制造企业“卖给国外的产品质量就很好,卖给国内的产品就差些。”国内光伏产业正处在大发展的时期,国家政策的利好带来了机遇,行业呈现转好和复苏的态势,光伏发电能否成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关键要靠科技进步,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别是个人光伏发电改变了能源生产的方式和运行体系,并网难的问题现在基本上解决,备案制已经在各地落实,补贴也在逐步发放,我国光伏发电的政策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现在市一级政府出台光伏发电扶持政策的越来越多,只要把每一项政策扎实落地,现存的一些问题会逐步解决”。这需要澄清一些观念和认识:现在国内的一些光伏制造企业“卖给国外的产品质量就很好,卖给国内的产品就差些。”国内光伏产业正处在大发展的时期,国家政策的利好带来了机遇,行业呈现转好和复苏的态势,光伏发电能否成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关键要靠科技进步,
在2008年多晶硅价格高企的时候,薄膜光伏技术凭借较低的成本迅速在世界范围内铺开,firstsolar凭借碲化镉技术路线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企业之一。但2010年多晶硅价格的迅速回落,晶体硅光伏重新获得了成本优势。2012年后,随着晶硅组件价格稳定在4元/瓦,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的逐步提升,诸多薄膜光伏企业的运营陷入困境。 此时汉能开始大规模布局薄膜电池的制造基地,使得诸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疑惑。2013年,汉能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网罗最先进的薄膜电池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高效薄膜电池和柔性薄膜电池逐渐成为汉能的发展重心,并且重新整合技术部门以
日前,在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中国首富”李河君的一次发言中,这位国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首席代言人,没有再把晶硅和薄膜比作黑白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关系,没有再提薄膜对晶硅的替代性,而是强调两种技术路线在相当长时间内会共同发展。“晶硅和薄膜是兄弟关系,我希望保利协鑫、英利这些晶硅企业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 晶硅电池优势既成事实和2009年16.5%的市场占有率相比,薄膜电池已经几乎失去了自身的小半壁江山。中国
根据NPDSolarbuzz光伏技术路线报告PVTechnologyRoadmap显示,基于常规太阳能级硅片的光伏组件产量将占今年太阳能组件总产量的89%,全球前20大太阳能组件厂商中有16家都是供应此类组件。由FirstSolar和SolarFrontier引领的薄膜组件将占接近8%,剩余的约3%份额属于高效晶硅组件供应商,如SunPower和Panasonic。NPDSolarbuzz副总裁FinlayColville表示:“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将继续为各种光伏制造技术提供强劲增长的潜力。我们预计太阳能组件功率将不断创造新记录,而组件效率
NPDSolarbuzz曾预计,新的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将会在2013年兴起。这一周期将由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顶级晶硅光伏厂商共同推动。对技术创新的注重,将引领新的技术购买周期,并为光伏设备供应链创造新的营收。2013年底,记者走访多家上游产业链重点企业,从设备供应商、材料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看来,技术革新升级成为趋势。光伏应用终端更重视长线回报率,因此对于原料采购标准更为严格,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技术指标提升前行。光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成为未来十年组件成本下降的主要推动力。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发电的最核心部分,其转化效率和生产成本决定了它的市场前景、制造者的利润,以
与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简称ITRS)类似,一项关于为光伏技术及生产制定产业路线图的理念也在近几年取得了成果,而这一路线图的名称也一如既往地显而易见——国际光伏技术发展路线图(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Photovoltaics,简称ITRPV)。该路线图目前已在Crystalline Silicon PV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G
1月16日,隆基绿能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BC二代产品正值上市初期,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行业复杂情况合并导致隆基绿能去年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11月20日,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在珠海召开,本次峰会集结了400余位顶尖专家、头部企业和知名机构齐聚珠海,共论BC未来。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爱旭N型ABC创新创新研发之路》的主题演讲。以下为精华版全文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息息相关。45万年前人
11月20日,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在珠海正式开幕,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博士出席题为“BC技术对未来光伏行业的重大影响”的圆桌论坛。他表示:“BC代表的就是单结晶硅电池最终的技术路线,我认为BC技术是最完美的晶硅电池技术。”爱旭选择BC技术并非偶然。因为晶硅的技术路线一直很
11月20-22日,以“双面BC”为核心主题的12thbifiPVWorkshop2024Zhuhai国际峰会在珠海成功举办。此次峰会吸引了包括隆基在内的多家企业参与,并围绕BC技术的研发、生产、辅材制造、检测、光伏系统、影响等展开讨论,400余人参会。11月21-23日,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20thCSPV)在深圳
一场顶级峰会,将全球光伏人的目光汇于“百岛之市”珠海,聚于“效率之王”BC。11月20日至22日,以“双面BC”为核心主题的12thbifiPVWorkshop2024Zhuhai国际峰会在广东珠海成功举办。此次峰会由爱旭股份与德国康斯坦茨国际太阳能研究中心(ISCKonstanz)联合举办,吸引了400余位来自全球光伏行业的顶尖专
“我对BC技术非常乐观。”近日,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在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上表示,“我相信在3-5年的时间内,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在这场峰会,400余位顶尖专家、头部企业和知名机构齐聚,峰会主题聚焦于“双面BC技术”。在峰会现场,隆基对外展
当地时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EC)表示,将根据2023年提案征集要求,从创新基金中拨款48亿欧元(约370亿人民币)资助18个国家的85个创新型净零项目,净零项目预计十年内将减少约47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入选项目分布于18个国家:比利时、丹麦、德国、爱沙尼亚、希腊、西班牙、法国、克罗地亚、意大
10月16日,2024光伏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昆明召开。“‘30.60目标’提出四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已全面进入到增量替代的阶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许松林表示,“如今中国光伏企业已在太阳能领域多次取得突破,多次刷新太阳能转化效率的世界纪录,未来光伏将
当一个行业开始“卷”产品、“卷”品质之时,说明已到突围时刻。10月11日,在ATP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现场,隆基绿能隆重推出了HPBC2.0技术平台及其最新一代分布式组件产品——Hi-MOX10,这是隆基绿能年内发布的第五款基于BC技术的革新之作。从去年9月,隆基官宣未来电池路线将以BC技术为主以来,短短一年
“回首过去的二十年,创新是中国光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将是本轮困难周期的破局之道。”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10月12日播出的央视财经《对话》节目表示,隆基一直将科技创新视为灵魂,怀有不断创新的毅力和勇气,始终在光伏技术与产品上追求卓越,勇探无人区。一直以来,隆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