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作为主力军,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均在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
其中,华能国际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6564MW;收购装机容量54MW(包括光伏30MW和煤机24MW),关停煤机装机容量135MW。
国电电力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增加3058.3MW,光伏新增装机2669.6MW;风电新增装机388.7MW;火电较去年同比减少5564.6MW;水电同比减少7.5WM。
龙源电力新增控股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共计4409.2MW。包括自建项目控股装机容量2409.6MW,资产重组并购风光项目控股装机容量1999.6MW。
大唐国际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699.4MW,其中火电燃机新增装机1477.8MW、风电新增装机338MW、光伏新增装机883.6MW。
大唐新能源较2021年同期增加1115.35MW;在建项目容量2471.5MW,全年共获取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指标3646.9MW。
中国电力风光新增装机容量分别增加3046MW及1984.3MW,而煤电则减少2760MW,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总额比重与上年度比较净增加12.78%。
华电国际全年投产电源项目约1401.69MW,主要包括1340MW的燃煤发电机组、56MW的水力发电机组以及约5.69MW的自用光伏发电机组。
01国家能源集团
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深化绿色发展,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完成投资1923亿元,同比增长44.6%。集中开工3批40个、总投资超2100亿元的优质项目。新能源项目开工2557万千瓦、投产118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1%。电力项目在建规模超7000万千瓦。旗下国电电力、龙源电力等上市公司新能源投资比重持续上升。
新增情况
2022年,国电电力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增加3058.3MW,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突破10GW,新能源板块发电量同比有所增长。装机较2021年相比,光伏新增装机2669.6MW;风电新增装机388.7MW;火电较去年同比减少5564.6MW;水电同比减少7.5WM。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口径控股装机容量97294.7WM,其中,火电装机规模71835WM,水电装机规模14964.9WM,风电装机规模7459.3WM,光伏装机规模3035.5WM。2022年,龙源电力新增控股装机容量共计4409.2MW。包括自建项目控股装机容量2409.6MW,其中风电项目10个、控股装机容量534.4MW,光伏项目61个、控股装机容量1875.2MW;资产重组并购风电项目36个、控股装机容量1989.6MW,并购光伏项目1个、控股装机容量10MW。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龙源电力控股装机容量达到31107.84MW,其中风电26191.84MW,火电1875MW,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3041MW。
占比情况
近年来,国电电力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截止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控股装机合计25459.7MW,占比从 23.83%提升至26.17%。2022年,龙源电力光伏项目控股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光伏占总装机的比重从4.11%提升至9.55%。
趋势
综合来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成为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新增装机主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自建项目中,光伏项目都是其增长主力,火电企业市场规模份额进一步缩减。
在建储备
2022年,龙源电力新增资源储备62GW(风电25.63GW、光伏36.37GW),较去年同期56.46GW增长9.8%,均位于资源较好地区。安徽、云南、内蒙古、山东、湖南等十九个省份新增协议容量均超百万千瓦。全年取得开发指标突破18.37GW,其中包括通过竞配及其他方式取得集中式开发指标13.14GW(风电4.67GW、光伏8.47GW),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5.23GW。
02华能集团
近年来,为了摆脱对火电的过分依赖,华能集团开始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2022年,华能集团新能源开工2407万千瓦、投产129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1%。均再创历史新高,旗下华能国际、华能水电等上市公司也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低碳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
新增情况
2022年,华能国际新增基建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8614MW,其中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6564MW;收购装机容量54MW(包括光伏30MW和煤机24MW),关停煤机装机容量135MW。截至2022年底,华能国际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127228MW,其中,煤机94058MW,燃机12738MW;天然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2738MW,风电装机容量为13628MW,光伏装机容量为6276MW,水电装机容量370MW,生物质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60MW。截至目前,华能水电总装机27643.8MW,其中水电装机22964.8MW、火电装机3600MW、新能源装机1079MW,年发电量超千亿千瓦时,资产规模突破1800亿元。
占比情况
截至2022年底,华能国际低碳清洁能源占比为26.07%,风电装机占比10.71%,光伏装机占比4.93%,水电装机占比0.29%,生物质发电占比0.13%;其余的73.93%为燃煤发电机组。
趋势
综合五年趋势来看,华能国际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持续提高。从新增装机上看,华能国际在新能源装机上在持续发力。2022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8614MW,其中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6564 MW。在煤炭成本与新能源趋势的影响下,2023年华能国际或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发电的投入。
在建储备
2022年,加快推进“零碳”发电项目储备和开发,华能国际新能源装机容量稳步提高。全年完成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36980MW,创历史新高。开工建设新能源装机9210MW、并网投产新能源装机6030MW,新能源装机比重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在运海上风电规模达3360MW。
03大唐集团
2022年,大唐集团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7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42%。资产总额达到8600多亿元,电源项目完成核准备案2838万千瓦,开工1272万千瓦,投产782.5万千瓦,同比增长110.87%,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7亿千瓦。全年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3262.73万千瓦,同比增长27%,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2%。旗下上市公司大唐发电、大唐新能源加快了在新能源领域的的发展速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
新增情况
2022年,大唐国际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699.4MW,其中火电燃机1477.8MW、风电项目338MW、光伏项目883.6MW,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3.1%。
截至2022年底,大唐国际在役装机容量71024.37MW,其中,火电煤机装机47514MW;火电燃机装机6100.18MW;水电装机约9204.73MW;风电装机5416.95MW;光伏发电装机2788.51MW。截止2022年底,大唐新能源实现控股装机容量14193.37MW,较2021年同期增加1115.35MW;公司在建项目容量2471.50MW。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2687.905MW;光伏发电装机1500.47MW,瓦斯装机容量5MW。
占比情况
与往年相比,2022年,大唐发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火电煤机装机约占66.90%;火电燃机装机约占8.59%;水电装机约占12.96%;风电装机约占7.63%;光伏发电装机约占3.92%。
趋势
综合五年趋势来看,大唐发电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呈现递增式增长。大唐新能源,近两年新增装机主要为风电、光伏装机。
在建储备
2022年,大唐发电共有55个电源项目获得核准,核准容量10469.46MW。其中,火电煤机项目2个、核准容量2020MW,火电燃机项目1个、核准容量1470MW,风电项目11个、核准容量2051.8MW,光伏项目31个、核准容量4927.66MW。2022年,大唐发电在建电源项目28个,在建容量7394.68MW,其中火电煤机项目2个、在建容量2700MW,火电燃机项目1个、在建容量497MW,风电项目10个,在建容量2697MW,光伏项目15个,在建容量1500.68MW。2022年,大唐新能源风电在建项目1236.5MW、光伏在建项目1235MW;全年共获取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指标3646.9MW,已核准备案项目2531.1MW。
04国家电投
近年来,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资产不断攀升,截止2022年底,其控股装机量达2.1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1.4亿千瓦,占比65.87%,新能源发电量在发电集团中继续稳居第一。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电力、上海电力、吉电股份新能源新建项目陆续投入,新能源项目核准、开工、投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新增情况
2022年,中国电力风电及光伏发电的合并装机容量分别增加3046.0MW及1984.3MW,而煤电则减少2760.0MW,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总额比重与上年度比较净增加12.78%。2022年,为加速战略落地,快速清洁能源资产占比,以及扩展本集团业务范围,中国电力向中电新能源及中电国际新能源(均为本国家电投间接附属公司)收购合共23家清洁能源项目公司,全部收购已于年内交割完成。该等公司的装机容量分别为风电1550.0MW、光伏发电408.4MW及环保发电197.0MW。截至2022年末,吉电股份装机容量12364.2MW,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MW,风光占比约为4:6。
截止2022年底,截至2022年底,上海电力控股装机容量为20915.3MW,其中:煤电容量为9848MW,气电容量为2875.2MW,风电容量为3884.1MW,光伏发电容量为4308MW。
占比情况
截止2022年底,中国电力合并总装机容量为31599.2MW,同比增加2667.3MW。其中,清洁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气电及环保发电的合并装机容量合共为20519.2MW,占合并装机容量总额约64.94%。2022年,吉电股份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万千瓦(风光占比约为4:6),占发电总装机73.31%2022年,上海电力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2.91%,其中:煤电占比47.08%;气电占比13.75%;风电占比18.57%;光伏发电占比20.60%。
趋势
综合五年趋势来看,中国电力、吉电股份在新能源装机增长速度方面都十分强劲。2018年-2022年,中国电力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32.88%攀升至64.94%,吉电股份的新能源占比从47%攀升至73.31%。
在建储备
2022年,上海电力共计核准风电装机容量100MW;光伏装机容量2901.1MW。今年3月,吉电股份曾表示,2025年公司装机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比重超过90%。
05华电集团
近两年,华电集团也在风光新能源方面发力,不仅完成了旗下新能源公司华电新能的整合,在新能源开工和指标获取方面,也攻城略地。2022年,华电集团装机容量达1.9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7.2%,同比提高2.8%,当下,旗下上市公司华电国际,已被定位为华电集团“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常规能源整合平台”,新增发电机组为燃气发电为燃煤发电。华电新能已递交招股书,并获得上交所受理。计划2023年在主板上市。
新增情况
2022年,华电国际全年投产电源项目约1401.69MW,主要包括1340MW的燃煤发电机组、56MW的水力发电机组以及约5.69MW的自用光伏发电机组。
2022年,华电国际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企业共计44家,控股装机容量约为54754.24MW,主要包括燃煤发电控股装机约43700MW,燃气发电控股装机约8589.05MW,水力发电控股装机约2459MW。据华电新能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电新能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27944.4MW,其中:风电20667.1MW,太阳能发电7277.4MW。2022年,黔源电力投产总装机容量3995.6MW,其中: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233.5M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762.1MW,装机变化较去年同期变化不大。
占比情况
截止2022年,华电国际燃煤发电装机约占本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 79.8%,燃气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约占 20.2%。
黔源电力装机情况,仍亦水电装机为主。
趋势
从华电国际向华电福新交割旗下风光电资产后,定位为华电集团“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常规能源整合平台”,装机主要以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为主。
黔源电力仍亦水电装机为主,做好流域梯级电站开发运营的同时,黔源电力正尝试水光互补发展的新模式,
在建
储备
截至2022年,华电国际已获核准在建项目在建机组燃煤发电5810MW,燃气发电2081.08MW,抽水储能 298MW。
截至2022年,黔源电力在建光伏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187.9MW。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外媒获悉,近日,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宣布,计划将公司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布鲁克郡的光伏组件工厂年产能由1.6GW扩大至3.2GW,该决定已经获得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事实上,这并非WaareeEnergies在2025年首次光伏扩产动作。今年1月,该公司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的5.4GW光伏
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长49.67%;预计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33.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长64.80%。对于影响经营业务的主要原因,德业股份表示,2024年度,受全球光储市场需求差异化增长影响,公司储能逆变
4月14日,泉为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安徽泉为其他股东拟向赢古资产出售合计持有的安徽泉为100%股权,交易价款暂定为2.7亿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本次股权出让方之枣庄向一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褚一凡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企业,出让方之东莞市利宝亚咨询有限公司为公司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1日,诸暨上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瞿辉,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主营业务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天眼查信息显示,诸暨上峰新能源由浙江上峰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100%持股,后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1日,上能电气发布公告表示,公司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事宜已获深交所受理。根据上能电气披露的《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该公司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5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年产2
4月14日晚间,钧达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对于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原因,公告指出,主要系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下行所致。公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尽管钧达股份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仍录得亏
4月1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正式披露转让四家新能源公司股权,详情见下:上述股权也是五凌电力持有的全部股权。此次转让之后,五凌电力将不再持有上述四家公司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湘的二级单位,成立于1995年5月3日,注册资本
4月2日,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向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申请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一光伏”)破产一事被公开,案号为(2025)苏0413破16号。资料显示,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38,800万,该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
2025年4月1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案》的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公示信息显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工控”)下属子公司与北京睿汇海纳科技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北京睿汇”)签署协议,衢州工控收购一道技股
在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近日,备受瞩目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太阳能光伏展览会(SOLAREXISTANBUAL)在伊斯坦布尔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东方日升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栈式新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携工商业光储、大型地面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前沿产品重磅亮相,成为展会现场的焦点,向世
2025年4月9日下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央组织部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调整的决定:冯来法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不再担任总会计师职务;免去王敏同志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职务,退休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4月10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投资开发建设的首个以“防沙治沙“模式获取的单体最大新能源发电项目-英吉沙500MW光伏治沙项目并网成功。英吉沙500MW光伏治沙项目位于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克孜勒乡,占地面积约1.4万亩,总投资12.7亿元,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50万千瓦光伏电站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我们采纳供电公司的建议,在园区规划时就融入了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4月7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猛士科技智慧园区内,该园区制造支持室主任吴青海说。此前,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建议下,园区利用员工停车场、焊装车间及总装车间屋顶,安装了总容量为620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
4月1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正式披露转让四家新能源公司股权,详情见下:上述股权也是五凌电力持有的全部股权。此次转让之后,五凌电力将不再持有上述四家公司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湘的二级单位,成立于1995年5月3日,注册资本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乌海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2025年开发建设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就近消纳、融合发展”原则,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工业园区、公共设施等场景应用。(一)各区能源局应根据企
日前,越秀资本举办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交流内容及具体问答记录显示,2024年末越秀资本管理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4.08GW(控股11.72GW),目前项目运营状况良好,为公司贡献了良好的收益和稳定的现金流,全年实现电费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552%,控股子公司越秀新能源实现净利润6.08亿元,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明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逐步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4月11日,江苏发改委公开征求《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一)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自发自用电量比例暂不作要求,适时明确具体比例。(二)确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需求的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需
近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华能山东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规划装机容量为269兆瓦,光伏场区用地约8750亩,新建1座220千伏光伏升压站。项目建成后,可满足乳山市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对助力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36号文下发后,自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量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不论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都需要直面新能源发电既不保量也不保价的重大变化,投资决策将更加困难。而不具备交易能力的企业,则无法在这轮新变革中保持竞争力。风光全面入市下的新困境近两年,在“双碳”目标、能
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长49.67%;预计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33.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长64.80%。对于影响经营业务的主要原因,德业股份表示,2024年度,受全球光储市场需求差异化增长影响,公司储能逆变
4月14日晚间,钧达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对于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原因,公告指出,主要系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下行所致。公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尽管钧达股份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仍录得亏
4月3日,棒杰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2025年1月25日预计的业绩:预计净利润为负值修正后的业绩预告:公告对于业绩修正原因说明为,棒杰股份于2025年1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时已考虑光伏板块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长期资产减值事项,但随着年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9日,凯盛新能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凯盛新能实现营业收入45.94亿元,同比下降30.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亿元,同比下降254.52%;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42亿元,同比下降434.72%。凯盛新能表示,2024年对公司而言是困难与挑战交织的一年。受
3月26日,阿特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阿特斯集团(持股62.24%)(以下简称CSIQ)于北京时间2025年3月25日在美国披露了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全年业绩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2025年度经营展望等信息。根据公告,CSIQ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6.4至6.7吉瓦之间(考虑目前光伏产品市场价格因素,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降幅为65.3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48.2%。易成新能称,公司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出售平煤隆基股权及电池片产品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光伏行
3月18日,钧达股份公布2024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钧达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99.5亿元,同比下降46.7%;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降172.47%。截至2024年底,钧达股份拥有44GW全N型电池产能。凭借N型产能结构及技术领先优势,2024年度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33.74GW,同比增长12.62%;其N型电池
昔日光伏逆变器带头大哥如今陷入经营困境。日前,SMA公布了2024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数据,营收15.3亿欧元(16.5亿美元),较上一年下滑近20%;其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由2023年的3.11亿欧元跌至2024年的亏损1600万欧元,暴跌约105%;息税前利润(EBIT)同样大幅下降,从2.695亿欧元降至亏损9310万欧
2月27日,艾能聚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6亿元,同比下降5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2.77万元,同比下降31.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24.54万元,同比下降27.59%。艾能聚在报告中指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下降主要受到技术迭代、市场需求
2月27日,大全能源披露业绩快报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11亿元,同比下降54.62%;净利润亏损27.18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57.63亿元。公告表示,2024年国内多晶硅产业仍面临供需失衡的困境,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产品价格甚至跌破企业现金成本,致使行业整体陷入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承受
2月27日,阿特斯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根据披露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1亿元,同比下降10.03%;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21.09%。影响经营业绩的因素,主要受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光伏组件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挤压了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但公司海外大型储能业务的爆发增长及利润贡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