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五章 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新突破
创新发展模式,突破技术制约,大力实施绿色电力进京和绿色能源行动计划,将可再生能源融入城市能源供应体系,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20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8%以上。
一、跨区域调入绿色电力
实施绿色电力进京计划,支持北京周边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京冀晋蒙绿色电力区域市场。到2020年,年外调绿色电力总量达到100亿千瓦时。
(一)扩大绿色电力消费。研究建立本市可再生能源目标引导及考核制度,探索建立绿色电力交易机制,逐步形成京冀晋蒙绿色电力市场。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政府及公共机构率先使用绿色电力,研究开展绿色电力自愿认购制度,鼓励企业及个人使用绿色电力。结合“煤改电”、集中供热清洁改造,探索绿色电力供热新模式。
(二)支持冀晋蒙可再生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完善京冀晋蒙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支持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山西省大同市等可再生能源输出基地建设,综合开发风能、太阳能,就地配套电力调峰储能设施,推动京张、京蒙绿色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扩大外调绿色电力规模。
二、充分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
实施绿色能源行动计划,充分开发太阳能和地热能,有序开发风能和生物质能。推进分布式光伏、热泵系统在既有建筑的应用,新建建筑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新增电源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一)实施“阳光双百”计划。加快分布式光伏在各领域应用,实施“阳光校园、阳光商业、阳光园区、阳光农业、阳光基础设施”五大阳光工程,鼓励居民家庭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动全社会参与太阳能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利用关停矿区建设大型光伏地面电站。进一步扩大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村地区太阳能综合应用。到2020年,全市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新增太阳能集热器面积100万平方米。
(二)实施千万平方米热泵利用工程。加快推动热泵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应用。在延庆新城、大兴采育、通州西集等地热资源丰富地区,稳妥开发深层地热。在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结合集中供热清洁改造和散煤治理,推动浅层地温能应用。在东坝、金盏园区的电厂周边区域,优先利用余热热泵供热。在首钢、丽泽的再生水干线周边区域,大力发展再生水源热泵供热。到2020年,全市新增地热和热泵系统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
(三)建成百万千瓦风能生物质发电工程。完成官厅风电场四至八期工程、昌平青灰岭风光互补发电工程,加快推进延庆旧县镇等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顺义、通州、房山等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到2020年,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45万千瓦,总容量达到65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总容量达到35万千瓦。
三、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集中攻关大规模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集群,打造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高地。
(一)提升技术引领能力。以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证测试平台建设,重点攻关高效储能、智慧融合控制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等领域装备研发水平,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增强先进技术对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做强可再生能源产业。扶持本地能源投资企业发展,鼓励其参与周边地区资源合作开发。结合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可再生能源综合运营商。建立可再生能源融资服务平台,健全可再生能源行业绿色信用体系,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加大第三方认证服务支持力度,建立可再生能源研究基地和系统测试平台,加强认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
第六章 引领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
顺应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趋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为手段,加快推进能源新技术、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
一、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以智能微电网为纽带,推进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城市能源体系。
(一)推动多能融合发展。加强并网控制、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促进光伏、风能、热泵、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与常规能源体系融合,推动多种能源系统高效耦合应用,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融合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城市热网、电网融合发展。
(二)推动能源智慧发展。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光伏、热泵等新能源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高度融合。以智能微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示范为抓手,加快智慧能源系统建设,推动能源发展向智慧化转变。
二、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
加强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区域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
(一)推进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节能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发展智能光伏、智慧储能设施,建设计量、交易、结算等接入设施与支持系统。以新能源微电网为基础,推进用户侧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互联互通,发展多种能源协同转化的区域能源网络。
(二)鼓励储能运营新模式。建设基于电网、储能、分布式电源、充电设施等元素的电动汽车运营云平台,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发展车电分离、电池配送、智能导引运营新模式。逐步推广储热、储冷、储电等分布式储能设备应用,利用充电设施和不间断电源(UPS)冗余能力,拓展分布式储能设施规模,建立储能设施数据库,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平台实现运行管控。
(三)开展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加快城市电网智能化建设,基本实现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和并网运行。推进延庆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北部、亦庄金风科技园等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完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管理和运行模式,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热、制冷、储能联动的综合运行调配。
三、打造绿色智能高端应用示范区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综合运用新模式、新技术,稳步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冬奥会赛区、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新增用能区域多能集成互补开发建设,打造绿色智能高端应用示范区。
(一)城市副中心。以国际一流的绿色智能高效能源示范区为目标,加快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能源系统建设,重点打造深层地热、浅层地温能、太阳能和常规供热系统互为融合的供能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系统的智能耦合运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40%左右。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常规能源系统保障”的原则,在城市副中心全面推广太阳能、地热能与常规能源系统的智能耦合发展,提升环球主题公园等重点区域能源绿色智能高效水平,力争城市副中心整体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5%以上。
(二)2022年冬奥会赛区。实践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地热、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应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绿色能源合作,基本实现冬奥会赛区电力消费全部使用绿色电力。高水平建设延庆、崇礼赛区供热、供电、供气等能源配套设施,实现能源生产、输送和消费的智能高效,打造绿色低碳冬奥会。高标准建设延庆绿色能源示范区,进一步扩大绿色电力装机规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加快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到2020年,构建起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提高到40%左右。
(三)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结合区域及周边天然气、电力、油品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地热、太阳能与燃气三联供系统互为融合的区域能源系统。北京新机场全面达到二星绿色建筑标准,航站楼等主体建筑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5%以上。以分布式光伏和地热利用为重点,加快临空经济区绿色智能高效能源系统建设。
(四)重点功能区。加快推进昌平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扩大太阳能、地热能和余热利用规模,到2020年,全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超过15%。深入推进顺义、海淀、亦庄光伏应用示范区建设,在既有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实施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不断扩大新建建筑分布式光伏应用规模,优化局域电网调配和消纳管理技术,提升分布式光伏智能化应用水平,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40万千瓦,占全市新增规模40%以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促进节电降碳。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负荷聚合商等新兴经营主体培育。鼓励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电力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典型案例汇编(2024)》第二批。文件提到,郑东新区科学谷数字小镇(一期)综合能源投资及供冷供热项目。项目利用浅层地热、中深层地热、电制冷、电辅热、热回收、冷回收等多种冷热源方式,形成一个综合能源供冷供热系统,对项
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是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之初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适应了可再生能源起步阶段的技术特征和经济特性,在电网企业垄断特许经营的条件下,切实降低可再生能源项目交易成本,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强制上网、全额收购”制度实践中始
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第6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2024年12月,财政部下达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841294万元,其中:风力发电403529.5万元,太阳能发电422381.5万元,生物质能发电15383万元。全文见下: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
据CN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最近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没有什么能够摧毁煤炭,无论是天气,还是炸弹。”(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近年来美国的煤炭出口一直在稳步增长,以满足全球对化石燃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尽管美国国内消费量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全球能源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
记者1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据介绍,2024年,国开行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加强前
记者1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据介绍,2024年,国开行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加强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关于山东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印发。报告指出,2024年,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成功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半岛南U1二期等项目建成投运,完成第二批977.5万千瓦陆上集中式风电竞配,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8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消纳绿证录入及2025年1月数据收集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消纳绿证录入及2025年1月数据收集通知各消纳责任主体: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5日,广西北海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件提到2024年,广投北海电厂二期、中石化成品油储备基地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国能广投电厂二期、广西燃气LNG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闸口福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白沙平田渔光互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我省可再生能源强劲增
2月17日,那曲市能源局发布那曲市巴青县100MW光伏+构网型储能项目、色尼区150MW光热+1200MW新能源一体化项目竞争性配置项目中标结果公告。一标段为100MW光伏+构网型储能项目,建设地点为巴青县梅帕塘水库周边,拟接入巴青县梅帕塘升压站,建成时间:光伏项目投资主体需在获得项目开发权后5天内签订开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河南省开封市东基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市汴东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开封标准化厂房2.1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供应商为河南经纬华瑞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374.0196万元。项目采购内容为标准化厂房01地块2.1MW屋顶光伏组件、电缆、并网柜等材料的采购
近日,从国家电网获悉,华东电网光伏发电出力首次超过1亿千瓦,最大出力达10078万千瓦,创新高。华东电网新能源发电出力也连创新高,2月8日新能源发电出力达12141万千瓦,占当时华东电网用电负荷的44%。其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份风电、光伏发电及新能源发电出力均创新高。华东电网低压分布式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2月14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光伏发电项目》的通知。通知在光伏发电项目支持范围中指出,光伏发电设施作为建筑构件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应用光伏发电的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项目等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应用类项目;产业园区(经国家、市级、区级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于近日印发,让备受瞩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问题尘埃落定——分布式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近年来,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角色。然而自2024年以来,分
近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文,正式批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光伏治沙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支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建设全省首个光伏治沙试点项目,探索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路径。围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风沙侵袭京津冀地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光伏发电项目的通知。文件明确,光伏发电项目支持范围包括:光伏发电设施作为建筑构件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应用光伏发电的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项目等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应用类项目;产业
近日,中核天供(北京)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强,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太阳能发电技术
2月14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今年1月底,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53.61万千瓦,创新高。2024年,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10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山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年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近年来,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13日,2025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在2025年的工作重点中,报告指出,要鼓励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电站等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探索开展电价市场化改革。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工业企业“三化”改造,培育省级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5家以上。落实碳足迹管理、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十三五”期间,我区立足于可再生资源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各项可再生能源政策,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实施了一批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源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底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782万千瓦,占全区发电总装机的54.0%,
“十四五”是全面落实能源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时期。电力作为广泛使用的二次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引擎。党中央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对能源发展做出重大决策部署,为科学谋划未来5年电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谋划好东北
“十三五”是不平凡的5年,我们群情激昂,喜迎党的十九大,欢庆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全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产业,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十三五”
今天上午,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作题为《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能源保障》的报告。中电传媒记者第一时间带您速览“十三五”能源发展成绩单1.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15%,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速“十三五”期间,
12月22日,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作题为《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能源保障》的报告,为明年能源工作指明方向、划出八大重点。明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任务重点有哪些?快来一起看看01着力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能源
今天上午,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作题为《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能源保障》的报告。中电传媒记者第一时间带您速览“十三五”能源发展成绩单:1.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15%,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速“十三五”期间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起航。目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为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编制“十四五”能源规划,各大电力央企也在谋划“十四五”发展。北极星电力网特推出此文,意在为大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湖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对湖北省部分大型电源点项目建设纳规情况的公示,详情如下: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经报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我省部分纳入“十三五”煤电建设规划的大型煤电电源点项目调整情况予以公示。荆州热电二期扩建项目第2台35万千瓦机组调整纳入“十三五”煤电建设
《重庆市“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基本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相关要求,现将规划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向公众进行信息发布。一、规划补充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区域风电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各地遵循的发展路径。6月19日,河南省清洁能源利用和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我省清洁能源利用和发展再提速,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