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光伏企业一季度业绩密集发布,作为新能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之一,光伏企业交上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目前已有46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公告。其中,硅料/硅片企业6家、电池组件企业9家、光伏逆变器企业7家、设备企业10家、辅材企业9家、电站企业6家。
概括来看,46家企业营收总额超2947亿元,其中,达到百亿级别的光伏企业有9家,分别为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特变电工、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浙江中拓等。其中,浙江中拓、通威股份、苏美达位列一季度营收排行榜前三甲,分别为432.7亿元、332.4亿元、310亿元。(营收总榜附于文末)
净利润方面,44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占比约93.6%。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光伏企业共7家,分别为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协鑫科技、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及阳光电源。其中,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协鑫科技位居净利润排行榜前三甲,分别为86.01亿元、47.24亿元、40.9亿元。(净利润总榜附于文末)
整体来看,一季度光伏市场开局火爆,行业需求爆发叠加产业链价格下降,推动各个环节企业利润改善,光伏上市企业业绩表现良好。
硅料&硅片
分环节来看,硅料、硅片环节已有6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除弘元绿能营收下降以外,其余5家企业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上涨。
2023年一季度,硅片和硅料企业产能大幅释放,市场供需面基本平衡,硅料硅片价格也随之降温。根据硅业分会价格跟踪,截至3月末,多晶硅价格较已较去年同期下跌16.48-16.7%,硅片价格下跌4.48%-7.45%。
在此情形之下,企业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放缓。具体来看,硅料企业一季度营收平均增速为35.57%,硅片平均增速约为18.2%。其中,通威股份营收同比增速最快,一季度营收总额为332.4亿元,同比增长34.67%;隆基绿能以283.2亿元总营收排名第二,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从盈利能力来看,硅料企业一季度盈利平均增速为59.04%,硅片平均增速约为18.2%。其中,京运通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季度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3298.13%,位居第一;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分别以65.59%、60.1%的净利增幅位排名第二。
电池&组件
电池、组件环节已有9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8家实现盈利。
一季度受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带动,电池、组件企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受益于上游硅料价格下跌,行业利润分配逐步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电池企业中,跨界黑马钧达股份业绩爆发,净利润达到3.54亿元,同比实现了15倍左右的增长。爱旭股份盈利能力同样得到大幅提升,一季净利润达7.02亿元,同比增长208.78%,财报显示,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此外,爱康科技一季度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主要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行和张家港、赣州、长兴等生产基地电池及组件产能释放及订单增加。
组件企业量价齐升,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靠前的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20%,企业均表示,营收、净利增长主要因光伏组件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出货量增加所致。其中,晶澳科技一季度电池组件出货量达到11.7GW,创下历史新高。
辅材
光伏辅材玻璃、胶膜、金刚线已有9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6家盈利同比实现正增长,2家净利润增速下降。
从营收总额来看,玻璃企业居前。其中,福莱特一季度以53.65亿元业绩稳居营收排行榜首位,金晶科技以19.04亿总营收排名第二。对于业绩增长,企业均表示,得益于光伏玻璃产能大幅提升,光伏玻璃业绩大增,收入创下新高。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三超新材虽然净利润仅为98.28万元,但却以117.41%增幅,排名净利涨幅榜首位,同时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光伏设备
光伏设备环节共有17家企业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15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2家净利润出现亏损。
纵观17家光伏设备企业可以发现,近两年,受益于全球光伏、储能产业高速发展,逆变器赛道持续升温,随着海内外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企业销售旺盛,业绩实现成倍增长。
在7家已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的逆变器企业中,2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3000%,2家企业超260%。从净利润增幅来看,逆变器企业可谓是整个排行榜的“大赢家”。
其中,阳光电源成绩亮眼,以125.8亿元营收总额,排名第一。企业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向好,同时储能行业大爆发。此外,固德威、英威腾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分别为3,473.72%、3016.7%,公司表示主要因营销渠道拓展以及出口销量增加。
除上述环节外,部分企业业绩不增反降,如宇晶股份、大族激光、微导纳米、正业科技。对于业绩下降原因,投入增加,订单减少等因素成为主因。其中,宇晶股份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大族激光表示,主要系为公司下游客户需求不足、订单减少。
46家企光伏企业2023年Q1营收、净利润情况如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从港股私有化退市两年多之后,华电集团旗下新能源板块正在谋求电力史上规模最大的IPO。近日,华电新能公布了上交所问询回复函。若华电新能成功上市并达到300亿元的拟募资额,将接替三峡能源的227亿元,成为新能源行业目前最大规模的A股IPO。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电新能”)系中国华电风力
4月14日,ST中利发布2022年度业绩修正公告,根据公告,ST中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此前的亏损7.58亿元-9.83亿元,改为亏损3.32亿元-4.95亿元。业绩修正原因说明:1、对原业绩预告预计的利润产生正向影响的事项:①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主要系以前年度发生的,在原业绩预告中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期,电力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3年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多家上市公司的风电、光伏发电量有大幅增长,中国核电的风、光发电量分别增长80.54%、63.27%;国投电力的风、光发电量分别增长32.27%、14.12%;桂冠电力的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842.5%。“双碳”目
“双碳”目标驱动之下,光伏火爆出圈,在资本市场助推下,光伏行业演绎了一轮又一轮的“造福神话”,千亿市值、百亿募资的规划接连涌现,借助IPO“跑马圈地”已成为光伏企业的共识。2023年开年,IPO阵营持续扩容,17家光伏企业开启了冲刺IPO的新征程。其中,主板8家,科创板2家,创业板4家,北交所2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4日,泰达股份公告,为进一步聚焦主业,着力构建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大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布局,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跃升发展,泰达股份与新疆能源集团千泉实业有限公司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充分协商一致,签署《天津泰
3月2日,华电国际召开董事会,审议批准了《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陈斌先生为本公司总经理。陈斌先生简历陈斌先生,中国国籍,生于一九七三年九月,湖南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本公司总经理。陈先生曾先后就职于中国电力报社、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财务有限公司,曾任本公
近两年来,光伏风头正劲,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光伏行业持续演绎着一轮又一轮的“造福神话”。2023开年,光伏企业持续加速冲刺IPO,希望通过资本加持达到“扩产“和“输血”的主要目的。据统计,年初以来,长利新材、百佳年代、艾能聚、盛普股份纷纷加快推进上市进程。艾能聚2月11日,艾能聚于北交所正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截至1月30日,已有54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即使按照预告下限计算,54家企业净利润总和也已逼近1180亿元。显然,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光伏企业的赚钱能力依然十分强劲。整体来看,统计内企业85%业绩预喜,46家企业在2022年成功实现净利润预增、略增,甚至
这个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资本市场更甚。对于上市企业而言,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波及股市,进而影响到市值。回望2022年的光伏行业,国内外能源形势变幻、供应链价格博弈、业外大佬组团跨界……光伏上市企业在畅享时代红利的同时,也兼受着多方面的挑战与冲击。多重压力之下,业界领头羊们表现
12月26日,多家公司启动A股IPO辅导,其中包括爱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士惟)。爱士惟成立于2007年,曾经隶属于德国SMA集团,主营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以及智能充电桩、智慧能源系统等产品研发、制造,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并在苏州、上海和西安设有研发中心,在扬中设有生产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2023年5月31日的报价,单晶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从RMB127/KG掉落至RMB112/KG,跌幅为11.81%;单晶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为RMB110/KG,比之前的RMB125/KG减少了12%。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为US$28.85/KG,略有波动。M10单晶硅片人民币报价从RMB
睽违两年的第十六届SNEC于5/26落幕,InfoLink总结展会中行业关注的焦点进行深度分析。市场需求火热厂家出货预期乐观一季度欧洲与巴西等海外市场大量拉货、美国需求逐渐复苏、中东市场崛起,加上中国装机数据超出预期,各地区市场都出现明显增长的讯号,使得光伏组件厂在今年以来持续上调出货预期,展会
无论是周期调整,还是主题切换,光伏行业纵然需求端“星辰大海”,但供给端却是“群雄逐鹿”,行业整体已是“风大浪大”。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才能乘风破浪,无惧雄涛,其中关键是探寻并把握光伏行业的“锚”。换言之,就是在不可避免的beta潮流中,什么才是值得依托的alpha?01光伏行业驶入“直道”光
从见道Seetao官微获悉,5月31日,硅光伏产业链项目开工仪式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据悉,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分三期建设,硅光伏产业链项目是德令哈市2023年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今年以来青海省单个投资最大的光伏制造业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采用国内首台套重力储能系统进行储能,规
#1硅料Polysilicon本周硅料价格持续走跌,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112元/KG,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110元/KG。从供给端来看,当前硅料产出及库存压力持续;需求端,随着硅片价格的持续下跌,拉晶端生产积极性不足,纷纷减产,硅料端在拉晶端减产倒逼下,出货压力持续,价格持续走跌。进入6月,硅
硅料价格展会落幕,上游环节供过于求的形势持续发酵,硅料供应量保持增加而且现货库存水平仍在堆高。截止五月底观察,硅料现货整体库存规模已经超过一个月产量,并且迫于硅料消化能力的环比下降,以及诸多新产能的逐步投放,悲观预计在现有背景下,硅料库存将在六月环比继续增加。硅料采买和签单氛围并
价格说明InfoLink公示价格时间区间主要为前周周四至本周周三正在执行和新签订的合约价格范围。2023年5月起电池片公示价格效率调整到23.1%,并添加TOPCon电池片人民币价格。2022年12月起硅片厚度统一为150μm。组件价格2022年3月16日起,国内组件均价以当周交付出厂价格(不含内陆运输费用)为主,主要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最新报价,光伏整体供应链价格呈下行趋势。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112元/KG,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110元/KG。本周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为3.9元/片,G12主流成交价格为5.7元/片。M10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0.9元/W,G12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0.98
5月31日,硅业分会公布了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硅料价格12连降。其中,N型料成交价11.60-13.50万元/吨,平均为12.44万元/吨,均价周环比下降8.12%;单晶复投料成交价11.30-13.00万元/吨,平均为11.78万元/吨,均价周环比下降9.52%;单晶致密料成交价11.10-12.20万元/吨,平均为11.51万元/吨,均价周
2023年5月24日-26日,第十六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本届SNEC展会期间,英孚康工业受邀携新一代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全面助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迈向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品质的智能化制造。稳定+性能丨鱼和熊掌亦可兼得此次展会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2023年5月24日的报价,单晶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从RMB138/KG掉落至RMB127/KG,跌幅为7.97%;单晶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为RMB125/KG,比之前的RMB135/KG减少了7.41%。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为US$28.9/KG,略有波动。M10单晶硅片人民币报价从RMB
4月29日,皇氏集团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53.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4021.81%。皇氏集团表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83%,主要为公司报告期内光伏EPC业务、光伏组件销售业务收入增加所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涨,
4月23日,晶科能源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亿元到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1.99亿元到约12.99亿元,同比增加298.89%到323.82%。本次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全球
4月11日,金晶科技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59亿元,同比增长7.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501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公司称,报告期内营收上涨主要系纯碱产品和光伏玻璃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所致。其中,光伏玻璃
4月11日,京山轻机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京山轻机实现营业总收入48.68亿元,较上年增长19.14%;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3.02亿元,较上年增长107.04%;基本每股收益0.49元,较上年增长88.4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9%,较上年增加4.02%。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京山轻机光伏业务保持
4月4日,高测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1亿元,同比增长127.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9亿元,同比增长356.66%;基本每股收益3.47元/股,同比增长356.58%。2022年,光伏行业快速增长,高测股份的切割设备迎来旺盛需求。年报显示,2022年高测股份与晶澳、晶科
4月3日,晶盛机电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晶盛机电积极开发光伏创新性设备,加快先进耗材扩产布局,积极推动度电成本下降;加强光伏设备的市场开拓,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品质,提产增效,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及验收工作,实现营业收入规模及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晶盛机电实现营业
3月31日,露笑科技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露笑科技拥有光伏电站装机总量80.47万千瓦,现有太能光伏电站主要集中于华北区域,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等省市自治区,拥有充足的光照时长。2022年,露笑科技光伏发电总量10.5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6.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0
3月28日,硅片龙头TCL中环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10亿元,同比增长63.0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0.57亿元,同比增长18.11%;含银行汇票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5.69亿元,同比增长9.89%;净利润70.73亿元,同比增长59.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9亿元,同比增长69.
从中广核新能源官微获悉,3月22日,中广核新能源在香港召开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从业绩方面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中广核新能源净利润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0%。从装机量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广核新能源累计权益装机容量898.65万干瓦,同比增长6.9%。其中,风电441.91万千瓦,同比增长
3月16日,中广核电力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报告显示,2022年,中广核电力营业收入为828.22亿元,较上年增长2.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7.70亿元,较上年增长0.1%。按能源类型划分的装机容量占比来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