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安徽六安: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模式 推进中广核霍邱农光互补等项目建设

2023-12-22 13:24来源: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关键词:光伏+农业十四五安徽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提升重点领域适应能力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六大水库优质水源保障体系,增强水质监控、水污染质量、长效管理的管理力度。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综合考虑供需关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有序推进临淮枢纽蓄水综合利用和淠史杭灌区续建改造工程,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安全供应。落实河湖长制,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和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推进“一干六支”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提升农牧业适应气候能力。完善农业防汛抗旱体系,持续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灌排条件。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土地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推行耕地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开展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充分利用农业种质资源,改良作物品种布局,培育优选耐高温、抗寒冷、抗旱、抗涝等适应能力强的作物品种。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做好畜禽良种推广,开展动物疫病净化试点,健全畜禽防疫体系。推进渔业结构调整,提高优质水产品养殖比重,发展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多种渔业模式。加强农业气象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气象灾害防范能力。

提升森林抵抗气候风险能力。坚守林业生态保护底线,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林长制改革公益林保护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和引进耐旱、耐寒、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升森林整体质量。完善林业信贷和森林保险制度,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提高林业金融服务能力。建立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四级监测预警防控体系。筑牢有害生物防线,持续加强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严防外来生物入侵,提升森林生态承载力。增加生物防火带密度,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争取实现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0.35‰以内目标。

提升公共卫生适应能力。加强高温、低温、灰霾和酸雨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天气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及时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脆弱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估,建立和完善人体健康相关的天气监测预警网络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加强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危机下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减轻极端气候事件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做好极端天气事件卫生知识普及,增强公众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公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提高旅游业和其他产业适应能力。调整旅游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趋势,把气候因素纳入旅游业发展全局之中。综合评估气候、水文、土地、生物等自然禀赋状况开发旅游资源,调整旅游设施建设与项目设计。把握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的旅游市场需求特征,加快推动推进茶、果、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深度融合、健康颐养产业等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业态的创新性发展,增强名山大川、历史古迹等自然依托型业态的应对能力。利用气候变暖延长适游时间的机遇,充实旅游产品和项目,丰富旅游内容。

(三)提高生态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从水土保持、生态保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矿山治理等方面开展实施基于自然修复及人工治理措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强化水土保持和生态保育。以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强化大别山区、江淮丘陵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护,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特点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突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深入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构建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和堤岸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加强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大别山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对五针松、霍山石斛、银缕梅、白冠长尾雉等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建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区和原物种就地保护基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加强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监测,建立实行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开展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勘界立标等工作,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资源整合优化,建立规范高效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建设生态廊道、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建立常态化监督执法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推进实施自然保护地生态工程,加强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构建完整的生态保护网络。

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力度。落实《六安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5)》治理措施,加强矿山管理,制定严格开采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开发对周边生态影响。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落实矿产资源保护利用、监测评价和统计制度,争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不断提升生产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比例。

(四)打造韧性城市生命线系统

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规划。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抢险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大力提高城乡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和抗灾能力,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善全市(市城区)和县区城区、工业园区及重要乡镇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韧性城市,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留空间,大型公共设施建立平战转换预案。

打造新时代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全力配合省相关部门建立“安徽省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等的综合监测预警,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自然灾害监测感知网络体系。加强跨部门、跨地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健全灾情统计制度和灾情报告系统,强化“市、县、乡、村”灾情报送体系,健全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提升灾情处置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

(五)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与应急联动机制,健全防汛抗旱气象监测预警联防工作机制。把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融入社会应急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全面、信息准确、传递畅通的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优化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功能,充分利用各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和社会资源,快速精准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加强灾害应急响应和应对能力。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气候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健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多部门气象灾害应对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运转高效的气候灾害应急体系。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高救援响应速度、应急救援覆盖率等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应对能力。在水旱灾害常发淮河流域,依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民兵、农技人员和相关单位人员组建防汛抗旱专业队伍,着力构建紧密型、联动型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形成以专业化队伍为基础、第三方力量为保障的多层次防汛抗旱抢险队伍体系,加大防汛抗旱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力度,有效提升救灾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灾害保险和风险分担机制。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补齐农房保险工作短板,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愿参加、保费合理分担的机制,积极协调推动沿淮多灾易灾地区纳入灾害保险范畴。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共同建立大灾风险档案,不断提高大灾风险管理水平。

五、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

(一)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制度

完善碳排放目标控制制度。将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指标约束,探索创新碳排放“双控”管理制度和模式。统筹管理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低碳监测、评价和统计工作的制度。

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制度。深入落实碳排放基础数据统计、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持续开展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核算统计,健全覆盖市县(区)级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制度。开展全区工业副产物及三废现状调查工作,以进一步发现废物管理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掌握全区重点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副产物、三废利用回收单位的基本情况。

推动建立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配额清缴履约等实施情况作为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内容,有关违法违规信息记入企业环保信用信息。定期公布全市低碳发展目标实现及政策行动进展情况,建设完善温室气体清单数据信息系统,设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发布平台,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公开。

(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

碳排放监管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循环产业和低碳市区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审计、统计,并形成报表和定期报告。对进入产业园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培育和奖励环境友好型企业。

健全气候投资融资机制。加强气候投融资与绿色金融的政策协调配合,研究制定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标准指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设立专门部门开发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对重大气候项目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探索设立以碳减排量为项目效益量化标准的市场化碳金融投资基金。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碳资产类的保险、再保险业务。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牢固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推进绿色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和约束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效发挥金融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优质高效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特色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绿色产业发展,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以及生态功能区建设,以绿色金融思路支持全市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六安市经济转型发展。

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财税支持。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和政府绿色采购等多种政策措施支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重点用能领域节能减排改造、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发展、高碳能源替代等相关方面支持。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政策体系。对符合税制改革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方向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给予明确的经济利益导向,对电力、交通、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精准优惠、精准限制。

推动生态系统价值实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新路径、新模式,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将生态资源价值折算成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资产,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两山银行”模式落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科学转化。以霍山为试点,推行碳汇资源价值评估机制,探索碳汇资产质押贷款及融资,引进资金活水。

(三)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碳交易基础能力建设。按照国家及省碳排放权交易部署,支持和监督企业碳报告、碳核查、碳复查等工作。指导企业开展相关数据实测工作,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提高报告质量。组织县市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培训,切实提高基层专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碳资产管理水平。

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省级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的组织领导下,协同推进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确保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落到实处。在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核查体系框架内,规范第三方核查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数据报送、核查审核、配额分配和履约监管等。强化碳市场能力建设,实施企业碳资产能力提升行动,提高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

(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

构建开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锚定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质量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平台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关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机制,着力提升原始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形成企业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良好互动的产业链。

(五)构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体系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加强本地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尽快实现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监管,加强与周边城市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联动。

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建立“一证式”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将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尝试在经济补贴、税收减免、排污收费等一系列经济措施中将温室气体控制和大气污染物控制协同考虑。深化温室气体清单报告、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排污许可执行情况报告等工作的融合应用,建立协同效应评估体系。整合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管理工作举措,重点突出源头控制,开展固废、废水处置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治理。

夯实协同减排工作基础。针对电力、钢铁、建材、采选矿、铸造等行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对二氧化碳减排重大项目和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的节能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把减污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加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尽快实现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监管,加强与周边城市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联动。

六、实施重大工程和项目试点示范

(一)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适应“双碳”目标下能耗“双控”的新要求,坚持节能降耗和节能增效相结合,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围绕低碳清洁高效的目标要求,组织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改造等绿色转型。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行动,建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绿色、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推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和绿色集约发展。

(二)推动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推动氢能产业多元化利用。培育发展燃料电池产业,积极参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创建。重点推进城市公交、厢式物流等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引导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错位发展,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进程。开展燃料电池船舶示范运行,推动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构建氢能多元应用格局。

实施重点区域“数字零碳”。探索多样性和差异化的示范区建设,推动创建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零碳技术产业示范区等碳中和示范区。根据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行业领域和重要区域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打造“零碳乡村”。以“政府主导、电网主动、多方参与”的模式,通过森林碳汇、分布式光伏、风电、水电开发等,可持续提高负碳水平,推动整村的负碳资源参与碳市场交易。通过就地储存,就地消纳,促进终端能源综合利用,推进绿色能源零碳供给。

(三)开展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示范工程建设

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在钢铁、建材、输配电设备等重点行业实施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示范工程,推动玻璃、砖瓦、水泥等行业提标改造。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一厂一策”精细化管理。探索全生命周期控制工业领域排放,不断优化工业产品结构,减少生产过程中初级原材料投入和能源消耗,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产品。

(四)探索建立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

确立碳中和先行试点示范建设目标。选择低碳发展基础较好、地理边界清晰、管理主体明确、可再生能源和碳汇资源禀赋较优越的区域先行先试。推动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建筑、消费、生态等领域的碳中和技术产品综合集成应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增强森林、草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固碳功能与碳汇水平。探索多样性和差异化的示范区建设,推动创建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零碳负碳技术产业示范区等碳中和示范区。

(五)开展现代农业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优化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综合措施配套,持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不断夯实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基础。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和水稻绿色原料基地建设,建立优质专用小麦、水稻生产基地,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示范应用,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建设大别山天气雷达,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化肥、农药使用实现负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490万亩。

(六)巩固林业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建设

推进林业现代化治理行动。以提升森林质量为核心,以四旁四边绿化为抓手,以优质乡土树种为主体,深入实施增色添美、更新改造、补植抚育、融合调整、扩面增绿等林业工程,建设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和堤岸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和以油茶、桃等为主的经济林体系,持续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大力实施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工程和村庄绿化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围绕油茶、石斛、中药材、竹木、林果、构树等特色产业,示范引领带动当地企业发展规模化经营。结合六安市林业产业及分布的地理区位,重点培育五个产业集群,让林业产业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完善六安市林长制智慧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到2025年,全面建成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初步实现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5:打造五个林业产业集群

木本油料产业集群:以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为核心,以低产低效林改造为主、新建为辅,打造相对集中连片油茶高效示范基地。到2025年,新增培育木本油料食用油龙头企业3-5家,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企业3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木竹加工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以叶集区为核心的木材加工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将叶集区建设成为全国中部家具之都、全国重要板材生产基地。在霍山、金寨、舒城等山区县实施毛竹林质量提升。金安、裕安丘岗区域发展元竹为主,霍山县依托竹林资源集中连片分布的佛子岭国有林场及诸佛庵、黑石渡、落儿岭、佛子岭和大化坪5个乡镇,着力将百里竹海打造成全国知名康养度假区。

特色经济林产业集群:以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山县北部为核心,重点建设桃、猕猴桃、葡萄、山核桃、蓝莓等高效高产种植基地,推动传统种植的山核桃、板栗低产低效林改造,推广“山核桃+桃”双桃互补模式立体种植、“山核桃+油茶”复合套种、“山核桃+林下中药材”复合套种等。到2025年,实现特色经济林产业产值60亿元。

林下经济产业集群:以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为核心,推行林下生态平衡种植,支持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重点打造以霍山县为核心的林下石斛种植示范区、以舒城县和金安区为核心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区、以金寨县为核心的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区。到2025年,创建20个林下种植复合经济示范点,实现林下经济产业产值30亿元。

苗木花卉产业集群:以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等区域的苗木花卉基地和骨干苗圃为基础,大力发展乡土特色树种,积极发展和引进耐旱、耐寒、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适度发展城镇园林绿化用苗,积极培育良种壮苗,使苗木花卉产业成为六安市林业产业最具实力的基础产业。

森林旅游康养产业集群: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他适宜开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的活动区与自然文化资源特征相衔接,沿道路和水系有机串联森林、湿地民俗健康旅游资源景区,打造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的空间格局。

开展林业碳减排行动。开展林业碳汇监测,形成全市林业碳汇数据资源库稳步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推进国有林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形成可复制的项目开发模式和典型经验。支持各县优先开发符合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遵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相关程序,推动经规范备案的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进入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支持各县区先行试点探索,组织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区域性林业碳汇自愿交易,多种形式开展林业碳减排行动。鼓励银行以公益林和天然林收益权质押开展融资业务。

(七)推进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合理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生产力布局,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能级、功能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双修和韧性城市建设,城市内部山体水体和公园绿地等生态功能空间,提高植被覆盖率,大力建设各类雨水滞留设施。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闸水库除险加固、山洪沟治理、湖泊防洪综合治理和城乡排水防涝能力建设等工程,不断完善全市防洪减灾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

七、推动达峰行动方案实施

(一)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

紧密围绕国家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结合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六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对二氧化碳达峰目标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二)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

在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绿色化改造升级,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开展能效水平对标和能效领跑者行动,持续降低主要耗能产品单耗,推动重点产品综合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施二氧化碳减排示范工程,支持一批低碳转型项目。鼓励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绿色园区。

(三)强化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落实

压实各区县、省级以上园区碳排放达峰目标责任,组织各区县、省级以上园区有序开展碳达峰工作,进一步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强化碳排放达峰跟踪评价,确保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专栏6:碳排放达峰项目

在钢铁等行业实施二氧化碳减排示范工程,支持一批低碳转型项目。

鼓励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绿色园区。

依托林地湿地资源有效提升六安生态碳汇能力建设,提升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面积。

八、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全面围绕国家、省控制温室气体目标任务、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低碳试点、低碳宣传等领域相应工作。进一步完善市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责任清单,大力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优化“网格长”制度,健全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任务落实,完善常态化协作机制,制定“双碳”年度工作计划、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定期调度落实进展,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

(二)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本市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与省级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衔接。做好本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关部门相关领域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各相关规划目标一致。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联动,加大部门间协调配合力度,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联合评估。各区县相关部门全面配合市局开展相应工作,策划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加强财税、金融、价格、土地、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研究分领域、分阶段相应支持政策,形成整体合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加大投资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重点支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技术研发、产业创新、试点示范和创新能力建设等。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工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规划重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采暖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四)完善考核机制

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县政府。纳入到各市县、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保证规划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问责机制。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工作落实的总体要求,对各市县政府完成碳强度下降等约束性指标情况、有关任务与措施落实情况、基础工作与能力建设落实情况、气候变化试点示范进展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加强专项督查工作,研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奖惩制度,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五)强化基础保障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重点加强气候变化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领域的影响,气候变化监测预测,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工作,为后续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低碳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大对脱碳、零碳、负排放技术的研发与储备。充分调动各类媒体的宣传积极性,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节能低碳理念,加大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建立鼓励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激励机制,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创新参与形式。做好“全国低碳日”等宣传活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农业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安徽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