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四节 建设安全韧性新城
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构建全天候、系统性、智慧化的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打造低风险下弹性城市、高风险下韧性城市。
构筑长久稳固的安澜防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科学确定防洪排涝标准和策略,建立“防疏蓄排用”相结合的防洪排涝体系,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市和建筑排水系统,增强城市强排能力,严格保护城市生态空间、泄洪通道等,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加强黄河、徒骇河、小清河三大主干河道治理,通过拓宽、疏浚、连通、拆违等综合整治手段,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居住小区,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促进水体自然循环,建成国家海绵城市示范新区。充分利用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综合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最大限度实现雨水的滞蓄与利用。
提升综合安全保障能力。创新疫情防控模式,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专业保障、多元参与的全链条社区联防联控体系。强化消防安全保障,完善城市消防供水系统和指挥系统,加强消防设施布局建设。加强城市人防设施建设,打造“全域设防、重点目标重点设防、地上地下互联互通”的人民防空防灾体系。按照“预防为主、避(让)治(理)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设防要求。组建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避险场所及疏散通道,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强化全民防火、防空、防灾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应用,实施面向核心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多重安全保护。构建网络空间安全监测体系,对核心网络等网络空间载体安全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实现对起步区重要网络及核心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态势的实时感知。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保障制度,落实重点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网络安全审查制,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及运营单位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节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按照绿色、高效、创新要求,突出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建设目标,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打造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适度超前、统一协调、便捷高效、安全坚固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统筹起步区公路、高铁、航空、水运、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济南国际机场、小清河港、高铁济南东客站和董家铁路货运枢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高空协同,实施四港联运枢纽及快速通道工程,打造国家级“京沪走廊—黄河走廊”交汇的国际枢纽,构建通达、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综合交通体系。高标准打造4F级机场,加密航线网络,积极开通直飞世界重点城市航线,增强国际航线通达性,加快构建“机场+高铁+地铁”联运系统,提升枢纽功能,与周边机场协同联动打造现代化机场群。规划建设便捷畅通的跨黄河通道,加快推进起步区范围内国省道调线改建,构建功能完备的骨干路网,加强城市快速路与周边高速公路、重要交通枢纽的衔接,形成“两岸通达、纵横交错、城乡一体”的路网结构。规划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城市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科学布局城市轨道交通框架网络,建设“轨道上的起步区”,推进“小街区、密路网”,提高支路网密度,做好公共交通衔接,大力发展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模式,提升公共交通分担比例,引领绿色低碳出行。突出静态交通规划建设,构建“有位、有度、有序、有法”的智能停车交通系统。加快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高标准建设济南港,配套建设作业设备自动化、数据信息可视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的“自动化码头”,打造河海联运的“黄金水道”。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实施地热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和氢能源制储运加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实施中济和安济长输天然气迁建、临济原油377管线迁改、大桥燃气热源厂及管网等能源热力基础设施项目。加快绿色能源与民生保障设施建设,策划实施起步区市政和公用类场站等分布式工程。搭建起步区坚强智能电网,推进各电压等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互联网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形成以外电、新能源、燃气热电厂为主力电源,各级电网协调统一的绿色供电格局。构建以天然气为主要气源的燃气输配体系,推进建设燃气场站、LNG储配站,统筹布局石化能源、充电、加氢一体化加能站。按照“宽备窄用”原则建设热源设施,加快形成以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协同供热的热源格局。积极稳妥引入外部热源,多热源保障供热安全。
高效集约利用地下空间。积极利用浅层、次浅层空间,有条件利用次深层空间,弹性预留深层空间,构建多元复合的地下空间系统。协调各系统的空间布局,制定相互避让原则,明确各系统平面及竖向层次关系,实施分层管控及引导。科学实施开发强度管控,设置低、中、高三种开发强度控制,按照不同功能定位及用地布局,对地下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系统规划布局地下交通系统、地下物流系统、地下公服系统、地下市政设施系统、人防设施系统。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化,统筹地下车行系统、地下人行系统和地下停车系统建设。鼓励地下空间集约化建设市政场站,引导地下场站设施与地面建筑立体复合建设。构建联系空港物流中心和崔寨物流中心的骨干输送型地下物流系统。加快推进综合管廊配建,建设多级网络衔接的市政综合管廊系统,打造城市“大动脉”和地下“生命线”。制定地下空间防洪策略,加强地下空间内部的雨水阻隔、收集、强排等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地下空间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地上与地下空间权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管理制度,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在地下空间中的运用。
第八章 内通外联 建设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门户
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双向联通功能,塑造国内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高水平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
第一节 强化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省、市、区协调联动,深度对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不断增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融入全国协调发展大局。发挥起步区区位优势,提升北接南延区域中枢桥梁功能,打造南北动能传导重要节点。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依托重大载体、重点机构,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资源,共建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深化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新兴产业等领域合作,打造中央企业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主动对接长三角创新体系,强化科技互动与协作,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要素合作向制度合作纵深拓展。加强与雄安新区合作交流,复制推广雄安新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鼓励起步区企业在国内重点区域设立异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及优质创业项目落地起步区。
加强沿黄地区交流协作。加强与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项目、机制的联动,衔接落实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分区管控要求,协同推进生态保护治理。探索与西咸新区、郑东新区等重点区域建立高层对接机制,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共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跨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联合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人才交流合作、行业标准制定,强化创新资源跨区域共享。积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开展对重大问题的跨省际科学研究。联合沿黄城市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展会活动,讲好黄河故事,彰显黄河特色。
强化毗邻区域合作共赢。高标准规划建设起步区至济阳、商河的城市快速路,加强与济阳、商河创新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与济阳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商河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等重点园区产业协作配套,形成梯次发展、协同共进态势,打造起步区配套生产基地,辐射带动济南北部加快崛起。加快推动起步区与齐河县等毗邻地区打破行政壁垒,健全完善生态保护、产业协作、设施配套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机制,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打造样板、提供示范。
推动黄河南北融合互动。充分释放重大区域战略红利,处理好“北起”与“中优”关系,积极承接导入主城区优质资源、高端产业,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协调两岸生态和文旅资源,协同开展风貌管控,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风貌带,打造相互连通和自然衔接的景观廊道。加强黄河两岸协同开发,统筹推进南岸临空组团、丁太鲁等重点区域和北岸大桥、崔寨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实现两岸互动、南北共兴,构建黄河穿城而过、城市拥河而兴的发展格局。
第二节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充分借力山东历史、产业和文化优势,增强国际交往功能,对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
布局新型国际贸易。抢抓济南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机遇,积极布局维修维护、软件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服务贸易,加快推动数字贸易发展,支持“货物+服务”“文化+旅游”等跨领域服务贸易创新。积极培育金融、教育、医疗等新兴服务贸易业态,鼓励发展集采集购、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配套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电子产品保税加工贸易。大力培育和集聚外贸、外资企业,支持建设海外仓、展销点等境外营销网络。推动起步区内跨境电商企业与海外仓开展供需对接,创新“前展后仓”运营模式,提升出口便利化水平。
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鼓励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在起步区建立区域性总部或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华侨华人技术、资金、人脉等优势,引导更多全球优质资源落地。鼓励起步区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和地区布局生产基地、营销中心和服务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在节水农业、智能制造、金融、物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探索“班列+供应链金融”“班列+产业园区”等模式,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用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连线世界500强”等重大活动平台,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签约一批外资大项目。推进落实QFLP试点,招引管理企业落户设立QFLP基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发展涉外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高端服务。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积极布局国际免税购物网点,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加快推动免税经济发展。深度拓展国内消费市场,集聚网络直播、互动娱乐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文化时尚产业,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举办时尚秀和新品发布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或地区标准互认、质量溯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搭建支持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进口服务平台。支持出口企业扩展内销市场,深入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
第三节 搭建经贸合作平台
聚焦重点、聚合资源、聚力攻坚,建设支撑高水平开放的重大平台载体,畅通内外双向经贸合作渠道。
打造国际会展会议高地。依托国际博览城建设,加快建成运营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酒店中心,积极承办大型商品博览会、特色产品推介会以及投资合作洽谈会、商务合作大会。加强与德国汉诺威、瑞士迈氏等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对接,打造专业化、国际化运营团队,引进一批全国性、国际性展会。创新展会举办形式,拓宽展会合作领域,打造精品会展项目,带动货物和服务贸易、金融和法律服务以及人员和展品通关便利化等领域发展提升。主动对接国际高端平台,合作举办经贸交流论坛、学术会议活动。
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区。采取“区中园”“园中园”“云上园”等模式,加大对重点国别、重点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团组式”引进落地外资项目,培育建设国际合作特色园区,吸引国内外专业化园区运营商或与专业化团队合作运营。加快推进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国际招商产业园等重点载体建设,深入实施“标准地”招商,培育具有引领性、标杆性的国际一流产业集聚区。加大对东北亚国家的开放合作力度,积极落实全市日韩合作开放战略,高水平建设中日韩国际合作园区,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合作事项,打造中日韩地方合作示范区。加快推动济南综合保税区功能升级,建设航材公共保税库和高端装备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半导体设备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扩大高端装备国际贸易和航空资产交易的业务规模。
搭建重大区域枢纽平台。依托4F级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建设,加快港区、园区、社区联动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黄河北岸交通枢纽,畅通水港海港联结,构建辐射全国、连接海外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加快传统物流园区改造升级,培育具有资源配置能力和平台孵化功能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企业。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全球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对接,培育专业化、特色化跨境电商园区,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应用平台,布局跨境电商保税仓、体验店和进口商品连锁店,打造辐射周边地区的优质产品进口集散中心。
第四节 构建开放开发体系
秉持国际化视野,完善国际化功能,集聚国际化资源,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开发体系,持续提升起步区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强化城区国际化元素。增强起步区国际交往承载功能,建设统一的涉外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外籍人士投资兴业、参会参展、生活旅行的便利程度。营造具有国际水准宜居宜业的“类海外”环境,加大国际化生活社区、街区建设力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规划布局国际医院等涉外设施,完善公共场所多语标识体系,健全文体、生活等国际化公共配套服务,打造国际先进生产要素、知识技术和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
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积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论坛、赛事等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争取承办重大外交外事活动,吸引国际组织、国际知名机构落户,打造成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标志性区域。充分利用国际友城资源,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在经济、人文、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互鉴,增进国际友谊,促进友好合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对外传播,塑造起步区开放包容的国际形象。
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创造性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政策,探索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起步区与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联动创新,在全省制度型开放上走在前。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进一步扩大投资、贸易、金融、技术、人才、税收等关键领域对外开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跨境纠纷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跨界数据流动等领域试点开放力度。系统开展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创新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模式。健全海外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外风险研判预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6日,邯郸市邯山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公开。原文如下:邯郸市邯山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公开为科学统筹推动分布式光伏建设,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根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冀发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日前,四川遂宁、凉山州、广元市各县(市/区)公布第二季度电网承载能力评估及可开放容量。根据目前已公开信息,凉山州冕宁县安宁电力供区、国网供区承载能力评估等级分别为红色、黄色;美姑县承载能力评估等级分别为红色;其余全部为绿色。
4月14日,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电网承载能力评估及可开放容量的公示,具体内容如下:按照《四川省能源局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网承载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川能源函〔2024〕133号)的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单位对供电区域内分布式光伏电网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4月15日,广西崇左市发改委发布《崇左市各县区、乡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信息(4月)》,经统计,分布式光伏剩余可开放容量为116.06MW。详情如下:崇左市各县区、乡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信息(2025年4月)尊敬的用户: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其中,吉林省一般工商业光伏余电上网比例最低,不超过20%。广西次之,自用比例最少50%。宁夏依托公共机构和依托工商业厂房的两种类型自用比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我国新能源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辅助电源成为主体电源,已经由培育成长期向发展壮大期转变。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今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再破纪录,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下属的检测实验室(FraunhoferISE,CalLab)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不仅创造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
3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发文指出,2024年全市光储产业营业收入128.9亿元,其中先进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77.3%,新型储能制造业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7.9%。创新“光伏+”多元发展模式,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2024年应用面积62.72万平方米,年减排
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支持风能、太阳能发展。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采用先进风力发电技术,建设宜阳县、嵩县等风电场
近期,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明确提出了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等一系列具体目标,从能源安全保障、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用能满意度、能源监管效
3月11日,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高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落实“新能源+储能”标准配置政策,2023年7月1日以后2025年以前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陆上集中式风电,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2025年及以后首
3月1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印发《美丽青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光伏+”专项工程,本区光伏备案项目11.7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9.4万千瓦以上。推动氢能多元化利用,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园,积极推进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示范。开展风能、生物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6日,江苏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依托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造纸、光伏、水泥、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出口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粤东电力送深第二通道、红海湾海上风电登陆、妈湾电厂煤机环保替代、中海油电厂升级改造、藏粤直流工程(深圳段)等项目。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开展南海天然气登陆
3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开启光伏和储能项目征集工作。申报对象为在园区备案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光伏发电设施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和规划条件的项目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光伏配置储能项目,项目应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并网(以国网提供的并网时间为准),并
2月27日,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区、定南县为重点,抢抓能源革命机遇,重点布局太阳能、氢能等领域。太阳能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型太阳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
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勇介绍,“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简单来讲,就是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和深谷五个时段,以2025年4月份35千伏一般工商业电价为例,低谷时段为10:00至15:00,电价为每度0.35元,其中深谷时
4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勇从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目前的主要创新点、未来的深化方向3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具体如下:一、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时电价机制的实施,为山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日前,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公布2025年4月任城区供电公司分布式光伏变电站并网可开放容量,信息明细显示,12个变电站分布式电源接入中,4个电网承载力评估等级为红色,8个电网承载力评估等级为黄色。
4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
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五段式分时电价”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5)247号),积极引导全社会移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以“用电分时段,生活更低碳”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其中提出,结合电力用户差异化需求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区分
4月7日,山东汶上县发改局发布2025年4月汶上县分布式光伏10千伏公用线路可开放容量信息。根据公示信息,4月汶上县分布式光伏10千伏公用线路18个变电站,分布式电源线路可开放容量为0,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等级为红色。2025年4月汶上县公用变电站可开放容量信息明细表
山东省能源局今天发布数据:2024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320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加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新增绿电供给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山东首次实现年度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从2022年全省新增绿电占全社会新增用电的71%,到2023年的75%,再到2024年的120%,绿电增量的大幅跃升,有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关于山东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扎实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提速鲁北基地建设节奏,在运光伏发电装机达到8250万千瓦以上、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原文如下:关于山东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
3月14日,山东东营发布东营电网可开放容量信息公示(2025年3月)。根据公示文件,东港港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园,仙河镇、刁口乡为良好乡镇(街道),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辛店街道办事处、垦利街道,胜坨镇,永安镇,兴隆街道、凤凰街道为一般乡镇(街道,其余为受限乡镇(街道)。文件显示,根据《分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