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2月22日,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增加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模式,推进中广核霍邱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龙源霍邱冯瓴乡渔光互补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原文如下: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各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2月21日
六安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一、现状与展望 2
(一)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影响 2
(二)六安市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 3
(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3
(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主要目标 12
三、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5
(一)推动经济高质低碳发展 15
(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7
(三)加快工业领域低碳转型 20
(四)强化建筑绿色低碳管理 22
(五)推动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24
(六)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25
(七)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 27
(八)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 28
(九)推行绿色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30
四、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31
(一)强化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31
(二)提升重点领域适应能力 33
(三)提高生态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36
(四)打造韧性城市生命线系统 37
(五)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38
五、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 40
(一)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制度 40
(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 41
(三)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43
(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 43
(五)构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体系 44
六、实施重大工程和项目试点示范 45
(一)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45
(二)推动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45
(三)开展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示范工程建设 46
(四)探索建立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 47
(五)开展现代农业提升行动 47
(六)巩固林业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建设 48
(七)推进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50
七、推动达峰行动方案实施 51
(一)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 51
(二)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 51
(三)强化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落实 51
八、组织实施 52
(一)加强组织领导 52
(二)强化统筹协调 52
(三)加大投资力度 53
(四)完善考核机制 53
(五)强化基础保障 54
前言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推进机制,从源头上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为目标愿景,从六安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分析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成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政策导向、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作为“十四五”期间六安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实施期限为2021—2025年。
一、现状与展望
(一)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影响
气候特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242毫米,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夏春季多、冬秋季少以及年际间降水变化大等特点。夏季(6~8月)雨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0%。多年平均气温16.7~17.9摄氏度,自东北向西南随地势抬高而递减。据1991年~2020年气象统计数据,六安市气候在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方面变化明显。其中,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十年约上升0.7℃,高于全省(上升0.2℃)平均水平。
生态质量。六安市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皖西大别山区保留着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区域内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共计28处。皖西大别山区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境内六大水库积蓄了70亿立方米Ⅱ类以上优质水源,对中下游两岸的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质改善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气候影响。“十三五”期间,六安市出现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现象,2016年严重洪涝灾害、2018年“温比亚”台风和雪灾、2019年遭遇了40年来最严重的伏秋冬连旱、2020年又是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全市年平均受灾人口126.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6.2千公顷。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已对六安市粮食、水资源、森林生态、基础设施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二)六安市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
六安市已编制完成2017年、2019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整体排放量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分领域看,2020年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领域的排放量与往年相比上升趋势显著,农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理领域排放量整体占比较小并波动平稳,土地转化和林业领域吸收汇与往年相比有所上升,净调入调出电力的间接排放存在一定波动。随着经济发展,六安市未来排放量整体仍将呈现上升趋势,控制重点排放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和如何控制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六安市减少碳排放、完成碳达峰目标尤为重要。
(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十三五”时期,六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色低碳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出台《六安市工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截至2020年达到14.3:36.3:49.4,呈现出“三二一”发展特征。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1.0%。成功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一基地、一工程、三专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3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31.4%。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2020年能源工业领域的化石燃料排放较2017年下降9.98%,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组织六安电厂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推动六安信义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的金寨150兆瓦光伏电站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项目和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申报国内自愿减排项目(CCER),减缓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六安市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光伏、水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功将金寨县建设成为全国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截至2020年底,全市非化石能源装机总规模达304.28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68.6%,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展加速,金寨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蓄水、霍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获得国家能源局立项批复。六安先进光伏制造试验工程、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获批省级战新产业项目。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大别山绿色生态屏障更加牢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阶段性目标,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优化应急减排措施,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为37μg/m3,较2015年下降31.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居全省前列。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地表水水质国考断面达标率为100%。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效落实,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霍山县、金寨县先后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舒城县荣获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国家节水型城市、魅力中国城十佳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提高。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完成森林抚育30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3479.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为38.3%。六安市2020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净吸收汇占总排放量的13%,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打下基础。
低碳试点示范建设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实现规模化应用,2020年底全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2.8%。新增公交新能源车比例为94%,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建设“六安模式”在全国推广。积极推进国家和省低碳城市试点、绿色GDP试点城市、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市建设。金寨县入选全省“近零”排放示范区。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384万亩,超过耕地面积一半。全面提升防洪减灾、水资源有效供给和水生态环境能力,完成淠河治理、史河治理、淮河干流临王段一般堤防加固和城西湖闸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全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此外,六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3个水环境优美乡村试点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水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的阶段。印发《六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六安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防灾减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编制2017、2019、202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积极推进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常态化编制。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增效,形成了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同工作机制。印发《六安市“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六安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出台《六安市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全国低碳日”组织开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出行行动等节能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节能降耗理念和知识,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提高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六安市能源结构高碳特征明显,工业能源消费占绝对主导地位,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突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有待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1.面临的挑战
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有待加快。全市工业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有待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快。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3.6%,居全省第13位。能源利用率总体水平不高,能耗“双控”压力较大,应对气候变化与深化经济发展、能源改革和环境质量改善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化进程加重减排压力。六安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重要轴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成员之一。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坚持“一谷一带、一岭一库、一心一廊”绿色发展,一批重大产业布局、重要民生工程、重点生态项目相继建成,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乡协调发展格局有待优化,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林业、水资源等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城市化进程加重减排压力。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薄弱。农业生产基础尚不稳固,土地资源日益趋紧,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压力较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十四五”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呈增加趋势,洪涝、风雹、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有增多、增强趋势,局地性、极端性灾害发生的概率较大。水土流失监管能力有待提高,全市生产建设项目及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繁重。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城乡老旧危屋抗震能力差,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突出,沿淮洼地防洪排涝标准偏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尚未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2.迎来的机遇
构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发展格局。从绿色低碳发展角度出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技术含量高、排放低、污染小的产业,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含智能家电、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绿色食品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含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六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碳达峰提供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保障。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增加生态系统碳汇,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继续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作为考核指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和鼓励部分地方和重点行业率先开展碳达峰行动。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进一步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深化温室气体清单报告、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排污许可执行情况报告等工作的融合应用,强化源头防控,深入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区域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推动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根据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需要,制定六安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战略,开展落实战略的具体行动,继续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林业、水资源、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倡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出绿色低碳发展成本低、风险小的解决方案,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应对方案。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力度。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推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与污染防治监测、管理、执法、考核等体系有效衔接。加快低碳能源发展,协同开展减污降碳,降低碳排放强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和各地方的协调配合。强化人员队伍和能力建设。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制机制落实。强化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强化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开展常态化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监测督促各项减排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问责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区县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发展需求,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深化绿色振兴,奋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建设,整体推进。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结合六安市实际,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规划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任务。综合协调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协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个维度”。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考虑未来气候变化情况,提高水资源、农业、林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适应能力,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坚持科技引领,制度创新。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支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具有六安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制度改革和创新。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完善应对行动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8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双桥卓阳200MW农业光伏电站及牵头建设的220kV送出线路“丹山线”成功并网投运。据悉,项目由卓阳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位于平塘县牙舟镇、平舟镇境内,项目总装机规模200MWp,占地面积约3800亩,总投资人民币8亿元。项目并网投运后,年均发电量约2.018亿千瓦
近日,马哈拉施特拉邦电力分配有限公司(MSEDCL)已获得马哈拉施特拉邦电力监管委员会(MERC)的批准,进行5.991GW光伏项目招标。该采购流程将在“MukhyamantriSaurKrushiVahiniYojana2.0(MSKVY2.0)”计划下启动,该计划旨在通过分散的太阳能项目为农业消费者提供日间电力,目标是到2025年12月实现至少30%的
8月25日,中国电力建设望谟蔗香望南一期150MW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光伏柔性支架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布,中标企业深圳市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和规范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工作,近日,南方能源监管局召开2024年上半年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分析会,三省(区)电网企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2024年上半年广东、广西、海南三省
近日,由中国能建天津电建EPC总承包的盘州市柏果镇铜厂沟三期26万千瓦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位于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盘关镇境内,海拔高度达到1650~2000米,属高原山区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7280.08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8.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48万吨
7月29日,纳雍县通作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光伏组件采购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89413964.64元,单价0.759元/W。招标公告显示,本次光伏组件总量暂定为117.80496MWp纳雍县通作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规格型号为双面双玻N型组件,580Wp及以上功率,组件尺寸2
7月27日23点04分,贵州金元黔西南新能源公司兴义市威舍阿依农业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为当地绿色发展再添新动能。该项目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威舍镇阿依村境内,规划装机容量145兆瓦,占地面积约1800亩。投产后,预计每年提供清洁电能约1.578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2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
7月25日,纳雍县通作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光伏组件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1名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9413964.64元,单价0.759元/W;中标候选人第2名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8235915.04元,单价0.749元/W。招标公告显示,本次光伏组件总量暂定为117.80496MWp纳雍县通作农业光伏电站
从大方发布官微获悉,7月18日,贵州华电大方果瓦100MW和重山50MW农业光伏发电项目总承包工程开工仪式在长石镇山坝村举行。据了解,该项目由贵州乌江水电大方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贵州华电大方重山50MW农光互补项目拟规划装机容量为50MW,用地面积1653.49亩;贵州华电大方果瓦100MW农光互补项目拟规
7月16日,盘州市柏果镇铜厂沟三期26万千瓦农业光伏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中能建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价格59024.4716万元,单价2.27元/W招标公告:本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60MWp的山地并网光伏电站,包括太阳能光伏电站相应的配套并网设施。本标段招标范围(EPC总承包交钥匙工
7月11日,盘州市柏果镇铜厂沟三期26万千瓦农业光伏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布,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能建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9024.4716万元,单价2.27元/W;第二中标候选人中电建贵州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0273.0157万元,单价2.32元/W;第三中标候选人为中电建西北勘测设计院,
为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并于9月23日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将有序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完成国家下达的钢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推进玻璃、石灰、矿棉、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加强生物质锅炉监管
10月11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答复关于支持光伏制造民企发展、助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提案”——青海省能源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57号提案的函,文件指出,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电力装机规模达5718万千瓦,其中光伏规模达2685万千瓦,占总规模的47%,集中式光伏2663万千瓦,居全国
10月10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答复关于支持黄南州融入全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建议的函,文件指出,关于清洁能源布局,1.海南戈壁基地。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大基地牵头单位按照新能源场址不占用沙化封禁保护区的原则(光伏均布局在沙地,风电可使用部分牧草地),优化调整了电源实施方案,特别是将560万千瓦
为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有关安排部署,云南能源监管办立足监管实际,发挥驻在优势,持续开展“十四五”能源规划年度专项监管工作。云南能源监管办全面梳理国家规划涉及云南重大工程项目,增补形成6类24项重点监管项目清单,编制印发云南实施方案,及时与相关企业建立沟通联络机制,持续督促企业逐项对照
9月23日,甘肃嘉峪关人民政府发布《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MW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预入选企业公示》,嘉峪关和利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山西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体)预入选。原文见下: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MW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预入选企业公示按照《甘肃省风电光伏发电
中秋传喜报,荣耀暖人心!9月16日晚9时16分,一阵欢呼和掌声响彻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项目调度中心。“太不容易了,我们见证了历史,创造了历史!”不少现场见证的参与者们更是激动地湿润了眼眶。两年前的这一天,该项目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正式拉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大幕。两年后的同一天,
为推动国家能源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实,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监管工作要求,湖南能源监管办建立健全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机制,分月开展监测分析,督促协调重点项目按规划推进落实。现将2024年8月监测情况简要通报如下:截至2024年8月底,纳入监测机制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共3269
近日获悉,1~8月,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35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开工、投产规模分别完成里程碑计划的229%、112%。该公司从完善建管机制、提升施工效率、加强计划管控等方面加快推进“十四五”电网规划项目落地。“十四五”时期,蒙东地区35~500千伏电网工程达383个,比“十三五”时期增长43%。国
立秋之后,影响户外施工的不利天气因素减少。从河西走廊到中原腹地,从昆仑之巅到东海之滨,三峡集团在建的国家“十四五”抽水蓄能规划重点实施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抓安全、保质量、赶进度,全力以赴向年度目标迈进。9月1日,青海格尔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的关键线路工程——引水系统、地下厂房主
为深入推进“十四五”能源规划扎实有效落实,按照国家能源局统一部署,近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印发《关于开展江苏省“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任务实施情况2024年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启动部署专项监管工作。此次监管共分为启动部署、地方及企业自查、现场监管、总结报告四个阶段,围绕规划目标落实情况、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0日,甘肃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发布。文件显示,本次共有100兆瓦配置规模,根据项目选址区域实际情况划分1个项目进行竞配,申报项目储能系统要求规模不低于项目规模的15%,连续时长不小于4小时。原文如下: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兆
为深化落实自然资源政策法规宣传六项工作机制,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分期推出自然资源政策法规知识系列问答,主动回应社会普遍关注的自然资源领域热点问题,向全社会普及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理念,共同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本期
9月27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2024年8月电力数据月度简报:一、装机情况截至2024年8月底,全社会装机容量11819.45万千瓦。其中水电619.82万千瓦、火电6241.23万千瓦、风电787.01万千瓦、太阳能3934.20万千瓦。二、发电情况本月全社会发电量400.30亿千瓦时,增长13.22%。其中:风力发电本月8.68亿千瓦时,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伊特纳能源太阳能电池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公示显示,伊特纳能源科技(淮北)有限公司拟在安徽省淮北市杜集经济开发区建设伊特纳能源太阳能电池二期项目,该项目性质为改扩建项目,新增1GW高效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智能生产线。据公开信息显示,
9月4日,滁州人大发布《滁州市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草案)》公开征求修改意见。文件指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发展绿色电力资源,落实国家统一大市场要求,鼓励光伏发电项目有序开发建设,支持企业、开发园区分布式光伏等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促进绿色电力发电比例提升。绿电入市
9月10日,安徽省商务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9号提案答复的函。文件提出,鼓励汽车、光伏储能、家电等重点企业依托自身境外仓储资源为省内企业提供公共仓储、物流、质检、维修等服务,结合境外经贸园区建设统筹优化我省海外仓布局。原文如下: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9号提案答复的
日前,有网友咨询,屋顶分布式光伏涉及多处屋顶,屋顶在不同的行政区,项目备案是在申请人注册地发改委备案,还是在项目所在地分别备案?安徽能源局对此做出回应。回应称依据2023年8月26日,安徽省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分布式光伏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皖能源新能[2023]33号),明确“分布式光伏
8月28日,六安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A039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出,全市分布式光伏开发有序推进。截止到2024年6月,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3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130万千瓦。原文如下: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A039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李渠成委员、梁植年委员、民进六安市
8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水利部联合举行“深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依法保障国家水安全”新闻发布会,发布10件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服务保障国家水安全典型案例。其中,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河道内违法建设光伏电站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案例如下:【基本案情】涡河
8月1日,芜湖市湾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申报新芜经济开发区东部低碳集中示范片区示范项目的通知,本次示范类别主要涵盖以下三种类型:光伏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绿色建材应用示范项目、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申报项目应具有一定建设规模、典型示范意义和较强推广应用价值,并应符合国家、省、市有
8月1日,安徽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做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创新类项目入库工作的通知》,申报单位为:在安徽省境内注册登记并实际运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纳税并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企业或机构;在安徽省境内从事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的高校、院所及其它新型研发机构。申报主
日前,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方案》将“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作为亳州试点的定位之一,提出要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着力推进风、光、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高质量规模化开发,加快储能规模化应用,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