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14日,美畅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1-6月业绩预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0亿-9.1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30.59%至36.59%。
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报告期内,下游新增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电镀金刚石线市场需求旺盛,带动公司2023上半年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一贯坚持的降本增效工作,使公司整体经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扩充产能的同时积极开拓下游客户,实现产品销量稳步提升,主营业务盈利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2023年第二季度光伏硅切片用碳钢金刚线销量2,809.32万公里,较第一季度增加13.20%,销售均价37.09元/公里,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第二季度光伏硅切片用钨丝金刚线销量 341.04万公里,较第一季度增加63.12%,销售均价66.21元/公里,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伴随光伏行业步入洗牌“深水区”,各环节企业承受的压力持续攀升,生存难度系数剧增。在此背景下,光伏企业人事变动愈加动荡,企业期望借助高管人事调整,重新部署谋划新的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突破。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有41家光伏企业发生108次人事调整,相较2023年提升35%,其中4
12月18日,美畅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补选非独立董事的议案》。经公司控股股东提名推荐,并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慎核查,董事会同意补选赵新卯先生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任期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赵新卯先生
11月18日,美畅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吴英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辞去董事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并辞去公司下属各子公司的任职。吴英的辞职自2024年11月18日起生效,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任何职务。截至公告披露日,吴英直接持有2.3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60%,仍为公司的控股
11月4日,美畅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发布,关于公司自产母线产能情况以及下一步钨丝母线的扩产计划,美畅股份介绍,随着成材率的上升,公司投资自建的100万公里钨丝生产线的实际产量已经超过100万公里/月。经过一年多时间在钨丝母线生产方面的探索,公司在工艺和设备方面进行很多的创新和改造,在传
10月24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8.92亿元,同比下降4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2亿元,同比下降79.72%。具体来看,美畅股份前三季度成本端营业成本约14.27亿元,同比下降3.11%,费用等成本约1.37亿元,同比下降27.63%。
10月9日,美畅股份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到目前募投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在项目投资总额、内容均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决定将美畅产业园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期截止时间由2024年12月延长至2026年12月。公告指出,美畅产业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地点、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部分实施地点均在西安
8月29日,美畅股份接待了国信证券、易方达基金等多家机构调研,就公司2024年半年度整体经营情况,以及公司在扩大销量、提升市占率、降本增效、持续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与投资者进行交流。美畅股份表示,自从钨丝出来后,碳钢线也在非常积极的自我革新,特别是我们在母线的上游,将盘条阶段纳入产品的创
3月14日,美畅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提名吴英先生、柳海鹰先生、郭向华先生、周湘女士为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意提名杨建君先生、林峰先生、李彬先生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根据公告,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现任董事贾海波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9,368,272股。董事会变更选举后,贾海波
11月16日,美畅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认购深圳纳弘熠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19.71万元,出资占比为5.82%,其余2880.2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公司本次以自有资金参与深圳纳弘熠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是基于整体的发展战略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延续发展投资战略目标,探索外
10月9日,美畅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13.7亿元-14亿元,同比预增33.23%-36.15%。报告期内,受益于光伏行业整体较高的景气度,下游硅片市场对电镀金刚石线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1-9月,公司电镀金刚线销量超过9200万公里(其中钨丝线销量突破800万公里),总销量较去年
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黄金赛道”之下,光伏主产业链令人耳熟能详,并且也是光伏明星企业扎堆的领域。事实上,支撑主产业链,原料及辅料领域同样藏龙卧虎。1、工业硅——合盛硅业多晶硅乃晶硅电池组件的原材料,而多晶硅制造,原材料占比40%以上,主要以工业硅和三氯氢硅为主。硅基帝国则是
宇晶股份公告称,近日与海外某光伏企业(以下简称“买方”)及国内某企业(以下简称“承包商”)签订三方《采购与服务合同》。以三方签署的《采购与服务合同》为基础,公司近日与承包商签署了《采购合同》,公司作为分包商向承包商销售切片机等生产设备及金刚石线生产线,合同金额约人民币4亿元(含税)
10月9日,宇晶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海外某光伏企业及国内某企业签订三方《采购与服务合同》。以三方签署的《采购与服务合同》为基础,公司近日与承包商签署了《采购合同》,公司作为分包商向承包商销售切片机等生产设备及金刚石线生产线,合同金额约人民币4亿元(含税)。根据公告,因本次合同部
当前,光伏产业处于周期性低谷,企业IPO之路也变得愈发艰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8家光伏企业冲刺IPO,但截至目前仅有艾罗能源、西典新能、许昌智能、汇成真空、永臻股份5家成功上市,21家企业处于上市辅导、问询、过会等不同阶段,12家企业宣布终止。从主营业务来看,9家企业的主业集中在硅料
“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让光伏产业前程似锦,更让其一跃成为近五年最受资本追捧的投资热土之一,这一点从前两年轰轰烈烈的光伏上市潮便可见一斑。据北极星统计,仅2021-2022两年间便有24家光伏企业成功敲钟上市。然而,资本市场瞬息万变。2023年,证监会“8·27新政”出台,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3月28日,岱勒新材发布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809.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5.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57.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7%。报告期内,公司业绩驱动
2月25日,岱勒新材发布2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岱勒新材表示,目前金刚石线产能在600万公里/月左右,为降低投资以及制造成本,公司今年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基地资源,以技术提升方式为主来提升现有产能,预计可提升至800万公里/月左右;在钨丝金刚石线方面,钨丝母线自制是24年的重点推进
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石英砂的当前产能是多少?预计什么时候能扩产到3万吨?1月8日,岱勒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高纯石英砂产能5000吨/年;今年预计先扩到1.5万吨/年,明年扩到3万吨/年。值得一提的是,岱勒新材主营业务是金刚石线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金刚石线主要用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有消息称,1月3日,江苏聚成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成科技”)在江苏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这意味着聚成科技将再次向IPO发起冲击。2022年,聚成科技曾在深交所创业板谋求上市,彼时,聚成科技计划在深交
1月2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2024年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经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共包含14个光伏项目,建设内容涵盖多晶硅、金刚石线、光伏电池封装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以及光伏电站多个环节。
10月9日,美畅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13.7亿元-14亿元,同比预增33.23%-36.15%。报告期内,受益于光伏行业整体较高的景气度,下游硅片市场对电镀金刚石线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1-9月,公司电镀金刚线销量超过9200万公里(其中钨丝线销量突破800万公里),总销量较去年
9月7日,深交所公布关于终止对绍兴拓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邦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这也成为继聚成科技、原轼新材、华耀光电之后,今年第四家终止IPO上市的光伏企业。回顾拓邦新能创业板IPO历程:2022年12月27日,深交所于受理了拓邦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
1月24日,TCL中环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为82亿元到8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对于2024年的业绩变动,TCL中环在报告中阐述了原因:报告期内,全球光伏装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但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失衡,产品销售价格持
10月31日,三峡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7.6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归母净利润50.93亿元,同比下降6.3%;扣非归母净利润50.89亿元,同比下降4.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42.39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收入67.01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
10月30日晚,光伏龙头晶澳科技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净利润环比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和盈利修复能力。根据报告,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近4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优化,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流入;电池组件出货量创新高约57GW,同比大幅增长超51%
10月29日晚间,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林洋能源”或“林洋”或“公司”)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66亿元,同比增长约8.76%,归母净利润9.10亿元,同比增长约6.95%。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约17.03亿元,同比增长约10.63%,归母净利润约3.12亿元,同比增长约15.4
10月16日,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国投电力境内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559.13亿千瓦时,上网电量546.50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2.46%和12.79%。2024年1-9月,公司境内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332.7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299.09亿千瓦时,与去
8月31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386.01亿元、1,942.62亿元和27.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5%、1.11%和4.67%,整体呈现出动能更强、韧性更足、质效更优的全新局面。此外,上半年新能源与综合
8月30日晚,晶澳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其中,受益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同比大幅增加高达59%,创历史新高。另据第三方统计,位居行业第二位,市场波动前提下,展现出充分的竞争优势和韧性。截至2024半年度,晶澳科技全球累计光伏
8月29日,隆基绿能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正式揭晓。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29亿元,硅片出货量44.44GW(对外销售21.96GW);电池对外销售2.66GW;组件出货量31.34GW。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市场适应力。全球光伏市场持续增长,新兴市场成为新引擎2024年上半年,全球
8月23日,大唐发电2024年半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大唐发电实现营业收入583.1亿元,同比增长0.19%;实现净利润31.08亿元,同比增长104.85%。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