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M12是中环股份在2019年8月首发推广的12英寸硅片,边长210mm的方形单晶硅片,硅片面积44092平方毫米,较M2扩大80.47%,较M6扩大60.8%。目前东方日升、通威股份等头部电池片、组件厂商已新建与其配套产能,当前市占率较低,但作为新产能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巨大。根据中环工作安排,2020年M12大硅片预计产出16.33亿片,约16GW。
6月24日,隆基股份、晶科、晶澳、阿特斯、潞安太阳能、中宇、润阳悦达等七家企业联合发起《关于建立光伏行业标准尺寸的联合倡议》,倡导建立几何尺寸为182mm*182mm 的硅片标准(M10),并在行业标准组织中将这一尺寸纳入标准规范文件,硅片有望重新在更大尺寸标准上回归统一。
硅片环节本身来看,M10可基于现有产能进行量产,无需更换产线,对于下游电池片、组件产线,相较M12产品工艺跨度更小,且运输排列方式更经济,升级成本较低。
隆基规划8月底实现M10量产,匹配10GW电池产能和10GW组件产能,快速实现规模化供应。晶澳于5月18日公布基于180mm硅片的组件深邃之蓝DeepBlue3.0技术方案,应用PERC+技术,72片版型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功率超过525W,规划于2020H2正式面向市场销售。
1.2 大硅片是降低LCOE的必然选择
大尺寸对产业链成本的降低,主要在于对非硅成本的单位摊薄。随着硅料价格的不断下降,非硅成本的比重在加大,大硅片对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等环节均可带来不同程度的效率增加、单位成本下降等规模效应的提升,从M2切换至M6产线合计可使终端成本下降约0.11元/W:
硅片:通量价值带来的单瓦成本的下降。由于单片面积增加,大硅片使得总产能规模得到提升,但无需同比增加设备、人力和管理成本。最终可使得单瓦成本下降约1.6分/W。
电池片:电池片产线对硅片尺寸适应度较高,无需对设备及生产流程做出大规模改造。从M2切换到M6硅片面积变大12.2%,意味着在非硅成本基本不变的同时,产能同步增到12.2%,最终可使得单瓦成本下降约1分/W。
组件:封装材料单位成本下降。组件端成本节约主要来自于边框、焊带等边长型材料的单瓦用量的减少,以及背板、EVA等面积型材料由于单位无效面积的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最终可使得单瓦成本下降约2.5分/W。
电站:硅片尺寸增大对增加电站建设成本影响微乎其微。电站建设主要考虑托盘和包材等运输成本,支架桩基、汇流箱、电缆等设备成本,以及安装、施工的成本,最终可使得单瓦成本下降约6.2分/W。
根据中环股份的测算,M12产品将在电池片环节相对M2电池成本降低25.56%,在组件环节相对M2减少16.8%,在电站环节相对M6电站BOS成本节约12%,LCOE减少4.1%。大硅片对于LCOE成本的降低显而易见。
1.3 硅片尺寸壁垒:上下游设备兼容度
硅片尺寸的变化,下游电池片与组件均需做成配合调整,目前M6、M10、M12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上下游兼容度差异显著。
虽然M12在成本和转换效率上具有优势,但无论是硅片环节自身,还是下游所需电池片、组件,其产线需重新投建,增加了固定成本,且建设时间所需较长,目前市场份额较小。
硅片拉棒环节,兼容度M6>M10>M12,只有M12需要更换设备。当前主流单晶炉热屏内径在 270mm 左右,M6直径223mm,M10直径256mm,M2硅片产线升级到M6和M10均无需更换设备,而M12直径是295mm,现有的单晶炉无法兼容M12。
电池片环节,兼容度M6>M10>M12,M10和M12均需要更换设备。在电池产线上,M10的投资成本和M6相近,与M12相比M10的升级成本更低。电池片扩散和沉积环节,当前在运和在建的管式 PECVD设备均基于传统单晶硅片尺寸进行设计,所能处理的硅片边长极限为166mm,因此硅片尺寸升级,设备同样需进行升级。
组件环节,运输尺寸和功率决定了极限,M10适应性更强。由于组件功率越高,BOS成本更低,有助于降低项目LCOE,大功率组件是绝对的主流方向。为节省跳线、汇流条成本,目前最主流的组件封装方式为偶数列,如6*10=60片或6*12=72片。如此封装形式下,6列硅片对应M6、M10、M12组件宽度分别为1.05、1.15、1.31米,而国际集装箱规格内箱高度为2.39米,组件运输一般立式包装放置,意味着2层M6组件堆放空间有富裕,而M12组件无法放下,M10对空间利用为最大化。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光伏硅片行业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大硅片市占率快速提升。大尺寸硅片在单位生产成本、组件效率、规模效应等方面具有优势,大硅片趋势毋庸置疑。基于现有产能条件,我们预计2020年M6市占率将达到30%以上,M10从2021年起将快速提升市占率,M2、G1等尺寸规格替换将会加速。
160-18Xmm将成为行业主流。根据现有产线生产条件及组件尺寸约束,18Xmm是硅片厂商生产大硅片的理想选择。
硅片型号将在大尺寸标准上趋于行业统一。随着七家厂商联合推出M10(182mm)型号,在硅片尺寸迭代上再次提出了新的标准,并有望实现大规模应用,行业回归于统一标准,对行业标准化推进提供动力。
随着竞价项目快速落地,组件出口仍然保持景气,下半年国内项目将大规模开工,光伏需求市场一片大好,硅片、电池片价格逐步企稳,技术规格亦逐步向高效、统一方向发展。大硅片具备良好的降本增效作用,我们看好大尺寸硅片先行者、单晶硅片+组件双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单晶硅料和PERC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以及在210大硅片处于领先的中环股份。
光伏产业链材料价格数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企业开工维持低位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其中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182尺
7月17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硅片价格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全线跳涨,最高涨幅达到22.09%。具体价格变动如下: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为1.05元/片,环比上周大幅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1.15元/片,环比涨幅15.00%;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
7月1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但并未达到网传硅片涨价幅度。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7月17日,光伏概念股开盘表现强势,343家企业盘中上涨,6家涨停。截止至发稿,琏升科技盘中涨幅高达12.21%,皇氏集团、联发股份、仁智股份、天宸股份涨幅在10%及以上,东材科技、胜宏科技、亿晶光电、和顺科技等企业涨幅居前。消息面上,硅料、硅片、电池片环节价格齐涨。据硅业分会跟踪,本周硅料价格
7月1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持续发酵,企业与协会持续性沟通研拟方案,多家硅料企业反应产品报价将基于“不能低于全成本”为调整主轴,卖方报价块状致密料价格约每公斤47-49元人民币不等,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每公斤46-47
7月16日,硅业分户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硅料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相较于上周企业普遍提价但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本周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本周成交区间在4.0-4.9万元/吨,订单价格大多落在区间两端,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造成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整体上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16日最新报价,多晶硅环节,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上涨至35.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3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1.5元/KG上浮至32.5元/KG。
历经20年激荡岁月的蜕变,中国光伏已经从“三头在外”成长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奇迹,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值此中国光伏发展20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国内首部光伏行业大型纪录片#x2014;#x2014;《逐光》,共同
7月16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光伏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经与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友好协商后,拟终止年产16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据悉,棒杰股份于2023年5月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与江山经济开发区签订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投资协议的议案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ST沐邦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至-1.5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5.54%至29.61%。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1、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且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同时,制造费
历经20年激荡岁月的蜕变,中国光伏已经从“三头在外”成长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奇迹,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值此中国光伏发展20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国内首部光伏行业大型纪录片#x2014;#x2014;《逐光》,共同
7月16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光伏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经与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友好协商后,拟终止年产16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据悉,棒杰股份于2023年5月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与江山经济开发区签订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投资协议的议案
2025年6月11日,全球光伏领域巅峰盛会——SNECPV+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璀璨启幕。这场汇聚三千余位国际展商的能源盛筵,以38万平方米的恢弘展馆,吸引全球逾50万行业精英共赴这场绿色能源的顶级对话。作为展会的重要参展商之一
“环环”,TCL中环,光伏市场常常高居榜首的热搜词条。三个月前,在法国国际能源展(Energaia)上,组件品牌TCLSolar全新亮相,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品牌新名字,宣告着“环晟光伏”成为过去的同时,也将市场讨论推至高峰。更名曝光80余天后,TCLSolar也正式闪耀登场山东济南光伏展,自此也进一步揭开
2月19日,日本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展览会,日本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PVEXPO)在东京有明国际展览中心正式启动。TCLSolar以焕新品牌形象亮相PVEXPO,重磅发布BC新品组件,成为首日热度极高的焦点展商之一。BC先驱再次定义BC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多位到场的日本企业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凭借出色的性能,210产品已经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截至2024年底,210产品全球累计出货量约385GW,其中2024年出货量约177GW,足迹遍布欧洲、美洲、中东非、亚太等全球主要市场。时至今日,210已走过了5年历程,其发展早已远远超过了行业的预期,累计为全球光伏行业创造
1月19日上午,国晟(若羌)双碳硅基产业园5GW高效异质结组件首件成功下线。国晟(若羌)双碳硅基产业园项目占地约2720亩,计划投资总额约300亿元。项目按照一次规划、分三期实施。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约314亿元,年纳税约10亿元,并在若羌县形成光伏技术前沿产业高地和产业链集群。国晟(若
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创新始终是驱动行业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210技术诞生五年来,凭借其显著的高功率输出与低成本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开疆拓土。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210系列硅片产出占比近六成,且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而182及以下尺寸产品将淡出市场。而TOP10组件商中九家都明
本周大尺寸硅片价格下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维持在1.03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跌至1.16元/片,跌幅达4.13%;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跌至1.4元/片,跌幅达3.45%。本周硅片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各家企业从小尺
本周个别尺寸硅片价格小幅上涨,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涨至1.03元/片,环比上涨1.98%;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1.21元/片;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1.45元/片。本周各家G10L最高价仅有极少数订单,大部分订单
11月21日,集邦新能源发布本周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硅料价格: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7元/KG,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5元/KG;N型料报价为41元/KG。交易情况:周内多晶硅有小规模成交,处低水位状态,部分成交价格出现松动,以低价混包料为主。库存动态:本周硅料库存水位呈现小幅上行
7月17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硅片价格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全线跳涨,最高涨幅达到22.09%。具体价格变动如下: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为1.05元/片,环比上周大幅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1.15元/片,环比涨幅15.00%;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7月1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持续发酵,企业与协会持续性沟通研拟方案,多家硅料企业反应产品报价将基于“不能低于全成本”为调整主轴,卖方报价块状致密料价格约每公斤47-49元人民币不等,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每公斤46-47
7月16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详情如下:
7月15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高纯石英砂/石英坩埚价格。
7月15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光伏玻璃价格。
一、现货运行情况实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东、甘肃价格上涨外,其他市场价格均下降(浙江2024年6月刚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陕西部分日结算,同比数据仅做参考)。广东本月高温与强降水交替,负荷增长,供给则因地方电出力下降,仅小幅增加,因此价格小幅上涨。甘肃价格同比上升19.04%,主要原因为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硅料价格近期市场消息影响,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方案愈发明确,多家硅料企业反应后续将基于“成本”调整产品报价,本周买方端观察,购买硅料的企业主要为缺乏自身硅料库存者小批量买进,尚无大批量成交。本周价格区间参差不齐,落在每公斤35-40元人民币之间的水平,报价受惠近期市场消息
7月9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光伏供应链价格。
7月8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高纯石英砂/石英坩埚价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