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光伏企业一季度业绩密集发布,作为新能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之一,光伏企业交上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目前已有46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公告。其中,硅料/硅片企业6家、电池组件企业9家、光伏逆变器企业7家、设备企业10家、辅材企业9家、电站企业6家。
概括来看,46家企业营收总额超2947亿元,其中,达到百亿级别的光伏企业有9家,分别为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特变电工、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浙江中拓等。其中,浙江中拓、通威股份、苏美达位列一季度营收排行榜前三甲,分别为432.7亿元、332.4亿元、310亿元。(营收总榜附于文末)
净利润方面,44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占比约93.6%。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光伏企业共7家,分别为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协鑫科技、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及阳光电源。其中,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协鑫科技位居净利润排行榜前三甲,分别为86.01亿元、47.24亿元、40.9亿元。(净利润总榜附于文末)
整体来看,一季度光伏市场开局火爆,行业需求爆发叠加产业链价格下降,推动各个环节企业利润改善,光伏上市企业业绩表现良好。
硅料&硅片
分环节来看,硅料、硅片环节已有6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除弘元绿能营收下降以外,其余5家企业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上涨。
2023年一季度,硅片和硅料企业产能大幅释放,市场供需面基本平衡,硅料硅片价格也随之降温。根据硅业分会价格跟踪,截至3月末,多晶硅价格较已较去年同期下跌16.48-16.7%,硅片价格下跌4.48%-7.45%。
在此情形之下,企业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放缓。具体来看,硅料企业一季度营收平均增速为35.57%,硅片平均增速约为18.2%。其中,通威股份营收同比增速最快,一季度营收总额为332.4亿元,同比增长34.67%;隆基绿能以283.2亿元总营收排名第二,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从盈利能力来看,硅料企业一季度盈利平均增速为59.04%,硅片平均增速约为18.2%。其中,京运通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季度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3298.13%,位居第一;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分别以65.59%、60.1%的净利增幅位排名第二。
电池&组件
电池、组件环节已有9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8家实现盈利。
一季度受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带动,电池、组件企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受益于上游硅料价格下跌,行业利润分配逐步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电池企业中,跨界黑马钧达股份业绩爆发,净利润达到3.54亿元,同比实现了15倍左右的增长。爱旭股份盈利能力同样得到大幅提升,一季净利润达7.02亿元,同比增长208.78%,财报显示,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此外,爱康科技一季度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主要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行和张家港、赣州、长兴等生产基地电池及组件产能释放及订单增加。
组件企业量价齐升,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靠前的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20%,企业均表示,营收、净利增长主要因光伏组件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出货量增加所致。其中,晶澳科技一季度电池组件出货量达到11.7GW,创下历史新高。
辅材
光伏辅材玻璃、胶膜、金刚线已有9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6家盈利同比实现正增长,2家净利润增速下降。
从营收总额来看,玻璃企业居前。其中,福莱特一季度以53.65亿元业绩稳居营收排行榜首位,金晶科技以19.04亿总营收排名第二。对于业绩增长,企业均表示,得益于光伏玻璃产能大幅提升,光伏玻璃业绩大增,收入创下新高。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三超新材虽然净利润仅为98.28万元,但却以117.41%增幅,排名净利涨幅榜首位,同时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光伏设备
光伏设备环节共有17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15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2家净利润出现亏损。
纵观17家光伏设备企业可以发现,近两年,受益于全球光伏、储能产业高速发展,逆变器赛道持续升温,随着海内外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企业销售旺盛,业绩实现成倍增长。
在7家已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的逆变器企业中,2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3000%,2家企业超260%。从净利润增幅来看,逆变器企业可谓是整个排行榜的“大赢家”。
其中,阳光电源成绩亮眼,以125.8亿元营收总额,排名第一。企业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向好,同时储能行业大爆发。此外,固德威、英威腾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分别为3,473.72%、3016.7%,公司表示主要因营销渠道拓展以及出口销量增加。
除上述环节外,部分企业业绩不增反降,如宇晶股份、大族激光、微导纳米、正业科技。对于业绩下降原因,投入增加,订单减少等因素成为主因。其中,宇晶股份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大族激光表示,主要系为公司下游客户需求不足、订单减少。
46家企光伏企业2023年Q1营收、净利润情况如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光伏行业‘卷’字当头,从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到卷产业链,随着竞争升级,光伏市场产能过剩、技术路线之争、价格战愈演愈烈,光伏企业经营情况逐渐分化。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80家光伏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为更全面了解各光伏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北极
8月28日,中国证监会披露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日前证监会对聆达股份前董事长王正育信息披露违法、限制转让期内转让证券、短线交易等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决定对王正育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王正育限制转让期内转让证券行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的通知,通知显示,证监会根据近期市场情况,决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全文如下
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光伏江湖持续上演上市盛宴,企业正以光速轮番冲击IPO。2023年开年以来,光伏IPO名单不断增加:中润光能、永臻股份、百佳年代、祥邦科技等30家光伏企业正开启冲刺IPO的新征程,募资金额合计超800亿元。从最新进度来看,阿特斯、艾能聚、艾罗能源、东方碳素、时创能源5家企业已成功
“从来没有这样跌过!”这是众多光伏股民的真实心态写照,本周一至周三,光伏股大面积崩塌。事实上,自今年以来,光伏概念股便接连下挫。据统计,从年初至今,市值TOP30企业最高已蒸发六成。光伏股市暗淡,业内分析,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忧于光伏产能过剩,未来光伏高预期增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7月,我
7月26日,中国电力发公告表示,拟107.85亿元现金收购五家清洁能源项目公司,加速打造国家电投下属清洁能源旗舰上市公司。2023年7月26日,公司与国家电投订立协议,据此,双方同意收购四家项目公司股权,包括国家电投集团北京电力公司55.15%的股权、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黑龙江电力公
2023年7月21日,亿晶光电发布收到上交所《关于终止对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的决定》的公告。公司于2023年7月11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终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
从财富FORTUNE获悉,7月11日,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揭晓。据悉,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65.8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7万亿元。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237亿元。榜单前三的公司分别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不难看出,榜单前三的企业中有两家为能源央企,除中石
从港股私有化退市两年多之后,华电集团旗下新能源板块正在谋求电力史上规模最大的IPO。近日,华电新能公布了上交所问询回复函。若华电新能成功上市并达到300亿元的拟募资额,将接替三峡能源的227亿元,成为新能源行业目前最大规模的A股IPO。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电新能”)系中国华电风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期,电力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3年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多家上市公司的风电、光伏发电量有大幅增长,中国核电的风、光发电量分别增长80.54%、63.27%;国投电力的风、光发电量分别增长32.27%、14.12%;桂冠电力的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842.5%。“双碳”目
Winteriscoming!尽管光伏前十月贡献了超142GW的新增装机,但对于部分光伏制造企业而言,寒冬似乎已经笼罩。陆续出炉的三季度财报或许也能证明这一点,整体来看前三季度,硅料、硅片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组件企业前三季度保持增长,但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较去年放缓,个别头部企业净利润下滑40%-68%。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2023年11月29日的报价,单晶复投料人民币价格掉落至RMB62/KG,跌幅为3.13%;单晶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从RMB62/KG下滑至RMB60/KG,跌幅为3.23%。N型料人民币报价保持在RMB66/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为US$20.25/KG。M10单晶硅片人民币报
当一轮又一轮的高预期砸向光伏,产业迈上“黄金赛道”,与此同时重重挑战也接踵而至,动荡不安的产业链价格便是其一。只是与前两年的疯狂上涨不同,今年产业链深陷“降价”泥潭,并且伴随价格调整,曾经喧嚣不止的行业加速“出清”。全线几近“腰斩”又一年倒计时,回首2023年产业链价格,可谓全线向下
今年以来,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目标、加压奋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恢复。10月份,全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势头,工业生产加快、市场消费提速、企业信心改善、经济活力增强,经济运行整体向上向好。一
11月30日,硅业分会发布国内单晶硅片价格。M10单晶硅片、N型单晶硅片、G12单晶硅片仍处于下滑态势,M10单晶硅片均价2.27元/片,N型单晶硅片均价2.34元/片,G12单晶硅片均价3.32元/片
硅料价格硅料整体供应量趋稳,区分具体供应结构来看,头部企业高品质硅料的有效供应量持平、尚未见明显上升;新增供应量主要来自新产能部分的爬产和释放,对应的品质爬坡仍需时间改善,供应端结构分化趋势明显。市场签单氛围恢复正常,拉晶环节整体稼动水平正在回升,但是整体签单价格仍有下跌。块状料
11月29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光伏产业链价格最新消息,多晶硅致密料均价已至65元/kg,最低价至59元/kg。价格说明InfoLink公示价格时间区间主要为前周周四至本周周三正在执行和新签订的合约价格范围。2023年9月新增N型硅片价格、以及N型TOPCon电池片美金价格。此外,印度区域组件价格以182mm尺寸呈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最新报价,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62元/KG,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60元/KG,N型料报价企稳66元/KG。本周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为2.3元/片,G12主流成交价格为3.3元/片,N型182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为2.4元/片。M10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0.4元/W
2023年1-10月,盐城晶硅光伏产业链实现工业总产值1082.4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增产值211.1亿元,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9.4%。
1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第五批)的通知。根据通知,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企业绿色设计水平,经企业自评估、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107家企业为第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2023年11月22日的报价,单晶复投料人民币价格掉落至RMB64/KG,跌幅为1.54%;单晶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从RMB63/KG下滑至RMB62/KG,跌幅为1.59%。N型料人民币报价为RMB66/KG,变动为-2.94%。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为US$20.25/KG,小幅波动-
日前,SMA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报告称,2023年前九个月的销售额和盈利增长强劲。与前一年相比,这一时期的销售额从7.241亿欧元增加到13.374亿欧元。其中,4.862亿欧元归属于家庭解决方案部门,该部门的收入翻了一番多。商业和工业解决方案部门也大幅增长至3.337亿欧元,增长了近75%。大规模和项目解决方
近日,FirstSolar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司营收低于预期,但每股收益却超过预期。据悉,FirstSolar收入为8.01亿美元,低于8.92亿美元的预期。该公司公布的每股收益为2.50美元,超出预期22.5%。去年同一季度,FirstSolar公司每股亏损0.46美元,销售额仅为6.29亿美元,相较去年,公司今年显示出了强
10月31日,吉电股份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6亿元,这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突破10亿元利润大关。近年来,公司坚持向世界一流企业对标看齐,将存量资产提质增效作为全年重点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制订电量提升、市场开发、成
10月26日,瓦克化学公布第三季度业绩。2023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15.2亿欧元,同比下降29%。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52亿欧元,下降67%。与此同时,瓦克化学确认了全年业绩预测。然而,由于许多用户行业的需求持续疲软,许多产品的价格同比下降,瓦克化学现在预计销售额和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将处于各自
10月30日晚,晶科能源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业绩取得同比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50.97亿元,同比增长61.25%;归母净利润63.54亿元,同比增长279.14%;扣非净利润60.47亿元,同比增长298.94%。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11亿元,环比二季度持续提升
10月30日,隆基绿能2023年三季报公布。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94亿元,同比增长6.54%。受行业周期和研发投入增加影响,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微跌18.92%。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的快速扩张及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光
10月14日,钧达股份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钧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6亿元-18亿元,同比预增290%-340%。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产能扩张到位,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带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需求保持高增长,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结构以N型为主,N型产品占比达62.46%,电池产品盈利较去
10月16日,高测股份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显示,高测股份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6500.00万元到117500.00万元,同比增加172.11%到174.44%。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订单大幅增加,公司多措并举确保订单及时交付,光伏设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去年
10月12日,阿特斯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亿元到31亿元,同比增长107%至147%。报告期内,阿特斯在全球的光伏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叠加原材料、海运费等综合单位成本的下降,毛利率同比大幅提高。
9月8日,三峡能源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以下为公告内容:1、公司2023年上半年装机情况,下半年投产节奏是否会较上半年提速?“十四五”末装机展望?答:公司2023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规模178.98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窗口期较为集中,多为年初开工、年底集中并网,投产规模整体
关注光伏行业的人,想必绝不会错过光伏龙头晶澳科技的财报。8月30日,晶澳科技披露2023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43亿元,同比增长43.47%;实现归母净利润48.13亿元,同比大增182.85%;实现扣非净利润51.6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倍,达216.19%;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同比增长高达170.37%;ROE(加权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