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大单频签的背后,暗藏的是硅料巨头们的市场争夺战。随着2023年跨界而来的合盛硅业、宝丰集团、润阳、晶诺等跨界企业硅料产能即将释放,老牌硅料龙头保卫战也愈发激烈。据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21和2022年整个市场90%的硅料被长单锁定,仅剩10%的散单以竞价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自协鑫签署了5年超204.5亿元长协订单,打破了市场3年长协常规后;通威签署了6年644.1亿元长协,再次刷新长协年限;而近期特变签署了8年长协,记录再一次被打破。而随着长协年限的拉长,未来留给新入者的市场空间也将进一步被压缩。
具体到企业来看,自2020年以来,通威硅料长单签约总量最大,累计达129.32万吨。其中,2022年签约总量最大,分别与美科硅能源、双良节能、云南宇泽签署了高达105.94万吨硅料长单。
新特能源硅料长单签约量排名第二,长单累计签约总量达105.505万吨;保利协鑫长单签约量排名第三,累计签约量78.515万吨;大全长单签约量78.515万吨,排名第四。随着企业在手订单不断增加,为保证原材料供应,企业产能扩张同步提速,详见(老牌企业“杀回”硅料战场 新一轮洗牌欲来)。
然而,对于多晶硅重资产行业,快速提升产能规模,不仅考验企业技术实力,还将考验企业融资能力。随着国内融资环境不断改善,硅料五巨头除通威早在2004年登陆上交所之外,其他4企纷纷加速回A股上市步伐。2021年7月,大全能源登陆A股,并通过IPO募集约64亿元,用于规划建设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和年产35000吨太阳能光伏多晶硅项目。今年5月,协鑫科技表示正酝酿A股上市可行性。6月29日,新特能源宣布A股上市获受理,距离上市又进一步。
其他海内外老牌硅料企业,如亚洲硅业长单签约总量16.981万吨、OCIM7.77万吨、瓦克7万吨以外,东方日升收购的聚光硅业也与上机数控签订了5万吨价值64亿元的多晶硅销售合同,产量锁定到2024年。
引发硅料巨头们市场争夺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硅片疯狂内卷
硅片等下游环节产能急剧扩张之下,对上游硅料需求巨大。据统计,我国2020年、2021年硅片、拉棒扩产规模分别超331.6GW、339GW,而2022年至今硅片扩产规划也已超491GW。由此可见,在超1161.1GW巨大产能需求之下,硅料作为上游的核心材料,其紧缺程度。
从“抢料”大军来看,主要由硅片龙头、一体化企业、跨界新势力三股势力组成。
其中,硅片双寡头,隆基和中环自2020年以来分别宣布了超100GW、80GW大规模的扩产规划。为保障产能落地,中环与保利协鑫、新疆大全分别签署了35万吨、4.1万吨的长单合约。隆基分别与新特能源、通威、亚洲硅业、保利协鑫和OCIM签署了27万吨、20.36万吨、12.48万吨、9.14万吨和7.77万吨,总量达76.75万吨。
经历“卡脖之痛”后,以晶澳、晶科、天合等为主的组件企业纷纷加码一体化进程。仅在硅片、拉棒等环节,晶科2020-2021年宣布了91.6GW/1.6万吨的扩产规划,晶澳达30GW、天合达25GW。
为保障一体化产能同步,企业纷纷与上游企业签署长单保料。2020年至今,晶澳已与保利协鑫、新疆大全、亚洲硅业、新特能源长单签约总规模达56.52万吨。晶科与通威、新疆大全、瓦克签约16.3万吨。天合与新疆大全、通威签约10.96万吨。除了长单之外,天合光能携手通威联合投资4万吨高纯晶硅;晶科不仅联手通威共同投资了4.5万吨的多晶硅项目,同时战略入股内蒙古新特能源10万吨多晶硅项目;晶澳除入股新特能源10万吨多晶硅项目之外,还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参与通威10万吨多晶硅项目。
以双良节能、上机数控、宝峰时尚、云南宇泽等硅片“新军”组成的新势力正在轰轰烈烈的崛起。高景太阳能抛出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扩产规划,并且一期工程已提前投产。江苏美科宣布35GW大尺寸硅片扩产规划,2021年底已完成12亿元B轮融资,产能建设提速。双良节能、金阳新能源、京运通等扩产规模分别达20GW及以上。巨大的产能驱动之下,让新兵们强势加入上游资源争夺站。
其中,风头最强劲的当属双良节能,长单签署总量约58.45万吨。从时间节点上来看,2022年企业开始高歌猛进,分别与通威签署了22.25万吨硅料,与新能能源签署20.19万吨硅料,锁定了未来4-7年总量高达42.44万吨长单供应,锁料总量较2021年增长164.99%。
高景太阳能自2021年拿下19.83万吨多晶硅长单后,2022年再度发力,与通威签订21.61万吨长单,锁定未来4年硅料供应。
上机数控在2021年强势锁料30.255万吨,先后与新特能源、新疆大全、聚美硅业分别签署7.035万吨、5.37万吨、5万吨多晶硅料后;两次与保利协鑫分别签署3.1万吨、9.75万吨包括块状硅和颗粒硅的长单合约,锁定未来3-5年硅料供应量,锁料规模仅次于晶澳和中环。
云南宇泽与通威签署了16.11万吨硅料,锁定了未来4年长单供应。美科硅能源自2020年与通威签署6.88万吨硅料长单后,2022年再次签下25.61万吨硅料。
值得一提的是,硅片企业一边马不停歇的扩产、抢料,一边加速签署销售长单,抢占下游市场份额;疯狂的竞争之下,硅片成为产业链上“卷”的最狠环节!
从硅片企业与下游企业签署的长单情况来看,自2020年以来,老将隆基、中环在手硅片长单总量约107.782亿片、12.7亿片;硅片“新秀”双良节能、上机数控、京运通紧随其后,在手总量分别为91.62、84.2、48.3亿片。
“跨界新人”秀宇泽、宝峰时尚、高景在手订单分别为10.6亿片、4亿片、3500万片。从锁定的下游长单份额来看,在新秀企业迅猛的攻势下,硅片双寡头局面正在改变,市场集中度开始下降。
往往行业的巨大发展风口下,面临的竞争也越激烈,同时也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关键点。这其中,有人实现“弯道超车”,有人黯然退场,究竟谁是最后赢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1—4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达到104.93GW,4月单月新增装机45.22GW,基本为上半年光伏装机史上月度最高水平。随着“430”、“531”抢装结束,光伏产业链上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经历涨跌波动后目前均有持稳倾向,而多晶硅环节则在本已现金流亏损的状态下,于4月中旬再次进入价格下行通
本周硅片价格跌势暂缓,持稳运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0.95元/片,环比上周持平;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0元/片,环比上周持平;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30元/片,环比上周持平。本周市场放量成交,硅片库存下降较为明显
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但当前拉晶环节自身仍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采购节奏仍较慢,目前仅有部分小单落定,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仍是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签单执行交付状况相对较好,主流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5-36元人民币。海外硅料厂家发货仍受波动影响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21日最新报价,硅料价格整体下滑。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37.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元/KG,跌幅为2.78%;N型颗粒硅报价从34.5元/KG掉落至34元/KG,跌幅为1.45%。本周N型183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93元/片,和上一周的0.95元/片相比下跌了
本周多晶硅价格持稳。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6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3.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13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整体成交量较少。目前生产企业对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存在较为一
2025年5月18日,晶澳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依靠产品力和口碑,以持续领跑的姿态,在光伏产业中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韧性成长之路。当众多同期崛起的行业巨头相继折戟沉沙,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元老级”企业,却始终稳居全球光伏产业“第一排”——这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15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块状料价格下滑较快,采购节奏仍较慢,市场消息混杂,当前仍在开会阶段,具体需等至本周下旬才能有较具体内容。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整体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3-36元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14日最新报价,硅料价格整体下滑。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38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6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5.5元/KG掉落至34元/KG,跌幅为2.82%。本周N型182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95元/片,和上一周的1.02元/片相比下跌了6.86%;N型210单
5月14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多晶硅企业开始有一定量的签单,价格小幅下滑。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6万元/吨,环比下降1.53%;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环比持平;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3.50万元/吨,
2025年1—4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达到104.93GW,4月单月新增装机45.22GW,基本为上半年光伏装机史上月度最高水平。随着“430”、“531”抢装结束,光伏产业链上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经历涨跌波动后目前均有持稳倾向,而多晶硅环节则在本已现金流亏损的状态下,于4月中旬再次进入价格下行通
多晶硅本周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7.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5.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4.0元/KG。交易状况:本周成交量偏向低迷,在需求进入真空期的情况下,拉晶厂谨慎采购,观察到个别小厂以低于均价1-2元/KG出货,但体量较小,报价偏离度较高,暂无明显影响。库存动态:库
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但当前拉晶环节自身仍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采购节奏仍较慢,目前仅有部分小单落定,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仍是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签单执行交付状况相对较好,主流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5-36元人民币。海外硅料厂家发货仍受波动影响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21日最新报价,硅料价格整体下滑。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37.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元/KG,跌幅为2.78%;N型颗粒硅报价从34.5元/KG掉落至34元/KG,跌幅为1.45%。本周N型183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93元/片,和上一周的0.95元/片相比下跌了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据实际放电量给予奖励。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可按首年申报标准连续3年获得奖励,每千瓦时储能容量的年电量奖励上限600kWh。独立储能0.35元/kWh,用户侧0.2元/kWh,奖励期3年。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按调节能力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其中提出:鼓励EPC总包单位与组件、逆变器、储能等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组团发展。瞄准光伏电站配建新型储能市场需求,加强光伏企业与储能企业战略合作,促进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
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下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0.95元/片,周环比跌幅5.94%;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0元/片,周环比跌幅1.79%;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30元/片,周环比跌幅3.70%。本周上下游成交清淡,市场情绪较为消极,
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光伏制氢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4.3GW。建设100个“光伏+”乡村振兴行政村,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5%,建设一批零碳(低碳)工厂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从2020年开始,各类企业纷纷加大在光伏业务的布局力度,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一热潮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给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2025年1—4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达到104.93GW,4月单月新增装机45.22GW,基本为上半年光伏装机史上月度最高水平。随着“430”、“531”抢装结束,光伏产业链上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经历涨跌波动后目前均有持稳倾向,而多晶硅环节则在本已现金流亏损的状态下,于4月中旬再次进入价格下行通
多晶硅本周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7.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5.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4.0元/KG。交易状况:本周成交量偏向低迷,在需求进入真空期的情况下,拉晶厂谨慎采购,观察到个别小厂以低于均价1-2元/KG出货,但体量较小,报价偏离度较高,暂无明显影响。库存动态:库
本周硅片价格跌势暂缓,持稳运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0.95元/片,环比上周持平;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0元/片,环比上周持平;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30元/片,环比上周持平。本周市场放量成交,硅片库存下降较为明显
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但当前拉晶环节自身仍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采购节奏仍较慢,目前仅有部分小单落定,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仍是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签单执行交付状况相对较好,主流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5-36元人民币。海外硅料厂家发货仍受波动影响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21日最新报价,硅料价格整体下滑。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下跌至37.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元/KG,跌幅为2.78%;N型颗粒硅报价从34.5元/KG掉落至34元/KG,跌幅为1.45%。本周N型183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93元/片,和上一周的0.95元/片相比下跌了
2025年5月18日,晶澳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依靠产品力和口碑,以持续领跑的姿态,在光伏产业中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韧性成长之路。当众多同期崛起的行业巨头相继折戟沉沙,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元老级”企业,却始终稳居全球光伏产业“第一排”——这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美国光伏制造商SEGSolar宣布,已在印度尼西亚正式投产其首座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的一期2GW项目。该工厂将量产SEG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可达26.4%。首期建设共配置了4条采用丝网印刷工艺的生产线,配备双面交替印刷设备,单片电池的平均生产节拍为0.75秒。SEG表示,这一速度比传统行
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下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0.95元/片,周环比跌幅5.94%;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0元/片,周环比跌幅1.79%;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30元/片,周环比跌幅3.70%。本周上下游成交清淡,市场情绪较为消极,
2025年一季度,由于“430”(4月30日前并网项目享受原有电价政策)和“531”(6月1日后增量项目全面市场化)两个政策推动刺激,光伏市场呈现出火爆局面,各个企业纷纷加快项目进度,抢装潮带动组件、电池、硅片等价格大幅上涨。4月初,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2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