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浙江武义县:推进公共建筑、工业园区、居民屋顶等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

2024-04-17 11:49来源:武义县人民政府关键词:屋顶分布式光伏光伏+浙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经济社会状况

近年来,武义通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富县、科创兴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山区26县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以初步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后发赶超之路。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5亿元;财政总收入50.5亿元,总量居山区26县第三。

工业。武义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紧抓“两山”理论转化机遇,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重塑更具武义辨识度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巩固提升特色五金现代产业集群、氟化工新材料现代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现代产业集群造三大标志性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智能装备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全县以武义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深入推动打造“一核两廊多点”空间格局。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低效整治,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土地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档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旅游业。围绕“温泉康养名城、绿色智造基地”总体目标,武义已形成“3344”发展格局,即三大特色旅游景点、三大特色旅游活动、四大特色旅游产品、四大创新工作成果。“温泉康养”作为推动武义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军行业,进一步打响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旗帜,已连续5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获评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镇。围绕“康养武义”,武义积极拓展“温泉+”产业链,包括“温泉+疗休养”“温泉+运动”“温泉+食药”“温泉+文化”等旅游新业态,丰富的旅游产品和独特的养生资源。202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4.2亿元,接待游客441.7万人次。

特色农业。围绕打造“有机农业第一县”战略,武义深入贯彻落实“有机、品牌、智慧”三大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0000余亩,是“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县”,中药材产业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全产业链”。成功培育寿仙谷、更香等农业龙头企业,荣获“中国第一有机国药基地”“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县(区)”““中国有机抹茶之乡”“茶业品牌建设示范县”等荣誉。2022年全年有机农产品认证规模稳定在5万亩左右,认证主体数、认证产品数与认证面积金华市第一、全国前列。“武义灵芝”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功举办首届“武阳春雨”开茶节,获评2022年全国茶业百强县。

三、“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

1.以统筹协调为核心,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全域开展“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武义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河(湖)长制两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在全市率先实现河长公示牌标准化设置全覆盖,并牵头制订市级地标《河(湖)长制公示牌的设计与管理规范》,实现河湖治理从水安全向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多维度系统治理升级,实现省级“美丽河湖”四连创,成功将武义江履坦段、熟溪(大田—城区段)打造成省级河(湖)长制提档升级示范点,入围全省首批2024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治水工作六获“大禹鼎”银鼎奖励。成功打造含“一图统管、污水智治、防洪排涝、节水保供、治水指数”5个场景的“五水智治”综合应用平台,获得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推广。

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武义以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为重点,强化污染天气预警。2022年,对未达到年度替代比例70%的企业在臭氧污染预警天气一律执行错峰生产。错峰生产经验在全市例会上进行交流,作为“武义经验”在全市推广。通过现场指导服务和错峰生产举措相结合,逐步推进企业源头替代,2022年完成VOCs源头替代4家、低效设施提升65家,有效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依托武义自然资源禀赋,全国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落地武义,努力建设国际领先的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及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野外高山平台。

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武义成立武义县“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武义通过“一套架构、数字赋能、高压监管和广泛宣传”等做法,实施生态共富“无废乡村”,资源循环“无废农业”,绿色发展“无废工厂”等示范工程,成功打造生态有机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莲鳖共养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三位一体低(零)碳柳城样板等武义特色模式。2021年武义入围全省首批“无废城市”创建名单,2022年入选浙江省三星级全域无废城市,截止2023年底,共创建“无废细胞”139个,全域无废水平全面提升。

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工作。2021年武义县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通过大气污染治理、产业、能源、交通等方面全面推动全域减污降碳。2021年、2022年两批减污降碳试点共获405万减污降碳专项省级资金,奖励金额居全市首位。2023年桃溪镇泽村村,王宅镇吴山下村、陶宅村、紫谷村,新宅镇沿溪村、三坑口村共6个村入选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武义首创《武义县碳排放区域协调方案》,在县域范围内试行碳排放区域协调。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林业资源、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优势等,武义县已全方面构建了涵盖生态、生产、生活领域的低(零)碳先行示范体系,以低(零)碳细胞创建为抓手推动全域低碳转型,不断探索武义特色的绿色低碳、生态富民的乡村发展之路,截止至2023年底全县共16个乡村入选低(零)碳村试点。

2.以绿色发展为要点,工业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

武义扎实推进工业攀登,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精准落实“一县一策”,持续增强工业发展活力,以项目支撑加速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从2011年的434.22亿元到2022年达到704.05亿元。

工业企业整治转型全面升级。武义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扎实推进淘汰落后、创新强工、招大引强、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开展亩均效益5万元以下低效工业企业整治,以“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低效工业用地集中连片再开发,加快提升工业容积率,盘活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以数字赋能低效用地数字化闭环管理,有效提升工业发展效能。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全省首个云上企业整治提升服务平台——“云企服”,走出工业整治提升新路径。积极推动省级数字化车间、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建设。迭代升级“绿色制造”数智管理服务应用。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武义县生态工业发展省级试点实施方案》,推进金属制品业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建设,旅游休闲、电动工具等6个行业成为国家级制造(出口)基地建设。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坚持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深入实施生态工业攀登“十百千”行动。深度推进战略新兴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升。武义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成功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积极招引高新“链主”企业,做大新材料产业矩阵。

科技创新助力绿色转型。近年来,武义县创新指数连续多年居山区26县首位,2023年最新科技创新指数达171.1,全县R&D经费投入强度达3.15%,连续五年列全市及山区26县第一,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占GDP比重、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等9项主要科技指标均位居山区26县第一。2023年武义成功入选省科技特派团第二批试点县,金华唯一,将连续三年获得每年500万省级资金支持。全县累计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0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工作站17家,2023年新增省内首台(套)装备认定产品2个。

3.以生态优势为关键,特色产业彰显绿色新活力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武义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有机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奖励实施细则》《鼓励有机茶产品销售奖励细则》等配套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有机农业的发展。围绕打造“有机农业第一县”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有机产业发展,引导鼓励粮油、水果、蔬菜等有机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建成国家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6个,通过有机产品认证主体93家、认证产品199个、认证面积达5.13万亩,认证数量与认证面积均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居全市第一。2022年,获评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茶业百强县,成功入围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名单。《化生态优势为有机产业发展胜势》获评首批全国区域化有机产业优良实践案例6个之一。

数字赋能有机农业。武义县积极推进农业工作信息化、农业生产数字化、场景应用数据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发展和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水平。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农场+未来工厂”产业协同应用入选金华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名单。寿仙谷中药材数字农业工厂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更香有机茶未来农场被认定为浙江省未来农场。已建成4家数字茶厂、3个智慧茶园基地,机采茶园面积约8万亩,机采率达70%,居浙江省前列。成功上线了“共富工坊”数字化平台,联动县域内共富驿站、入驻企业,打造公益路线推荐、货物全程监控模块。武义县积极推进农业工作信息化、农业生产数字化、场景应用数据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水平。

提标推进全域旅游。以“温泉”进一步撬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特色景区+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立足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浙中美丽大花园建设,实施了浙江唐风温泉康养综合体等项目,在浙江唐风温泉度假村的基础上,建成了唐风温泉康复医院,唐风温泉疗养院,成为武义康养名城建设的桥头堡项目,引领着温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牛头山入选山区26县首批“造月工程”、国家5A级旅游景区意向名单,博物馆列入4A级旅游景区培育,婺州窑文化遗址公园开放,连续5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获评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镇。截至目前,全县有国家4A级景区4家,入选全国首批美丽中国·康养名城、获评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4.以全域推进为抓手,城乡风貌焕发靓丽新活力

打造美丽城镇县域样板。以实施旧城改造为抓手,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省“基本无违建县”的创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积极打造县景一体的景观格局,构建便捷通畅的交通主干道。积极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紧扣“五美”工作目标,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的要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做深做实加快后发赶超、深化下山脱贫、拓展“后陈经验”等三篇文章,做好“五美”“提升”文章,打造美丽城镇武义样板。

实施全域乡村振兴。近年来,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已建成武王线、小白溪线和十白线三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深入推进景区村庄创建,截止目前已有王宅镇紫谷村、白姆乡白姆村、熟溪联盟水碓后村等19个村庄获评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2022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3%,增速位列全市第一。2023年,全县村集体收入达5.84亿元,同比增长6.7%;经营性收入达4.47亿元,同比增长4.85%。全县行政村实现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总收入30万元以上全覆盖;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村数134个,占比51.94%;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数82个,占比31.78%。全县资产合计65.91亿元,同比增加6.46%。(2022年核查后我县村社总收入54754.33万元,经营性收入42580.43万元,(无同比值)行政村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数102个,占比39.53%;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数69个,占比26.74%。)在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举办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武义县获得2022年度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

5.以系统治理为重点,体制机制创新迈上新台阶

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印发《武义县空间治理试点实施方案》,系统开展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深入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林业资源保护等生态资源保护工作。推动建立以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壶山省级森林公园等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管控要求。加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源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地等重要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落实保护责任。

率先开展VOCs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以经济杠杆倒逼污染减排,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污染物总量替代和交易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VOCs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VOCs 排污权交易量居全市第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成功发放首笔排污权指标抵质押200万贷款,工作成效获省级媒体报道。

完善生态补偿和绿色奖惩制度。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积极推进机制优化,先后制定了《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机制》、《武义县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办法》、《武义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机制》等长效机制。连续5年,武义县生态损害赔偿案件数及赔偿金额均在全市前列,坛头湿地水生态修复项目成为了浙中生态廊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完善绿色发展奖惩制度,创新生态奖励机制,印发落实《乡镇绿色发展奖补实施办法》,每年安排5000万财政资金奖励环境保护工作优秀乡镇。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

绿色转化的生态环境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武义县生态环境质量目前保持在全省前列,但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仍不匹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础还较为薄弱。武义县地处金衢盆地,受到气象条件的限制,属于全市弱扩散区,扩散条件不好,且环境空气呈复合型污染,臭氧污染治理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反复性,PM2.5面临反弹压力。整体水环境质量良好,但乡镇交界断面水质还不够稳定。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有待进一步推动。近年来,武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三产业占比仍然较低,工业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在整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龙头骨干企业数量偏少、集群牵引能力偏弱、产业层次有待提升、土地要素等制约明显。多重要素制约武义特色产业的发展,绿色转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养武义”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深化,需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积极促进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转化的共富效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武义县已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共富发展体系,但许多政策落点、发展模式、推进方式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加快深化落实,进一步释放全县绿色转化活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以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充分发挥生态本底优势,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实现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将生态经济打造成为新的增长极。

生态产品价值待进一步深入挖掘。作为后发地区,如何构建“两山”建设的内生机理和长效机制,迭代升级实现“二次跨越”是武义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重点之一。武义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要素、生态产品蕴藏丰富,生态优势明显,但武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还未完全形成。由于生态产品的特殊性,生态产品产权界定和价值核算尚不成熟,导致价值实现进展缓慢。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还不充分,资金、人力和技术保障有待加强。要实现生态优势变现为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必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突破口,加入文旅融合元素,将打造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屋顶分布式光伏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浙江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