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广东湛江:建设农场光伏复合项目

2022-11-15 11:18来源: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关键词:光伏产业十四五广东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湛江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十四五”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可持续,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明确有效落实节能低碳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把节能低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强有力支撑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圆满实现。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节能降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结合我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时代使命,在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过程中也将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与制约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是绿色发展为节能工作提供战略导向。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会议围绕绿色发展为重点,“十四五”乃至中长期明确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全省及各地市能耗双控考核;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未来五年将有“更高水平”的目标要求。在绿色发展路线的顶层设计下,结合区域实际,湛江将发挥主动性加快部署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科学有序推动节能降碳。

二是区位政策优势引导绿色转型升级。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下,我市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带西翼发展的中心作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我市在粤琼桂三省(区)交汇点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以打造国家重大战略联动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国际化现代化海洋经济城市、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重要引擎为定位目标,我市未来产业战略发展以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电子信息为新兴产业,通过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及重大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形成经济增长强大新势力,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有力推动湛江低能耗高产出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三是能效对标指标支撑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十四五”湛江市紧跟国家、省工作步调,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的确定,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的发布,为我市电力热力、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提供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新思路,对标国内先进或行业先进水平,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同时依托省技术平台建设契机,发挥高水平创新载体带动作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培育壮大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四是新基建打开智慧节能发展新窗口。“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发展新基建,以大数据与5G、物联网、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融合创新发展。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十四五”时期我市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设5G集群通信专网,争取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广泛覆盖,完善智慧电网建设,发展智慧交通设施,建设智能物流设施,助力“智慧湛江”建设,有效促进能源形态协调转化,提高能源产出效率。

二、面临挑战

一是支柱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能耗总量需求。“十三五”时期我市呈现工业大发展阶段,宝钢湛江钢铁1号、2号高炉项目等重大用能项目陆续建成投产达产,新增能耗量高达594万吨标准煤。“十四五”乃至中长期我市明确延伸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全力发展壮大绿色钢铁、绿色石化、高端造纸、绿色能源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拉动全市能耗总量需求快速爬升。随着宝钢3号高炉系统、京信发电、冠豪高新湛江东海岛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满产,众和化工7.5万吨/年裂解C5原料预处理及6000吨/年FFS重包装膜袋、湛江中纸纸业有限公司中国纸业南方基地高端包装新材项目等项目建设投产,其能耗需求将急速拉升湛江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未来我市节能形势愈发严峻。

二是工业重型化趋势制约能源产出率的提高。“十三五”时期我市第二产业经济年均增速仅3.33%,但其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高达23.34%,第二产业经济的缓慢增长与能耗需求的快速上升形成比较突出的矛盾。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中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中重工业能源消费量占比在90%以上。重工业能源消费量占规上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2020湛江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83.9%,较2015年上升了21.0个百分点,重工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居高不下。结合我市钢铁、石化、造纸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布局,以高耗能重工业为主的内部结构在“十四五”时期有加重的趋势,工业重型化趋势使得我市用能需求持续紧张,客观上不利于节能降耗。

1.png

图2-1湛江市“十三五”工业内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1.png

图2-1湛江市“十三五”工业内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三是非工业用能增长影响区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受非工业用电快速增长影响,非工业能耗增长趋势加快,“十三五”末,湛江全市总用电量为237.97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长达105.07%,年均增长率15.45%。其中非工业用电量较2015年增长了70.69%,年均增长率达11.29%,与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协同步调,“十三五”时期非工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五年增长贡献率为32.13%。随着生活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未来居民、服务业等非工业用能仍将刚性增长,客观增大了湛江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压力。

图2-2湛江市“十三五”非工业及全社会用电量变化情况

四是双碳目标战略倒逼节能减排进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发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宣言。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倒逼市场化减排机制加快形成,鼓励先进区域、省市率先达峰。广东作为现代化示范实验区,加快区域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提前达峰任重道远。在减碳目标省市县逐层分解推动下,区域内协同发展压力或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我市大幅提速能源结构调整,以协同推进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进程。

第四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落实“1+1+9”工作及“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部署。围绕“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推进产业绿色提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以加快提升石化、钢铁等工业领域重点行业能效水平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坚持节能优先,优化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培育节约能源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能源节约型社会形成,确保完成广东省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力争节能各项工作指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转变“倚能倚重”的发展方式,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节能优先、量能而行。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将节能提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能耗强度降低为核心,合理控制能耗总量,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谋划产业、布局项目、推动发展过程中坚持将能耗“双控”挺在前面,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技术引领,清洁高效。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引导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并积极开展节能降碳行动;依托清洁能源技术进步,持续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绿色低碳清洁能源项目,加快能源结构往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发展新基建与智慧能源,开拓能源节约新思路。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责任制,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相关部门节能监管责任,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主体责任。完善节能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能源差别价格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切实落实节能税收优惠政策,表彰奖励节能先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节能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三、节能目标

以实现全市能耗下降,高质量完成广东省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为指导方向,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坚持节能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相结合。推动优势产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加大节能投入,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组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节能挖潜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目标确保完成基本目标,力争实现激励目标。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本《规划》对“十四五”时期GDP经济发展目标增速进行预测,若我市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预期基础目标,预计“十四五”末全市能源消费增量约为463万吨标准煤,可用于工业的新增能耗约为367万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时期我市目标完成广东省下达的任务指标;能耗“双控”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有力,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效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广,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迈出重大步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合理区间,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四、总体方针

(一)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工业领域中钢铁、石化两大重点行业,为推动湛江市“十四五”乃至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加大节能投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共生、耦合发展,提升行业全产业链能效水平。

——钢铁行业:一是加快提升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电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二是积极引进基建地产、机械制造、汽车及家电等中下游产业,加快终端化制造一体化进程。

——石化行业:充分利用湛江临海优势,资源禀赋,油气石化协同发展,稳步提升炼油能力,依托中科炼化一体化、巴斯夫一体化等项目基础,延伸乙烯、芳烃原料段至下游高精尖产品段,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生物亲和材料等,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推动湛江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

倡导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各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带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形成“原料-生产-废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再生产”的闭环循环,推动主要资源产出率、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提升。推进节能技改,加快能效提升,积极推动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改造换新、电机能效提升等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奋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的带头作用,大力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一系列循环改造项目。

(三)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管控机制。

落实国家、广东省能耗“双控”政策,“十四五”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强化重大项目节能审查及监管,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能耗要素优先保障优质高效项目,对在建、拟建、存量“两高”项目(企业)全面实行“清单式+责任制”管理,推动存量“两高”企业节能改造、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

(四)加强节能审查监察考核,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加大年度节能审查监察力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节能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切实落实节能考核问责制。完善节能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能源差别价格和惩罚性电价政策,落实节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采取事后奖补的方式,表彰奖励节能先进,对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争取省级财政补贴。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推动节能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广东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