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二)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加氢站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由专用向公用、由城市向城际发展的思路,逐步推进自治区加氢站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优先在氢源有保障、产业基础好、燃料电池车推广应用多的区域开展示范,如乌海、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推动加氢站项目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区的加氢站网络。逐步扩大氢能运输网络。开展更高压力的氢气长管拖车运输和液氢运输研究,提高氢能输送效率。探索推进天然气管网掺氢和氢能智能输送主管网规划建设,适时推进区域性氢气输运管网的建设和运营,扩大氢能本地化特色应用。根据实际开展氢能储运产业化示范,加强与国内外重点区域对接,加大跨省区氢能贸易,稳步推进“蒙氢外送”。
(三)拓展氢能商业应用场景交通运输领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以燃料电池重卡和公交车为切入点,逐步带动燃料电池汽车在货运、环卫、物流、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重点加大中重型、中远途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应用,并在乘用车领域实现小批量示范运行。
冶金化工领域鼓励开展工业绿氢替代。利用氢能助力区内工业脱碳,探索拓展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制氢在钢铁、冶金、炼化等行业作为高品质原材料的应用,开展氢能替代焦炭作为还原剂示范,鼓励企业攻关氢能冶金技术,改进传统冶金工艺。鼓励自治区涉合成氨、甲醇等采用传统煤制氢或天然气制氢的企业有序开展绿氢化工,逐步推动自治区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改建/翻新基础设施,优先在乌海开展规模化绿氢化工应用探索,建设一批绿色化工示范工厂,生产基于绿氢的绿色化工产品。
建筑领域鼓励特色发展,建设燃料电池热电联供项目。积极发展高效率的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质子交换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产品。在农牧区推广燃料电池热电联供,逐渐实现农牧民供电取暖全覆盖;优先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园区内探索以绿氢为纽带的多能互补模式;在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探索布局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供热设施,积极推进氢能应用从工业化走向生活化,适时开展氢能社区、氢能小镇创建工作。
发电备用领域推进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发展多种分布式氢燃料电池电站,重点发展小型化的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用于农牧区便携式备用电源;鼓励区内煤炭、石化、化工、钢铁企业结合热电负荷需求发展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探索发展军融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为边防、靶场等军事设施和营地供电提供支撑。研究氢能与电网协同,发挥氢能作为电源侧调峰调频供能,通过多能互补和智慧微网等手段,开展燃料电池分布式电源和固定式发电站示范应用,因地制宜布局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探索在园区、农牧区等特定区域开展以氢为核心的能源综合利用示范。
(四)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创新开展加氢站相关技术研发。研究加氢站与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多站合一的建设方案,探索将现有加油站、加气站和充电站扩建成加氢、加油(气、电)合建站的技术路径。通过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培育加氢站集成技术服务商,进行加氢站集成工艺技术、液氢加氢站技术、高流量快速加注技术等技术示范。加大氢能储运技术研发。以大容量、低能耗、长距离储氢设备为主导方向,大力发展氢气高效液态制备储运、固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积极引进或研发氢气高压气态储运,重点研发稀土等储氢新材料、高压存储材料和储氢容器等设备。探索研究氢能运输管道相关装备,突破管道材料、压缩机、计量表计等关键技术,开展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中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探索布局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坚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技术并举的原则,探索研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制氢与燃料的一体化设计和系统集成,研发小型化、高效率、寿命长的便携式氢燃料电池产品,发展适用于小型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领域的氢燃料电池;重点布局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规模化生产,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产业化、规模化。探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装备研发,着力突破关键材料、电堆设计、制备工艺等关键技术。鼓励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在通信、电力、医疗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燃料电池重卡制造基地。以本地企业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龙头企业的合作,加快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做优做强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矿用车、客车、物流车,同时积极布局乘用车领域。发挥“北奔重汽”等区内骨干企业优势,突破整车关键技术,依托本地汽车产业优势,重点在包头等地打造燃料电池重卡制造基地,鼓励企业逐步形成多车型、多规格、系列化的产品体系,逐步构建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提升氢能产业关键设备性能检测能力。利用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基础,开展制氢、储氢、燃料电池材料检测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逐渐形成电解槽、储氢瓶、压缩机、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测评认证以及氢气品质测评分析能力,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掌握全方位检测能力,支撑产业链企业产品测评和开发需求。
(五)推进氢能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引领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导向,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疏通成果转化渠道,更多地把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并推广应用,组织实施一批能填补国内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空白的应用示范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支持乌海化工、东源科技、北奔重汽、包头稀土研究院等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产业成果。推进前沿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选取技术创新方向,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解决氢能应用高端装备与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难题。重视氢能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构建自治区氢能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制定氢能前沿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构建创新平台载体。围绕氢能产品供需、技术研发、系统集成、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探索通过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形式,集聚自治区科技资源,研究并提出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和前瞻性政策建议,建立引领氢能产业高端跨越的智库平台。加强产业信息共享,推进上下游联动,共同构建起全区氢能供需匹配、技术互相支撑、产品供应齐全的全产业链协作体系。依托内蒙古综合能源交易中心,推动氢能项目开展产品和碳汇、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可再生能源配额、电力辅助服务等指标交易。鼓励央地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基建投资资金、专项债券等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作用,加大对氢能产业中清洁能源制氢、氢储运、燃料重卡等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氢能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人才招商、龙头招商、基金招商,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重点在绿氢制备、燃料重卡等领域加快招大引强。加强国企在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中的担当作用,谋划一批关键领域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的氢能产业链条,培育和挖掘其他领域的新增长点,打造央地合作共赢新标杆。
(六)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鼓励国际交流合作。围绕氢能产业链补链强链,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与世界知名氢能高科技企业及研发机构开展合作,探索建立联合研发平台,推进项目成果在自治区转化。通过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国际会议、论坛、技术大赛等形式,搭建氢能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原创技术的对接与转化,同时提升自治区氢能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乌海氢能源会展商务区,集国际科技中介、交流、展示与商务为一体,推进国内外技术及产业引进、国际交流与展览展示、国际化人才培育与引进。加强国内、区内协同合作。加强与上海、山东等技术聚集度较高省份的合作,重点推进联合研发和成果应用对接;加强与北京、河北、广东等未来氢能需求预期较高的省份的合作,重点推进跨省区氢能贸易,稳步推进“蒙氢外送”。统筹自治区内各盟市氢能产业布局,推动全自治区及区域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增强联动协调,有力推进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和深度推广应用。鼓励国电投、绿发、北奔重汽、乌海化工等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贯通氢能全产业链条,形成上中下游配套产业体系,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五、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能源资源开发、氢能设施建设、氢能系统运行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占用、生态损伤等方面。能源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会占用土地和水域,消耗物资资源,工业副产氢提纯和可再生能源制氢设备运行期间可能会产生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产生噪声污染,对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方面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制氢,另一方面推进工业副产氢提纯应用,加快推动氢能应用和清洁替代,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举措方面,利用氢气在交通、化工、冶金领域开展清洁替代行动,努力减少能源生产污染物排放。
(二)环境影响应对措施规划实施期间,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规定,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严格执行优先、重点、一般三类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坚决制止违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的生产建设行为及活动,用严格的环境准入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规划项目建设期管理,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监管,确保规划、建设和运行的环境影响均处于可控可接受范围内。本规划提出的项目,将在国家相关专项规划及相关省区能源规划中进一步落实,实施过程中将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定程序,充分做好公众意见征集和环评结果公示,努力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将作为后续规划实施的重要前提。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成立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自治区发展改革、能源、工业和信息、财政、科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商务和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推进规划实施、政策拟定、试点示范等重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协同配合,制定年度推进方案,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明确各阶段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建立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将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工作任务纳入目标绩效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自治区能源局承担,负责日常工作。
(二)加强规划引导将氢能产业规划纳入自治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氢能产业规划与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市政、交通、环保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发挥自治区氢能产业规划的指导作用,推动具备条件的盟市加快编制地方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各级规划的协调统一。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制定氢能产业在各个领域的相关支持政策,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研究提出自治区氢能产业规划重点项目库,逐年制定自治区氢能产业年度计划,优选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制定项目库滚动和调整管理办法,推动项目规范有序发展。
(三)配套政策支持将符合自治区规划的重点项目纳入用地保障范围,优先安排项目建设用地。按照“非禁即入,简化审批”的原则,对氢能基础设施实行备案制管理,各相关部门尽可能为项目审批开启“绿色通道”服务。充分发挥中央及地方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作用,加大对氢能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探讨有利于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项目孵化的金融政策,落实好氢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前期投入。加强氢能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构建自治区氢能产业人才队伍体系。
(四)强化安全管理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推动氢能产业。各级政府积极构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建立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协调机制。企业加强在氢能制备、储运、供给、应用等各环节的安全风险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分析,完善安全事件处理工作预案,强化应急演练,确保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伊始,由青骐骥提供核心制氢装备的中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的2台1000Nm/h电解槽与2024年已长期运行的2台1000Nm/h电解槽成功构建“4对1”制氢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调试并成功投运。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电解槽采用青骐骥最新研发成果,在制氢能耗、衰减率等关键性
7月7日上午,第三十一届兰洽会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发展对接推介活动在兰举办。本次推介会共签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75个,签约总额1298.12亿元;签约贸易合同项目1个,签约金额2.5亿美元。据悉,兰州市新能源客户服务数据中心项目、天水市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张掖市电网
据达茂旗发改委文件,近日,内蒙古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撤销。据悉,内蒙古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一期项目一期和二期项目工业项目备案(发改)项目建设地点均位于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包头达茂零碳园区巴润产业园。内蒙古基础设
6月10日,由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GGEIC)、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牵头举办的“第十八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隆重举行。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兼CEO徐晓华以“产业化实践者”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异质结技术以及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周期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建立多渠道氢源供应体系,逐步构建低成本、低碳化的多元制氢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加强同周边地区氢能资源的联动协调,与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
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探索先进离网制氢技术应用,实现离网构网支撑以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储能充放与电解槽负荷柔性协调,并开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5月16日,在2025内蒙古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5个氢能项目签约,分别为:1.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政府与俊瑞绿氢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签约乌海市乌达区新建装机容量为1800MW的光伏发电制氢3万吨/年的光伏制氢项目。2.俊瑞集团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区签署年产
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光伏制氢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4.3GW。建设100个“光伏+”乡村振兴行政村,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5%,建设一批零碳(低碳)工厂
回首我国能源发展长河,关键节点必然又有新增。2025年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将新能源全面推向市场的同时,也促使整个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短期阵痛、长期利好——新机遇涌现13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志臻能源伊犁州伊宁县100万千瓦光伏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制氢、氨部分)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公告。公告显示,项目规模为安装64套1000Nm/h电解制氢装置,制氢规模64000Nm/h;20台2000Nm储氢装置,20000Nm/h空分制氨装置1套、170000t/a合成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7月9日,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光储氢全产业链的协同布局,助力加快构建多元融合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双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和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代表双方公司正式签约,双良集团董
7月伊始,由青骐骥提供核心制氢装备的中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的2台1000Nm/h电解槽与2024年已长期运行的2台1000Nm/h电解槽成功构建“4对1”制氢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调试并成功投运。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电解槽采用青骐骥最新研发成果,在制氢能耗、衰减率等关键性
7月9日,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光储氢全产业链的协同布局,助力加快构建多元融合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双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和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代表双方公司正式签约,双良集团董
7月10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名单的公示》。根据公示名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循环产业园、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庆云经济开发区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冠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10个园区入选试点名单。原文见下: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当地时间7月9日,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英国伦敦与英国知名能源科技企业章鱼能源(OctopusEnergy)首席执行官格雷格#xB7;杰克逊(GregJackson)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英国及欧洲风光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交流,并就多项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张传卫介绍,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7月7日,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上海”)与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纯”)正式签署氢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采用液驱氢能压缩机在绿氢以及氢交通领域的优势展开探讨并达成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在氢能产业链上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绿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思阳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蒙能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围绕乌兰布和沙漠送电京津冀鲁大基地建设、防沙治沙工程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协商配合支持事项。巴彦淖尔市市长张鸿福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自治区能源局一直以来给予巴彦淖尔市新能源
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4日消息称,内蒙古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外送通道——蒙西(内蒙古西部)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取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三交九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批
6月29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大唐内蒙公司乌兰察布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四子王旗一期3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规划建设容量为300兆瓦(直流侧360兆瓦),是内蒙古自治区光伏治沙行动重点项目之一,选用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电池组件685瓦及以上组
6月28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告知函。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关于印发深化蒙东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发改价费字〔2025〕661号)要求,自2025年7月1日起,在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已基本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的基础上,推
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项目是乌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和伊金霍洛旗两级党委、政府关于“二产拉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和“推进一产重塑”的战略部署实施的重大项目。乌兰科创园于2023年6月2日获批乌兰集团奶牛肉牛养殖6MW光伏项目和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6MW光伏项目指标,两项目于2025年6月6日顺利并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能源局发布《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蒙东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详情如下:一、内蒙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是什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显示,蒙西电力市场2024年市场交易新能源电量占比已达92%以上。方案指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在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已基本全部
截至今年5月底,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4309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52%,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突破1.4亿千瓦的省区,继续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今年1—5月,全区新能源发电量1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占全区总发电量的36%、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外送新能源430亿千瓦
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一般工商业分布式
日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左旗发改和工信局发布《关于开展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2025年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项目竞争配置申报工作的公告》,其中分散式风电项目总容量不超过25兆瓦。详情如下:为推动新巴尔虎左旗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25年分布式能源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