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其他市场正文

新疆:2022年重点推动2万吨光伏制氢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022-02-07 15:5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制氢新疆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4日,新疆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发布。其中提到,在2021年,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原煤产量增长18.3%,疆煤外运量增长59.3%,全社会电力供应总量增长13.58%,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19.8%,外送电量1159亿千瓦时、增长20.7%,为全国能源供应作出重要贡献!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光伏硅基新材料产量46.94万吨、增长30.9%,多晶硅产量占全国58%。旅游业加速恢复,接待旅游人数1.91亿人次、增长20.52%,实现旅游收入1415.69亿元、增长42.69%。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推动光伏硅基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吸引一批电子元器件企业落户新疆。

2022年重点工作,推进“三基地一通道”建设,重点推动天山北坡万亿立方大气区和中石化库车2万吨光伏制氢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独山子石化120万吨乙烷制乙烯、中石化塔河炼化公司100万吨乙烯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硅基新材料向光伏、硅合金、硅化工、硅电子等下游产业延链补链;加快推进能源建设。推动“疆电外送”第三通道、“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开工建设,提高“疆电外送”能力。建强完善750千伏主干网架,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依托荒漠戈壁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新能源发电、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数字化智能电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通信建设。

原文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团结带领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难题,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万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60亿元、增长8.8%,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8.6亿元、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20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4亿元、增长17%,进出口总额1569.1亿元、增长5.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以粮、棉、果、畜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进入高效优质发展阶段,粮食总产量1735.8万吨、增长9.62%,创5年新高;棉花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总产达512.9万吨、占全国的89.5%;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猪牛羊禽肉、牛奶、禽蛋产量分别增长16.1%、5.75%、2%;蔬菜种植面积达300万亩,产量达到900万吨以上,冬春蔬菜自给能力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企业产销两旺,工业增加值增长20%,新增就业9.95万人;全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达到7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家,产业增加值增长12.4%。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原煤产量增长18.3%,疆煤外运量增长59.3%,全社会电力供应总量增长13.58%,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19.8%,外送电量1159亿千瓦时、增长20.7%,为全国能源供应作出重要贡献!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光伏硅基新材料产量46.94万吨、增长30.9%,多晶硅产量占全国58%。旅游业加速恢复,接待旅游人数1.91亿人次、增长20.52%,实现旅游收入1415.69亿元、增长42.69%。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过货能力显著提升,过境中欧(中亚)班列12210列、增长21.5%,始发中欧(中亚)班列1185列、增长7.3%。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0.8%、7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别增长75.2%、51%,“两区”改革发展步入快车道。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启动建设,已开工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37亿元。“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深化行政审批、“证照分离”等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平均审批用时由2020年的120个工作日压缩到85个工作日以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落实区外招商引资项目5134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5429.9亿元、增长35.7%。全疆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自治区“互联网+督查”平台上线运行,便捷高效回应和解决群众关切。户籍迁移、医保结算、公积金业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一批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极大地方便了各族群众!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阿尔塔什、大石门等9项重大水利工程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750千伏吐鲁番—库车II回、库车—阿克苏—巴楚II回、莎车—和田II回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南疆地区供电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全区电力装机容量1.15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0%。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网络基本覆盖县级以上城区,光纤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昭苏机场、塔什库尔干机场、阿拉尔机场基本建成,民用机场总数将达到25个。铁路通达所有地(州、市)、覆盖全区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全区新增高速(一级)公路超过1800公里、总里程突破9400公里,新增通高速(一级)公路的县市11个、总数达到91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000多公里。第二条进出新疆公路大通道——京新高速全线贯通,进京里程缩短1300多公里,北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建成投运,里程缩短200公里。尉犁—若羌、若羌—民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环塔里木盆地高速(一级)公路圈基本建成。“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目标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398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8%。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7.4万人次,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2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85%。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实现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就学全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19%、95.69%、98.87%。在全国率先试行农村户籍人员在所在地公立医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完成1000个村庄绿化美化。完成“煤改电”最后28.7万户建设任务,“煤改电”(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南疆89.2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创作出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话剧《金色的胡杨》等精品力作,全区上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充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涌现出爱国护边、舍己救人“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和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救助维吾尔族断臂男孩的先进典型群体。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起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

——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新疆社会大局正从“由乱到稳”向“由稳到治”迈进,已连续5年无暴恐案件,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公共安全事件持续下降,实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多年来对平安稳定的渴望与期盼,各族群众安全感、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信心持续增强。新疆越来越成为中外游客眼中治安管理最好、社会环境最安全的地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毫不放松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坚决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聚焦总目标、打好组合拳,不断完善反恐维稳机制,持续保持对“三股势力”严打高压态势,有力有效强化社会面防控,建立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的好局面。打好涉疆对外斗争的主动仗,成功举办65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用真人真事讲好新疆故事,坚决回击美西方敌对势力的攻击污蔑,全面客观展示了新疆的良好形象。平安新疆建设取得新成效,博州首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全区群众安全感达到99.14%,再创历史新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新疆的“枫桥经验”,信访源头治理有力有效,群众满意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信访积案化解质效位居全国前列!

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切实守好口岸国门、进疆大门、社区单位院门“三道门”,落实落细8项监测预警机制,始终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不断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口岸疫情防控全闭环管理,强化冷链食品溯源集中管理,持续优化风险人员管控措施,着力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迅速扑灭散发疫情,守住了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免费救治,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188.61万人。

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视频资源接入维稳指挥平台,充分发挥自治区维稳指挥中心在安全生产中的监督预警、督促协调和指挥处置职能,建立起了立体化、系统化的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体系。及时制定出台36条安全生产严管严控措施,在全区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组织防震减灾、抗洪抢险工作,完成425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和雨水情监测设施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校园食品、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动,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器械与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专项检查整治,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压实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各项补贴政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落实2022年度冬小麦种植面积128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28万亩。棉花种植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品质指标显著提高,机采率达80%以上。深入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新增新梅等林果面积18万亩。扎实推进畜牧业“五大振兴行动”,稳步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年末猪牛羊存栏5649万头(只)、增长11.3%,出栏4502万头(只)、增长5.2%。持续推进南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启动“4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两张网”建设,“疆内收购网”全面覆盖林果生产区,仓储加工交易集配能力达500万吨,疆外销售网点达5370家。实施15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改善灌溉面积361万亩。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增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

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筹措150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强链延链补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出台落实加快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实南疆四地州劳动密集型产业补贴资金,南疆四地州形成一批消费电子生产、假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区。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油气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加快延伸石油石化产业链,持续做好“减油增化”,推进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推动铝、铜等有色金属进一步提高就地转化率,中石油塔里木60万吨乙烷制乙烯、中泰集团年产10万吨BDO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推动光伏硅基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吸引一批电子元器件企业落户新疆。1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34家。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2万多家企业“疆企上云”。积极有效应对美西方借口所谓“强迫劳动”对我区部分行业产业进行的污蔑打压,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维护合法权益,确保相关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加快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着力优化旅游环境,推动景区提档升级,加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拓展旅游市场营销,完善旅游信息服务,推进旅游业稳步复苏。新创建赛里木湖景区等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累计达到16家。创建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的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和4A级旅游景区。吐鲁番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吉新两省区共创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成功创建5S级滑雪场。加快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信息通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托育、医疗康养、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网络购物、直播经济、会展经济、平台经济等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延长沿街商铺营业时间,给城市带来浓浓的“烟火气”,让城市的夜晚充满活力!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和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创新企业、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和创新项目成功落地。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培育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行“揭榜挂帅”等机制,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5个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启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9家。全区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增速居全国前列。实施促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互动发展,授权专利增长58.29%,发布自治区地方标准115项。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出台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放权松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建立项目建设“十大机制”,采取省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前期审批联席会议等有效措施,着力扩大项目融资规模,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了一批投资体量大、聚集效应强的重大项目,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66.4亿元,支持2755个项目建设。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的3355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储备项目开工2582个、转化率达到76%。开工建设库尔干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等一批续建项目。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制造业投资增速达36.9%,民间投资增速达29.7%。

(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整合,出台交易目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超出全国目标任务25个百分点,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重组和组建新国投集团、农牧投集团、新矿投资集团,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国有经济体量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国有资本在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引领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完成85个县(市)农业水价调整工作。不断深化市场体系、科技体制、财政金融、文化教育、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突出抓好“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和“口岸经济带”建设,着力打造我国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加快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建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积极落实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投资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大力发展沿边口岸外向型产业,建立双边边境口岸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推行“公铁联运”、包机、“空中路桥”集装箱吊运等新模式,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进出口模式和出口海外仓模式落地。成功举办2021线上(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征集合作项目225个、计划投资额1900多亿元。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趟”改革,全面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推进审批事项压流程、减时间,一般企业3天内即可完成企业开办所有手续,建设用地审批用时大幅压减。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涉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制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出台落实减免税收、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社保费率等减税降费政策,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05.27亿元。加强中小民营企业培育培优,推广使用“信易贷”平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39.1亿元、增长31.1%。1067.2亿元直达资金高效精准落地,惠及5950家企业和2513万人次。重点抓好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和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取消和免征6项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落实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降费政策。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积极扩大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扎实推进建筑领域技术工种3年2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行动,完成培训10.07万人次,新增就业8.05万人。区属应届高校毕业生已落实毕业去向9.31万人、落实率96.4%。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24小时动态清零。着力办好县级技工学校,实现县(市)全覆盖。我区选手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金牌、奖牌第一的优异成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出台一系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举措,安排专项资金388.22亿元,新发放小额信贷32.62亿元、覆盖10.19万农户。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巩固南疆5.1万人跨区域转移就业成果,实现108.23万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扎实做好16.88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后续扶持,着力培育稳定增收主导产业,安置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600元、涨幅达12%。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所有乡村人口进行定期排查、动态监测,对纳入“三类户”的家庭及时进行帮扶,实现返贫致贫风险常态消除,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巩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成果,农村4—6岁儿童实现幼儿园免费入园“应入尽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持续深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改革,依法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推进职教集团建设。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内涵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疆大学首轮“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新校区全面投入使用。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累计发放学生资助资金82亿元,惠及学生666.5万人次,实现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不断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实现“应检尽检”。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挂牌成立,第二批试点项目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获批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06个,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0个。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86.19%。全面落实结核病“应查尽查、应治尽治”,成功治疗率达95%以上。实施定向生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积极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

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2019.77万人次,较上年增加55.76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惠及全区273.17万退休人员和城乡参保居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有效保障了全区15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2.2万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生活。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34.6万残疾人。实现有意愿的“五保”老人全部集中供养、孤儿全部集中收养。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编制出台《新疆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启动“一圈一带一群”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城镇居民23.15万户;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6.39万套棚户区改造和2.61万套公租房全部开工;建设农房抗震防灾工程3万户,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更好地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五)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决守住生态环境红线底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要求,严格执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基本构建全疆“三屏两环多廊”生态安全格局、“两带八区”农业发展格局和“一圈一带一群”城镇空间格局。发布《自治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14个地(州、市)“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全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

持续加大污染环境治理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乌鲁木齐市入选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和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支持范围,分别获得中央财政3年21亿元和11亿元资金支持。加强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启动重点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2.42%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环境监管持续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对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首次开展自治区、兵团联合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乌—昌—石”“奎—独—乌”及伊犁河谷区域督察工作,共受理举报549件,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6%,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94.5%,完成国家年度目标任务。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编制自治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和“1+N”政策体系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压、腾、控、省、核”等节能降耗措施,有效推进能耗“双控”。积极推进准东、哈密北、南疆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壮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推进。推动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挖潜,持续开展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创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狠抓农业产地环境治理,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93个、1368.91万亩。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行动,开展节能低碳建筑试点示范,加快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再生水利用率达35.75%、提高9个百分点。

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河湖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输水补水,全面完成塔河流域胡杨林拯救三年行动,灌溉天然胡杨林329万亩。实施额尔齐斯河漓漫灌溉生态输水,灌溉河谷林草169万亩。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入选中央财政支持范围,获得20亿元资金支持。全面推行林长制,区地县乡村五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立。继续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和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生态持续改善。扎实开展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回头看”,违建别墅全部拆除复绿。恢复湖泊湿地面积226.5万亩;完成造林265万亩、草原修复治理634万亩、退耕还林57万亩,累计治理沙化土地659.9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实现“双缩减”,新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六)坚持文化润疆,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推出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舞剧《张骞》、话剧《林基路》、报告文学《红沙河》、交响音乐会《天山儿女心向党》等一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金色的胡杨》入选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荣获“荷花奖”金奖,文艺事业呈现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实施“考古中国”发掘项目15项、文物保护工程20余项。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陈列》荣获第十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开展“文化润疆·旅游兴疆”展演季系列活动,推出《新疆是个好地方》《昆仑之约》等剧目驻场演出,制作播出首个文旅微综艺《乘着歌声游新疆》,累计点击量达3.2亿次。依托世界文化遗产、革命遗址、博物馆等,推出52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启动新疆非遗馆建设,举办非遗展示系列活动,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实施“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极大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对接各族群众需求,以“文化大院”示范点建设、“石榴籽”文化小分队惠民服务、“流动博物馆”巡展为抓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镇(村)综合文化站、乡村大舞台等基层文化阵地联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持续实施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推进全民阅读。5家地(州、市)级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文物遗址点接待观众2000余万人次。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我区体育健儿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2枚铜牌,在第十四次全国运动会和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分别取得7金7银7铜和23金15银23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区竞技体育的重大历史性突破!

(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局面进一步巩固

持续加强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主线,推动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深入贯彻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3个地州市和28个县市、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全区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4个、自治区级示范区示范单位191个,形成共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良好局面。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全区120多万名干部职工与160多万户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在各级各类学校常态化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38.3万余名干部教师与451万名学生结对交友。大力推进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建成互嵌式村(社区)4783个、小区9223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

不断促进宗教领域和睦和谐。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稳步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需求和正常宗教活动。扎实开展驻村管寺工作,有效改善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条件。加强宗教人士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医疗、养老、生活补贴等保障措施。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持续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宗教极端思想得到有效整治,最大限度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蔓延和传播渗透的土壤,最大限度保护各族群众免受极端主义侵害!

(八)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坚决维护党的统一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10”工作清单任务,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

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推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6部地方性法规,制定5部政府规章。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6件、全国政协提案17件,办理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406件、自治区政协委员提案615件。科学谋划、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133项专项规划。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克拉玛依市成功创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推进区地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持续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建立健全省级领导同志包联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制度,以企业、项目和产业为牵引,积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产业、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点要素“六重清单”机制,将“十四五”规划任务年度化、年度任务清单化、清单任务责任化,有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现场办公等方式,摸清实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进一步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有效减轻基层负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自治区“互联网+督查”平台共核查办理群众留言线索2919件、解决群众困难事项1744件,新广行风热线共核查办理群众投诉2900余条。始终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一般性支出预算压减8.4%,“三公”经费预算压减7.2%。

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四气”,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依法开展审计监督,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建立完善整改长效机制。加强统计监督,严防统计数据造假。强化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转让等重点领域监管,加强就业、医保、民政等民生资金管理,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镜鉴,教育引导政府工作人员自省自警自励,铸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各位代表!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兵团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兵地一盘棋,全面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全力支持兵团深化改革、向南发展和维稳戍边能力建设等各项工作。在自治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兵团党委团结带领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维稳戍边能力得到新提升,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向南发展迈出新步伐,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特殊作用得到有效发挥。2021年,兵团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11.7%,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对口援疆寄托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新疆的特殊关怀和殷切期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第八次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新阶段对口援疆工作,坚持资金项目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重点地区倾斜,不断深化拓展“组团式”援疆向教育、医疗、文旅、乡村振兴、劳动密集型产业延伸,进一步发挥援疆优势,对口援疆综合效益不断提升。19个援疆省市安排援疆资金174.3亿元,实施援疆项目2217个。与中央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十四五”期间在疆总投资超过万亿元。援疆省市、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的无私援助以及援疆干部的辛勤付出,新疆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各位代表!全力支持国防和驻疆部队建设是地方政府的神圣职责。我们着力加强国防教育,积极主动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全面做好拥军优抚和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服务保障、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军民并肩携手,确保了边疆安宁稳固,共同谱写了军政军民双拥共建新篇章!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大力支持和援疆省市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凝结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向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驻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公安干警,向中央驻疆单位、援疆省市及所有援疆干部,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新疆稳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全疆各族群众的期盼,发展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尚需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持续用力,民生改善存在短板弱项,“放管服”改革有待深化,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法治意识需进一步增强,一些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积极加以解决和改进,不辜负各族人民的期盼和重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制氢查看更多>新疆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