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①福莱特:2021年将会是福莱特产能释放的最多的时期,比其历史总和产能还要多49%,并有望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供应商或起码比肩信义光能。我们率先迎来的新产能将会是福莱特嘉兴冷修恢复的600吨日熔量的产能,由于该产能是原有老产能的冷修复产,其进度最快,预计今年12月点火,明年一季度开始有充分的玻璃供给;随后就是福莱特越南地区的1000吨+1000吨的产能,这两条线筹划已久,今年由于疫情投产进度一再延后,好在现在越南地区的施工进展已基本正常,预计明年上半年两条产线会分别投产;最后就是福莱特在凤阳地区的4条1200吨日熔量产线,这四条产线将会按照明年每个季度投产1条的进度投放产能。上述几条产线均已开工很久,部分基地我都亲自参观过,作为龙头厂商的福莱特,其产能时间进度表可靠性高,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福莱特合计释放玻璃产能7400吨,是当前他总产能5050吨的1.5倍。一举使其总产能增加至日熔12450吨,可满足全球80GW的2.0mm双玻组件需求。
②信义光能,当前信义光能总有效产能为10700吨日熔,按照目前他的产能规划,2021年将会在芜湖市每个季度分别投产一条1000吨日熔量的玻璃产线,均可满足182mm玻璃的生产。总日熔量会达到14700吨日熔。
③彩虹玻璃在安徽合肥市有一条800吨日熔的产线正处于建设的尾声时期,预计该条产线会在2021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实质性的投放玻璃产能出来。
④其他产能:中航三鑫在蚌埠有一条600吨产能将在未来三个月投产;安彩高科在焦作地区有900吨产能于2021年底释放;南玻A在安徽凤阳地区已经四条1200吨产线同时开建,其中两条产线有望在2021年底投产;亚玛顿在安徽凤阳有两条650吨日熔产线在建,预计将于2021年二季度投产。此外还有滨旗集团、金科科技等传统浮法玻璃的企业眼红于当前光伏玻璃的超额利润,也正在虎视眈眈的要进入行业,其中多家已宣布将于2021年底前释放超白压延玻璃产能。
这里我想为大家明确一个概念“日熔量”,以方便读者理解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光伏玻璃产线是按照日熔化能力来定以窑炉产能的,比如说,1000吨日熔就意味着该窑炉一天可以出1000吨的玻璃液;由于光伏玻璃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良品,以及压延出来的玻璃边缘部分要削掉回炉,成品率数据要低于日熔能力,当前最新窑炉的成品率一般在85%左右,即1000吨日熔的窑炉每天可出850吨成品玻璃。由于玻璃的密度为2.5g每立方厘米,一平米3.2mm厚度玻璃重量恰好为8kg,一吨3.2玻璃对应面积恰好为1000÷8=125㎡。
就是说:一条1000吨日熔的玻璃产线每天可产出850吨成品玻璃,折合3.2mm厚度的面积为850×125=10.62万平方米。预期明年光伏组件平均转换效率可达20.5%,即是说一平米光伏玻璃可对应205瓦的功率。一条1000吨的窑炉一天可对应10.62×205=2177万瓦的组件,即21.77MW(1MW=100万瓦),一年则为21.77×365天=7946MW=7.946GW,这是单玻组件的测算关系,如果生产2.0mm厚度的双玻组件,单位面积用量会增加25%。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玻璃的年产能是可以按照365天算的,而电池、组件的年有效产出天数往往按照330天或更少。这也是光伏玻璃产能弹性低的体现,一旦窑炉点火则十年不停,直到下次冷修。至此我们可以建立起简单的等式关系
1000吨日熔=7.946GW单玻
1000吨日熔=7.946GW÷1.25=6.36GW
按照我们前面的统计数据,当前全球光伏玻璃日熔量可达2.85万吨,如果全部用于生产单玻组件可生产226.4GW;如果全部用于生产双玻组件则可生产181.26GW。怎么样,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数据很诧异?!事实情况就是这样的,从产业端跟踪到的组件产量数据远大于那些专业机构的统计,事实上由于研究方法论的问题,近些年那些传统光伏产业研究机构的报告准确度越来越差。
而如果到了2021年底,光伏玻璃的日熔量会达到5万吨以上,则折合单玻组件397.3GW,折合双玻组件318GW。当然,由于这里我并没有考虑多晶组件对效率平均值的拉低,实际数据可能会比上述略低,但由于多晶日薄西山,预期明年总的占比会小于8%,不去考虑它也无伤大雅,总的结论还是清晰而明确地:按照当前的扩产节奏和进度,明年年底全球光伏玻璃产能可满足300GW双玻组件需求。
300GW玻璃产能算很多吗?如果我们去看电池、组件的产能会认为这并不是很多,仅2020年一年,全行业就新增350条组件产线,260余条电池片产线,由于组件技术的进步以及大硅片大组件的方向,使得一条组件的产线的年合计产出功率越来越高,即便考虑稼动率的损失,一条组件产线的年产出也会轻松达到500MW,一条电池片产线的产能则可以按照450MW来测算。所以折算一下,仅仅2020年一年行业就新增了175GW组件和117GW电池,要不是因为一些老旧产能,可能现在行业存在的有效组件产能就会超过300GW,而所谓的老旧产能无非就是2017年及以前投产的产能。即便充分考虑电池和组件因尺寸变化而淘汰的产能,到2021年底,每个环节产能大于300GW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样一来似乎也才是刚刚和光伏玻璃的产能匹配。
故事如果真的像是上面想想的那样就美了,然而实际情况,即便明年我们很多个环节都具备300GW产能,行业也产不出300GW的组件,其原因就是硅料产能和下游的严重不匹配。和光伏玻璃的产能建设周期类似,光伏硅料也是长产能周期、低产能弹性的产能,由于上一轮周期硅料价格跌幅太过猛烈,时至今日行业也并没有完全从上一轮的阴影中走出,即便是硅料价格从56元反弹至96元的火热行情也没有引发太多企业的扩产意愿,只有通威股份在这一过程中启动了云南和乐山的两个项目。按计划,通威的这两条产线会在2021年10月份投产,但是硅料从投产、品质提升、产量提升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正向刺激,通威的这两个项目到明年结束都未必会有单晶硅片可以使用的高品质硅料的产出。
当前全行业包含海外产能每月可产出4.5万吨多晶硅料,折合年化54万吨,按照我对行业硅料新产能建设进度,预期2021年全球硅料满打满算也就是这么多了。得益于效率进步,从硅料的吨数到GW数的换算等式可以按照2750吨硅料可生产1GW组件来测算。则54万÷0.275=196GW,考虑到多晶硅片仍将有一定的占比,我们可以认为196GW就是明年硅料对应行业产出的上限。
有人还认为2021年的行业供应链问题,光伏胶膜的原材料EVA粒子也会制约行业的发展,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粒子紧缺对光伏行业的负面影响并不会有硅料那么大,原因很简单,胶膜粒子是使用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大化工原材料, 其扩产周期虽然也很长,但光伏的使用占比仅为其总产出的百分之几。即是说;在光伏胶膜需求显著增加时,会通过价格手段从其他领域“抢”一些产能过来。而硅料则就不一样,光伏硅料是一个只用在光伏领域的产品,在紧缺的时候只有通过快速涨价抑制需求的方式达成供求平衡,是硬瓶颈。
总结一下本节内容的核心观点:庞大的光伏玻璃产能已经在路上、硅料即将成为新的产业瓶颈,明年的光伏玻璃可能并不紧缺,但是因硅片尺寸的问题,行业对光伏玻璃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差异,预计到2021年一季度末,166及以下的光伏玻璃将不再紧缺,而182及以上尺寸的光伏玻璃的结构性紧缺则会持续至2021年年底。
三、促进光伏玻璃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光伏玻璃一片难求、行业为此愁白头的极端行情下,要求工信部全面放开新建光伏玻璃产能指标,废除产能置换政策的呼声自然也就甚嚣尘上。虽然我也不认同将压延玻璃和浮法玻璃等同看待、一刀切的政策;但也反对一下子全面放开,让政府啥也不管的呼声。倘若我们真的此时全面放开,政策在两个极端点上摇摆,那必将就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死结。当前的紧缺已经是既成事实,无论什么样的政策都不能立刻改变当下供求关系,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多些耐心让时间去修正产业链的供求关系,而站在更长期的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光伏玻璃产业很需要“分类管理、有序放开”的产业管理政策。
所谓“分类管理”的意思主要是说:将光伏压延玻璃和浮法平面玻璃等同看待为平板玻璃,用一样的政策去管理的方式可能并不妥当。因为压延玻璃和浮法玻璃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也难以轻易的相互切换。甚至可以说,虽然两者都叫做玻璃,但实际上根本是两种类别的产品。为了方便读者更清晰的理解这背后的不同,接下来我将会花一些篇幅来介绍二者。
生产玻璃的各种原材料经过均匀混合在窑炉里充分燃烧后,最终会形成温度高达1500度的橘黄色液态状玻璃液,浮法和压延都是玻璃液冷却和成形的工艺方法。
所谓浮法是玻璃液流出的窑口后紧接着是一个大型锡熔液槽,由于金属锡密度更高,玻璃液流到锡槽上就会漂浮在锡熔液表面并自然的利用重力在锡溶液表面摊开、摊平。由于玻璃液是漂浮在锡溶液表面而成形,所以称之为浮法,同时由于锡液表面十分平整,所以浮法生产出来的玻璃十分平整,日常见到的平整的门窗玻璃均是浮法工艺所生产。玻璃液因在锡槽上的冷却速度快,所以浮法玻璃工艺特点是锡槽引出速度快,一般按照一窑一线的方案配置。但同时,由于玻璃液和锡金融熔液贴合,用浮法工艺生产处的玻璃金属含量高,钢化后“自爆率”高(所谓自爆率是指在没有外力或轻微外力作用下,钢化玻璃就自然爆裂开来的现象)。
所谓压延是玻璃液从窑口出来后使用压延辊像擀面杖一样使玻璃液碾压成为想要的形貌。这个压延辊是中空结构,里面不断地循环着冷却水使得玻璃液经压延辊碾压后温度降低成形,压延辊的最外层有着十分细腻的花纹结构,使得玻璃液经过压延辊挤压后就具有了各式各样的纹路。当前市场中99%的压延法生产出来的玻璃均是光伏玻璃,因为光伏玻璃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有利于光线的吸收,相反的过于平滑的浮法玻璃容易在阳光下形成镜面反射进而降低组件效率。所以我们仔细观察光伏玻璃,他不是平滑平整的而是表面有很多细腻纹路。同时由于压延辊的洁净度高,压延法生产出的玻璃金属含量低,玻璃自爆率低。但是压延法冷却速度慢,需要多个窑口才能把玻璃液引出,按照最新行业中的1200吨日熔量的窑炉设计,多采用一窑五线的设计方案。
相信经过上面的介绍读者朋友们就能理解浮法玻璃和压延玻璃进行分类管理的原因了,因为二者虽都叫做玻璃,但二者生产工艺不同、产品特性不同、终端客户不同、产线布局不同。尤其产线布局的问题,浮法玻璃一般是一窑一线,而光伏压延玻璃是一窑五线,这也就使得两者完全没有办法相互切换。虽然近期有些光伏组件厂家在双玻光伏组件的背面玻璃上使用浮法玻璃,但这只能算是紧缺环境下的权宜之策,而非长久之计,由于透光率和自爆率的问题,长期看双玻组件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终将都会选择压延法。
前面我们有提到过,既然99%的压延玻璃产能是光伏玻璃产能,我们就有必要分析背后更深入的不同以及进行分类管理的原因:浮法玻璃产能这边,则因为主要应用领域是家居、工程玻璃,其应用端早已饱和和成熟,总量不再增长,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实施产能置换、总量不变的总体政策是合适的。
而光伏玻璃的应用端光伏市场承载着人类能源革命的巨大使命,并且在可见的未来几年光伏市场仍将会保持可观的复合增速,那么对于这一长期看涨的细分市场的关键原材料环节,实施产能置换、总量不变的政策就很不符合客观逻辑。
原本以为2020年光伏产业的主旋律是平平淡淡,但疫情的到来搅乱了原本预期的平静,先是上半年疫情影响下的需求停滞、产能过剩、价格崩跌;再是中国疫情之后的全面恢复,低利率环境下的需求爆发和价格跳涨。那么明年又会怎样,还会像今年一样惊心动魄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6日,安彩高科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许昌安彩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共计人民币999.99万元(未经审计),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1.85%。公告表示,上述政府补助的取得会对公司2025年年度业绩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具体会计处理和最终对公司损
1月27日,凯盛新能发布公告称,2024年度净利润预计亏损4.89亿元—6.7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95亿元。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凯盛新能表示,受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售价大幅下滑的影响,公司光伏玻璃毛利大幅下降。由于售价大幅下降,致使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月26日,安彩高科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拟对光伏玻璃窑炉冷修改造的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河南安彩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光伏新材料”)于2025年1月25日对其900t/d光伏玻璃窑炉进行冷修,并筹备升级改造。冷修原因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玻璃产能阶段性供给错配凸显,光伏玻璃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2025年1月17日,九家光伏玻璃厂商联合发布声明,坚决抵制行业内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不合格光伏玻璃的行为。参与《光伏玻璃行业拒绝恶性竞争倡议书》签字的共九家企业,分别是彩虹集团、亚玛顿、福莱特、安彩高科、旗滨、新福兴硅科技、凯盛、信义、南玻。
玻璃制造商NSG集团宣布,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Rossford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玻璃生产线已正式投产。该生产线由PilkingtonNorthAmerica工厂的一条现有浮法玻璃生产线改造而成,自2025年3月起正式转为生产TCO玻璃。PilkingtonNorthAmerica是NSG集团的成员公司之一。此次改造涉及NSG集团的重大投资,旨在支
印度太阳能光伏玻璃制造商BorosilRenewables宣布,将恢复并推进先前搁置的扩产计划,其产能将由当前的1,000吨/天(TPD)或每年6.5GW,提升50%至1,500吨/天。此次扩产计划包括InterfloatGroup的350TPD吨/天的产能,后者由Borosil于2024年收购,该集团包含位于德国Tschernitz的GlasmanufakturBrandenburg
南玻A日前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09亿元至3.1亿元,同比下降81.28%-87.38%;扣非净利润预计9400万元-1.4亿元,同比下降90.88%-93.88%。公告指出,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为,报告期内受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售价大幅下滑的影响,公司光伏相关产品毛利大幅下降。根据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
2025年1月21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光伏玻璃价格。其中,2.0mm光伏玻璃报价12-13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报价20-21元/平方米,较上周持平。
1月17日,旗滨集团发布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0亿元到4.1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14.21亿元到13.41亿元,同比减少81.15%到76.5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0亿元到3.1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14.
欧洲唯一的太阳能玻璃制造商GMBGlasmanufakturBrandenburgGmbH(GMB)正因来自中国低价产品的竞争和需求下滑而面临困境,公司已申请短时工作补贴。短时工作补贴是德国政府在经济低迷时期为支持企业和员工而提供的一种福利,员工工时和薪酬会相应减少。据了解,GMB是Interfloat集团的一部分,自2022年10
1月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光伏玻璃价格。
2025年2月7日,硅业分会发布1月份硅产业产量分析,详情见下:工业硅据安泰科统计,1月份工业硅全国总产量31.42万吨,环比减少15.01%,同比减少2.57%,排名前四的地区为新疆、甘肃、内蒙和云南,全国开工率为53.18%,较上月小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部分厂家在低迷市场行情下停炉减产,其余厂家
本周逢春节假期,多晶硅企业整体暂无规模性签单,多晶硅市场价格维持稳定。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9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区间为3.2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企业正常执
1月16日,InfoLink发布最新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硅料成交价格上下限向上移动,硅片厂家直接采购国产块料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7-42.5元范围,国产颗粒硅价格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6-38元。观察本周成交状况,近期块状料小额成交,主要为硅片厂家应对春节而提前补库,成交量体以小单为主,因而价格较
1月15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强势上涨,一举突破44000元/吨,创下上市以来新高。截至昨日收盘,多晶硅主力合约涨幅为1.58%,持仓量增至3.1万手。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多晶硅期货价格波动主要受现货市场价格带动。根据硅业分会最新报价,本周硅料价格迎来三连涨,其中p型多晶硅涨幅最大,成交价区间为3.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1月15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保持在40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5元/KG上涨至38元/KG,涨幅高达8.57%。本周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依旧为1.1元/片;G12价格维稳在1.65元/片。N型182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上涨至1.18元/片;N型
本周多晶硅成交价格小幅上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9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环比上涨0.48%,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环比上涨0.52%。p型多晶硅成交价区间为3.2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0万元/吨,环比上涨0.89%。本周多晶硅仅少数
1月9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本周观察市况变化,主要在于厂家之间的策略变化,部分厂家在一月开始选择减缓发货、暂停执行合同,希望将国产块料新单报价向上抬升至每公斤45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抬升至39元人民币的水位;然而部分厂家则更加侧重自身库存以及排产规律,选择在行情较
本周多晶硅成交价格小幅上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5万元/吨,环比上涨2.22%;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0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8万元/吨,环比上涨2.11%。p型多晶硅成交价区间为3.2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37万元/吨。近一周多晶硅企业有一定成交量,主
1月7日,弘元绿能发布公告称,拟与锐昂思签署《嘉兴仲平国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财产份额转让协议》,将所持仲平国瑀49.9950%的财产份额(对应认缴出资额人民币50,000万元)全部转让给锐昂思,本次转让对价为50,00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仲平国瑀财产份额。据了解,弘元绿能于
近日,硅业分会发布12月份硅产业供应分析。工业硅据安泰科统计,12月份工业硅全国总产量36.97万吨,环比减少11.26%,同比增加4.29%,排名前四的地区为新疆、云南、内蒙和甘肃,全国开工率为62.57%,较上月小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新增产能内蒙通威、甘肃宝丰、新特若羌项目陆续投产投产并产出
2024年12月31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生产的产品涉及制成化工品、多晶硅等各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均较大,容易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公司在多个海外国家与地区开展业务,在利率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下进行融资,存在汇率与利率风险。为保持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定,规避和转移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
2月7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根据通知,加快光伏电站建设。在加快推动“三州一市”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电网通道建设的同时,在成都、绵阳、德阳、乐山、宜宾、达州、广元等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结合电力消纳条件和当地分布式光伏可开
2月6日,集邦新能源公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供需动态:假期内,下游硅片开工率维持高位,硅料供给得到有效支撑,部分硅料往拉晶环节转移。预计2月份硅料供给将维持稳定,下游
硅料价格春节过后,本周仍在观望后续市场走势,本周新订单执行较少,价格无明显变化,仍维持节前价格。本周硅片厂家直接采购国产块料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7-42.5元范围,国产颗粒硅价格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6-38元。市场仍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目前来看硅料涨价的博弈仍将持续,须要观察买卖双方的
2月5日,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Infolink公示价格时间区间主要为前周周四至本周周三正在执行和新签订的合约价格范围。现货价格主要参考超过100家厂商之资讯。主要取市场上最常成交的「众数」资料作为公示价格(并非加权平均值)、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多晶硅美元价格,主要反
岁末年初,光伏企业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据统计,在光伏全行业陷入亏损泥沼之际,仍有16家企业实现盈利,主要集中于辅材、逆变器环节。苏州固锝:净利润:6102.92万元–9154.38万元1月24日,苏州固锝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102.92万元–9154.38万
1月23日,集邦新能源发布光伏产业链最新价格。硅料01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供需动态:考虑到节前下游基本完成备货,以及大型化工生产连续性等因素,预计2月上旬硅料库存有上行迹象。节后需结合中下游生产
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稳定在1.1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3元/片;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55元/片。新一轮涨价下游暂未接受,年前硅片价格基本维持现状。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的
1月23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观察本周成交状况,随着时间已接近春节前夕,本周并无太多订单执行,订单已开始收尾,本周价格并无明显变化,仍维持上周硅片厂家直接采购国产块料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7-42.5元范围,国产颗粒硅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6-38元。硅料厂家仍希望将国
1月22日,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价格说明
1月22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多晶硅成交价格持平。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9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区间为3.2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有新增签单企业数量
1月20日,集邦新能源公布光伏产业链最新价格。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1月15日起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RMB40/KG,N型致密料人民币价格为RMB38/KG,N型颗粒硅人民币价格为RMB38/KG,涨幅达到8.57%。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保持在US$19KG。M10单晶硅片人民币报价保持在RMB1.1/P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