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营收、净利润猛增20%以上,组件出货量达15.88GW
晶澳科技成立于2005年,十六年来晶澳一路成长为行业龙头与其 “稳健增长、持续盈利”的经营原则密不可分。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晶澳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稳步提升。具体来看,2020年晶澳科技营业收入为258.47亿元,较2019年提升22.17%,较2018年大涨31.54%;2020年晶澳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5.07亿元,较2019年提升20.34%,较2018年大涨109.6%。
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是衡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2020年晶澳科技资产负债率迎来新低,由2019年末的70.92%降低至60.21%,降幅为10.7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2.65 亿元,总资产由236.16亿元增长至372.97亿元,猛增57.9%。较好的资产状况及现金流为公司后续扩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产品来看,光伏电池组件是晶澳的核心产品,2020年晶澳组件营收占总营收的92.96%,达到240.27亿元,较去年增长23.64%。分地区而言,2020年晶澳境内组件营收为80.57亿元,较2019年增长34.65%,境外组件营收为177.89亿元,较2019年增17.25%。
在组件出货量方面,2020年晶澳电池组件出货量为15.88GW(含通过出售电站的出货量),较2019年(10.26GW)大涨57.8%,超额完成此前制定的15GW出货目标。
而从海外出货数据来看,晶澳2020年海外组件出货比达68.3%。据了解,晶澳组件产品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出货比例,基本与全球各国家、地区的新增光伏装机量比例相近。截至目前,晶澳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布局优势明显。此外,为规避国际贸易壁垒,晶澳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建立海外工厂,有力保障组件供应。
作为我国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之一,晶澳在全球组件出货量排行榜单中一直保持领先。根据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PV InfoLink统计数据,晶澳2018-2020年组件出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前三名。2021年度,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目标为25-30GW(含自用),较上年度增长57.4%~88.9%,仍将稳坐全球前五宝座。
垂直一体化优势凸显,产能持续扩张
晶澳科技是我国老牌的垂直一体化企业,其产业链包括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光伏电站等各生产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上建立起了人才团队和技术优势。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晶澳的一体化产能“柱形”特征明显,2020年底其组件产能23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一体化程度充分。
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优势在于,光伏制造主产业链各环节相匹配程度高,既可保障上游原材料供应,还可减小中间环节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2020年,在硅料、光伏玻璃等原材料价格跳涨的持续影响下,部分专业化企业受自身短板所限,出现业绩受损的情况。相对而言,一体化企业盈利波动性更小。
另外一方面,一体化企业可在产业链各环节实施全面、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充分保证产品品质,提升企业质量品牌影响力。不仅如此,全产业链运营还可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充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在行业中的议价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发挥垂直一体化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晶澳有序扩产高效产能。义乌工厂5GW高效组件已于2020年9月底投产,现在已经达产,义乌5GW高效电池也已顺利投产,正在产能爬坡。第二个5GW高效组件正在施工中,预计于2021年二季度投产。此外,晶澳曲靖硅片、宁晋电池、越南电池组件的新建产能陆续投产,预计到今年年底组件产能超过40GW,硅片和电池产能在30GW,继续保持组件产能的80%左右。
为保证后续的原料供应,晶澳在2020年第四季度先后和新特能源、新疆大全签订了多晶硅采购长单协议,总规模超12万吨。2021年一季度,晶澳又与彩虹新能源、亚玛顿签订了光伏玻璃长单协议。
技术领跑、重投研发,2021年182+大尺寸组件占比50%以上
作为技术实力派,多年来晶澳一直致力于通过其强大的研发技术能力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终端产品成本。2018-2020年其研发投入在总营收占比基本保持在5%左右,并逐年提升。2020年晶澳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4.53亿元,较上一年提升29.99%,在总营收占比为5.62%。
晶澳具有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形成了独立的研发中心和核心研发技术团队,2020年晶澳研发人员为1899人,较2019年增长39.22%,研发人员在公司占比为7.54%。截至报告期末,晶澳自主研发已授权专利897项,其中发明专利131项。
晶澳研发团队在硅片、电池及组件三个技术层次上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及现有产品工艺改进。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晶澳研发项目有低氧热场项目、大尺寸硅片等拉晶切片项目,高效P型PERC+SE电池、N型双面高效电池等,Deepblue3.0高功率组件、高效叠瓦组件等项目。
在电池技术上,晶澳优化PERC+单晶电池技术工艺提升电池转换效率,目前量产的PER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0%。P型之外,晶澳还对N型电池、钙钛矿等电池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技术储备不断完善,N型高效电池中试线转换效率近24%,后续将继续通过工艺提升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大规模量产条件。值得期待的是,晶澳异质结高效电池中试线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陆续试产,实现未来更高功率组件的远景规划。
在组件产品上,公司推出了基于182mm大尺寸硅片的超高功率组件DeepBlue3.0,产品叠加魄秀高效电池技术、半片双面电池技术、11BB 技术、掺镓工艺等技术,组件功率输出545W+。2020年5月晶澳DeepBlue3.0正式向业界公布,2020年8月实现火速量产,预计到2021年底182+大尺寸硅片产品将占总出货的50%以上。
无论是电池的转换效率还是电池组件的功率,晶澳产品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产品品质也得到了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晶澳在财报中指出,未来二三年,公司的Percium+电池技术将继续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利用超大尺寸硅片,在现有的量产P-型Percium+电池及组件技术基础上,可使组件功率达到600W,进一步降低组件单瓦成本。后续公司还将开发满足高端用户需求定制高效美观的组件以及应用于BIPV的各类电池。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燕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正午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苏计沙地)烈日灼沙,一根根银灰色的支架深深扎入沙地之下。这里属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近年来,沙漠化一直是这片土地最为困扰的问题。如今,伴随一箱箱崭新DeepBlue4.0Pro组件到来,这里的沉寂即将被打破。作为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预备清单项目之一,华能乌拉特前旗苏
4月11日,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第二次)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1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870.025800万元,单价0.725元/W;中标候选人第2名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913.446632万元,单价0.729元/W;中标候选人第3名中节能
晶澳光墅招商加盟一、基础资质要求1主体资质▶合法注册企业实体,持有效营业执照及一般纳税人资格;▶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企业及法人征信优良,无重大法律纠纷及失信记录。2硬件配置▶专业团队配置:具备5人以上专职运营团队(含技术、销售、客服);▶标准化经营场所:独立
光伏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且产能出清与内卷结果尚不明朗,企业经营承压,人事格局变动也同步变得频繁。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开年至今,共有24家光伏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变动次数达到32起。按业务领域来细分,人事变动范围涵盖行业多个环节,其中电池组件环节人事变动最为频繁,约
4月8日,南水北调中线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企业有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晟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当春回大地、气温蹿升,深处“严寒”的光伏行业也正直面着久违的躁动,抢货、抢工期、抢并网#x2026;#x2026;然而这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更像“最后的狂欢”,因为政策在催生抢装潮的同时,也在彻底颠覆以往的投资生态,回旋上游,2025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或许等来的不是期待中的穿越周期而是最为惨烈的
4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入围企业来自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日升
近日,由晶澳科技与韩国CJOlivenetworksVina联合打造的LG电子越南海防工厂17MW光伏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作为越南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光伏项目之一,该项目不仅是晶澳科技深耕东南亚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韩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协同创新的典范。晶澳科技高效组件与CJOlivenetworksVina的专业EPC服务强强
3月28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投建的江苏和天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2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充分利用江苏和天下四个生产厂房的彩钢瓦屋面资源,采用晶澳DeepBlue系列高效率光伏组件,通过屋面平铺方案实现空间资源最大化利用,直流侧装机容量达4.84MW,交流侧容量3.92MW
UnitedSolarHolding正在阿曼建设的多晶硅制造项目近期获得了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支持。该项目全称为UnitedSolarPolysilicon(USP),选址位于阿曼苏哈尔自由港区,整个项目总投资达16亿美元,规划年产能为10万吨多晶硅,目前正在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该项目分别获得
4月15日,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15日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16日开市起复牌;股票简称由“中科云网”变更为“*ST云网”;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由于公司同时触及对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德业股份预计第一季度实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1709.18万元到26709.18万元,同比增加50.15%到61.70%。德业股份表示,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第一季度,东南亚、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外媒获悉,近日,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宣布,计划将公司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布鲁克郡的光伏组件工厂年产能由1.6GW扩大至3.2GW,该决定已经获得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事实上,这并非WaareeEnergies在2025年首次光伏扩产动作。今年1月,该公司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的5.4GW光伏
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长49.67%;预计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33.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长64.80%。对于影响经营业务的主要原因,德业股份表示,2024年度,受全球光储市场需求差异化增长影响,公司储能逆变
4月14日,泉为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安徽泉为其他股东拟向赢古资产出售合计持有的安徽泉为100%股权,交易价款暂定为2.7亿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本次股权出让方之枣庄向一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褚一凡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企业,出让方之东莞市利宝亚咨询有限公司为公司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1日,诸暨上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瞿辉,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主营业务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天眼查信息显示,诸暨上峰新能源由浙江上峰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100%持股,后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1日,上能电气发布公告表示,公司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事宜已获深交所受理。根据上能电气披露的《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该公司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5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年产2
4月14日晚间,钧达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对于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原因,公告指出,主要系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下行所致。公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尽管钧达股份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仍录得亏
4月1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正式披露转让四家新能源公司股权,详情见下:上述股权也是五凌电力持有的全部股权。此次转让之后,五凌电力将不再持有上述四家公司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湘的二级单位,成立于1995年5月3日,注册资本
4月2日,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向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申请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一光伏”)破产一事被公开,案号为(2025)苏0413破16号。资料显示,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38,800万,该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
4月15日,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15日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16日开市起复牌;股票简称由“中科云网”变更为“*ST云网”;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由于公司同时触及对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德业股份预计第一季度实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1709.18万元到26709.18万元,同比增加50.15%到61.70%。德业股份表示,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第一季度,东南亚、
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长49.67%;预计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33.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长64.80%。对于影响经营业务的主要原因,德业股份表示,2024年度,受全球光储市场需求差异化增长影响,公司储能逆变
4月14日晚间,钧达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对于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原因,公告指出,主要系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下行所致。公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尽管钧达股份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仍录得亏
4月3日,棒杰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2025年1月25日预计的业绩:预计净利润为负值修正后的业绩预告:公告对于业绩修正原因说明为,棒杰股份于2025年1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时已考虑光伏板块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长期资产减值事项,但随着年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9日,凯盛新能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凯盛新能实现营业收入45.94亿元,同比下降30.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亿元,同比下降254.52%;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42亿元,同比下降434.72%。凯盛新能表示,2024年对公司而言是困难与挑战交织的一年。受
3月26日,阿特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阿特斯集团(持股62.24%)(以下简称CSIQ)于北京时间2025年3月25日在美国披露了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全年业绩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2025年度经营展望等信息。根据公告,CSIQ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6.4至6.7吉瓦之间(考虑目前光伏产品市场价格因素,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降幅为65.3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48.2%。易成新能称,公司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出售平煤隆基股权及电池片产品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光伏行
3月18日,钧达股份公布2024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钧达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99.5亿元,同比下降46.7%;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降172.47%。截至2024年底,钧达股份拥有44GW全N型电池产能。凭借N型产能结构及技术领先优势,2024年度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33.74GW,同比增长12.62%;其N型电池
昔日光伏逆变器带头大哥如今陷入经营困境。日前,SMA公布了2024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数据,营收15.3亿欧元(16.5亿美元),较上一年下滑近20%;其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由2023年的3.11亿欧元跌至2024年的亏损1600万欧元,暴跌约105%;息税前利润(EBIT)同样大幅下降,从2.695亿欧元降至亏损9310万欧
2月27日,艾能聚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6亿元,同比下降5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2.77万元,同比下降31.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24.54万元,同比下降27.59%。艾能聚在报告中指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下降主要受到技术迭代、市场需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