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指出,2017年9月底前,坚决关停、取缔自然保护区内的采矿、采砂、开垦、旅游开发等违法项目。12月底前,停止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风、光伏)项目建设,开展生态恢复和治理。2020年前,全部关闭、拆除自然保护区内石油井场等设施,有序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区长效监管机制。
方案原文如下: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中办发电〔2017〕13号)精神,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涉及自然保护区问题的整改为契机,着力解决我省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推进我省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教训,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解决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促进全省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
二、整改目标
2017年9月底前,坚决关停、取缔自然保护区内的采矿、采砂、开垦、旅游开发等违法项目。12月底前,停止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项目建设,开展生态恢复和治理。2020年前,全部关闭、拆除自然保护区内石油井场等设施,有序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区长效监管机制。
三、主要措施
(一)认真落实主体责任。针对部分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采矿(采油)、采砂、开垦等问题,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所在市、县政府以及省级保护区主管部门,按照自然保护区有关法律法规、中省环保督察要求和“谁审批谁取缔、谁建设谁退出、谁违法追责谁”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底子,找准症结,建立问题清单。省环境保护厅统一协调,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分别制订并实施主管的自然保护区整改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要求、整改标准,限期整改;各市政府负责整改措施落实,对违法违规企业、责任单位进行严肃追责、公开曝光。环境保护、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促进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各市政府分工负责)
(二)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巡护监测,开展经常性执法和宣传教育,严格审批事项申报许可,认真落实管理职责。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自然保护区标准化建设规划和巡护监测标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违法违规活动自查自纠、对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依法监督的工作机制。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开展任何开发建设活动,建设任何生产经营设施;不得在实验区内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告知、制止,造成破坏的,责令限期整改并恢复原状。(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各市政府、各保护区管理机构分工负责)
(三)深入开展专项检查。2017年9月底前,各市在上半年开展自然保护区拉网式检查的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部等七部委《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环生态函〔2017〕144号)要求,完成本行政区自然保护区内的问题排查工作,形成问题清单,制订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落实整改责任。各省级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周密安排部署,对各地整改工作方案的制订、整改工作进展及信息报送、整改目标完成、信息公开、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检查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对整改工作不力、不实、效果差的,要采取通报、约谈、公开曝光、严厉查处等措施,推进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省环境保护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分工负责,各市政府配合)
(四)严肃整治违法活动。2017年12月底前,各有关部门要依据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对检查发现的违法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专项整治。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开矿、开垦、挖砂、采石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活动,对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违法开展的水(风、光伏)电开发、房地产、旅游开发等活动,要立即予以关停或关闭,限期拆除、取缔,并实施生态恢复。对实验区内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或使用,并恢复原状。对违法排放污染物和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依法关停或关闭。对自然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探矿权、采矿权和取水权等历史遗留问题,要限期退出。对开发活动造成重大生态破坏的,要暂停审批项目所在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各市政府分工负责)
(五)加强建设项目监管。切实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准入审查。建设项目选址(线)应尽可能避让自然保护区,确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的,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凡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须征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对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建设项目,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要进行全过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监管,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确保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各市政府分工负责)
(六)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在编制或更新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和年度能力建设项目申请编制工作,积极开展项目储备,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地方各级财政对自然保护区的支持力度,将自然保护区资源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分工负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市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安排部署,明确整改目标,制订整改工作方案。省环境保护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和整改要求,深入基层开展督导、检查,认真落实监管责任。
(二)细化任务,严格问责。各市要科学制订整改方案,层层分解细化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单位、企业和有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三)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各市和省级有关部门,要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力度,促进整改措施全面落实,并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四)广泛宣传,注重引导。各市和省级相关部门要结合整改工作,广泛宣传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举报、揭发、曝光涉及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及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11月1日,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专家论证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论证。规划以防沙治沙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深入总结我国新能源建设和防沙治沙经验成就、科学研判当前形势的基础上,与《全
近日,为切实发挥典型案例整改的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作用,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布7起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其中涉及一起占用耕地建设光伏项目案例。根据公告,2022年3月,临高某能源有限公司擅自占用波莲镇美珠村8.64亩耕地建设光伏电站。2023年3月,临高县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
9月26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玉环市玉环经济开发区1号区块海域使用权公开出让结果,玉环晶能电力竞得光伏用海约102公顷,养殖用海114.5公顷。从天眼查查询,玉环晶能电力是国家电投和晶科电力的合资公司,其中国家电投持股51%,晶科电力持股49%。
8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水利部联合举行“深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依法保障国家水安全”新闻发布会,发布10件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服务保障国家水安全典型案例。其中,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河道内违法建设光伏电站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案例如下:【基本案情】涡河
国家林草局驻云南专员办近期对云南省已建、拟建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占用林草地较多的楚雄、大理、红河、临沧、文山等州(市)的重点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依法依规使用林草地和合理有序发展。调研组深入一线,查看了现地施工情况、临时用地恢复植被情况和林光互补成效,查
10月30日,自然资源局联合达来胡硕苏木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联合执法。在达来胡硕苏木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原巴润村)南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建设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两局进行违法占耕拆除。采取明确整改工作要求和时限、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等措施,引导鼓励违法违规户自行整改拆除。
4月1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黄河河道管理条例。条例指出:在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在黄河滩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如果违反条例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2023年3月29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
1月28日9时,吉林通化220千伏梅河口变电站站长佟俊岩通过实时定位系统发现巡检人员偏离了巡检路线,未检查变压器油位,马上通知了现场巡检人员。该员工立即返回,检查变压器的油位,随后严格按照巡检路线完成巡检工作。实时定位系统及配套装置是通化供电公司在变电巡检方面的创新成果。近年来,该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及《浙江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对下列拟出让海域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工作日(自2022年11月10日起),如对所公示内容有异议或申请听证的,请在公示期内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或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书面提
最近,盐城阜宁县供电公司益林供电所主动与政府部门、光伏建设施工单位建立了三方联络机制将村委会单相表计更换为三相四线表计,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一揽子服务计划,确保光伏电站顺利接入电网系统,确保奠定电力配套工作基础,确保光伏项目顺利建成落地,助力地方政府扶持光伏电站尽早并网发电。我们知
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86亿千瓦,在8.86亿规模中,2014年以前投运10年以上的光伏电站达到19.5GW,组件效率不足17%,亟需改造升级。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陆上能源部主任王昊轶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的“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针对升级改造的基础
1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建陆上风电和光伏电站(6兆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项目),陆上风电在2026年6月前核准,光伏电站在2026年6月前开工。原文如下:关于做好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申报工作的通知沪
6月5日,平远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远县地面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指引》的通知,通知指出,利用地面(包括依托设施农用地、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范围内的构筑物及其空地)建设装机容量在6兆瓦以下的光伏电站,视为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严禁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占用耕地和生态公益林、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县市乡村存在违规侵占基本农田甚至高标准农田,建设光伏电站的情况,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同时也将光伏用地合规性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事实上,进入2024年,光伏用地矛盾也愈演愈烈,不仅多个存量项目因为土地合规问题,面临被“叫停”风险;一些新增项
10月1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3年10月7日-10月13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明确绿证核发、管理机构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有关事项的通知》,就绿证核发的管理等方面提出有关要求。根据文件,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负责绿证相关管理工作,
9月1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涉及地类的有关问题解答》的函,以帮助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把握当前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措施。根据文件,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及相关规定,第三次全国国土调
3月29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德阳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进站道路及场平施工。该工程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电网建设项目、成都电网立体双环网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德阳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习近平总书
4月1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黄河河道管理条例。条例指出:在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在黄河滩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如果违反条例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2023年3月29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2年的光伏行业“疯狂”而“艰难”,超越风电跻身全国第三大电源,新增装机有望创下历年新高;然而价格泥潭之下,疫情反复、贸易壁垒,“每个人都不容易”。2023年以万众瞩目出发,光伏行业又将如何谱写篇章,北极星在此抛砖引玉,致敬时代,解锁时光。1、“天下苦价格久矣”,
近日,四川省阿坝县查理“光伏+N”、金川县嘎斯都“光伏+N”以及黑水县毛尔盖电站水光互补项目竞争优选评审评分结果公示,共计17家企业入围,公示无异议后,每个项目得分第一的申报企业为“建议项目法人”。据了解,此次招标项目总规模2.02GW,一期项目总规模870MW,三个项目上网电价均按照并网当年国
“在建设用地上,企业一定是希望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特征建设不同类型的光伏电站,可以农光互补也可以林光互补。环保、林业等主管部门往往对土地类型的态度就非常严格了,很多土地虽然看起来是荒地,但登记的类型是灌木林,那就不能建电站。”说到项目用地,在山西省从事光伏开发工作的于某深有感触
近日,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公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从项目分类来看,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光伏、储能相关
2月24日,陕西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陕武直流一期外送新能源项目拟废止项目的公示,拟对国华吴起庙沟10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工程陕西延安田庄镇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废止。据统计,此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陆续对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
近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耕地布局优化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通知》,对光伏等新能源占地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文件指出,光伏方阵不得占用耕地,鼓励占用25°以上的园林草地,原则上禁止占用25°以下的园地,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确需占用15—25°园地,应由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相
日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根据项目业主清单,涉及企业有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其中,三峡集团项目指标最多,达450MW。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
2月14日,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共计5个项目拟废止,光伏项目2个,规模达到86MW,风电项目3个,规模达到250MW。原文如下: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后续项目开发腾出
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月11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发改局组织召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作推进会。各镇(办)、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城投公司、国网白水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会。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光伏行业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光伏行业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相关行为,促进光伏行业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文件指出,聚焦各市(县、区)组织实施的光伏开发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协议、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等环节存在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行
今年,陕西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900M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拟将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能彬州10万千万风电项目废止,将彬州市太峪镇2
1月24日,陕西省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公示显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梳理陕西省2021—2023年保障性项目及基地项目废止清单的通知》要求,拟将咸阳市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7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重大项目国能澄城8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项目的基本信息。据介绍,国能陕西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将在澄城县冯原镇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2025-2026年建设,总投资37366万元,年度投资15000万元,项目装机容量为80兆瓦,占地约3000亩,组件选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陕西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