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装置,其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日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王连洲课题组基于近些年在太阳能电池、快充型储能电池和集成型太阳能充电电池领域的新探索,在《储能材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柔性太阳能充电系统》的综述。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自2000年开始从事共轭高分子转入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他告诉《中国科学报》:“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做成柔性和半透明,整体耗能低很多。”
寻找电池器件材料
20世纪50年代,太阳能电池开始兴起并发展至今,现在应用比较普遍的是硅基太阳能电池。此外,还有无机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等。
不同太阳能电池结构不一样,比如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有机光敏带由P型有机半导体(容易给出电子)构成的给体、N型半导体(容易接收电子)构成的受体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层,在外电路接通下产生光电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类似,具有三明治结构,主要的不同在于光敏层,它是有机无机杂化构成的钙钛矿结构。
李永舫以硅基太阳能电池为例介绍道,硅基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耗能较高,尤其是原材料的支配,以及硅要达到99.9999%纯化,这个纯化过程也需要耗能。
他说:“硅基太阳能电池要使用6~7年才能把生产过程中的耗能收回来,而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耗大概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但存在稳定性问题,导致使用寿命不长,反观硅基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可达20年。
2017年,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7个国家的15家企业研究机构组成欧洲Powerweave研发团队,开展基于染料敏化纤维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和电能储存纤维材料薄膜蓄电池技术的有机组合的原位集成技术研究。
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葛子义团队发现,当前大多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刚性的氧化锡(ITO)玻璃基板。然而,ITO在塑料基板上存在导电性差和机械脆性等问题,另外ITO通常在高温下通过真空溅射进行加工,这使得其价格昂贵,不利于采用大面积印刷和卷对卷来制备。
为此,葛子义团队开发了低温酸处理PEDOT/PSS电极替代需要高温溅射且昂贵的ITO电极。团队称,这类全溶液加工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非常符合卷对卷印刷和刮涂等大面积制备工艺的技术要求,为有机太阳能电池低成本柔性化制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途径。
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记者获悉,葛子义团队利用全溶液加工技术,采用PBDB-T和IT-M非富勒烯活性层,制备了全湿法加工非ITO的单结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0.12%。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转换效率非常低。李永舫最开始研究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时由于条件不太好,效率也一直不高。2004年前后,李永舫团队开始思考如何提高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能转化成电能,首先要求光伏材料对光有较宽和强的吸收,另外给体材料要有高的空穴迁移率,受体材料要有高的电子迁移率。”李永舫回忆道,“我们当年选择了富勒烯衍生物受体,其电子迁移率较高,随后我们的关注点转到给体材料。”
“我们那个时候就想到了共轭侧链这个概念。”李永舫解释道,“由于共轭高峰的主链传输很快,有了共轭侧链就像搭了座桥,使电荷在这条共轭侧链上传输也比较快,提高空穴迁移率,进而提升光伏性能。”
近年来,提升材料光电转化效率已成为太阳能电池的主流研究方向。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永胜在柔性透明电极与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中发现,获得高性能的柔性透明电极是研发高效柔性有机光电器件的前提,也是目前该领域的核心难题。“因此,如何获得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低表面粗糙度以及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的柔性透明电极,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2019年11月,陈永胜团队在《自然—电子学》发表文章,介绍了团队制备出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将其用于构筑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与使用商业氧化铟锡玻璃电极的器件性能相当,光电转化效率可达16.5%,刷新了当时文献报道的柔性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最高纪录。
多领域的潜在应用
王连洲团队在综述文章里指出,由于太阳光自身的强度不稳定性以及间歇性,促使该领域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光伏能源生成与储存的集成系统,促进了太阳能充电储能系统的发展。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陈永华告诉《中国科学报》:“太阳能充电储能系统比较适合应用于物联网和人机互动等领域,前提是需要提升光电转换和存储效率。”此前,陈永华团队寻找并设计出能够稳定钙钛矿结构的有机胺分子,制备出的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如今,太阳能充电储能系统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智能电网、房屋能源供给、通勤电动车辆、家用电子产品,以及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在设计新一代可穿戴便携式能源设备尤其是太阳能充电储能系统时,王连洲团队意识到,柔韧性及可便携性是必须考虑的两大关键指标。
王连洲团队表示,相比于传统的刚性器件,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因低温制备及易实现的面板安装技术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将柔性的薄膜光伏系统与储能系统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便携可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电池的工作时长,实现更为广泛、精细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原郭丰向《中国科学报》介绍道,柔性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储存一体化技术,具有明显的表面结构适应性强、易弯曲、重量轻、无需额外安装费用等优势,可灵活应用于服饰、户外装备、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电子设备等需要遮阳及复杂结构的物体外表面,也可以作为光伏发电储存一体化系统进行使用。
原郭丰还指出:“柔性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储存一体化技术仍然面临材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复杂条件下材料寿命、光电转化效率、充放电效率、安全性以及成本等诸多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想到太阳能电池板,人们通常会想象出一个实心的方形板块,但这项技术正变得越来越灵活,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可完全折叠的太阳能电池原型。刚性太阳能电池很适合贴在屋顶和巨大的太阳能农场上,但它们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带来更多灵活性,以使其更容易运输,或者将该技术应用到车辆、手机、
近年来,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可溶液加工、质轻、成本低等优势,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可拉伸应用的光伏技术。然而,机械柔韧性和环境稳定性的难以兼具限制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一步的发展应用。针对上诉问题,南昌大学教授陈义旺、研究员胡笑添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延林课题组
哈工大冷劲松教授课题组研制的“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可展开柔性太阳能电池系统”,2019年12月27日搭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实践二十号卫星在海南文昌随长征五号火箭成功飞天。作为卫星的主要任务之一,该系统于2020年1月5日成功完成了关键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形状记
罗马大学(UniversityofRomeTorVergata)、德国弗劳恩霍夫有机电子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eforOrganicElectronics)和哥伦比亚南哥伦比亚大学(SouthColombia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弯曲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于室内应用,据称可以在100-500勒克斯照度下工作。这款100微米厚的设备是通过在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效率为11.8%,并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科学家使用逐层气相沉积技术,将碘化铅(PbI2)和溴化铯(CsBr)前驱体的薄层制成了无机混合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研究小组说:“这种气相沉积技术是一致的,不会留下任何污染物,并且已经在其他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效率为11.8%,并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科学家使用逐层气相沉积技术,将碘化铅(PbI2)和溴化铯(CsBr)前驱体的薄层制成了无机混合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研究小组说:“这种气相沉积技术是一致的,不会留下任何污染物,并且已经在其他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柔性太阳能电池,他们说这种电池可以彻底改变未来的可穿戴技术。这种太阳能电池被描述为超轻且柔性的,并且比人头发厚度薄十倍。该团队表示,这种太阳能电池的保质期估计可以达到11.5年,而且运行时的降解率极低。该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电池价格便宜,并且可以通过
据外媒报道,日前韩国能源研究所(KIER)宣布,其开发了一种用于BIPV的柔性CIGS(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超轻且超薄”。KIER报告指出,该电池的转换效率为20.4%,这一记录已接近去年7月由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EMPA)制造的同种电池创下的20.8%的世界纪录。但韩国研究所的研发结果还未被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制备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将其用于构筑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刷新了文献报道的柔性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最高纪录。这一成果使得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距离实现产业化更近一步。4日,国际顶
根据最新公布的消息,日前,商用大尺寸柔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组件(采光面积1.08平方米),采光面积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7.44%,创下大面积柔性CIGS组件效率最新世界纪录。与此同时,关于铜铟镓硒产业化的另一好消息是,7月3日,在采用铜铟镓硒柔性太阳能组件的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的“拉斐尔云廊
日前,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兰山区推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30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制备、稳定性、转化率、良品率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实现持续突破,具备GW级大规模量产能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构建形成“材料—设备—电池
11月28日,以“聚焦零碳场景、共创绿氢未来”为主题的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成果发布会在鄂尔多斯临港经济区举行。现场发布了氨氢动力矿卡130T及井下矿车、国际首款60cm幅宽离子溶剂膜产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房-车-网融合与零碳微网系统4项技术成果。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与3家
近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钙钛矿产业分会主办、通威股份等联合主办的“中国钙钛矿与叠层太阳能电池(大西南)产业化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为首次面向西南地区的钙钛矿论坛,钙钛矿全产业链企业及西南地区著名高校钙钛矿研究团队均出席参会,是一场面向全国的全方位领先交流盛会。通威股份光
11月20日,2024第九届国际(三亚)铝产业链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在海南省三亚举行。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滨州市铝产业重大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20个项目签约,总签约金额157.4亿元。其中,中尽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签约邹平市。此前,桓台县商务局组织召开鑫兰德100MW钙
从南京大学获悉,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在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经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测试,面积为1.05cm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8.2%,刷新了该尺度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世界纪录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
近年来钙钛矿材料在光伏领域的潜力不断被人们发掘,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屡创新高。为进一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研究者进一步制备了一系列基于宽带隙钙钛矿的叠层太阳能电池,比如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等。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
10月10日,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工业园的年产3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西南基地项目正式开工。据介绍,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将助力江津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光伏产业园。该项目由无锡众能光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建二局承建,占地260亩,总投资50亿元,分为2期,将建设3
9月11日,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与黎元新能源的“100M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产业创新园区”研讨会上现场签约。
近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作为第一单位在《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erovskite-silicontandemsolarcellswithbilayerinterfacepassivation”的研究论文,公开报道了通过研制晶硅-钙钛矿双结叠层电池突破单结太阳电池效率极限的研究成果。双结叠层太阳电池在光电转换
8月27日,以“深化产业协作共享开放机遇”为主题的投资中国·2024沿边临港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暨国家级经开区协同发展对接会在昆明开幕。华彩光能(科技)云南有限公司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项目与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正式签署投资,华彩光能总经理刘军生参与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8月31日,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与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合作开展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示范应用项目在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武威太阳能科技示范电站并网,这是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全国首次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并网后,将源源不断地为电网输送清洁电能,助力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减少碳排放,
今年3月,光伏市值“一哥”更迭,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超越组件霸主隆基绿能,成为总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事实上,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组件、逆变器两大产业链企业的命运曲线。作为光伏系统的两大核心设备,相比组件企业的大面积“失血”,逆变器企业仍旧保持着“赚钱”态势。普遍盈利聚焦逆变器业
在《2025年光伏产业链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N型技术继续向纵深化发展》上篇中,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变化进行了讨论。在下篇中,TrendForce将围绕光伏整体供需格局以及技术趋势分别展开分析。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推动市场供需逐渐形成动态平衡#x2014;#x2014;202
回顾2024年,光伏产业链产能产量实现高比例增长,供需失衡是2024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探的根本原因,企业盈利承压下滑,行业竞争激烈。在此情况下,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分析,2025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整体供需格局将如何发展?光伏技术又
在《战火升级,2025年n型格局恐生变?》一文中,就n型竞争格局展开了讨论。实际上,n型三剑客就晶硅电池主流技术争论不休之时,钙钛矿相关企业也在暗自努力,悄悄惊艳。今年以来,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纤纳光电8.6MW钙钛矿地面电站并网,标志着钙钛矿商业化进程已显著加快。资本
近日,一道新能联合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用于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的底电池和组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搭载一道新能双面TOPCon底电池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叠层组件完成批量出货,开始应用于三峡能源50MW光伏先进技术发电示范基地,其中双面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电站容量为500kW,项目
11月20日,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在珠海正式开幕,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博士出席题为“BC技术对未来光伏行业的重大影响”的圆桌论坛。他表示:“BC代表的就是单结晶硅电池最终的技术路线,我认为BC技术是最完美的晶硅电池技术。”爱旭选择BC技术并非偶然。因为晶硅的技术路线一直很
2024年11月,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办的“卓越质控实验室”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英利光伏技术实验室凭借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硬实力与卓越成果,赢得了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认可,最终斩获金奖。此次评选共有13个实验室进入最终答辩环节,主办方对各实验室的质控课题立项、内部质控活动、管
11月29日,天合光能-复旦大学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共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之后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彭慧胜、陈奕峰代表双方揭牌)复旦大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彭慧胜院士
2024年,纷纷扰扰的尺寸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光伏技术竞争重回效率赛道。在这一年,N型技术强势占据主流地位。技术“三剑客”中,TOPCon凭借成本、产业链成熟度以及性价比等诸多优势,成功拿下了约70%的市场份额。但BC和异质结的追赶并未停歇,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BC起势BC技术的优势在于高转换效率、高
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发布关于《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技术清单》的公示,光伏建筑一体化用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新型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光储直柔园区/社区微电网技术、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关键支撑技术及应用等列入清单。原文见下:关于《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11月26日,京东方A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发布。关于公司布局钙钛矿项目的原因以及未来展望,京东方A表示,公司布局钙钛矿光伏行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新能源行业在未来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支持公司的持续增长;二是从技术原理、器件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特性等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