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截至7月19日,已有55家光伏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1家企业业绩预喜,预计上半年将实现净利润预增、续增,甚至扭亏;20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实现翻倍增长,更有甚者最高连翻12倍之多!
从总排名来看,55家企业中,TCL中环以44.8亿元的净利润最低预测值排名净利榜榜首,亿晶光电则以1255%的最高预测值排名净利涨幅榜榜首。(榜单附于文末)
从产业链细分领域来看,原材料与辅材企业一改前两年的鼎盛局面,净利出现走低态势;电池组件企业再度翻红,光伏逆变器及设备企业满载而归,零部件与电站企业则喜忧参半。
原材料&辅材:75%净利润下跌,首亏出现!
纵观光伏产业链价格的过往历史数据,上游原材料价格自2020年5月底到2022年12月上旬都始终保持超高位运行,历时将近两年半,期间硅料价格一度冲至30.5-31万元/吨,涨幅约4倍。价格优势之下,全产业链接近70%利润被硅料硅片企业揽入囊中,业绩表现始终“力压群雄”。辅材企业亦受益于原料涨价带来的成本推动,以及下游客户扩产需求而赚的盆满钵满。
进入2023年后,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产能过剩的后果日渐显现,多晶硅、硅片价格15连降跌破企业平均生产成本,下游厂商持币观望,市场需求萎缩,原材料及辅材企业收益被迫走低,经营业绩下坡。
在统计的55家企业中,上游原材料以及光伏辅材企业共计8家,其中2家预计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6家预计净利同比下滑,占比达75%。
原材料企业中,业务涵盖硅棒、硅片的京运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下滑70%~90%,预计实现净利3883万元~1.165亿元。京运通表示虽然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但第二季度受行业变化、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新材料业务的硅片产品销售单价出现下滑,对公司新材料业务的净利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再观另一家硅片巨头TCL中环,尽管净利润预计增长53.57%~60.42%,但其也在报告中直言“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对经营成果产生压力;产业链竞争博弈剧烈,对市场环境及经营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辅材企业共有秀强股份、鑫铂股份、苏州固锝、赛伍技术、乐凯胶片、鹿山新材6家企业发布业绩预告,除鑫铂股份净利预计正增长外,其余5家均有预减预警,鹿山新材甚至出现首亏。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背板企业赛伍技术称,主因是光伏材料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硅料、硅片等光伏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二季度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下游组件厂呈观望态势,控制组件产量,导致行业层面胶膜采购量减少,胶膜价格走低。降幅最大的鹿山新材则表示由于公司太阳能光伏版块产能增加,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抢夺大客户订单,对价格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导致毛利率降低。
电池&组件:57%净利翻倍,最高涨幅1255%
尽管上游硅料、硅片企业吃了“产能过剩”的苦果,但电池组件企业却迎来翻身时机。统计内共有14家电池组件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11家净利预增、3家预减。
具体看净利预增企业,亿晶光电位居净利润涨幅榜榜首,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086%~1255%。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则以42亿元~49亿元、36.6亿元~40.6亿元分居该环节净利润排名第一、第二。
分析14家企业业绩预增原因不外乎:一是上半年全球下游市场需求总体向好,新增装机持续增长带动电池组件产品满产满销;二是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降低,使得电池组件环节盈利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三是电池组件企业新产能释放,交易能力提高。
而在业绩不甚理想的宝馨科技、海源复材、ST中利公告中,净利预减原因也多在于自身加大产能投资、承接业务调整,与以往的产业链价格压力传导不甚相关。
逆变器&光伏设备:净利润100%全线飘红!
55家企业中,光伏逆变器、光伏设备企业堪称最大赢家,不论是价格博弈的2020-2022年间,还是P/N技术迭代的当下,这两大环节企业业绩表现始终稳定“飘红”。
在已发布业绩预告的5家光伏逆变器企业中,德业股份以13亿元~13.8亿元净利润、188.58%~206.34%同比涨幅排名第一。储能业务增长是逆变器企业业绩向好的主要原因,德业股份表示,2023年上半年,亚非拉地区户用储能市场需求持续爆发式上升,公司户用储能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应用于小型工商业场景的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业务销售规模扩大,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
而在已公布业绩预告的10家光伏设备企业中,晶盛机电预计拿下净利第一,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0.52亿元~22.93亿元,同比增长70%~90%。报告期内,晶盛机电围绕“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双引擎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装备+材料”的协同产业布局,创新光伏设备、延伸半导体高端装备产品布局的同时,加速推进新一代金刚线等先进材料以及精密零部件业务扩产,实现了业绩向好。
设备环节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欧晶科技,同时也是增幅总榜第三名,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净利润3.85亿元~4.26亿元,同比增长318.05%~362.57%。欧晶科技表示,上半年受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及原材料上涨因素影响,市场上石英坩埚价格普遍上涨,公司对石英坩埚产品价格进行了相应的向上调整,同时受下游客户硅片大尺寸化的影响,公司销售的大尺寸石英坩埚数量及占比不断增大,相对于小尺寸石英坩埚,大尺寸石英坩埚价格较高,石英坩埚业务毛利率提高,带动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除上述环节之外,光伏支架企业清源股份、意华股份发布了业绩预告,清源股份在海外市场收入增长与规模效应作用下,净利预增,涨幅251.59%~321.91%;意华股份则由于在美生产基地尚处建设期,产能未释放、美国订单推迟等因素,净利预减。
而在16家电站企业预告中,在建风电光伏项目陆续投产发电,以及原有已发电项目结算电价有所上涨是业绩预增的普遍原因,限电率增长、水电站收入降低则是拉低企业整体业绩的主要原因。
以下为55家光伏上市公司2023年H1预计净利润总榜、预计净利润涨幅总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4日,上海电力发布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根据公告,上海电力董事会同意由公司所属子公司上海电力(马耳他)控股有限公司以不高于3543.12万欧元的股权对价收购项目标的公司70%股权,并以动态含税总投资不超过18034.79万欧元实施希腊Domokos26.6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公
5月14日,大唐新能源发布2025年4月发电量公告。根据公告,4月,大唐新能源及其附属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383,053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15.47%。其中,完成风电发电量3,012,982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16.68%;光伏发电量370,071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6.52%。截至2025年4月30日,本集团
近日,三峡新能源挂牌转让长垣市云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该公司为三峡新能源与北京清云能源集团各自持股50%,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风力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风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3日,福建省工信厅发布一则项目信息变更公告。公告显示,福州新福兴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8000万平米太阳能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原拟在福州市福清市建设2条1200t/d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现因技术迭代进步及市场需求升级,福州新福兴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来拟建的2条1200t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5月9日,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宁波富达此前拟以现金方式通过股权受让或增资的方式,取得宁波晶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鑫材料”)不少于45%股权,同时晶鑫材料的股东侯小宝通过向上市公司委托或让渡不少于6%表决权的方式,保证上市公司拥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9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6次审议会议公告,公告显示,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酉立智能)IPO将于2025年5月16日上会审议。据了解,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主要从事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
一、市场成员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9家,其中发电企业579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2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60家,一体化项目2家,1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
5月9日,迈为股份发布《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公告表示,本次拟参与询价转让的股东为苏州迈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出让方”)。出让方拟转让股份总数为5,567,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0%(公司股份总数278,396,492股,已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本次询价转让不
5月12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记录表。活动中,中节能太阳能表示,136号文明确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标志着光伏发电行业向市场机制驱动的充分转变,从长远来看,亦有利于推动光伏行业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推动新
近期,国家电投、广州发展新能源、广东省电力开发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2018年5月中央研究院与南昌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7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RMB39/KG,跌幅为1.27%;N型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为RMB37/KG,变动幅度为-1.33%。N型颗粒硅人民币价格下滑至RMB35.5/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略有变动,为US$18.2KG。N型183单晶硅片人民币最新价格掉落至RMB1.02pc,较
硅料四月硅料产出约10.2万吨。截止四月底,硅料环节面临的困境仍为高库存影响。虽然整体硅料库存略有减少,但主要消化来自拉晶环节自身硅料囤货消纳。买方采购节奏放缓至五一节后,因此硅料库存仍主要集中在硅料厂家自身手上,四月硅料厂家面临整体价格有价无市,新签订单落定难度较高。如此困境之下,
5月8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承压下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1元/片,周环比跌幅9.82%;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2元/片,周环比跌幅13.85%;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35元/片,周环比跌幅7.53%;P型
5月8日,集邦新能源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9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7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交易状况:本周硅料交易维持缩量态势,拉晶厂报价已击穿大部分料企生产成本水位,大部分料企对过低报价的接受程度有限。供需动态:5月硅料
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有限、部分小单成交,块状料价格下滑较快,主要原因在于下游仍持续下探价格,影响拉晶环节持续放慢采购节奏,原先五一节后商谈出现推迟,新单小部分成交贴近买方要价约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以主流厂家供货为主,本周小批量成交,整体价格区间持
5月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光伏供应链价格。价格说明公告:●五月起取消P型硅片、PERC组件人民币及美金价格公示。●电池片取消PERC人民币价格公示。区域组件价格区调整:●印度方面,本地产制组件更改为TOPCon产品,并取消中国输出售价。●美国方面,取消公告PERC组件价格,并增加本地产制TOPCon
本周棒状硅企业暂无成交。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环比下降2.70%。本周棒状硅市场僵持博弈,企业基本无成交。目前下游基本已经没有集中采购时期,多为按照生产节奏择期少量补库。目前光伏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再度呈现下降趋势,下游企业对于原料成本控制越发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7日最新报价,硅料价格整体下滑。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39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7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6元/KG掉落至35.5元/KG,跌幅为1.39%。本周N型182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1.02元/片,和上一周的1.05元/片相比下跌了2.86%;N型210单
5月1日,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最新光伏供应链价格情况。价格说明InfoLink公示价格时间区间主要为前周周四至本周周三正在执行和新签订的合约价格范围。现货价格主要参考超过100家厂商之资讯。主要取市场上最常成交的「众数」资料作为公示价格(并非加权平均值)、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多晶硅美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日前,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布。报告期内,企业营业收入608,160,615.73元,同比下降39.50%,主要系太阳能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42,725.22元。此外,公告显示,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强的影响,亿晶光电常州基地5GWPERC电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锦浪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浪科技营收1,517,642,435.90元,同比上涨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03,647.78元,同比大涨859.78%。
4月29日,泉为科技发布系列公告,其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96,175.83元,同比减少6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8,468.13元,同比增加13.29%。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近日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59,591,875.72元,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6.8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受光伏市场影响,虽然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上年环比有所上升,但与上年同期比较仍处于低位,因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近利润5,049,424.71元,同比下降58.25%。营业成本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5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美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4%;实现扣非净利润9329万元,同比下降93.91%。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的原因,美畅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