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8月31日,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印发《海口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落实海南省“清洁能源岛”建设要求,科学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推动构建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坚持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多场景开发利用太阳能,并配套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鼓励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商场、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利用建筑屋顶、外立面及相关附属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重点在江东新区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力支持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优化布局分布式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禁止新建独立小水电项目,研究发展海上风电,探索推进波浪能和温差能示范应用。鼓励支持氢能发展应用,支持引入先进制氢企业,加强氢能制取、运输、储存、利用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超前布局加氢基础设施。到2025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1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完成省下达目标。
稳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推进“源网荷储”集成优化和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强“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提高电网与发电侧、用户侧交互响应能力,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和多元主体的接纳能力。加快“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坚强双环网结构主干网架和高可靠性配电网。重点推进500、220、110KV等变电站工程,扎实推进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及自愈建设行动。稳步推进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加强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工业用电结构和方式,提高工业电能利用效率。推广综合能源站与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结合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体系,支持“储能+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站”创新试点项目。推进构建覆盖全市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和供配电服务保障。到2025年,全市电动汽车与充电桩配置比例达到2.5:1。
深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数字化转型、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智慧交通、生物降解材料、生态循环农业等绿色核心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展低碳零碳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推动储能、氢能、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系统等技术开展示范应用。充分发挥海口市可再生能源优势,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园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示范工程,提升终端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到2030年,碳封存能力进一步提高。
“清洁能源岛”创建示范工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海南省打造“清洁能源岛”。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场景建设,重点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集中式光伏。配套建设新能源发电储能项目,探索“共享储能”模式,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鼓励支持氢能发展和应用,依托海口市氢能中长期规划,促进本地汽车制造企业加快氢能汽车研发制造,适度超前规划加氢站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及电量比重、能源自给率、需求侧机动调节能力完成省下达目标。
全文如下: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口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府〔2023〕15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
《海口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十七届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口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31日
(本文有删减)
海口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2022〕27号)精神,科学有序推进海口市碳达峰工作走深走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持续放大海口省会优势,以结构优化为突破口,以机制改革为主抓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坚持全领域全生命周期降碳增汇“两手抓”,率先蹚出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力争在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前、作示范,为加快建设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齐升的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注入强大动能。
(二)战略路径
强化源头减碳、过程少碳、末端固碳闭环管理,推动陆地生态增汇和海洋生态增汇两翼齐飞,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交流,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人、处处、时时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实现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三量“齐升”,争当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
(三)基本原则
——全市统筹、科学谋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着力探索海口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新路子。科学规划部署重点任务,推动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科学精准、细化量化的硬指标、硬计划、硬举措,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与政策衔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争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优等生”。
——双轮驱动、提质增效。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建立有利于海口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奖惩机制和市场环境,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推进机制创新,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调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推进管理创新,系统谋划协同攻关体系,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要素等一体化配置。
——节约优先、全民参与。坚持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建立全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全民树牢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浓厚氛围。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在消费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增值、民生福祉优化。
——有序减碳,防范风险。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不把碳达峰变成“攀高峰”,推动“双碳”工作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坚持先立后破,健全预警机制,有效防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生的各种风险。
二、总体目标
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产业结构优质现代化、交通运输结构去油化、城乡建筑低能耗化、海洋和森林碳汇贡献、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低碳政策体系制度集成创新等方面,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展示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海口样板和靓丽名片。
到2025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力争全省领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牢基础。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8.3%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
到2030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和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安全高效清洁能源体系
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落实海南省“清洁能源岛”建设要求,科学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推动构建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坚持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多场景开发利用太阳能,并配套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鼓励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商场、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利用建筑屋顶、外立面及相关附属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重点在江东新区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力支持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优化布局分布式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禁止新建独立小水电项目,研究发展海上风电,探索推进波浪能和温差能示范应用。鼓励支持氢能发展应用,支持引入先进制氢企业,加强氢能制取、运输、储存、利用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超前布局加氢基础设施。到2025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1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完成省下达目标。
2.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
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合理控制石油消费,鼓励支持全市工业企业将原有燃油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建设美安、江东、桂林洋等调压站,打造多源多向、互联互通的天然气输配系统,研究落实新气源,提高供气能力,深化燃气管理体制改革,保障供气安全。有序发展气电,稳步推进海口气电项目建设,加快海口气电二期项目落地。支持建设分布式天然气综合能源站,在重点园区内发展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能源供给模式。有序推广液化天然气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由全市道路客运班车、重型卡车等逐步向船舶扩展。持续推进燃气下乡进村“气代柴薪”工作,逐步缩小城乡间的燃气利用水平差距,促进城乡燃气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5年,能源治理水平和能源结构显著改善。到2030年,能源消费结构更加清洁、高效,能源清洁转型基本实现。
3.稳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
推进“源网荷储”集成优化和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强“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提高电网与发电侧、用户侧交互响应能力,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和多元主体的接纳能力。加快“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坚强双环网结构主干网架和高可靠性配电网。重点推进500、220、110KV等变电站工程,扎实推进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及自愈建设行动。稳步推进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加强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工业用电结构和方式,提高工业电能利用效率。推广综合能源站与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结合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体系,支持“储能+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站”创新试点项目。推进构建覆盖全市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和供配电服务保障。到2025年,全市电动汽车与充电桩配置比例达到2.5:1。
(二)打造海口特色绿色产业体系
1.持续完善绿色低碳产业结构。
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区优势,全面推动海口绿色经济发展,强化以服务型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逐步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研究制定工业行业碳排放达峰路线图,推进传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现有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产业等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转变,实施生物医药、可降解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支持优势产业率先开展链式培育、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园区发展平台,培育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千亿级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平台、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确保重点用能企业全面落实能效标准与节能要求。压实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支持通过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改善、设备改进等实现二氧化碳低排放。积极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到2025年,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初步建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4%、40%、15%,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到2030年,绿色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绿色化水平再上台阶。
2.构建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严守生态底线,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全市旅游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创新低碳旅游形式,开发多样性低碳旅游项目。推动建设观澜湖、火山口、骑楼老街、府城历史文化街区等低碳景区,鼓励景区谋划建设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太阳能路灯等低碳基础设施。坚持梯次推进、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原则,注重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深度挖掘石山镇施茶村、新坡镇仁里村等村落民族民俗文化,建设一批低碳旅游名村。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场景,将旅游与医疗、康养、体育、文化相结合,推动旅游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展低碳旅游酒店,到2025年底,全市所有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
3.大力发展绿色现代服务产业。
推进绿色物流、绿色金融、绿色会展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传统服务业升档提级和新型服务业培育拓展,形成具有海口特色的绿色型服务业体系。融合绿色低碳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商贸物流、医药物流等与自贸港三大主导产业相协调的现代物流业,打造海口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压实海口循环包装试点工作,鼓励物流企业开展逆向回收,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促进邮政快递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创新物流产业绿色运营管理流程与运作模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物流路径,提高运输效率。探索打造绿色展会场地,实践“零碳”办会,聚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发挥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定位特色,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积极研发能源效率贷款、节能减排专项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打造绿色金融中心。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
4.壮大低碳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向海口国家高新区聚集,建设重大新药创制成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创新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准确把握智能化、绿色化大方向,重点发展专用芯片、电气设备、航天航空装备配套、海洋高端装备、智能物流及仓储装备等产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及绿色再制造业,重点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发展和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云龙产业园全生物降解产业聚集区,成为全省重要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海南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建设,推进吉利远程专用车投产下线,支持海马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开拓市场。重点围绕新型动力电池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全生物降解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大力发展高端软件、物联网、区块链、数字贸易等各类数字经济业态,加速培育千百亿级信息产业集群。探索发展氮化镓、石墨烯、新型合金等新型储能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新型航空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拓展数字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应用,加速电气机械和器材等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推进绿色发展,探索开展“零碳工厂”“智能工厂”试点,鼓励以齐鲁制药为代表打造高端智能加工制造中心。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25亿元。
5.做强做优热带特色生态农业。
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助力提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建设水平。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热带水果、花卉、蔬菜、畜禽等特色产业规模化集聚集群发展,建设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设农业全产业数字资源平台和数字“三农”服务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打造标准化数字田园试点工程,开展智能操控精准施肥施水,有效降低用量。推广“果沼畜”“菜沼畜”等生态循环模式,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实施轮作休耕、“一主多辅”种植模式,做好农业投入品回收再利用,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和水肥一体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探索新一代智能农业机械装备与特色经济作物的全产业链融合,增强农机装备精准作业能力。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6.深入挖掘海洋特色产业潜力。
组织实施海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产业地图,统筹优化全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海口市海洋经济朝集群化、平台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深化海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构建以海洋旅游业、涉海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三大产业为核心的海洋创新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海洋生物、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应用等新兴产业,建设海洋产业集聚区。实施“南海药库”开发计划,推进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压实东海岸增殖型海洋牧场示范基地建设,启动东海岸智慧养殖深水网箱项目,打造海洋立体智能监测牧场。发展特色休闲渔业,改造升级北港岛等渔港码头,打造海钓赛事基地。
(三)推进绿色宜居型城乡建设
1.打造滨海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将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规划城镇空间的产业与人口布局,实现适度集聚集约发展。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合理规划建设城市绿色空间、环城绿带、交通走廊绿化通道等,评估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碳减排效应,提升绿色城镇化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更新项目库,逐步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依托海口市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幅提升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水平。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总抓手,推动生态岸段和生态海域保护,实施海口湾、澄迈湾海口段、铺前湾海口段等保护和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协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进余热发电、垃圾综合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项目。积极开展海口国家高新区低碳园区、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低碳景区、海口石山镇施茶村碳中和示范区、近零碳机关、低碳校园等低碳示范区建设,建立各具特色的低碳示范体系,探索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有效路径。到2025年,至少完成3个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的创建。
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开展绿色建筑质量齐升行动,鼓励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和绿色生态小区,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发展向城市建设绿色发展转变。推动装配式建筑深入发展,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程度。积极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节能“新三步走”战略,鼓励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采用超低能耗技术。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监管,持续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建立重点用能建筑名录,促进重点用能建筑能耗水平实现逐年下降目标。全面推进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制造,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节能改造,逐步将建筑节能改造纳入基础类改造。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0%,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到2030年,全市新建建筑100%符合绿色建筑规范。
3.推动城市管理运行绿色转型。
强化海口市综合城市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实现各类要素数字化、虚拟化、实时可视可控,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助力城市绿色转型。推动城市道路桥梁、公共照明等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CIM平台集成创新应用,提升数据质量,赋能行业多元应用。在公用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产品,加大工程建设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疏浚土等材料以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积极引导居民合理用能、错峰用电用气,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到2025年,城市管理运行体系日趋精细化,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协调、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到2030年,基本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4.深入推行农村清洁化用能。
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行动,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消费电气化、配置智慧化,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节能环保灶具、电动农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等。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乡村配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电力供给结构,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引导新建农房执行节能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农房节能改造,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鼓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到2030年,电能成为农村用能的主要方式,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进一步提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8日,福建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泉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进工业绿色电力消费,推动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消费可再生能源。利用泉港、泉惠园区石化企业副产氢产能优势加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泉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燃料煤减量替代,鼓励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推动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消费可再生能源。“
作者:陈莎1陈岳浩1孙小琴1廖曙光2单位:1.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引用:陈莎,陈岳浩,孙小琴,等.碳基纳米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2):4349-435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9本文亮点:1.采用了纳米洋葱碳作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8日,广东怀集县人民政府印发《怀集县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5年,电网初步具备削峰能力,达到最高负荷3%,到2030年达到5%左右。增强电力供给侧灵活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开展新型储能电站示范及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项目
福建省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发布《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漳建设〔2024〕6号),详情如下: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印发《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等二十条措施,推动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详情如下: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住房和城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3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第一,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第二,协调发展扎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月3日发布《江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坚持长短结合,根据不同时期任务要求提出3个阶段目标:第1阶段是到2025年,建立省、市两级碳排放年报和省级快报制度,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碳排放计量、统计、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全省实施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4年,节能降碳大力推进,预计全年能耗强度下降3%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两新”工作方面,2024年前11个月,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3%。在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经验。资料显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绿能高地”。探索构建以风、光、生物质新能源发电为主体,以火电为基础,以储能为辅助,以电网为保障,加快构网型增量配电网建设,构建80%以上绿电
1月13日,云南楚雄州发布2024年第二批、第三批风电、光伏项目市场化竞争配置公告。根据公告,楚雄州列入云南省2024年第二批、第三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风电、光伏项目共计27个,规模合计209.75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分为12个标段,合计18个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风电项目:分为7个
据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统计,截至12月底,江苏省装机容量20409.26万千瓦。全省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8486.17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1.58%,占比同比提高6.99个百分点。其中,风电装机2321.4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1.37%,占比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光伏装机6164.71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0.21%,占比
1月11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云南院与缅甸GoldEnergy(金色能源)公司在缅甸仰光签署了缅甸曼德勒密铁拉1吉瓦光伏发电基地技术服务合同。金色能源董事长吴当凯、云南院总经理王宏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金色能源总经理杨鸿生与云南院国际事业部主任黄光鑫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同,在缅中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代表约
据天眼查显示,2025年1月9日,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董言乐,注册资本1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股东信
1月14日,海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光大环境以书面方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固废处理、光伏新能源、市政供排水、管道直饮水、农业资源化等领域通过股权合作、项目投资和产业合作等形式开展深入合作。合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1、强强联合,助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依托双方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资
1月14日,龙源电力发布公告称,本公司2024年12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6,728,882兆瓦时,较2023年同期同比下降13.07%。其中,风电发电量下降2.99%,主要由于公司项目所在区域12月平均风速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8.19%;本公司不再拥有火电控股装机,本月未产生火电发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月13日发布6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消息,分别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名李爱国、姜超为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唐学智任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赵晖任中国铁
根据印度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JMKResearchandAnalytics的数据,印度2024年新增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24.5GW,同比增长145%,创下年度新增容量的历史最高纪录,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98.4GW。新增装机包括约18.5GW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4.59GW的屋顶光伏和1.48GW的离网光伏,分别同比增长184.6%、53%和197%。其
1月9日,合浦县西场渔光互补一期光伏发电项目(闸口片区)开工仪式在合浦县闸口镇群珠村隆重举行,标志着这一生态友好型的新能源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合浦县西场渔光互补一期项目由中电华灯(北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闸口镇,规划用地面积约6246亩,项目于2024年1月
1月10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2024年12月公司及附属公司的发电量为1465.6吉瓦时,同比减少13.6%。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减少17.1%,中国太阳能项目发电量增加13.3%,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发电量减少20.8%,中国水电项目发电量增加63.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附属公司累计发电量约为1.91
1月10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根据通知,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重点强调以下监管工作:全过程监管国家重大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实。开展“十四五”能源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监管和总结评估,对各省(区、市)完成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情况进行
10月11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公司总部与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举行会谈。双方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战略合作,推进海南加快建设
10月10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答复关于支持黄南州融入全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建议的函,文件指出,关于清洁能源布局,1.海南戈壁基地。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大基地牵头单位按照新能源场址不占用沙化封禁保护区的原则(光伏均布局在沙地,风电可使用部分牧草地),优化调整了电源实施方案,特别是将560万千瓦
9月29日,海南省住建厅发布《海南省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标准》,该《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全文如下: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海南省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标准》的通知各市、县、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三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其他有关单位:
8月2日,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暂缓琼中县域内分布式光伏项目申报的通知。通知文件指出,为统筹琼中县域内分布式光伏有序发展,合理安排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设时序等,进一步摸清琼中县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和并网情况。结合琼中县实际,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琼中县发改委决定暂
6月17日,陵水黎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陵水供电局发布《关于暂停受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的公告》。公告指出,自2024年6月18日起,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暂停受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陵水供电局暂停办理入网初步意见。恢复受理备案时间另行通知。原文如下:
5月29日,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某央企下属公司因光伏项目未批先建,被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75.7712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该央企下属公司在未取得用地手续及规划许可的情况下,于2021年在千家镇擅自开工建设光伏发电站项目。因未办理林地占
5月14日,海南省工信厅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省发展改革、通信管理、工业和信息化及有关部门应当统筹布局陆上和海底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多元算力建设。支持数据中心采用大用户直供、分布式光伏等方式提
从达峰零碳官微获悉,近日,由海南合悦建设总承包的海南省琼中县23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本项目位于海南省琼中县,共涉及10个城镇区域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对助力推动海南省绿色能源发展,改善生态、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据悉,项目总装机23MW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经计算该项目建成之后
4月11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表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的实践地主要是基于海南的两大比较优势,一个优势是温度、深度、维度和绿色这“三度一色”自然的禀赋,第二个优势是自贸港的政策和开放红利的加持的优势。具体来说,我们在打造新质生产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经海南省东方市人民政府批准,东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1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块位于东方市八所镇园区七路南侧、创新路东侧,总面积20001.89平方米,地块用途为二类工业用地。出让地块的起拍价为636万元,竞买保证金636万元。根据拍卖出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8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海南省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2024年,海南共安排省重大正式项目295个,总投资77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55亿元。其中,竣工项目54个,总投资7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亿元,占11%;续建项目168个,总投资39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6亿元,占54%;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