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其中,产值超过千亿元城市有5个,分别是常州、盐城、无锡、合肥、包头。
产值接近千亿城市有4个,分别是苏州、义乌、嘉兴、滁州。
产值在百亿以上并计划在几年内达千亿元城市有3个(仅统计3个具有代表性城市),分别是乐山、西宁、曲靖。
纵观以上城市,受地理位置、发展时期等因素影响,在产业链上下游等环节都有倾向,比如常州、盐城、苏州、无锡、义乌等东部沿海城市,产业链主要在中游电池、组件、逆变器等环节,包头、乐山、西宁、曲靖等中西部城市,则是上游光伏硅材料的重要投资区域。
不少城市还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比如常州集聚了光伏产业链90余家规上企业,涵盖除硅料外的所有生产制造环节;苏州共有光伏规上企业127家,形成从上游硅料技术研发、中游组件生产制造,到下游电站开发的完备产业链;西宁初步形成多晶硅、单晶硅等原材料制造—切片、电池、组件中间各环节产品生产—石英坩埚、逆变器、铝边框等配套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光伏产业链条。
同时,这些城市或借助先发优势,或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或培育带动性强的“链主”企业,或吸引一批行业知名龙头企业,在这些城市建设生产基地。
华东地区“一超多强”
从当前光伏产业链分布情况来看,主要聚集分布在三个地区:一是产业链完备及具备先发优势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华东地区;二是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前沿内蒙古、青海、宁夏等西北地区;三是靠近上游原料产地和绿电资源丰富的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
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凭借地理优势、政策支持、产业集聚效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虹吸了大量优质企业,成为光伏企业寻求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首选地,其他地区很难撼动这些产业链扎堆的城市。
具体来看,江苏光伏产业产值最高,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江苏规上光伏企业创造产值6159.24亿元,硅片产量114.67GW,占全国32.12%;电池片产量124.91GW占全国39.28%;组件产量127.58GW,占全国44.19%。
浙江光伏产业体系发展也较为完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光伏规上企业184家,总产值2498.6亿元,同比增长64.9%;光伏组件产量98GW,占全国产量的33.9%,电池产量75GW,占全国产量的23.6%。
安徽的光伏同样亮眼,2022年,安徽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54.9亿元,全省光伏电池产量超28GW,光伏组件产量约66GW,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超80GW、光伏玻璃日融化量达到4.2万吨、产能占全国57%。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新一轮的光伏行业规模扩张情况下,西北、西南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正迅速缩小,其中,云南计划2024年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四川计划‘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规模达3000亿-5000亿元、宁夏规划2030年光伏实现年产值约3380亿元、山西力争到2025年,光伏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头部企业“一路向西”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上游包括硅料、硅片等原料及加工;中游主要为构建光伏电站所需的电池片、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下游为光伏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光伏电站的搭建、系统集成与运营。
具体到各环节分布情况,尽管各个区域都在致力于打造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但不同环节还是呈现一定聚集特点。
硅料环节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等西北地区,2021年新疆、内蒙古两地多晶硅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2%、
电池、电池组件环节在全国各个区域皆有分布,但主要聚集地在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
主要原材料及辅料,浆料、胶膜、背板、玻璃产地更为集中,大部分聚集在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
从头部企业的产能布局来看,几乎所有头部企业在全国各区域以及海外皆有布局,尤其是TOP组件企业均为一体化布局,生产基地分布在全球多个重点地区。
譬如,隆基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云南、宁夏、江苏、陕西、浙江,海外基地布局在古晋和越南;晶澳生产基地基地分布在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内蒙古、安徽、云南、越南、马来西亚;晶科产能分布在四川、新疆、安徽、浙江、云南、江西、越南、马来西亚和美国;天合光能的制造基地分布在江苏、浙江、青海、越南、泰国。
头部企业“一路向西”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下,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不断向西部聚集,向西部拓展,通威、隆基、晶科等光伏龙头企业除了对本省的投资之外,在全国的布局也偏重西部地区。比如,今年上半年,各大光伏巨头纷纷宣布大手笔的扩产计划,不少新增产能都落户西部地区。
这些西部城市原本就是上游光伏硅材料的重要投资区域,随着中下游企业落户和项目落地,西部将从产业链上游材料为主的格局,逐渐向下游延伸,产业聚集、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硅业分会公布光伏玻璃价格,光伏玻璃价格持稳。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4月23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RMB40/KG,跌幅为2.44%;N型致密料人民币价格从RMB40/KG掉落至RMB38/KG,变动幅度为-5%。N型颗粒硅人民币价格下滑至RMB37/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有所变动,最新价格为US$18.5KG。N型183单晶硅片人民币最新价格掉落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拟终止募投项目“年产4,000万平方米超薄光伏背板玻璃深加工项目”,将该项目暂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3,746.29万元(含利息及闲置募集
记者27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
近期,随着光伏“抢装潮”节点的临近,终端需求冷却,光伏产业链价格随之呈现回落态势,从硅业分会及第三方机构近期公布的价格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连续下行趋势。其中,多晶硅价格已连续两周价格下调,而硅片则出现三连降。多晶硅环节,继上周硅料价格出现小幅下滑后,本周多晶硅现货市场鲜少成交
4月24日,TrendForce集邦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环节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7元/KG。交易状况周内,多晶硅市场看跌情绪浓厚,下游拉晶厂对硅料报价接受程度有限,买涨不买跌逻辑,叠加后市需求减速,多晶硅
4月24日,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最新光伏供应链价格情况。价格说明InfoLink公示价格时间区间主要为前周周四至本周周三正在执行和新签订的合约价格范围。现货价格主要参考超过100家厂商之资讯。主要取市场上最常成交的「众数」资料作为公示价格(并非加权平均值)、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多晶硅美
4月23日,能辉科技发布2024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同比增长85.74%;实现归母净利润5254万元,同比下降9.7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862万元,同比下降9.7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同比下降10.26%。财报指出,相较于2023年年末,报告期内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
4月23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价格说明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4月23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40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跌幅为5%;N型颗粒硅报价从38元/KG掉落至37元/KG。本周N型182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大幅下跌,最新价格为1.1元/片;N型210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从1.5元/片下滑至1.45元/片
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4%,行业总产值超过1.75万亿元。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众多城市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一批以光伏制造为主导的千亿级产业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的统计,光伏制造业产值
如果现在问一声中国的“光伏之都”在哪儿,可能会有七八个城市按下抢答键。双碳目标的号角下,循着风口蜂拥而至的,除了站在“台前”的企业,各地政府也展现出极大投资热情,“抢项目”、“抢人才”,一场关于“光伏之都”的角逐悄然开场,背后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台前”的光伏企业们。扎堆长三
光伏巨头组团“瘦身” 迎分布式电站井喷欧债危机的持续,欧美“双反”的威逼。导致中国1/3光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多家企业倒闭,以多晶硅为例,自2011年9月以来,国内80%中国企业已停产。从人人追捧的朝阳产业变成如今的“弃儿”,中国光伏企业备受煎熬。为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用尽浑身解数,无奈市场一步步倒逼, “瘦身”成为国内光伏企业首善之道,也是企业为了存活下来所采取的权宜之计。撇开目前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和高库存的上游制造环节,组团进军光伏电站
2012年11月27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一篇“广西‘光伏之都’造假员工领月薪表演上班”不仅将当下处于风口浪尖尖的中国光伏产业再一次置于镁光灯下,也让广西兴安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小县城进入人们的视野。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四五年前,兴安的光伏产业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一家光伏企业。近年来,兴安县把强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宣传号称太阳能光伏之都,要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得到了广西主要领导表扬,夸赞兴安县“‘无中生有’搞起了光伏产业城”。现在,无论是走高速
让导致“政绩破产”的相关负责人受到严肃追责,类似“骗子做片子”式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骗局才不会重演无论是从高速经湖南进入广西兴安县,还是从桂林市进入兴安县,公路两旁都可以看到“打造太阳能光伏之都”的巨大广告牌。不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里却充满骗局,虽然所有公司停产日子多,但是每逢有领导来视察时,总会有附近农村的临时工被招来穿上统一工作服,装模作样地做“硅片”,连工人们也忍俊不禁地戏称,这是“骗子做片子”。临时工“表演上班&rd
近年来,为繁荣市场,发展经济,许多地方搞起了产业城,如服装产业城、物流产业城、光彩产业城,电子产业城等等,其名目繁多,不一而足。11月27日,有媒体称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疑以光伏之名圈地,雇人领月薪表演上班。对此,兴安县官方27日晚间回应,2012年该县光伏产业运行确实不稳定,但目前已在新一轮行业整合中蓄势待发,并已签署新订单。据兴安县官方介绍,2008年底,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光伏产业处于低谷之际,兴安县抓住机遇,引进北京中联科伟达公司,开启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引进仅半年时间,就建成了当时广西区内唯一的两条电池片生产线。4年间,兴安的光伏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打造太阳能光伏之都!”无论走高速从湖南进入广西兴安县,还是从桂林市进入兴安县,扑面而来的是公路两旁矗立着的几块内容相似的巨大广告牌,非常显眼。让人感觉立即就能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四五年前,兴安的光伏产业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一家光伏企业。近年来,兴安县把强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宣传号称太阳能光伏之都,要打造千亿元光伏产业园,得到了广西主要领导表扬,夸赞兴安县“‘无中生有’搞起了光伏产业城”。当前,在全世界太阳能光伏产能严重过剩的窘境下,该县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果真能逆流
由于债务危机从欧洲向美国蔓延,美国的“双反”,全球产能过剩,导致全球光伏市场风声鹤唳。2012年,正如玛雅文明的预言一样,光伏企业进入“寒冬”。曾经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Q-Cells的陨落更是给摇摇欲坠的光伏行业当头一棒,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光伏破产企业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内外其他的光伏企业也禁不住“寒冬”的袭击,无奈宣告破产。为此,小编总结了2012年光伏破产企业(中外篇),以飨读者。中国黑龙江宝利光伏科技破产5月16日,绥化市宝利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被当地法院查封,这家曾经被视为
一、宝利光伏破产中晶、龙晶等9家企业难逃厄运绥化新安的境况并不是最糟的,光伏行业整体面临寒冬的情况下,更极端状况已经在同一个产业园区上演。一路之隔的绥化宝利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一个半月之前名义上破产,并被当地法院施行了财产保全措施,而这两家企业之前被认为是整个绥化市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希望。建设光伏城的梦想正在各地开花,谁将笑到最后,一切还是未知数。梦想黑龙江省绥化市区南行5公里,道路两侧,一边还是在这个时节东北农村常见的墨绿色农田,一边却已经挺立起了一栋栋现代化厂房。传统农业种植与现代光伏产业基地,突兀却又自然地遥相呼应之下,一个全国粮食基地市在创
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遭遇“寒冬期”,而如今被看好的2012年,光伏产业又是一片狼藉,美国“双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各国政府大幅削减光伏补贴……这一连串噩耗对光伏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全球如此萎靡的传统光伏市场,老牌欧洲光伏市场主导地位岌岌可危。寒冬的持久“眷念”,致使光伏企业终究难以支撑,纷纷宣布破产,以下是近周破产倒闭的光伏企业。abound solar1.薄膜光伏制造商NovaSolar宣告破产薄膜制造商NovaSolar已于近日按照美国
11月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开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的答复。该答复针对农工党临沂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光伏制造示范区打造临沂新能源增长极的建议》。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2024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光伏(储能)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亿元,同比增长8.3%,随着曜灵时代、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称以大型电站、分布式发电、智能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拓展市场。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完善产业布局、扩大省内配套,扶持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上下游配
近日,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获悉: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4%,行业总产值超过1.75万亿元。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216.88吉瓦,同比增长148.1%。其中受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等拉动,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110吉瓦、占比超过
1月22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发布2024年包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着力实施晶硅光伏产业提升行动,在抢占行业制高点上奋力争先。坚持全产业链思维,加快发展壮大下游产业规模和能级,让更多上下游企业化点为珠、串珠成链,努力打造全国晶硅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城市。做大“世界级”的产业
近日,江西省发布《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和《江西省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指出以宜春、新余、上饶等为主阵地,壮大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等产业集群规模实力。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渐明。仅7月以
(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目前中国的平均电价,始终在全球保持较低的水平。”6月27日,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新领军者年会“通力合作,促进能源转型”分论坛上掷地有声地说道。也许有很多在2021年之后涨电价(因为发改委下发1439号文,取消目录销售电价)的用户并不会赞同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十项“重大工程”,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期转强,实现开门稳、开门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速11.7%,位居金华第二、十七强县市第二,分别高于金华和全省10.5和8.
2月20日,浙江嘉兴投资促进中心发布浙江嘉兴市光伏产业链提升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光伏产业链累计完成投资力争达到200亿元,投资内容涵盖光伏电池及组件、逆变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制造,持续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力争再新增2000MW以上。到2025年,光伏产业链规上产值规模突破1000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3月,四川乐山硅料产量3.16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6%,占全国产量的19%;硅棒产量2.3万吨;切片产量2.7亿片;实现晶硅光伏产值118.36亿元,同比增长355.3%。据悉,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已有5家通过直接或参股方式落户四川乐山,已形成11.3万吨硅料、32GW拉棒切方、10GW切片生
中车时代电气曲靖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中车时代电气第一个新能源异地工厂正式落户“世界光伏之都”!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李石松,中国中车集团副总裁余卫平,云南省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先祥,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卫东,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会泽县委书记谭力华、华电云南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