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光伏上下游产业链
简单说就是分为5部分:
从上游的“多晶硅料”;加工成为的单晶硅棒或者多晶硅锭,进行切片得到“硅片”;然后送到中游做成“电池片”,这个环节的“电池片”就可以做光电转换了;但由于单个“电池片”功率小,需要把许多个“电池片”,串联起来,就是光伏“组件”了;最后供货给下游的发电系统。
光伏行业和很多其他行业类似,就是喜欢搞垂直一体化。比较极致的例子就是协鑫从硅料到电站一条龙。也有从硅片搞起到后面电站一体化的晶科能源。还有以这晶科业务模式为标杆,作为后浪却星光闪耀的隆基股份,虽然他的侧重点仍然是硅片+组件,但也基本实现了硅片后端一体化。当然也有不搞垂直一体化,而玩跳跃环节的通威股份,通威主要侧重在硅料+电池,他巧妙的和其他环节的大哥(例如和隆基和中环)强强联手。
简单的说,通威的硅料可以直接卖给隆基/中环的硅片厂,之后隆基/中环做好的硅片再销售给通威的电池厂,最后通威的电池片供货给隆基/中环的组件厂。(恩恩。。说的好累,是不是有点乱。)这其中的妙处就在于规避了关联交易的麻烦,还做到了抱团取暖(共同持股,投资新项目)。
我不是行业内人士,还是无法真正理解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是否是一个优秀的经营模式。出色的企业都会选择了最适合他们自己的生存之道。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的潮起潮落,他们可以剩者为王,留给大家思考,也请专业人士指点迷津。
2.上游硅料
上下游产业链,接下来的系列会逐个详述,今天闲扯硅料。
硅料,2019年我国产量约34万吨,进口约14万吨(占比30%),进口主要来自德国和韩国。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中,原料硅占比28%,而电价居然占比最高,达到了35%。我国电价平均0.04美元/度,而德国和韩国分别是0.16和0.14美元/度。从2014年起,美国和韩国的多晶硅出口中国,还必须加征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费,所以海外的多晶硅企业竞争力并不高。
由于 2018 年“531”后多晶硅料价格大幅下降,中国低成本产能持续扩张,海外(特别是韩国) 的多晶硅料成本与国内优势企业差距拉大,2020年初,韩国OCI已宣布关闭韩国的两家工厂,并且转向生产半导体多晶硅,太阳能多晶硅业务转移至马来西亚。而韩国另一家多晶硅公司韩华也宣布会在2021年2月前关闭多晶硅部门。韩国OCI、韩华多晶硅料的产能产量占全球的15%左右,剔除OCI 在马来西亚的产能后,全球将有10%左右的供给收缩。整体光伏多晶硅行业,现在面临落后产能不断出清,这么说吧,目前海外产能主要以电子级硅料为主,光伏级基本上已经退出,90%的产能现在都是中国的。
单晶取代多晶,大趋势。单晶硅料比多晶硅料贵大概25元/kg。对于单晶占比低的硅料企业来说,落后产能也在逐步出清。国内,硅料前五大企业寡头局面更加稳固。2019年我国产能排名:
1. 保利协鑫(85000吨,新疆协鑫在新疆昌吉,江苏协鑫在江苏徐州)
2. 通威永祥(80000吨,四川乐山,内蒙包头,云南保山)
3. 新特能源(72000吨,新疆乌鲁木齐)
4. 大全新能源(70000吨,新疆)
5. 东方希望(40000吨,新疆昌吉)
A股上市:通威股份(通威永祥的母公司),特变电工(新特能源的母公司);
港股上市:保利协鑫能源;
美股上市:大全新能源
4.硅料的“剩者为王”
通威股份:成都民企,早期是以饲料为主业,后在2016年并购永祥股份,进入多晶硅领域,并购通威太阳能(后并入合肥通威)进入太阳能电池领域,并购通威新能源进入光伏电站领域。有没有发现,这就是光伏的上中下游啊。公司最终形成“农业+光伏”两大主业模式。今天主要说光伏部分,通威主要侧重在硅料 + 电池。
先说硅料:在5家硅料公司中(上文有提到),产能排名第二,但19年毛利率约30%,排名第一。生产成本也是行业最低水平,业内经常说通威有3,4,5成本,意思就是他的现金成本30元/kg,生产成本40元/kg,全成本50元/kg。顺便普及一下概念:
现金成本 (可变成本) =硅料 + 电费 + 人力 + 蒸汽;
注:这部分成本可以理解成,直接和生产线性相关的成本,生产越多,这些成本就越大。
生产成本 = 现金成本 + 折旧
注:前面的现金成本和产量线性相关,这个折旧就和时间相关
全成本 = 生产成本 + 三项费用
注:三项指: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大家可能纳闷,为啥协鑫的产能是老大,但是还是亏损,就是干不过通威?一方面就是上面提到的成本的控制。目前生产成本主要占大头的是依次是电力,硅粉和设备折旧。通威低电价地区布局,主要三个产地,四川乐山(老产能电价0.38元/kWh,新产能0.3元/kWh),内蒙包头(电价0.24元/kWh),云南保山(0.25元/kWh),电价有优势。硅粉就不说了,大家成本基本一样。
最后说设备折旧,折旧怎么算呢,以通威乐山新产能的资本支出是8亿/万吨,那么按照10年折旧的话,每年折旧成本就是8000万/万吨,8元/kg,在通威的生产成本中也占了20%。近10年多晶硅设备成本快速下降。10年前,成本要翻个10倍。早些年多晶硅价格高不明显,但经过10年的洗礼,多晶硅现在降到100元/kg以内,这些老牌企业(例如协鑫)的设备的折旧成本都显得非常高了。具有新产能的公司反而脱颖而出,这就是光伏企业的后发优势。
再来说说通威的电池业务,电池的五大企业集中度不高(等到“剩者为王之电池篇”,再详细聊电池),但通威的产能在20GW,大幅领先后面其他4大企业(产能都在10GW左右)。公司的电池价格约1元/w,成本主要分为硅片成本和非硅成本。硅片成本大家都差不多,非硅成本通威在2019年内做到了0.23元/w,行业平均成本在0.31元/w,相当于比行业平均下降了26%。毛利率可以做到20%,比爱旭股份和拓日新能都高,比隆基股份电池的毛利率8%,高了一大截。
最后说通威未来三年规划,也就是到2023年多晶硅料要从现在的8万吨搞到30万吨,电池片从现在的16GW干到100GW。这是每年都要翻一翻的节奏啊。
5.尾声
近期从7月份开始,单晶、多晶硅料价格价格大幅上调。涨价主要系光伏需求持续向好,同时保利协鑫新疆多晶硅因事故停产,导致硅料供给偏紧,而就在昨天通威永祥的乐山产区也因为防汛紧急停产。
由于个人水平一般,对于产业的了解还处于表面,希望大家看完文章,以后读到类似的产业消息,会有基本的条件反射。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探索开展绿电直连、源网荷储、储能一体化等供电新模式,助力企业降低用能成本。积极协助通威科创试验炉等项目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争在光伏玻璃产能指
光伏技术创新,正处于一个特殊窗口期。关键技术变革胶着不前,BC、HJT、TOPCon等技术路线争论不休,叠层电池、钙钛矿等新兴技术蓄势待发,新一轮“超级创新”尚无突破,“微创新”成为支撑当前光伏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光伏“微创新”立足降本增效,主要涉及四条主线:少银/无银化、电池技术优化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和硅片价格下跌,价格难稳。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采购趋缓,鉴于7月下游
6月26日,TrendForce集邦发布产业链最新价格信息。多晶硅环节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情况多晶硅采购趋缓,鉴于7月下游订单能见度较差,且硅片本身亏损状况已较为严重,拉晶端为下月备货采购意
6月26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目前成交量持续低迷,多数商谈尚未底定,采购方因自身仍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压价明确态度,对于硅料采购要价下探到30-34元人民币不等,仍持续听到下探30块钱以下的迹象,目前尚无匹量成交。对于卖方而言,目前正是艰苦时期,厂家仍有提产计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8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关于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光伏项目开发。鼓励企业结合主责主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老挝、缅甸等境外光伏项目投资开发,研究通过现有
日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关于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为贯彻落实“3815”战略发展目标,壮大“三大经济”,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支撑产业强省建设,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一)成立
6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16日-6月20日)。政策篇定了!山东分布式光伏新政下发:工商业自用比例≥50%,余电参与现货6月17日,山东省能源局正式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
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多晶硅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6.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5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SNEC后,需求仍显低迷,拉晶厂本身处于亏损状态下,采购意愿偏低,故多晶硅签单交易冷清,一线大厂仍对持续下探的报价接受程度较低,但其余厂商出于
硅料价格目前成交量较少落定,采购方因自身仍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压价明确态度,对于硅料采购要价下探到30-34元人民币不等,仍持续听到下探30块钱以下的迹象,目前尚无匹量成交。对于卖方而言,目前正是艰苦时期,目前订单落定较少,且成本无法负荷当前买方要价,一线厂家价格仍旧僵持。本周新
本周多晶硅价格出现下降。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20-3.50万元/吨,成交均价3.44万元/吨,环比下降6.27%。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30-3.4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35万元/吨,环比下降2.90%。p型多晶硅暂无批量成交。光伏展后多晶硅签单数量较少,价格再度下滑。具体来看,一线大厂在目前下游要价极
“未来两到三年内,将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退出光伏制造。”当警报初响时,或许更多光伏人视之为“言过其实”。然而,时至当下,当停产、裁员、延期、破产等如泄洪般倾泻直下而无止意之时,或许无人不意识到这场深度调整的光伏周期之战短时难以停歇,突围与生存是每家光伏企业正在奋力解答的生死命题。而“
当地时间5月7日,备受瞩目的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在本次汇聚全球顶尖能源企业的行业盛会上,林洋能源携创新成果惊艳亮相,通过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立体化展示,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技术实力与战略担当。面对欧洲能源转型需求,林洋能源通过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TOPCon技术凭借低成本、高效率、高产业链配合度等多种优势,已明确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技术。得益于其高达90%的双面率,TOPCon在沙戈荒大基地等典型双面场景下比BC提高单瓦发电能力1.5%以上,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TOPCon高双面率和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全球所有双面场景中,
2025年4月19日凌晨,随着海上升压站500kV1#、2#主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鸣声,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简称“青洲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自2023年12月30日通过临时接入系统实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力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力能源绿
136号文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新能源市场激起层层冲击波,波及新能源领域整个产业链条,让置身其中的从业人员心意难平,抚膺长叹。(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所谓136号文,即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
6月29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松科技”)创业板IPO已进入问询阶段。江松科技此次申请上市拟募集资金约10.53亿元,用于光伏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升级等项目。作为国内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领域的龙头厂商,江松科技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研
2025即将过半,光伏行业在内的能源行业人事调整潮仍在继续,“一把手”调整尤为密集。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今,共计28家能源央国企、光伏企业的“一把手”调整,涉及人数达到42人。能源央国企的“一把手”调整节奏加快。目前有9家集团的“一把手”发生变动。除到龄退休,跨公司变
6月11日,在2025SNEC展会期间,通威正式宣布加入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lobalSolarCouncil,GSC)、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行动联盟(IRENACoalitionforAction)及太阳能管理倡议(SolarStewardshipInitiative,SSI)。这是通威首次同时亮相全球三大新能源权威组织,再次彰显通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
6月11日,第18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SNEC)隆重开幕,通威携光伏产业链精彩亮相。展会首日,在通威展台上成功举行了合作签约、权威颁证、主题演讲等精彩活动,通威新一代TNC2.0全场景产品矩阵亮相,吸引众多参展客商、观众了解通威光伏产业链发展实力和创新产品。同时,近50家权
6月11日,2025年SNEC展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光伏行业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会,此次展会再次聚焦全球目光。尽管今年参展企业数量略有减少,但14个展馆内仍旧汇聚了光伏电池组件、系统集成、支架、生产设备、储能系统、逆变器及材料等各领域主流企业的前沿产品与技术。综合来看,新的政策框架
2025年6月10-13日,全球光储行业年度盛会——SNECPVES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2025SNECPVES国际光伏储能两会)即将震撼开幕!会议时间:2025年6月10-12日会议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上海市诸光路1700号)展览时间:2025年6月11-
5月3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26日-5月30日)。政策篇两部委:推动绿电直连,新能源自用不低于60%、上网不高于20%,按规缴费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
5月以来,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正泰新能、爱旭股份、华晟新能源、协鑫集成、高景太阳能、赛拉弗等11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密集签约海外光伏项目。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订单辐射澳大利亚、德国、葡萄牙、土耳其、赞比亚、秘鲁、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这一轮签约热潮中,其中隆基绿能拿下超1GW的
5月25日,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活动上,隆基绿能携手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协鑫集团等光伏行业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全球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联合倡议(GlobalSolarSustainableAlliance,GSSA)》,旨在促进光伏行业在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8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连续多年深耕“绿色能源”及“绿色农业”两大主业,在光伏及饲料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领先的竞争优势。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在光伏组件业务领域加大布局以来,公司实现了组件业务高速发展,2023年出货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2024年,公司组件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出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