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其他政策正文

湖北襄阳:推动能源大数据平台建设 接入关联分布式光伏电站、风电站等基础信息数据

2022-03-28 11:43来源:襄阳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十四五湖北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加快智慧水利设施部署

建设智慧水利物联网感知体系。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江河湖泊水系监测、水政执法、水利工程建设等业务,网格化部署智能感知设施,推进多对象、多要素、全域覆盖一体化智慧水利感知网络建设。根据全市统一的城市感知端建设业务规则和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标准,进一步规范水利部门河道水库等处前段智能感知设备,对不满足需求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础水雨情站点设置,积极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技术,扩大实时在线监测范围,充实汉江、唐白河、小清河及其支流水文监测站点,补充小型水库和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预警设施,完善谷城县、南漳县、保康县、老河口市、宜城市、枣阳市等有山洪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山洪预报预警设施覆盖,实现全市水情、雨情、工情、灾情监测全覆盖。

建设“智慧水利”平台。依托市级大数据中心,整合水利业务数据库,建设信息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使用的水利综合数据库,推动涉水数据资源统一汇聚,促进水利数据与自然资源、气象、交通、环保等行业数据交换共享。引入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极端天气引发水库、河道汛情的可能性及规模,实现水库、河道相关气象站点及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共同预测,通过建立模型自动分析汛情演变情况。加强水利工程物联网智能分析能力建设,推进襄阳市汉江及重要支流分布式水情预测预报、水工程联合调度等洪涝灾害决策支持系统、旱情监测预警综合系统,建立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实时监控和管理、水文信息管理、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应急处置、电子政务系统等为一体化的“智慧水利”平台。

1.png

(六)加快智慧环保设施建设

推进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推进传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通过无人机/船、遥感等技术整合优化、改建新建生态环境监测设施,提升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污染源头的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的环境监测能力。推进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及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数字化生态环境设施建设,提升汉江襄阳段、小清河襄阳段水质监测能力,完善汉江、小清河流域监测网络,加强对全市空气质量和河库水环境监测治理能力,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前移到过程排查和源头防控。

搭建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搭建“智慧环保云”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汇聚整合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信息数据,为实施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加强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海量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建设覆盖环境监测监控、环境监管执法、环境应急指挥管理、生态环境大数据决策支持四大业务层面的智慧应用,形成一张图鸟瞰全市环境状况,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共享、环保业务协同管理的模式。

1.png

(七)推动数字政府设施建设

提升政务外网基础支撑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统筹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扩容改造工程建设,完善市县两级政务外网骨干网络架构,扩大市、县、乡、村四级政务网络骨干链路带宽,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千兆到县、百兆到乡镇,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推进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保障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多网融合”,推进各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向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实现政务外网对部门非涉密业务全覆盖。

提高全市电子政务云服务效能。整合华为、移动、电信等政务云计算资源,建设统一的“汉江云”容器平台,合理分配政务云资源,加快推动“汉江云”与省“楚天云”互联互通,助力全省政务云一体化服务体系建成。积极推动各部门新建、存量非涉密电子政务系统向政务云平台集中部署、迁移,实现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避免重复投入。

加快推进“两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础能力,构建全市集中管理、统一发布、动态更新、共享使用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按照线上线下一套业务标准构建线上受理平台,建设“襄十随神”区域通办平台。推进“一网统管”支撑能力建设,搭建全市统一的城市运行管理平台,连通全市各领域管理(应急)指挥系统,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场景建设。加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市、县、乡、村综合窗口“一窗通办”,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png

(八)加快智慧城市设施建设

提升共性应用支撑能力。统筹建设“城市大脑”通用平台,加快推进襄阳“城市大脑”平台与省级智慧大脑平台互联。搭建全市物联感知设施管理平台,实现全市物联网感知设施统一接入,实时收集城市运行数据。建设城市空间地理服务平台和BIM管理平台,采集汇聚城市地理空间和建筑数据信息,推动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接入城市地理空间、建筑、物联实时感知等全域全时数据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工智能平台,为各部门提供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基础能力,满足各业务场景需求。构建全市统一的区块链平台,基于分布式账本、高性能共识算法、智能合约引擎等区块链底层技术,搭建市级区块链平台,并使之成为全国区块链的重要节点。

部署统一物联网感知设施。深化覆盖襄阳全域的综合感知体系,统筹推进城市公共监控监测视频终端建设和图像监控探头智能化改造,推动各行业、各区域视频图像资源共享,优化感知设备战略布局,丰富感知前端种类,推动移动式视频采集终端建设,提升感知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进城市部件数字标识全覆盖,推进襄阳市重点行业领域公共区域、地下管网和水电气、汉江水域实时状态数据采集与联网共享。加快建设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型智能感知设施,推动社会资源共享,推进“多杆合一”建设。

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按照住建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J/T312-2020),建设市、县(市、区)一体化运行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整合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实施数字城管平台升级,普及移动执法终端,开发建设智慧执法、智慧市容、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园林、视频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等业务应用系统,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城管新模式。加强城市“全周期”管理,基于全市统一部署的物联网感知设施及“城市大脑”平台数据,实时感知获取城市部件运行状态和生命体征,通过实时在线的数据和算法,进一步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加快智慧应急设施建设。构建应急管理专题数据库和“专业图”,采集汇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建设等社会各类应急资源的监测数据,推进智慧应急大数据应用。强化数字化应急管理能力,推动应急设备和应急管理方式智能化改造。增强常态下的态势感知预警能力,基于“城市大脑”平台数据,提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早期预测预警能力。强化应急状态下的调度指挥能力,以大数据和5G网络为基础,建设统一指挥、上下联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无线、有线、卫星等不同手段相结合的应急通讯网络,整合语音、视频监控、视频会议、集群对讲等系统以及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应急情况下“看得见、呼得通、指挥得动”。提升应急资源调度能力,借助综合管理和运行指挥平台实现应急队伍、物资储备、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的动态化管理。

加快智慧公安设施建设。深化公安泛在感知体系,通过对全市统一物联网感知设施的优化布局和智能升级,不断提升人、车、物的有效捕获率、命中率和轨迹刻画能力。完善公安大数据平台功能,拓宽数据资源渠道,完善融合治理机制,形成襄阳公安数据资源治理新体系。强化完善公安数据计算能力,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有效支撑公安大数据关键应用能力研发。完善公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等级保护要求,推动建设公安安全管理中心,完善传输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健全现有安全管控体系,统筹推进现有基础设施按信创要求进行完善升级。

1.png

(九)加快智慧医疗设施升级

升级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市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以建设卫生健康标准体系、核心卫生健康信息库、卫生健康信息集中管理及交换共享、卫生健康数据挖掘为重点,实现全市卫生健康信息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交换、多方共享。升级现有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基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信息体系,加强与省级平台互联协同能力,支撑跨层级、跨机构、跨部门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交换共享,实现医疗卫生横向业务机构、纵向管理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与业务协作。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围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个方面,积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医疗影像云,增强影像数据共享和聚合展示能力,实现跨医院,跨地区为病人提供医学影像数据和应用服务。推动建设全市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云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台,协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和精准度。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重点骨干医院利用5G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影像阅片、远程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完善电子健康卡服务平台,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接入,推动电子健康卡与医保卡进一步融合。建立统一的互联网就医便民服务系统,依托“健康襄阳”实现线上挂号、结算、信息查询、咨询等功能。推动建立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等系统,对医院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1.png

(十)加强智慧教育设施建设

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襄阳区域“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系统,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推动全市教育管理系统与公安、民政、国土、社保等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襄阳市各县(市、区)适龄儿童无纸化入学。建设襄阳新中考线上考试(测评)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技术,实现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口语、理化生物实验操作等科目线上考评与训练。完善升级“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整合“襄派教育家”“隆中名师”和襄阳四中、五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在全市各县(市、区)内共享。

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升级襄阳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学点网络接入带宽条件。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城镇及以上各类学校中实现5G网络全覆盖。将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建设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具有实践性和互动性的学科教室,利用5G、VR/AR/M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情景化学习体验。推动襄阳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构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一批融合仿真技术、体感技术等新技术的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满足高精尖设备操作、危化品使用、复杂工艺流程等专业教学需要。

1.png

(十一)加快智慧文旅设施建设

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推进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文化旅游全域通服务平台,全面整合文化、旅游、文物、体育、广播电视等信息资源,构建“多位一体”的智慧文化旅游管理体系,打造区域性总服务入口,以平台化的方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推动建设襄阳市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云平台,统筹全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项目,特别是襄阳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和智慧景区建设成果,涵盖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体育馆、智慧景区相关服务,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体育服务网络,不断强化地方文化品牌、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亮点的宣传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整合各业务平台涉旅数据,综合分析全市旅游热点、供需情况、市场变化、消费趋势、营销效果等数据,为全市旅游产品设计、细分市场选择、价格策略制定、营销渠道选择等提供决策支撑,助力襄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加快提升襄阳4A级以上景区和景区道路的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景区停车场、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等设施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建设在线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智慧停车系统,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利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鼓励古隆中、唐城、汉城、华侨城等旅游景区开发云直播、云观赏、VR导游导览等数字化体验产品,丰富虚拟旅游内容层次。

推进智慧文化场馆建设。加快提升襄阳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5G网络覆盖水平。建设襄阳市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书目数据、读者数据、借阅数据融合共享,向市民推送“一站式”数字资源与信息。在襄阳市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打造“三国文化”“荆楚文化”“汉水文化”数字体验馆。建设自助智能化图书馆—“城市书房”,提升市民“一站式”阅读体验服务。建设智慧博物馆服务小程序,为游客提供博物馆概况、手绘地图、馆内导览、语音讲解、景区推荐路线、设施查找以及VR全景等智慧游览服务。采用5G、区块链、VR/AR、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线上展览馆/美术馆,培育“5G+直录播线上艺术培训”“区块链+艺术活动培训”等新业态。

1.png

五、大力发展高端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

积极推动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创新中心,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支持各县(市、区)依托特色产业建设高新区、科技产业园等创新载体。

(一)推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主动对接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研力量,结合襄阳产业优势,高水平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支持航宇救生装备、金鹰重工申报创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扎实推进航天科技集团四十二所承担的国家航天化学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以湖北台基半导体、湖北文理学院、际华集团三五四二等为依托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面向我市优势学科、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优势领域开展基础性、创新性研究,支持承担国家、省和我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鼓励本地高校院所、企业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提升区域科研创新能力。

(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创新中心

推动襄阳企业与武汉、北京、珠三角等地科研院所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加快提升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综合能力,支持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襄阳航空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襄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深兰人工智能襄阳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襄阳云谷孵化中心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依托襄阳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及自贸区产业政策方面的优势,引进百度大脑人工智能产业与创新服务平台等智能创新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部中心襄阳分中心,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和项目落户襄阳。

(三)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载体

持续推进襄阳高新区建设,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围绕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枣阳高新区、老河口高新区建设,培育特色鲜明产业,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样板。依托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南漳中国有机谷等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襄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发展。

六、构筑可管可控的安全防护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结合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探索建设安全测试、设备安全检测等共性安全基础平台,加强重要数据的容灾备份,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制机制。

(一)建设网络安全感知和防护设施

推动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保障设施的安全可靠性。重点围绕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场景,推动建设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风险评估、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和联动指挥为一体的新型网络安全运营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关键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预警、响应和防护水平。建设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探索建设安全测试、设备安全检测等共性安全基础平台,推动构建辐射汉江流域的网络安全产业基地和网络安全技术高地。采用数据备份、双机容错、异地容灾、数据加密等技术,加强数据的安全防护,实现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全方位防护。设立备份信息服务器和不间断应急供电系统,确保信息及网络的安全、畅通。

(二)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机制,落实相关企业和单位的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将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网络安全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指导企业和单位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全市网络安全联合检查机制,构建跨部门的安全巡查联合检查组,借助线上监测加线下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定期及不定期的巡视检查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状况实时监管。加强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及《密码法》的相关要求,落实等级保护测评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工作,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保障机制,降低突发事件对基础设施和网络运行的影响,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强化襄十随神城市群新型基础设施共建互联,加快推进各县(市、区)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和特色应用。

(一)促进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共建

优化网络架构,加强襄阳与武汉的网络连接,提高襄阳在国家干线网络枢纽地位,完善襄阳与十堰、随州、神农架等市州的省内干线网络。构建市级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推动襄阳与省、其他市州,及各县(市、区)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提高汉江流域大数据服务能力。构建人工智能平台、区块链等共性能力平台,将服务向周边地区辐射。协同推进车联网应用创新和商用模式探索,依托十堰商用车、襄阳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随州专用车不同产业定位,联合开展车联网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依托襄阳、十堰共建国家物流枢纽契机,协同共建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系统,汇聚整合区域物流信息,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发展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提升对十堰、随州等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平台服务能力。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智慧旅游平台互通和信息共享,推进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共享,提升整体环境治理水平。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推进城市群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襄十随神城市群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鼓励航天42所国防重点实验室、襄阳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航空研究院等平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区域科技协同发展。

(二)推进各县(市、区)新型基础设施特色发展

提高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间信息通信网络联通水平,加大县市区之间的主干接入光缆网络密度。依托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推动枣阳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快宜城云上软件园建设,支撑宜城数字经济发展。鼓励谷城推进“5G+”制造业发展,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加快智行隆中老河口示范区、老河口专用车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建设,推动形成车联网研发、生产、测试、应用、配套一体化产业生态群。推动南漳智慧农业设施发展,加强南漳智慧中国有机谷建设。推动保康智慧旅游设施建设,打造保康全域智慧旅游示范区。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功能,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统分结合、联动协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作联席会牵头推进功能,建立健全市、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做好新型基础设施标准规范制定、项目组织、成效评价评估等工作,并加强对各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工作联席会各行业牵头部门统筹本行业内建设需求、存在问题等信息,统一对接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席会,以便于统筹布局。

(二)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5G网络等技术成熟的新型基础设施部署。出台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相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示范应用等细分领域扶持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加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力度。做好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的融合促进,全力做好项目策划与储备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类资金支持。

(三)促进数据流通

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管理机制,加强市、县(市、区)两级大数据设施建设统筹协调,采用统招分签的模式建设大数据平台系统。推动市级大数据平台、行业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物联感知设施管理平台等系统间接口统一与互联,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社会服务、行业管理等领域数据自动采集汇聚。持续完善人口、法人单位、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库,形成重点领域主题库。推进数据流通共享,探索建立数据确权、数据交易原则和规范,搭建数据资源交易平台,探索开放数据集、数据接口、数据沙箱等政企数据共享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拓展数据共享范围,实现数据资源一次采集、多方共享。

(四)优化建设环境

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5G基站、铁塔等需求明确的建设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予以落实,统筹用地用电需求。加强配套电力建设,精准提高电网设计容量,适应新型基础设施未来新增用电需求,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保障,降低数据中心、5G基站等用电成本。推进公共建筑、公用管道、杆塔资源等公共设施向5G基站、管线、机房等免费开放。对于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招商引资,提供电价、税收、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探索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规则,研究提出并推动相关法规增加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和上道路通行期间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责任分担等规定。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本地人才培育,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健全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

(五)强化规划落实

建立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更新项目进展。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项目考核,生成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建立任务目标责任制。

电力小程序码.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湖北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