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国风电、光伏闪耀全球

2021-07-05 11:19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董欣 姚金楠关键词:光伏发电新能源碳中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碳中和中发挥更大作用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近8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万吨。”4月2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将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能源的绿色发展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实现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8.4%;其中,风电4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5%,光伏发电2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新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0年,全国风电利用率升至97%,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与2019年持平,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市场的活力仍在充分释放之中。这个从成长之初就高度市场化、社会化的行业,市场主体多,市场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充分,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前景不可限量。

在此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更为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施展舞台。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诺言,正推动中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标,新能源将在其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论 | 勇当新时代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主角

四十年,从“名不见经传”到“举世瞩目”,中国风电装机规模领跑全球;二十年,从“试验示范”到全产业链“爆发式”增长,中国光伏发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产业短时间内成功甩掉“昂贵花瓶”的帽子,蜕变为拥有“双料冠军”的“实力派”,这样的成绩单着实耀眼。

数据最有说服力。200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还不到40万千瓦,与之相伴的是电价高企、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到了2020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8亿千瓦,较20年前激增700倍,同时,电价大幅下降、设备实现高比例国产化。光伏发电的表现更加抢眼:从2008年拉开光伏电站建设大幕,到2015年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仅用了7年时间;电价降幅接近90%、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7席等优异成绩,更是“光伏强国”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

如今,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总量合计超过5亿千瓦,并分别连续11年和6年稳居全球首位,且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态势丝毫未减。在拥有全球最大规模装机和发电量的中国电力系统中,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新能源这个昔日无足轻重的“替补队员”,今天已成长为举足轻重的“种子选手”,是名副其实、前途无量的“后浪”。

但新能源的未来之路,绝非波澜不惊、一帆风顺,持续遭遇波折和瓶颈是大概率事件。过去几十年,尤其是近10年来频发的弃风、弃光问题,已深刻说明,受制于资源属性,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天生具有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的特征,这对产业自身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此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将是纸上谈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的西欧部分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新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全社会的用电成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也给我国新能源的大发展提了个醒——转型是有成本的,并且很可能代价不菲。虽然我国新能源上网电价连年大幅下降,且仍在快速下降,但相对于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新能源目前仍不具备与之规模化竞争的优势。新能源的发展,还需要整个电力系统为其保驾护航,这也会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难免会通过“电价上涨”的方式传递到消费端。电价是关系亿万群众的民生问题,因此必须引起能源主管部门和新能源企业的高度重视。大规模、价格合理地保障电力供应,依旧是新能源产业必须面对的艰巨挑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短短数十载,新能源产业克服千难万险,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量和质的快速跃进离不开国家的全力支持,其背后是国家对全球能源格局走势的精准研判、应对气候变化的高瞻远瞩。站在这样的历史关口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能源必将成为未来电力安全供应的主力军。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夯实了雄厚制造基础、打造了完善产业体系,但必须意识到,目前新能源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仍不到10%,离“主体”地位还很远。

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如今,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已经明确,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号角已经吹响,新能源产业必须也必将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担负起更大的使命、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原标题:中国“风光”闪耀全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碳中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