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天津西青区:推动750MW集中式风电、大寺镇120MW渔光互补等重点项目建设

2024-04-08 13:50来源: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键词: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天津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西青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根基、增进活力、提升能级”的关键之年。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决策部署,以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落实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打造大运河闪亮明珠、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城,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立潮头、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展现西青担当。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2024年要围绕“巩固良好态势,提升发展水平”这条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把握战略机遇,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深化

促进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抢抓新一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机遇,强化驻京招商中心力量配备,积极对接在京央企总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项目,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北交所上市企业等合作,年内签约落地北京项目超过100个。加快承接平台建设,推动天津南站“站产城”一体化建设,全力推动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园、光启商业综合体等加快建设。

加强产业创新协作。充分发挥我区在区位、产业、科教、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协同吸引力与招商实力。用好京津冀产业链图谱,结合西青区五大重点产业链“按图索企”,围绕技术“卡点”和产业链堵点,引导支持链上企业在西青落地。促进北京优秀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吸引一批新技术、新成果、新企业落地转化,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产业协同提供科创支撑。

深化重点领域协同。打通就医壁垒,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范围,落实京津冀异地就医“免备案”。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协作,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出亮点文旅活动,擦亮杨柳青镇和精武镇“一文一武”文旅品牌,打造成为京津冀游客热门目的地。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加强与河北廊坊上下游水系联防联治,做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

(二)推进产业焕新,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区战略,坚持以链提质、以链强业,培育具有市场主导力、创新引领力、链群带动力的市级链主企业,推动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加大制造业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梯度培育力度,全区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10家、160家。制定出台新一轮技改支持政策,集中组织赴区内企业外地总部拜访行动,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升级改造,搭建绿色制造体系。抓实重点项目服务,推动中芯国际等产业链核心企业项目建设,促进经纬恒润天津研发中心二期、华宁智能制造工厂等项目加快建设,中升挑战生物、宏仁堂数字化智能提取等项目竣工投产。

筑牢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启动实施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营利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瑞津智能、珠海华芯智能等项目加快落地,支持京东星业等平台经济发展壮大。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聚焦研发与专业技术、信息技术、高端商务、文化旅游、养老健康和新零售六大主导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西部节点建设为抓手,聚焦购物、餐饮、汽车等领域构建更多消费场景,打造“中北、梅江、南站”三大优质商圈,推动梅江天街、鹏瑞利酒店等尽快投入运营,持续激发消费潜力。优化提升王兰庄国际商贸城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尽快实现效益增长。开展“乐享新生活·钜惠在西青”汽车促消费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办好国际自行车展、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

培育优质产业环境。持续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常态化,畅通各产业项目开工快车道。利用好“审管联动圆桌派”服务品牌,为企业扫清从设立申请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堵点痛点。推广行政许可“量身定制”服务,为企业推出各类许可要件清单,理顺办理流程。积极探索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次即办”招法。积极拓宽“跨省通办”合作广度,破解企业办事异地跑、往返跑难题。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要素流动活力。进一步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

(三)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打造一流承接载体。推动天开西青园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主动对接联动核心区孵化成果和溢出项目,借助六大创新平台引聚优质项目资源,同时建设天开西青园科创服务中心,吸引科创服务资源、金融服务资源汇聚园区,打造产城融合三生共融的科创园区。加快完成西青集成电路产业主题园区规划、环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制定出台园区专项政策,提升载体建设标准。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鼓励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科技研发平台,常态开展“金融助力”“科技政策大讲堂”“成果到家、专家上门”等助企活动,力争科技型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建设西青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高校知识产权运用、转移转化为发力点,开展专利转移转化工作,推动专利产业化。

开辟引才引智新通道。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人才强区15条措施”等人才政策,依托天开西青园等重大科创载体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入驻我区。深入实施精英人才“596”强链、“青锐人才”等人才项目,鼓励支持海内外领军人才带团队、带资金来我区创新创业,新引进各类人才5000人以上。高标准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打造“运河工匠”品牌,促进政校企合作,培养输送强技能人才。

(四)立足现有基础,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积极盘活存量。梳理摸排存量土地、楼宇、厂房底数,建立动态盘活资源库,积极妥善处置规划、产权、法律纠纷、债权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三级包联责任制,坚持市场化路径和分类施策、先易后难、国资优先、守住底线等工作要求,通过社会资本撬动资源利用,把大量的闲置载体转化为巨大的发展空间,推动闲置资源“用起来、活起来”,全年盘活闲置楼宇、工业厂房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

着力培育增量。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区领导带头赴欧洲、日韩、新加坡等重点地区对接洽谈,力争引进一批重点外资项目。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细化产业链招商图谱,聚焦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和具体行业类别精准对接。搭建载体资源库、招商项目库、人才队伍库和政策工具箱“三库一箱”招商信息平台,精准靶向抓好链式招商,推动兴华智能医疗、绿亨北方总部等在谈项目加速落地。统筹好要素资源,算好要素投入和招商收益“平衡账”,实现发展效益最优。开展项目观摩互比互看,健全项目包联、分类管理、提级服务等机制,用足用好专项资金撬动作用,持续完善项目储备。前瞻布局新型储能、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奋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持续提升质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完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深化“双万双服促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民营企业服务力度,解决企业家诉求,提振发展信心。深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增长潜力,积极推动企业“小长大”,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68家、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23家。扎实推进上市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深入挖掘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加快宜科电子等后备企业上市进程。推动质量强区工作,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五)深化乡村振兴,描绘农村发展新蓝图

巩固农业生产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8万亩,产量不少于3万吨,蔬菜产量不少于31万吨。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重建改造老旧棚室1000亩。加大“津农精品”培育力度,推进小站稻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新增“津农精品”品牌2个、绿色农产品认证3个。积极推动种业发展,加大优质种业企业引进力度,加快推进精品蔬菜、小站稻等特色产业链升级。

打造和美乡村。推进大候庄等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完善白滩寺村和第六埠村的农教文旅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用好大杜庄葫芦等农业观光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片区、精品线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维护管理,改造农村公路28公里,完善农村电力、通讯、供水等设施,探索打造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

加快灾后重建进度。出台东淀蓄滞洪区(西青区域)产业发展导则,落实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三种管控机制。用足用好中央资金支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水利工程设施重建、农村公路灾后修复养护等5项水毁修复工程,推动完成东西排总河、大沽排水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加快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

(六)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健全西青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成杨柳青镇等6个涉农镇的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争取3年内实现全区详细规划全覆盖,推动构建“两心三带三区多点支撑”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音美片区、南站地区等重点地区控规提升和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的村庄规划覆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谋划西营门街大明道周边更新项目,推进大寺镇龙居花园四区等2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动杨柳青镇东碾坨嘴村片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推进轨道交通7、8、11号线建设及津静市域(郊)铁路投入运营,打造多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

专栏:202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计划

2024年我区计划开发的地块和片区共有28个,分别是:中北示范镇出让区地块、张家窝示范镇出让区地块、精武示范镇出让区地块、杨柳青示范镇出让区地块、辛口示范镇出让区地块、王稳庄示范镇出让区地块、音美学院改扩建资金平衡地块、杨柳青镇柳口路西侧商业地块、张家窝镇老君堂市政地块、西青汽车工业区片区、西营门街大明道北及怡和村片区、西营门街西青道以南芥园西道以北南运河片区、大寺镇李庄子片区、大寺镇芦北路北侧片区、大寺镇周庄子片区、赛达新兴产业园片区、西青区赛达物流园片区、西青区赛达先导区地块、南站科技商务区及资金平衡地块、西青区赛达工业园片区、车联网先导区测试场地块、李七庄街秀川路以东外环线以南片区、李七庄街津涞道以南武台地块、李七庄街卫津南路西侧地块、李七庄天祥工业园片区、精武学府工业区片区、复康路以北王顶堤片区、杨柳青工业园片区。

完善城市综合治理。提升园林绿化景观水平,新建提升晨溪路、成智路等一批口袋公园、街景绿地。增强市政设施保障能力,新增民和道停车楼等一批停车设施,增加停车泊位550个,完成慧群道、泽润路、沁杨道等道路建设,对胜利路、泰佳道、江湾二支路、兰波道4条道路进行整修,实施枣林大道、学府工业园2个雨水泵站工程。巩固维护市容环境,强化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监管。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杨柳青电厂燃煤机组升级改造,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门整治、“无废细胞”创建等工作。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加快推动广发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建设,大力支持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七)完善社会保障,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引导和促进各类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及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加强分层分类精准救助,做好各类困难群众的动态监测,及时足额发放各类补贴。拓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区域,探索“慈善+社会救助”新路径。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提升工程。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十四五”规划,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质量和水平,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发生。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服务保障效能。做强“安薪西青”品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乐业西青”系列主题活动,实现新增就业2.3万人,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万人次。坚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张家窝镇第一小学、赤龙中学建成投用,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九年一贯制学校、欣杨道小学等学校加快建设。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发挥西青医院、西青中医院双龙头作用,完成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强化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新建1家公建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不少于150张。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新增托位1200个。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办好杨柳青灯展,组织“赓续文脉·艺润西青”特色文化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

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加快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增强气象防灾预警、应急处置、抢险救援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生产经营、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监管,开展穿透性监管执法,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固定避难场所建设。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做好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安保警卫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渔光互补查看更多>光伏项目建设查看更多>天津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