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重庆拟定2024-2026年用户侧光伏装机规模目标

2024-02-18 10:53来源:重庆市经信委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光伏装机量重庆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九)加快建设实施一批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围绕数字能源产业发展,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在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绿色工厂、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打造1000个以上的数字能源低碳典型场景,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志性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能源局,国网市电力公司)

典型应用场景和项目

1.用户侧光伏储能燃机(400个)。鼓励企业和各类单位因地制宜建设光伏、储能和燃机等用户侧储能项目,提升用户侧负荷调节能力,其中单个储能项目装机超过0.5MW/1MWh、光伏项目装机超过0.5MW、燃机项目装机超过10MW。

2.虚拟电厂(150个)。对用户侧光伏、储能、充电桩、换电站、工业可调节负荷等各类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聚合管理,实现企业节能增效与电网柔性互动,单个虚拟电厂聚合削峰能力超过0.5MW。

3.绿色工厂(200个)。支持企业通过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开展电能替代、加强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提高绿色能源比重、培育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工厂和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工厂。

4.绿色交通(150个)。推广以电力、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运输工具应用,加快推进超快充场站、V2G场站、“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场、加氢站、高速公路重卡换电低碳物流走廊、中心城区轻卡低碳物流网络、岸电设施、电动货轮等相关项目。

5.绿色建筑(100个)。鼓励建设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推进城市公共建筑在绿色低碳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每年建成一批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十)加快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聚焦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支持以两江新区和重庆经开区为核心打造的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先行示范区,率先实施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项目,发挥先行示范区和典型应用场景的引领作用。推动两江新区在数字能源管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典型应用场景打造等方面发挥综合引领示范作用;推动重庆经开区以充储一体化为核心,在打造低能耗公共设施、绿色园区、绿色交通、公共服务、智能微电网等数字能源示范应用场景,引育发展数字能源产业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国网市电力公司)

两江新区试点建设数字能源示范区任务

1.打造数字能源一体化平台:在两江新区建设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数字能源一体化平台。

2.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在龙盛新城规划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高端能源装备、储能装备、智能光伏装备、新型电力装备、高效节能设备、先进传感器等产业。

3.开发示范应用场景:大力推广用户侧光伏、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建设,加快绿色交通、低碳物流和车网互动(V2G)等应用场景示范试点。

4.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优势,开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赋能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经开区试点建设数字能源示范区任务

1.打造数字能源应用场景: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共性需求,重点打造“充储配”一体化、低能耗公共设施、绿色园区、绿色交通、公共服务、智能微电网等应用场景,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先行先试。

2.引育发展数字能源产业:聚焦发展数字技术、能源电子、新型储能、节能环保装备、节能服务等数字能源相关产业,加快培育本土“链主”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推进数字能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3.构建一体化数字能源智慧管理平台:基于全市“1+3+N”数字能源智慧管理平台,建设经开区数字能源智慧管理平台,打造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数字能源一体化平台。

4.推进数字能源科技创新:依托市环科院、重邮科技园、重庆地大工研院等研发机构,围绕数字能源等细分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充储配”创新圈,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能源技术和产品。

5.夯实数字能源基础运行保障:从新型电力设施布局、用户侧光伏建设等方面发力,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探索天然气清洁能源智能交易模式,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级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召集人,定期谋划研究相关重点事项。各项重点任务牵头单位要成立工作推进专班,进一步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建设内容,清单化、项目化、事项化抓好工作落实。先行示范区要同步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大力度推进典型应用场景打造和项目落地。

(二)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优化完善分时电价等电价配套政策和电力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大用户侧储能建设、车网融合发展、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交通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能源管理综合平台等方面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各类主体和设施参与数字能源示范建设活力。

(三)加强试点示范。突出试点效应和引领作用,鼓励两江新区和重庆经开区先行先试,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力度,在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大胆探索。对先行示范区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数字能源场景项目投资运营,优先将国家重大数字能源产业项目布局向先行示范区倾斜,支持先行示范区优先承接沿海地区数字能源产业转移项目。

(四)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全社会节能低碳意识,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加强对全市数字能源低碳示范区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推广,提升示范区内重点项目社会影响力,形成数字能源产业发展良好舆论氛围和招商环境。

(五)加强绩效评估。以目标为导向,定期对先行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对实施成效明显的区县和引领作用突出的示范单位给予表彰,并加大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交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查看更多>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重庆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