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月7日晚间,先导智能公布2017年年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4.93%。基本每股收益1.28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0.56%。公司拟10转10派2.3元(含税)。
报告期内,受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以及下游锂电池生产企业尤其是国内、国际高端锂电池生产企业投资速度加快、规模持续扩大趋势的影响,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增长明显,同比去年上涨149.29%,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因。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大力支持,公司认为锂电池生产设备行业在未来3-5年还会高速发展。
2015年起,先导智能的业绩持续实现翻番式增长,截止3月7日公司市值达310亿元,是当之无愧的A股市场锂电设备“第一股”。2017年,先导全资收购国内领先的化成电源、分容测试和锂电池后道物流产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再度扩大锂电业务版图。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制造商,先导已与松下、索尼、三星、LG、ATL、CATL、比亚迪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引进一流的博士研发团队,为客户提供领先的锂电池整线生产智能装备。
此外,在光伏、3C、电容器装备领域,先导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协鑫、隆基、天合、晶科、阿特斯、晶澳、TDK等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先导在锂电池设备、光伏电池和组件以及薄膜电容器领域拥有国际及国内一线客户,公司的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满足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在保证现有客户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市场,挖掘新客户,凭借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市场口碑。未来,先导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向高端化领域发展,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固态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其中半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38.4亿元,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1.6亿元,其中全固态电池产线主要为实验室中试线。EVTank预计随着固态电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在全固态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极片和固态电解质膜的制造工艺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外媒报道,今年6月三星SDI正在韩国天安工厂建设的试验生产线“DryEV”上,启动基于干法电极的电池验证工作。该报道称,三星SDI正在考虑将干法电极技术应用于全固态电池,计划将其作为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设备效率和量产速度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9日消息,先导智能成功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了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目前,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已进入欧美日韩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此外,据6月20日先导智能公告,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9日,先导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并已完成部分高速量产机型的开发。已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并实现对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头部电池客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前不久,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突然的融资计划一时间让这位穿越行业多轮周期行业老兵成为市场焦点,同样追求A+H两地上市的还包括两度冲击港交所IPO的跨界“黑马”钧达股份,及先导智能、三一重能等。无独有偶,对H股的热情同样扩散至未上岸A股光伏企业,全
3月21日,先导智能官微披露,先导智能将为客户提供吉瓦级高效BC组件产线设备,包括丝印以及串焊等相关产品。为平衡技术突破与量产稳定性,先导智能以颠覆性创新推出行业标杆级解决方案:抗翘曲:独创的新型焊带整形工艺解决单面电池焊接后翘曲无法控制的难题;低能耗:新型焊接技术替代传统红外焊接,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年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下达202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提到,确保台州清陶锂电池等项目建成投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业一策”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升智能物联、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力争战略性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6月25日,总投资14.8亿元的浙江一禾电力有限公司年产1GW太阳能光伏非标组件及光储充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在浙江省武义经济开发区泉深线西侧地块正式奠基开工。据悉,该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达20.5万平方米,项目一期以“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为强劲双引擎,引进德国进口激光切片
光伏技术创新,正处于一个特殊窗口期。关键技术变革胶着不前,BC、HJT、TOPCon等技术路线争论不休,叠层电池、钙钛矿等新兴技术蓄势待发,新一轮“超级创新”尚无突破,“微创新”成为支撑当前光伏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光伏“微创新”立足降本增效,主要涉及四条主线:少银/无银化、电池技术优化
6月11日,SNECPV+2025上海国家会展中心2.1号馆C110展台人潮涌动。康奋威科技重磅发布的全球最快12,000片/小时多主栅划焊一体机,以极速稳定的动态运行演示,成为全场焦点。其同步展示了第三代串焊系统平台在无主栅、xBC以及多主栅等不同电池技术端的应用方案与技术创新,引发行业的高度关注。12,000片/
在全球光伏产业向高效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设备端的技术突破正成为驱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引擎。6月11日-13日,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亮相SNECPV+2025展会,重磅推出全球最快的超高速多主栅划焊一体机,以极致效率与精准智造重新定义串焊技术。技术革新,解锁高效焊接新视界康奋威全新一代设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山东省莱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获悉,国晟异质结10GW双碳产业园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已经通过环评审批,进入公示阶段。据了解,国晟异质结10GW双碳产业园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15.8亿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莱州市沙河镇海郑张家村西北(掖盐路北100米),山东省莱州市沙
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驱动下,被视为光伏行业终极焊接技术、具备节约银浆成本及提升组件功率双重优势的0BB工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导入市场。近日,一则订单引发了光伏业界迅速关注,占据串焊机70%左右市场的奥特维,与业内某组件龙头企业签订了大额采购协议,订单量高达10GW+,预示着0BB工艺即将
7月9日,河南郑州印发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郑工信联规〔2024〕1号),其中提到,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高能耗高排放设备、具有安全隐患设备,培育一批“超级能效”工厂、“零碳”工厂、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绿色园区。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推进建设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源网荷储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1部门印发《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实施《郑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郑州市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深化工业企业
(一)2023年我国光伏设备产业发展情况2023年,我国光伏企业发布并实施了规模庞大的光伏产能扩张计划,并覆盖到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产业链环节。在此扩产势头的拉动下,相关设备厂商订单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同比增长69.2%。2023年,在国内外光伏市场快速
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徐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节能降碳绿色转型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降碳改造。深入实施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对标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标杆水平、环保绩效A级水平,鼓励企业应用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和高效环保设施。建材行业在水
近两年,光伏市场需求激增推动电池和组件技术百花齐放。然而,当前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行和供需失衡,盈利承压。在此背景之下,设备厂商亟需积极拥抱新的技术变革,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康奋威科技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串焊机设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专注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制造,潜心探究组件制造的核心。此
7月15日,横店东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变动原因:磁材产业:公司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地位巩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横向和纵向布局的多个新产品和器件,市场拓展初见成效;通过组织变革和数智化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光伏产业:在政策影响下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保持较高速增长,相应带动
7月15日,福莱特发布盈利预警公告。根据公告,上半年福莱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0百万元到人民币280百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人民币1,219百万元到人民币1,269百万元(或同比减少81.32%到8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5百万元到人民币24
7月9日,福斯特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4.55亿元,同比下降49.05%。福斯特表示,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原材料光伏树脂采购单价及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均下降,并且光伏胶
6月23日,上交所公布关于对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的决定。根据公告,因2024年度业绩披露问题,对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时任董事长、代董事会秘书廖志远、时任财务总监汤晓春予以公开谴责。具体来看:经查明,2025年1月24日,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五月前后,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相继公布。行业寒冬,在光伏主产业链无序扩张之下,“卖铲子”设备企业依旧赚到了钱。据统计,与光伏制造环节大面积亏损相比,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11家光伏设备企业中10家营收、净利润均为正数,2024年11家核心设备企业营收近900亿元,净利润近百亿元,其中捷佳伟创
日前,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布。报告期内,企业营业收入608,160,615.73元,同比下降39.50%,主要系太阳能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42,725.22元。此外,公告显示,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强的影响,亿晶光电常州基地5GWPERC电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锦浪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浪科技营收1,517,642,435.90元,同比上涨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03,647.78元,同比大涨859.78%。
4月29日,泉为科技发布系列公告,其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96,175.83元,同比减少6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8,468.13元,同比增加13.29%。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近日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