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全面、客观反映电力行业2018年度发展与改革情况,服务电力行业企业科学发展,6月1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简称“《行业发展报告2019》”)。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首发于2006年,由中电联充分利用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职能优势,并以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的资料为补充,按年度组织编制,是电力行业首份年度发展报告,也是首部综合反映行业发展和改革总体情况的正式出版物,至今已连续出版14年,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受到各级政府、电力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参考价值,成为中电联服务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重要载体,成为电力从业人员和所有关心电力事业的读者了解中国电力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
《行业发展报告2019》共12章,通过深入分析和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全面反映2018年电力行业发展、改革与市场建设、投资与建设、生产与供应、消费与供需、安全与可靠性、绿色发展、科技与信息化、电力标准化、企业发展与经营、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突出行业发展成绩,提出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适度展望。《行业发展报告2019》附录列出了2018年电力行业大事记、电价、电力生产建设、大型电力企业发展经营等相关数据信息。
《行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电力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大电力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快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跨区跨省送电,推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推进终端能源电气化利用水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推动电力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电力国际合作,持续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18年,电力行业发展呈现九大特征。
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电供应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全国发电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785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34万千瓦。其中,水电859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130万千瓦),为2003年以来水电新投产最少的一年;火电4380万千瓦(其中,煤电3056万千瓦,气电884万千瓦),比上年减少73万千瓦(其中,煤电比上年减少448万千瓦,气电比上年增加313万千瓦),已连续四年减少;核电884万千瓦,创核电年投产新高;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2127万千瓦和4525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多投产407万千瓦和少投产815万千瓦,其合计新增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2.0%。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001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5%,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5259万千瓦(含抽水蓄能发电29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5%),比上年增长2.6%;火电114408万千瓦(含煤电1008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比上年增长3.1%;核电44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7%;并网风电184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4%;并网太阳能发电174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7%。全国人均装机1.36千瓦/人,比上年增加0.08千瓦/人,连续多年居世界平均水平。发电装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7551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0.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装机合计35860万千瓦,占比18.9%。单机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达到113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占比达到44.7%。
电网规模有所增加。2018年,全年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56973千米和31024万千伏安,分别比上年下降1.9%和4.8%;由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已陆续投产,新增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容量分别为3325千米和3200万千瓦,比上年分别下降61.3%和59.5%。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89万千米,比上年增长3.7%。其中,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73万千米,比上年增长7.0%。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70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5.4%。其中,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43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6.0%。2018年,全国共投产2条直流跨区特高压线路,新增跨区输电能力1500万千瓦。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3615万千瓦,其中,交直流联网跨区输电能力12281万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34万千瓦。
电力投资回落。2018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1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787亿元,比上年下降3.9%,下降幅度同比上年收窄。其中,水电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抽水蓄能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是历年来投资额最大);核电447亿元,比上年下降1.6%;风电646亿元,比上年下降5.2%,已连续三年下降;太阳能发电207亿元,比上年下降27.4%。火电投资786亿元,比上年下降8.3%,为2004年来投资额最小,其中,燃煤发电644亿元,比上年下降8.8%,占电源投资的23.1%,与上年基本持平,燃气发电投资14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34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直流工程520亿元,比上年下降39.4%,占电网工程总投资的9.7%;交流工程4600亿元,比上年增长7.6%。配电网投资额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配电网投资3023亿元,比上年增长6.4%。
电力生产较快增长,生产运行安全可靠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加快增长。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增速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发电量123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火电发电量492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3%,其中,煤电发电量448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3%;核电发电量29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9%;并网风电发电量365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1%;太阳能发电量17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2%。2018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16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1%,占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30.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全国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0.0%;新能源发电量增长28.5%,对全国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2%。
全年发电用煤价格高位波动。2018年电煤供应量前紧后缓、总体平衡,全年发电用煤价格在波动中前高后稳。根据中电联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显示,2018年全年5500大卡现货成交价格波动范围为560-752元/吨、综合价波动范围为571-635元/吨,平均综合价均超过国家规定的绿色区间上限,国内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弃风弃光问题继续得到改善。2018年,在各级政府和全行业协同努力下,新能源发电消纳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国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全国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平均弃光率3%,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
并网风电设备利用小时创2013年来最高。受电力消费较高增速和部分流域来水较少影响,火电、核电与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同比提高较多。其中,火电4378小时,比上年提高159小时(燃煤发电4495小时,比上年提高183小时;燃气发电2767小时,比上年提高6小时);核电7543小时,比上年提高454小时;并网风电2103小时,比上年提高155小时,为2013年以来最高;太阳能发电1230小时,比上年提高25小时;水电3607小时,比上年提高10小时。
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可靠。2018年,全国未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未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安全事件。电力可靠性主要指标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4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以及1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燃气轮机组、核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分别为92.30%、92.26%、92.47%、91.84%。除核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提高0.74个百分点外,其他分别比上年下降0.25个、0.5个和0.13个百分点。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三类主要输变电设施的可用系数分别为99.328%、99.741%、99.908%,均低于上年。直流输电系统合计能量可用率、能量利用率分别为92.15%、44.11%,分别比上年下降3.20个和10.31个百分点;总计强迫停运35次,比上年增加2次。全国10(6、20)千伏供电系统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为99.820%,比上年提高0.006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时间15.75小时/户,比上年减少0.52小时/户;用户平均停电频率3.28次/户,与上年持平。
全社会用电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全社会用电较快增长。在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较快发展、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温、电能替代快速推广、城农网改造升级释放电力需求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全社会用电实现较快增长。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900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0%、7.1%、12.9%和10.3%。第二产业用电量依然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力,拉动5.0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拉动力分别比上年提高0.5和0.4个百分点。
电能替代快速推广。2018年,全年累计完成替代电量1557.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全国工(农)业生产制造领域完成替代电量968.0亿千瓦时,约占总替代电量的62.2%;居民取暖、交通运输、能源生产供应与消费等领域电能替代也在快速推广,替代电量逐年提高。
电力终端新业态正在培育。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储能与电动汽车充电等电力终端新业态在技术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项目和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正在试点实践。
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深化。2018年,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电力企业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各地通过积极探索、实施需求侧响应,最大削减高峰电力1245万千瓦。电网企业实施送变电系统节电和推动社会各领域企业节电等措施,全年合计完成节约电量163亿千瓦时,节约电力431万千瓦。
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2018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从前两年的总体宽松转为总体平衡。其中,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华北、华东、华中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受年初大范围雨雪天气、夏季持续高温天气、部分时段燃料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局部时段电力供需平衡偏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5月21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情况。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电力同比增长,原油加工同比下降。与3月份相比,原煤生产增速放缓、原油加工降幅扩大、电力生产由降转增。一、原煤、原油加工生产情况原煤生产增速放缓。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899.64万吨,
5月19日,湖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拟推荐目录的公示。根据公示文件,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TOPCon双面组件技术入选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公示名单。该技术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包
5月19日至20日,2025年菲律宾未来能源展(TheFutureEnergyShow)在马尼拉SMX会议中心举行。作为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光伏与储能行业展会,为当地及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清源科技携地面及屋顶光伏安装解决方案、光伏车棚及户用储能解决方案闪耀亮相展位1-E15,满足客户多样化需
近日,山西、宁夏、陕西、福建等多个省市排查新能源项目建设情况,废止了一批“占位”的新能源项目,共计789个,其中光伏项目废止、调整容量近32.7GW,风电规模约7.81G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约7.65GW。废止项目的原因,主要为逾期未开工、无法推进、未按时并网等原因。具体来看,江苏省废止容量最
近日,华东新华、中节能宁夏、山西粤电、新疆粤电、中环低碳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华东新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系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扬州市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5.75亿元,总资产已超过145亿元。作为新华发电在华东六省一市的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投资中心、区域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份能源生产情况。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电力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稳定增长。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3.8%,增速比3月份回落5.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98万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电力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稳定增长。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3.8%,增速比3月份回落5.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98万吨。1—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6
5月16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华电新能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本次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中国华电所属华电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首发募集资金将用于1516.5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类型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
“十四五”以来,在“双碳”目标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我国能源电力供应的有生力量,电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煤电功能定位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叠加近年来电煤供应、电价机制、环保约束、能源保供等外部环境变化,新形势下的煤电企业设备
5月20日,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发布关于加快报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申请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受政策调整影响,辖区内分布式光伏项目申报量激增。为确保各申报单位项目按期完成审核流程并享受对应电价政策,根据《湖南湘江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湘新经发发〔2024〕1
5月15日11时26分,河南公司新疆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迎来关键节点——90万千瓦光伏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河南公司新疆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该项目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七克台镇,总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自2023年3月26日开工建设以来,以“保安全、抓质量、盯进度、控造价”为抓手,实
当地时间5月11日,中国能建总承包建设的中东最大光伏项目,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正式获得由业主颁发的初始商业运行证书,实现2.6GW全容量商业运行。项目位于沙特吉达以南约80公里,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由ASB1(600兆瓦)和ASB2(2000兆瓦)两个子项目组成。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N型双面光伏组件,平
5月14日,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人员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测到,上海华电闵行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1.35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项目——客户侧10千伏华电上中路、放鹤路光伏电站运行平衡。该项目于4月30日并网,是将交通设施与光伏电站融合的创新性示范项目,为城市存量空间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
随着最后一个子电站二塘六期8.37MW顺利并网运行,水发兴业权属水发绿能广西武宣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90.9MW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武宣整县分布式项目一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境内九镇一乡,装机容量90.9MW,秉承全额上网原则,年均可实现光伏新能源发电量约为9545万KWh,同燃煤火力发
5月10日,水电股份新疆公司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12.5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是继陕投木垒12.5万千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之后,新疆公司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总装机容量突破25万千瓦,进一步加快了水电股份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300万千瓦、新疆公司突破100万千瓦的攻坚步伐。该项目位于新疆
5月4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大唐中卫云基地数据中心绿电供应500兆瓦源网荷储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宁夏中卫,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重要节点项目,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示范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7万亩,规划光伏装机容量500兆瓦,采用高效N型单晶
4月30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EPC总承包的云南保山340兆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位于云南保山隆阳区,属于大型山地光伏。项目占地面积约5483.6亩,建设总容量340兆瓦,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35千伏集电线路约158公里。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绿色电量约6.2亿千瓦时,对于改善地区能源结构
日前,山东梁山县公布2025年5月份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2025年5月份变电站、公用线路、配电台区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全部为红色。原文如下:关于梁山县2025年5月份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公开发布的公告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新能源科学有序安全发展,促进分布式光伏
近日,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REB”)与天合蓝天合作建设的10.8MW原装光伏系统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1,100万度,年收益超780万元,每年可减少10,000余吨碳排放。XREB对该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向天合蓝天发来感谢信。XREB
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释放出规范过度竞争的明确信号。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将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供更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光伏企业快速穿越行业周期。5月19日,国家市
从2016年底的4.23GW到2024年底的374.78GW,九年间,分布式光伏以876%的增长重写了行业价值,站在了能源转型的中心位置。然而,中坚力量必然承担着时代使命,特别是年初管理新政以及136号文的落地,推动分布式光伏迈向全面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新行业生态也必然倒逼着圈内企业重塑生存逻辑。在
2025年5月18日,晶澳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依靠产品力和口碑,以持续领跑的姿态,在光伏产业中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韧性成长之路。当众多同期崛起的行业巨头相继折戟沉沙,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元老级”企业,却始终稳居全球光伏产业“第一排”——这
4月30日,正泰新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披露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绿色产品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供应链共建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绩。报告显示,2024年正泰新能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30GW,年均可发绿电约1,69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5月15日,由锦尚新能源集团、天合光能、阳光电源联合主办的「绿电赋能碧水新生——清洁能源点亮低碳水务新时代」交流会在宜兴圆满收官。这场聚焦水务行业绿色转型痛点,通过「光伏+储能」技术与水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水务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碳中和解决方案。环保同行:光伏如何重构水务行业「碳轨迹」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19日至20日,2025年菲律宾未来能源展(TheFutureEnergyShow)在马尼拉SMX会议中心举行。作为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光伏与储能行业展会,为当地及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清源科技携地面及屋顶光伏安装解决方案、光伏车棚及户用储能解决方案闪耀亮相展位1-E15,满足客户多样化需
近日,海宁电网光伏发电出力首次突破100万千瓦,最大出力达100.833万千瓦,占同时段我市电网用电负荷的51.3%。海宁是我国光伏发展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全省县域规模最大的光伏行业集聚区。近年来,海宁依托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
全球顶尖平台共话光伏未来当地时间5月7日,一年一度的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IntersolarEurope2025)如期而至。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自创办以来,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太阳能行业的重要风向标。本次展会不仅展出了光伏领域最新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更汇聚了全球知名企业和专家精英
今年,整个新能源行业笼罩在136号文的阴影中。“天塌了”的小视频,“狼来了”的小作文,不绝于耳,更像是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关于这个话题,有太多争论,实在看不下去了,有必要再做进一步分享。政策及细则眼花缭乱,但真正服务于决策的乃是其中关键少数逻辑,真正有价值的也只有非共识。01理解机制
2025年5月7日至9日,金友集团以“全环境防护铠装光伏电缆”为先锋,强势登陆德国慕尼黑TheSmartEEurope2025展会,继东京展后再度点燃全球光伏行业热情!作为“出海计划”全面推行的重要里程碑,这场展会不仅展现了金友技术硬实力,更正式拉开欧洲市场开拓的序幕。展会上,金友新一代铠装光伏电缆以“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