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环节,光伏玻璃企业表现实在亮眼,11家企业中有6家主营光伏玻璃,占比过半。
净利润排名第一的为福莱特,主营光伏玻璃产品,2020年其净利润预计15-16.6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09.2%-131.52%。福莱特称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光伏玻璃受益于光伏市场的强劲需求影响,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均出现增长以及主要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下调。
洛阳玻璃2020年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预增456%-530%,净利润预计3-3.4亿元,2019年其净利润为5400万元,近一年时间净利润实现五倍增长!洛阳玻璃称业绩增长一方面受益于光伏市场的强劲增长,公司光伏玻璃产品销量和售价呈现双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而主营业务同为光伏玻璃的亚玛顿在2020年成功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预计1.3-1.4亿元,同比增长233.95%-244.25%,2019年其净利润为负9705万元。其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光伏市场需求强劲,超薄双玻组件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亚玛顿超薄光伏玻璃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时,凤阳第一座窑炉自2020年4月投产后为亚玛顿提供了稳定的原片玻璃,使得其超薄光伏玻璃销量和产能利用率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报告期,亚玛顿太阳能瓦片玻璃等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对其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亚玛顿按照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出售太阳能光伏电站资产,也对其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纵观2020年光伏市场,光伏玻璃堪称最大的市场缺口,双玻组件加速渗透,下游需求不断攀升,叠加玻璃环节自身新增产能受限,使得光伏玻璃价格自2020年7月开始一路猛增,3.2mm单玻组件用玻由24元/㎡快速上涨至年底的46元/㎡,2.0mm双玻组件用玻也由20元/㎡快速上涨至年底的37元/㎡。由此,光伏企业2020年业绩大幅增长也在情理之中。而面对已经开启的2021年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产能压制、下游技改需求短期内难以缓解,光伏玻璃的高景气周期在2021年仍有望延续。
光伏玻璃企业2020年业绩预告
电池/组件
电池组件环节共有5家企业公布业绩预告,4家净利润预增,1家预减。
有“光伏茅台”之称的隆基股份在2020年不仅总市值登上4000亿元,净利润也位居光伏企业榜首,2020年净利润预计82-86亿元,同比增长55.3%-62.88%。隆基股份称,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明显。报告期内,受益于单晶产品在度电成本方面体现出更高的性价比,单晶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公司主要产品单晶硅片和组件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带来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稳步增长。
在2020年成功上市的天合光能预计实现净利润12.01-13.28亿元,同比增长87.55%-107.29%,在目前统计的电池组件企业中增长幅度最大。天合光能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报告期内,光伏行业整体景气度较好,领先企业综合优势进一步凸显,行业市场份额持续向领先企业集聚。公司凭借领先的创新能力和产品优势,借助全球化布局及先进产能规模化优势,使得公司光伏产品业务快速发展,实现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长期推进全球化和品牌战略,公司全球销售和服务能力领先,报告期内,公司海外高毛利地区的光伏组件业务销售增长显著,对公司净利润的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中来股份是唯一一家净利预减企业,2020年净利润预计9000万-1.15亿元,2019年同期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下降62.99%-52.71%。中来股份称2020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购买的委托理财(认购私募基金)在报告期内大额亏损,对净利润影响-16,820.66万元。
光伏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禾望电气、固德威四家已发布业绩预告,均同比预增,且增长幅度均在一倍以上。
阳光电源作为逆变器企业中第一家破千亿、光伏企业中第三家破千亿的企业,2020年净利润位列逆变器企业榜首,预计为18.5-20.5亿元,同比增长107%-130%。阳光电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内外疫情的不利影响,持续加速全球战略部署,规模效应显著提升,坚持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核心业务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夯实,整体业绩较去年实现大幅度增长。
禾望电气2020年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预增276%-326%,预计净利润2.4944-2.8261亿元,2019年同期净利润为6634万元。禾望电气称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20年公司风电业务受国家行业政策影响,风电业务板块收入较上年度有较大增幅,使得风电业务板块利润增幅较大。二是,公司传动业务板块也保持了较大增幅,使得该业务板块实现盈亏平衡。
Wood Mackenzie、IHS两大全球性权威机构均发布过2019年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排名榜,中国企业在两大榜单中均占据了五个席位,我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上地位与日俱增。而此前国元证券曾在研报中测算认为,2020年全球逆变器需求将达到133GW,到2025年全球逆变器需求达到455GW。逆变器未来市场前景十分明朗。
光伏设备
截止目前,共有9家主营光伏设备企业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其中6家预增,3家扭亏。
晶盛机电位位列光伏设备企业2020年净利润排行榜榜首,预计净利润7.9674-9.5609亿元,同比增长25%-50%。晶盛机电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公司坚持“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发展战略,推动产品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助力客户价值提升,主营业务取得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单晶硅片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国内硅片厂商加大投资扩产,受益于光伏设备订单量持续增长,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半导体设备、辅材耗材新产品研发力度及市场开拓,继续加强在蓝宝石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公司半导体和蓝宝石业务稳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单晶硅“新秀”上机数控2020年净利润预计5.3-5.8亿元,同比增长186%-213%。2021年初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曾对50家光伏上市企业过去一年市值变化进行分析(点击了解:《隆基站稳4000亿,上机数控、阳光、锦浪连翻五倍!50家光伏上市企业的资本狂欢》),上机数控位列50家企业市值涨幅榜榜首。而上机数控表示,2020年虽然一定程度上受海外新冠疫情影响,但光伏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并且随着单晶硅产能逐渐扩大,公司单晶硅业务销售收入有大提升,公司的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对业绩变动带来了积极影响。
电站开发运营
已公布2020年业绩预告的7家电站开发运营企业中,6家预增,1家扭亏。
露笑科技是本次统计的37家光伏企业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预增552.67%-610.69%,预计2020年净利润1.8-1.96亿元。露笑科技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光伏发电业务保持稳定;传统漆包线制造业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下半年恢复较快,全年销售同比实现正增长;2、公司2020年加大技术改造和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年增长100%以上,预计在6000万以上。目前公司已突破多项碳化硅长晶炉及长晶环节关键技术,已实现6英寸碳化硅衬底片试生产。另公司自主研发的碳化硅长晶炉已实现销售,下游客户已陆续投产。3、2021年公司将保持原有漆包线和光伏发电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以碳化硅产业为战略中心,继续加大对于碳化硅的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公司半导体材料产能建设,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专注于碳化硅的第三代半导体基材公司。本文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青柠,转载须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13日,新疆新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木垒30万千瓦光伏项目光伏支架采购候选人公示。第1名为南昌南飞防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第2名为昆山康贝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第3名为唐山海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2025年6月11日-13日,SNEC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众多光伏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展会期间,供货订单以及战略合作签约接连不断,为光伏行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集邦新能源整理发现,晶科、晶澳、隆基、天合、通威等超21家企业在展会上达成签约合作,累计规模超9GW,涉及TOPCon、HJT、BC、
6月11日,在2025SNEC展会期间,通威正式宣布加入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lobalSolarCouncil,GSC)、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行动联盟(IRENACoalitionforAction)及太阳能管理倡议(SolarStewardshipInitiative,SSI)。这是通威首次同时亮相全球三大新能源权威组织,再次彰显通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
6月11日,第18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SNEC)隆重开幕,通威携光伏产业链精彩亮相。展会首日,在通威展台上成功举行了合作签约、权威颁证、主题演讲等精彩活动,通威新一代TNC2.0全场景产品矩阵亮相,吸引众多参展客商、观众了解通威光伏产业链发展实力和创新产品。同时,近50家权
2025年6月13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圆满落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行业盛会,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光伏企业、行业专家及产业链上下游精英。中来股份以智动新生,质行臻远为主题,携三大业务单元全阵容惊艳亮相,其中中来应
6月1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9日-6月13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
6月11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TCL中环携多款创新产品重磅亮相,全方位展示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表达了公司推动产业升级、共建可持续未来的信心与决心。硅启新境,夯实高效基础本次展会,TCL中环N型G12
6月11-13日,SNEC2025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启幕。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支架系统解决方案专家,维旺光电在展会现场正式推出光伏垂直支架系统解决方案及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引领支架解决方案突破场景限制,实现价值进阶。垂直支架系统“至峰”(Ve
6月11日,由林洋能源冠名的“林洋之夜”SNEC2025Reception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NH馆盛大举行。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球光伏、储能领域的顶尖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能源变革趋势与合作机遇。林洋能源副董事长、总经理陆丹青女士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林洋能源副董事长、总经理陆丹青女士在致辞中回
6月12日,SNECPV+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进入第二天,正泰新能以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和重磅战略合作再次证明其在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先地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创新实力。让世界共享光的价值“全面最佳表现”奖今日上午,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可再生能源测试中心
6月12日,在万众瞩目的2025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现场,隆基绿能宣布两项颠覆性技术突破: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大面积(260.9cm#xB2;)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33%,刷新全球大面积叠层电池效率纪录;同时,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再度
五月前后,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相继公布。行业寒冬,在光伏主产业链无序扩张之下,“卖铲子”设备企业依旧赚到了钱。据统计,与光伏制造环节大面积亏损相比,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11家光伏设备企业中10家营收、净利润均为正数,2024年11家核心设备企业营收近900亿元,净利润近百亿元,其中捷佳伟创
日前,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布。报告期内,企业营业收入608,160,615.73元,同比下降39.50%,主要系太阳能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42,725.22元。此外,公告显示,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强的影响,亿晶光电常州基地5GWPERC电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锦浪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浪科技营收1,517,642,435.90元,同比上涨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03,647.78元,同比大涨859.78%。
4月29日,泉为科技发布系列公告,其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96,175.83元,同比减少6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8,468.13元,同比增加13.29%。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近日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59,591,875.72元,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6.8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受光伏市场影响,虽然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上年环比有所上升,但与上年同期比较仍处于低位,因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近利润5,049,424.71元,同比下降58.25%。营业成本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5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美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4%;实现扣非净利润9329万元,同比下降93.91%。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的原因,美畅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2025年6月11日-13日,SNEC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众多光伏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展会期间,供货订单以及战略合作签约接连不断,为光伏行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集邦新能源整理发现,晶科、晶澳、隆基、天合、通威等超21家企业在展会上达成签约合作,累计规模超9GW,涉及TOPCon、HJT、BC、
6月12日,2025SNEC展会期间,隆基绿能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华电电科院电科新能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德国莱茵TÜV集团、TÜV南德意志集团七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全场景时代下,光伏行业全生命周期质量标准与检测标准提升倡议》,为行业
6月1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9日-6月13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
当中国光伏累计装机突破1太瓦的历史性时刻与极端气候频发、应用场景裂变相遇,可靠成为光伏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主力能源时代的生死命题。6月12日SNEC期间,一场聚焦全场景可靠性的光伏行业倡议在隆基绿能展台诞生。隆基绿能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
6月11日下午,隆基氢能成功举办“破壁·共生:中国氢醇产业生态贡献全球能源新秩序”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活动,特邀行业领袖、政策专家及先锋企业共话氢醇产业破局点。IMO新规、3000方电解槽稳定运行、万亿级绿色甲醇需求爆发……这些关键词背后,中国正为全球能源秩序注入确定性。活动在隆基绿能副总裁、
6月12日,在万众瞩目的2025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现场,隆基绿能宣布两项颠覆性技术突破: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大面积(260.9cm#xB2;)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33%,刷新全球大面积叠层电池效率纪录;同时,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再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降低办电成本,精简办电环节,该公司经营
6月11日,2025年SNEC展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光伏行业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会,此次展会再次聚焦全球目光。尽管今年参展企业数量略有减少,但14个展馆内仍旧汇聚了光伏电池组件、系统集成、支架、生产设备、储能系统、逆变器及材料等各领域主流企业的前沿产品与技术。综合来看,新的政策框架
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可谓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窗口。而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最佳路径,非光伏莫属。从市场现状来看,附加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BAPV),可能存在着产权不清、屋顶与光伏寿命不一致等诸多问题,而与建筑物结合的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无疑更契合市场需求。在
在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的舞台上,隆基绿能再度成为行业焦点。骄阳似火的六月,这场盛会见证了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建筑光伏这一热门领域大放异彩。展会现场,LONGiHiROOFS与隆基隆顶5两款新品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产品特性与优势,直观
6月11日,在第18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展(SNEC)上,隆基正式发布其全新研发的HIBC技术及量产组件产品。HIBC开创行业先河,首次依托2382mmX1134mm黄金尺寸实现功率700W#x2B;,量产组件效率更是逼近26%,全面引领光伏组件效率迈入“25%#x2B;时代”。HIBC重磅发布nbsp;带来“高价值与可靠性”更优解H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