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23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全市新增电量需求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50%,其中风电装机达到约1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到约4000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光伏重点项目67个,总规模达到37.5GW,项目类型有分布式光伏、整县分布式、光伏基地、渔光互补、光伏治沙等。
光伏重点项目明细:
原文如下: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的通知
鄂府办发〔2022〕74号
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鄂尔多斯市“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日
原文如下:
鄂尔多斯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突出,在支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期,是深入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的重要时期。鄂尔多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导向,聚焦“两率先”“两超过”目标,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支撑,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保障,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能源工业强市,当好自治区经济“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高水平建成国家现代能源产业基地,高质量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为全国能源安全供应作出鄂尔多斯示范。
为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
展,在编写煤炭、电力、新能源、油气专项研究报告和《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鄂府发〔2022〕45号)基础上,编制了本规划,全面构建起目标明确、衔接有序的指导全市“十四五”能源发展“1+5”规划体系和工作格局。
本规划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10号)、《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内政办发〔2022〕16号)、《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鄂府发〔2021〕1号)等编制,围绕辖区内煤炭、电力、新能源、油气、氢能等行业,总结“十三五”能源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提出鄂尔多斯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部署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是全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实施能源行业管理、编制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全市能源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现代能源经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能源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能源供应能力稳步加强的同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快,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助力全市建成小康社会。
一、能源战略地位巩固提升
全市能源资源丰富,能源产品齐全。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籍煤矿322座,共核定生产能力8.3亿吨/年,其中生产煤矿259座,2020年原煤产量6.58亿吨,占自治区和全国原煤产量的64%和17%。煤炭运输形成了“三横四纵”铁路网骨架,向内以集疏运专用线与矿区和园区相连,向外衔接京包兰、大秦、神朔黄、太中银、浩吉等铁路通道,对外铁路运输总能力6.5亿吨,2020年全市外运煤炭累计5.47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13.6%。
2020年,全市发电总装机2612万千瓦,占自治区21%,其中火电2299万千瓦、可再生能源313万千瓦。总发电量1242亿千瓦时,利用建成的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外送电量达到399亿千瓦时。
2020年,全市共有885口天然气井,天然气产量277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5%。配套集气站5座、油气长输管道22条,外输能力超过460亿立方米/年,2020年外输221亿立方米。煤制油项目产能124万吨/年,煤制气项目产能4亿立方米/年。
二、绿色安全生产稳步推进
全市能源生产向绿色化迈进,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安全生产总体平稳。
截至2020年底,建成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绿色煤矿81个,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煤矿单井生产能力从2015年230万吨/年提高到2020年258万吨/年,大型煤矿产能占总产能的77%以上。煤炭生产人均工效提高到10000吨/年以上,约为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平均水平的5倍。麻地梁等23个煤矿建成智能化工作面,9个煤矿获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160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始终保持在0.01以下,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伴随一批光伏治沙、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项目顺利建成,装机规模较2015年增加了153万千瓦,提高了3.7%;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从2015年27.3亿千瓦时提高到2020年72.38亿千瓦时,占比从2015年3.7%提高到2020年5.8%。全市先进煤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加,60万千瓦以上煤电装机占比达到27.6%,较2015年底提高了14.5%;全市煤电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供电标准煤耗从2015年337克/千瓦时下降到2020年331克/千瓦时,不断向清洁煤电供应体系迈进。
率先开展国家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建设,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煤化工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并实现了商业化运行。积极探索氢能技术研发应用,组织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三、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全市能源消费结构由以煤炭为主逐步向非化石能源转变,能源发展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特征。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7359.82万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约11056.8万吨,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91.3%。天然气消费量66.06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6.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97%。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826.45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3.83万千瓦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
四、电力市场建设有所突破
蒙西电网在全国率先建立电力多边交易市场,2020年交易电量达到1059.2亿千瓦时,占蒙西电网售电量的77.5%,并被列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成为自治区首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并实质化运行的项目。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煤炭产业集中度低
全市煤炭生产企业142家,其中300万吨以下生产规模的煤炭企业产能占比11.6%、数量占比63.6%,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二、电力转型任务艰巨
鄂尔多斯风光资源较丰富,可再生能源装机仅占总电力装机的12%。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较小、灵活性不足,电力系统内缺乏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调峰手段。电网东西互济能力弱,处于电网末端地区的电力安全保障不足,现有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布局不够合理,难以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接入。提高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加强调峰能力和电网建设的任务较重,尚不能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
三、能源效率有待提高
全市2020年平均供电煤耗331克标准煤/千瓦时,较全国平均供电煤耗高25.5克标准煤/千瓦时。电力、热力、燃气等不同供能系统集成互补、梯级利用程度不高,存在供热管网跑冒滴漏、建筑房屋保暖效果差等现象。
四、资源利用水平不高
能源开发产生的土石渣、煤矸石和电厂灰渣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总体不高,露天矿排土治理滞后,煤电、煤化工等耗水项目较多,能源发展建设用地与农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
第三节 发展形势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目标,伴随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增长,我国能源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能源供应向非化石能源快速转变。鄂尔多斯必须走上能源清洁低碳发展之路,能源产业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
一、双碳目标促进能源转型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能源转型战略和低碳发展政策。我国能源需求增速逐步减缓,在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下,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目标。能源结构步入不断优化时期,清洁低碳、智慧高效、经济安全的能源发展方向更加明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替代化石能源步伐加快,煤炭消费进入峰值平台期,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量的主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蓄势待发,风电、太阳能发电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煤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基础性地位,并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变,储能产业迎来大发展阶段。能源革命将围绕双碳目标,紧扣一体化智能化方向,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二、能源技术创新加速推进
能源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对传统能源技术的替代,对世界能源格局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能源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开始涌现,推动能源系统朝着绿色、多元、高效和智能方向发展。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智能矿山、智能电厂和智慧综合能源等主题不断涌现,大量工业园区、城镇小区、公用建筑和住宅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统,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氢能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
三、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鄂尔多斯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发挥煤炭兜底保供作用,立足煤炭产业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担负着确保国家能源供给安全重任。鄂尔多斯风光资源丰富,是黄河几字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地区,是“十四五”时期国家规划建设沙漠荒漠戈壁大型风光基地的重要依托地区。鄂尔多斯靠近京津冀,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能源大后方,是东部地区新能源供应主要来源地之一。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鄂尔多斯市将积极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作用,进一步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要求和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风光氢储煤电油气并举、延链补链融链强链并进、提质增效节能降碳并行,加快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先行区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努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把鄂尔多斯打造成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助力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为自治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统筹生产开发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水资源利用上限,按照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开发强度,推动能源绿色开发、清洁利用,把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谋划风光氢等绿色能源规模化发展。
二、落实双控,瞄准降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耗双控决策部署,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推进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引导能耗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瞄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三、强化能力,保障安全
夯实能源产业基础,提高能源供应质量,强化能源储备能力建设,完善能源外输通道,保障国家和自治区煤、电、气安全供应。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发挥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稳定器作用,促进能源产业安全低碳发展。
四、结构优化,提质增效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优质产能,优化能源产业布局,促进集约协调发展,提升能源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推进能量梯级利用、介质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产业和能耗结构双优化、系统和装备效率双提升。
五、统筹融合,协同发展
发挥全市多能源品种资源优势,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多极支撑的能源供应体系。统筹煤炭、煤电和煤化工产业,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鼓励一体化发展,推动能源产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科技迈进,构建多元发展的能源产业体系。
六、改革创新,多轮驱动
紧跟世界能源发展新趋势,聚集创新要素,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深度变革,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坚持能源企业主体地位,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各类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构建有利于能源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七、以人为本,保障民生
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以建设幸福鄂尔多斯为着力点,加大民生用能基础设施投入,加快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建设,推动能源重大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布局、均衡配置,保障民生用能需要,全方位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聚焦“两率先”“两超过”目标,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扎实推进新能源倍增行动,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发电、消纳比例,培育形成煤炭、煤化工2个产值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3个产值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电力、油气2个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集群。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增速“双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和清洁能源区外输送比重“双增长”,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双优化”,基本建成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
到2025年,能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全面升级,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可再生能源成为发展主力,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相关产业实现较快发展,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展望2030年,能源发展质量大幅提高,能源科技水平位居世界领先水平,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现代能源经济体系更加完善。
二、能源总量目标
到2025年,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稳定在7.8亿吨左右,发电装机达到0.98亿千瓦。
三、能源结构目标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市电力装机比重超过50%,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比达到3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16%,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78%以下,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5%,煤炭优质产能比重达到85%。
四、环境效率目标
能源消费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达到国家、自治区相关要求。到2025年,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5克标煤/千瓦时以下,煤炭全员劳动工效力争超过12000吨/人年,全面建成绿色智能化煤矿。
五、民生保障目标
到2025年,城市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各类电源公平接入。天然气管网实现所有旗区重点区域全覆盖,农村能源供应质量和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气化率达到96%。在城镇和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建设大中加气站、充电站、加氢站、油气电氢一体化能源供应站等新型终端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主城区居民采暖全部实现清洁供暖。
“十四五”鄂尔多斯市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注:1.〔〕内为五年累计值;
2.上述目标在国家、自治区下达明确要求时,严格执行其要求,并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要求及时调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推动整区(县)光伏建设,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鼓励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渔林业”开发试点。积极引导大型既有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招商局新能源(CMNE)的支持下,正在推出一项巨型光伏项目——宁夏盐池太阳能园区,项目装机规模达到1GW,这是中国第四大光伏装置,并计划将其扩展至2GW。据悉,该项目于2015年9月15日开工建设;2016年6月28日,首批380兆瓦电力交付并并网。资料显示,2019年12月,项目共分四期
碳中和元年,我国能源电力领域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7692万千瓦,新增装机约17634万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作为装机主力,“五大六小”发电集团新增装机约10437万千瓦,约占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美国公共事业太阳能项目中新增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到计划的一半。报告显示,美国发电厂开发商计划在2022年安装17.8GW的太阳能装机容量,然而2022年前六个月仅增加了4.2吉瓦的容量。从1月至6月,平均每月有4.4吉瓦的太阳能装机项
8月10日,江苏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工信局发布关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关于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政策意见。对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屋顶等场地业主单位按照装机容量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0.1元/瓦,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万元。对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区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方按照项目装
8月11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推广光伏应用。分领域摸排全市光伏可开发资源,制定工业、公共机构、交通、公共建筑、住宅、农业等领域光伏+专项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道路隔音棚、光伏建筑一体化、住宅“平改坡”“坡改坡”等光伏试点,
国家能源局8月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8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0.3%、7.8%、13.5%。装机规模稳步扩大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同时也要解决生产与消费平衡的问题。“比如,
日前,河北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公布省级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张家口市宣化区、秦皇岛市抚宁区、唐山市迁安市、邢台市宁晋县、邯郸市武安市5个县(市、区)被列为省级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河北省成为国内首个推出整县屋顶分布式
内蒙古在“十四五”期间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今年上半年,全区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加快了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步伐。据悉,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全区新能源装机达5653万千瓦,占内蒙古电源总装机的36%,其中风电累计装机4158万千瓦,占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12.1%,继续位居全国第1位;太阳能发电累
7月2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30.88GW,户用光伏8.9GW、工商业光伏10.7GW、地面光伏电站11.22GW。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河南,具体来看:户用光伏市场:河南省以2.3GW的新增装机领跑全国,河北省新增装机2.29GW位居第二位;山东省跌落至第三名,新增装
8月1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建设并举,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等未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加快光伏发电在工业园区、公共建筑、居民住
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公布重点项目清单,新能源项目7个,1个光伏项目,新增规模300万千瓦;6个风电项目,规模达到100万千瓦。详情如下: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全面加快基
8月3日,总投资437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在连云港集中签约。此次签约活动共签订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连云港海上风电产业集群3个重大新能源项目,单体投资均超百亿元。近年来,连云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核
7月25日,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0万千瓦以上;清城区和清新区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分别新增约20万千瓦和30万千瓦。此外,清远市公布“十四五”光伏重点项目,续建项目5个,共计490MW;49个新开工项
7月4日,2022年张家口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第二批)公示,共计22个光伏项目,业主主要有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能集团、京能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华灏控股等。值得注意的是,新开工项目中,国家电投、京能集团开发的项目以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为主,项目分别建设在张家口市桥西区、万全区。地面电站项目
7月5日,永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康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实施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出台光伏发电补助政策,确保今年新增光伏装机4万千瓦。详情如下:永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康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6月2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形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能源格局,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和重点项目电力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持续稳定保障工业用能,推动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等电力设施建设与硅光伏、新能源电池和电力装备等制造业融合发展。原
6月21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云南省2022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云南省2022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的通知,其中光伏项目118个。云南省2022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光伏)
6月13日,天台县人民政府印发天台县推动经济稳进提质48条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谋划落地集中式光伏电站,加快推进天台县绿色智慧能源项目;扎实开展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推动25个分布式光伏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上。详情如下:各乡镇人民政府、
6月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中提出,鼓励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对“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的项目实行“能并尽并、能发尽发”。详情如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6月5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的通知,加快实施纳入国家、省建设计划的能源项目,推进辽能康平30万千瓦风电项目、150万千瓦新增风电项目、法库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等试点项目。结合城区供热清洁化改造需求,争取国家、省支持浑南
8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三十项重点要求,其中提到,在轻质型材等强度不足的高处作业面、屋面(如石棉瓦、铁皮板、采光浪板、装饰板、屋面光伏板等)上作业,必须搭设临时通道,并在梁下张设安全平网或搭设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未采取措施在轻质型材上行走、作业。临
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截至6月底,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实施的262个亿元以上能源项目已开复工248个,开复工率为95%。其中,续建项目84个,已开复工83个,开复工率为99%;新建项目178个,已开复工165个,开复工率为93%。据了解,262个亿元以上能源项目计划投资1975亿元,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资633.4亿
8月8日,通辽市能源局发布《通辽市“十四五”能源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电力装机达3170万千瓦;力争全市新增电力需求以新能源发电为主,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009万千瓦时以上,新能源装机比重达到63.4%,发电量占比45%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比达到30%;能源效率提升,全市燃煤发电机组力争完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能源局公示2022年度通辽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选结果,经安分布式光伏项目、道老杜苏木整村帮扶乡村振兴光伏项目入选分布式光伏项目。详情如下:通辽市能源局关于2022年度通辽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选结果的公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印发内蒙古自
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2022年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申报的补充通知发布,原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2022年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申报的补充通知内能电力字〔2022〕918号各盟市能源局、有关盟市发展改革委,满洲里、二连浩特市发展改革委,各发电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
8月10日,雅博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公司以总投资额10,000万元人民币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复凯(内蒙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出资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公司设立的标的公
8月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华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10GW光伏N型电池片生产项目签约仪式。据悉,该项目选址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区新能源新材料园,项目占地约500亩。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主要建设10GW光伏N型电池片生产线,项目主要设备约1000台(套)。项目分两
8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自治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园区)纳入自治区重点示范园区范围,享受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相关政策。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按照工业用地政策提供用地支持。支
8月5日,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关于2022年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及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申报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盟市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实施细则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并于2022年9月15日前将项目相关材料以正式文件(一式五份)报送自治区能源局,逾期视为自动放弃。通知要求,新能
日前,内蒙古阿拉善盟2022年度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优选结果公示,分布式光伏总规模为40MW,详情如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30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
8月2日,天合光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成功下线内蒙古首块210高效光伏组件。内蒙古首块组件的顺利下线,标志着天合光能内蒙古太阳能组件项目成功投产,天合光能在全国的生产基地布局再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采用210mm高效电池制造的600wp+至尊系列组件,将从这里走向内蒙大地、走向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