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整体来看,统计内企业85%业绩预喜,46家企业在2022年成功实现净利润预增、略增,甚至扭亏;24家企业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更有甚者最高连翻20倍之多!
分环节来看,硅料企业依旧是“常胜将军”,4家净利润过百亿企业中,硅料企业独占其三;电池组件企业惊现黑马,且跨界企业表现亮眼;光伏逆变器企业全线飘红,辅材企业则两级分化,电站开发商多家扭亏。
硅料堪称“常胜将军”
纵观2022年全年,上游原材料仍是整个产业链供应最为紧缺的环节之一,硅料价格持续爆发式上涨,尽管年末迎来价格拐点,但硅料企业早已赚得盆满钵满。目前,已公布2022年业绩预告的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净利润均实现翻倍增长。
其中,通威股份一马当先,2022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52亿元~272亿元,同比涨幅207%~231%,不仅稳坐硅料环节第一把交椅,更是领跑整个净利榜单;大全能源紧随其后,预计实现净利润190亿元~192亿元,同比涨幅231.94%~235.44%;特变电工同样量价齐升,预计实现净利润157亿~167亿元,同比涨幅116%~130%。
对于业绩大增原因,领跑企业通威股份表示,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2022年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品需求旺盛,公司高纯晶硅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行,各项生产指标进一步优化,新项目快速投产达产,量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其次,公司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同比明显提升。同时,公司农牧业务稳健发展,销量实现新的突破。
不过,变幻莫测是光伏市场突出特点之一。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2022年硅料环节扩产规模高达257万吨,同比增幅达56.23%。随着近两年硅料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产业链供需矛盾势必缓和,行业高预期红利有望平衡至产业链中下游企业。
电池&组件惊现黑马
相较于硅料企业意料中的业绩大涨,2022年的电池组件企业则让人更为惊喜。截至目前,已有10家企业公布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6家预增,4家成功扭亏。除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行业龙头业绩始终保持稳健增长外,电池片企业黑马频出。
“黑马”之一——专业化电池片企业爱旭股份,以预计最高连翻20倍的净利涨幅登上净利润涨幅榜榜首,2022年预计实现净利21.1亿元~25.1亿元,涨幅高达1780.54%~2099.12%,成功扭亏。究其原因,爱旭表示,一是得益于去年电池片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自身的电池销量、营收都大幅增长;二是由166mm到182mm的大尺寸产线技改升级,产能结构优化、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生产成本下降,营收和盈利水平大幅增长。此外,2022年分布式光伏市场爆火,爱旭火速成立子公司爱旭赛能,以N型ABC组件成功拓宽分布式市场。
“黑马”之二——跨界企业钧达股份,以预计480.65%~536.63%的净利增幅排名净利润涨幅榜第三。2022年4月,钧达股份宣布正式剥离汽车饰件业务,集中发展光伏电池片业务。同年7月,又将电池厂商捷泰科技全部股权收入囊中,据了解,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达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出货量同比涨幅高达88%,为钧达股份创造约7.2亿元净利。
微型逆变器崛起
光伏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锦浪科技、固德威、禾迈股份、昱能科技、英威腾7家逆变器企业均已发布业绩预告,全部预增,6家净利涨幅在一倍以上。
2022年,在全球光伏市场快速增长,叠加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的背景之下,我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在海外市场全面开花,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11月,逆变器出口金额为534.83亿元,同比增速达到82.73%。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昱能科技在业绩预告中也表示,2022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在海外市场有明显增长。
此外,随着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市场迅速崛起,微型逆变器企业迎来收获期。
微逆代表企业昱能科技、禾迈股份预计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昱能科技以预计230%~269%的净利润涨幅排名该环节净利涨幅榜首位、涨幅总榜第7位;禾迈股份以预计147.84%~172.63%的净利润涨幅排名逆变器净利涨幅榜第三、总榜第13位。
辅材企业业绩变脸
辅材环节,聚和材料、苏州固锝、海优新材、帝科股份、天洋新材5家企业公布业绩预告,与往年全线飘红的盛景不同,2022年银浆、胶膜企业亦受到“涨价潮”波及,多家业绩预减,甚至首亏。
海优新材、帝科股份、天洋新材在业绩预告中一致提到,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2022年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与保持高位,使得电池组件企业开工意愿不足,间接导致光伏封装胶膜、银浆等辅材需求量下滑。同时,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俄乌战争、国内疫情等全球宏观环境变动也间接影响到辅材企业的销售业绩。
但值得一提的是,于2022年底上市的“股市新秀”聚和材料业绩不降反增,预计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3.7亿元~3.9亿元。聚和材料表示,2022年度公司加大力度推进行业N型路线的产品开发,围绕N型TOPCon技术路线,持续优化升级高导电、低损伤TOPCon成套银浆产品,不断升级HJT低温银浆产品。
54家光伏上市公司2022年预计净利润排行榜、净利润涨幅排行榜如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5月26日,*ST中利(SZ:002309)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出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部分其他风险警示暨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相关申请事项尚处于补充材料阶段。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1.12条的规定,补充材料期间不计入深交所作出有关决
5月21日,国投电力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张雷先生的辞呈:张雷先生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及环境、社会与治理委员会委员职务,并确认与公司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亦无需提请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关注的事宜。
5月12日,光伏上市公司股价集体大涨。从消息面上看,5月12日下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
4月9日,国投电力公告称,决定对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职工董事、第十二届监事会职工监事进行调整,张仔建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职工董事,赵利君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职工监事。选举尚中华先生为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职工董事,任期自选举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换届之日止;选举胡江春女士为公司第十二届监事会职工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着力提高旗下所有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值管理,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通过加快并购重组等方式,持续推动资产整合,加快推进优质资产上市,创造股东价值,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择机增持回购,增强投资者
近期,两家光伏上市公司接连“面值退市”。3月31日,东旭蓝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因在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1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
1月16日,隆基绿能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BC二代产品正值上市初期,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行业复杂情况合并导致隆基绿能去年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日前,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于2024年12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继、吴爱清采取出具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2024]291号,以下简称“《决定书》”)。《决定书》内容中科云网科技
12月12日,天合光能与建设银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建新星元绿色产业基金”发布会在常州举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监事会主席汪义达,常州市政府副市长潘冬铃,副秘书长姚澄,常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樊烨,建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彭安平,建行集团子公司领导王业强,江苏金财投资董事长陈建伟,天合光能董事
12月11日,海优新材发布公告称,为提高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公司拟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实施高分子特种膜项目,目前该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根据公告,海优新材预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000万美元(最终投资金额以项目建设实际投入为准),根据项目进度分批投入。拟设立子公司名称是HIUVAppliedMaterialsC
7月1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但并未达到网传硅片涨价幅度。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7月1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持续发酵,企业与协会持续性沟通研拟方案,多家硅料企业反应产品报价将基于“不能低于全成本”为调整主轴,卖方报价块状致密料价格约每公斤47-49元人民币不等,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每公斤46-47
7月16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详情如下:
7月16日,硅业分户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硅料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相较于上周企业普遍提价但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本周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本周成交区间在4.0-4.9万元/吨,订单价格大多落在区间两端,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造成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整体上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16日最新报价,多晶硅环节,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上涨至35.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3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1.5元/KG上浮至32.5元/KG。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ST沐邦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至-1.5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5.54%至29.61%。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1、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且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同时,制造费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当下,中国光伏产业正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转型期。伴随行业逐步进入市场化转型阶段,如何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破解市场渗透瓶颈、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TCL光伏科技发起的“光伏宠爱季”活动圆满收官,以创新模式为行业市场化
这周一,本号还谨慎提示资本可以抢跑。结果,周二开始,资本市场集体抢跑,一把拉满,就像去年A股国庆行情一样,这也再次说明了咱们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功利性。一根阳线,改变信仰。光伏板块重燃激情,也再次印证了巴菲特的格言,在最悲观的时候,可以更乐观一些。关于这一轮光伏热潮,风起于何处,又
硅料五月硅料产量复盘后约9.4万吨,六月产量小幅增加,达9.7万吨,以硅耗量1,900吨/GW折算约合51GW。提产厂家主要来自新疆与六月份进入丰水期的四川地区。部分包头、新疆产能原订七月提产,目前仍受政策影响暂缓。然云南丰水期,部分企业新增产能投产,七月环比增量预计在1.2万吨左右,产量则来到10.9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ST沐邦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至-1.5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5.54%至29.61%。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1、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且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同时,制造费
7月3日,麦迪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麦迪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2,700万元,上年同期为-7,633.52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0万元至600万元。本期业绩扭亏为盈的原因,麦迪科技
1月24日,TCL中环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为82亿元到8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对于2024年的业绩变动,TCL中环在报告中阐述了原因:报告期内,全球光伏装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但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失衡,产品销售价格持
10月31日,三峡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7.6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归母净利润50.93亿元,同比下降6.3%;扣非归母净利润50.89亿元,同比下降4.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42.39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收入67.01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
10月30日晚,光伏龙头晶澳科技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净利润环比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和盈利修复能力。根据报告,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近4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优化,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流入;电池组件出货量创新高约57GW,同比大幅增长超51%
10月29日晚间,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林洋能源”或“林洋”或“公司”)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66亿元,同比增长约8.76%,归母净利润9.10亿元,同比增长约6.95%。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约17.03亿元,同比增长约10.63%,归母净利润约3.12亿元,同比增长约15.4
10月16日,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国投电力境内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559.13亿千瓦时,上网电量546.50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2.46%和12.79%。2024年1-9月,公司境内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332.7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299.09亿千瓦时,与去
8月31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386.01亿元、1,942.62亿元和27.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5%、1.11%和4.67%,整体呈现出动能更强、韧性更足、质效更优的全新局面。此外,上半年新能源与综合
8月30日晚,晶澳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其中,受益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同比大幅增加高达59%,创历史新高。另据第三方统计,位居行业第二位,市场波动前提下,展现出充分的竞争优势和韧性。截至2024半年度,晶澳科技全球累计光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